江南的冬景(苏教版高一必修)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59阅读:
字号:小|大
山西交城中学 侯江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感受能力和通过文本阅读感知、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2、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2、 学习文章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韵。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是“像山一样思考”专题。这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是“欣赏自然”、“感悟自然”和“沉思自然”。你们注意到了第一部分的标题了吗?(示意看书页左侧)是――“谛听天籁”。“籁(音lài)”是什么意思? “籁”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成语有“万籁俱寂”一词,意思是各种声音都停息了。“天籁”就是指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但“谛听天籁”不应该简单理解成谛听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它还含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之意。视与听都含于其中。可见,我们学习第一部分两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欣赏自然”,也就是研习文本,欣赏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的大自然的美景。
听歌曲《梦江南》,走入美丽的江南。
歌词:草青青~水蓝蓝~
哦白云深处是故乡
故乡在江南~
雨茫茫~桥弯弯~
哦白帆片片是梦乡
梦乡在江南~
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
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
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
长眠在你的身边
江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闻名于世,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
二、了解作者(播放视频)
郁达夫(1896-1945) 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21年发起成立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 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夏衍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支柱”。他一生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日军宪兵杀害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终年49岁。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 。
三、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
一、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二、作者选用了哪几幅画来描绘江南的冬天?能不能为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1、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可爱 明朗 含蓄的生气 晴空的高爽 日光的洋溢
追问:能不能归纳到一个词语上?
——江南的冬景,有一种明朗的情调。
2、从刚才大家找出来的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眼中的江南的冬天很美,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画,那么作者选用了哪几幅画来描绘江南的冬天?能不能为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曝背谈天图(第2自然段)
午后冬郊图(冬郊植物图)(第5自然段)
寒村微雨图(第7自然段)
江南雪景图(第8自然段)
旱冬闲步图(第9自然段)
3、那么剩下的那些段落在写什么?
写北国的冬天、闽粤的冬天、德国的散步
北国的冬天:冷 蛰居 闲食 热闹的节期
闽粤日的冬天:极和暖 极南的气候 春或者秋的延长
德国的散步:德国作家在文章爱散步 而寒郊散步也很舒服 两者大概差不多
4、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那么《江南的冬景》就是通过与北国的冬天、闽粤的冬天、德国的气候的对比,选取了五幅代表江南冬天不同侧面的图画,写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表达了对江南冬天的喜爱。
四、 具体研读
研读五幅图画。
1、如何研读呢? 以第一幅图画为例,分析: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作者的感受如何?那种表现手法?
北国的冬天天气:寒冷 风雪 人:蛰居室内
江南的冬天天气:晴暖 湿润 人:曝 背谈天
对比: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没有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人的感受:欢喜 清闲 很享受(这样的生活用了一个动词“营”,表明真的很闲,很把谈天都当回事)
追问:文中还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吗?
和江南晚秋、北方夏夜比较(明朗)
和闽粤的冬天比较(温暖)
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晴和)
2、那么用同样的方法,你会不会分析第二幅图画呢?
景物:芦花 红叶 桕子 草
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含蓄而有生气 。
人的感受:享受这种富有生气的彩色的冬天带来的朝气和积极 感受到春天不远,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所用手法:浓墨重彩
五、 小结课堂
作者通过前两幅图画的晴暖、明丽而有生气来写在江南的冬天的生活是悠闲、自在、快乐的。文章后面一部分仍然继续在写江南冬天的其它的美。我们下节课学习。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读
1、后面三幅图,我们会发现它是选取的冬天江南的三种气候来写的。那么作者的表现视角有什么不同?
明确:雨 雪 旱(没有雨也没有雪最后有春雪)
以“画”写雨 借“诗”写雪 以“人”写旱冬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避免重复交叉 让文章更生动灵活 而且更有意蕴(图和诗句)
3、具体赏析这三种写法的巧妙设置。分小组研习,小组挑选一幅图画进行深入分析,你从这图画中收获了些什么?情感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
A.微雨寒村图:
所写景物:长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
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
得失俱亡,宠辱不惊。
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
作者强调的是在这一境界下,人会胸襟洒脱,得失俱亡,死生不问。怎么理解?悠闲的冬天的晚上,凉又不太冷,在屋子里,点上灯,酌一点小酒,看屋外安静的村落,谈各自己的生活,或论论诗,人生如果能活得这样悠闲,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怎么会不洒脱起来?
B.江南雪景图
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作者感受: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所用手法:写意传神,表现精髓。
引用的关于下雪的诗句看出作者精心的安排前后位置关系和挑选这些诗句的苦心。
按时间顺序:日暮 冬宵 雪夜更深 第二天早晨
侧重不同:(避免重复交叉)写来更有层次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丽的雪景(花),怡人的酒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静后的温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雪景,只是引用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巧借诗句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语句虽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C.旱冬闲步图
干燥的旱冬,选择以人入境,是一种智慧,既避免了重复与单调,又为下文回到散步作结打了基础。
旱冬时的江南有什么样的特点?人有什么活动呢?
晴和.散步.
二、写法的学习和总结
那么学习了这篇文章,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我们有哪些可以学习的呢?
1.引用诗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
2.对比的手法突出景物的某方面的特点(可回顾《想北平》)
3.画面场景的渲染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第2自然段)
4.形、色、味、触、声音,各种感官的调动(第5自然段只有颜色,可以扩展开来)
小结:细心地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好文章也一定是动脑筋好心思才写得独特而有味道的。
三、郁达夫散文的特色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刘海粟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一起感受了江南和暖明朗、富有生气、悠闲迷人、充满情趣的优美冬景,感受了郁达夫散文语言清新简练的特点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生活中有时不缺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悟美的心灵、表达美的笔。希 望 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 感 悟 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 “听” 到来自“天外的声音”,感受到 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才能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 去 面 对生活,迎接挑战。
五、比较阅读《故都的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