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由高一语文第一册三篇课文而引起的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3阅读:
字号:|
贾红

高一年级第一册三篇课文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史铁生《我与地坛》、川端康成《花未眠》,这三位作家的三篇作品的主题都显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且都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也显示了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主题。但这几篇文章存在着一种令人深思、惋惜、感叹的现象:他们一方面在作品中歌颂赞扬生命、显示生命的价值;可一方面在生活中又逃避生活世俗所带来的烦恼,他们不堪生活的重压,其中有两位作家海子和川端康成都是在文学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而自残生命。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而新教材又将这样的作品集中放在高一第一册的教材中。面对教材这样集中的安排,其实也好象是在考验我们语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在检验我们是否能从教材的安排中体味到更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单个的教某一篇课文。作为运用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新教材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发挥教学潜能的空间,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看起来很敏感的问题。面对这些我们怎样给学生解释这样的现象呢?高中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回避矛盾,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作家作品的矛盾现象,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进一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首先,吃透教材,理解作品所阐释的生命内涵。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我们体味到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朴素无华、自然清新的的语言,表达了追求幸福世界的博爱之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机和活力,好象没有任何的消极情绪。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从自然的“花未眠”中感受到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作品还告诉读者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丛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小草,错过了我们身边流淌过的小溪,但只要坚韧的活着,只要活下去,才能不断的发现美。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的无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写了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地坛使作者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

其次,从背景材料中认识三位作者一直想走出生命困境的启示。史铁生,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史铁生在21岁时再没有站起来,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这在作品中可以看出:“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 “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从地坛的勃勃生机中感悟到: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残疾不消极 热爱生命

而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激。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子献身事业,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可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甚至在很多诗作中,多次提到了大海,这说明大海对他是既陌生,又有诱惑力的,这也表明他想从那种单调、孤独的封闭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走出封闭,走向广袤的大地,走向大海。他的这个愿望的美好的,但对于他来说,却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如果他选择尘世的幸福,那他就得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如果选择放弃尘世的幸福就有可能放弃生命本身。通过对诗歌前半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有着憧憬的,而在最后,笔锋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说明诗人希望获得的“尘世中的幸福”只是存在于诗人的一念之间,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的幸福,于是他把祝福留给了世人,而他自己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生活。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生于大阪市一个医生的家庭。幼年时,父母、姐姐和祖母相继亡故,14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溘然长逝,给他终生留下了精神创伤。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使他养成了感伤和孤独的性格。川端康成在艺术技巧上有很高的造诣。他把佛典看成\"世界最大的文学\",并从日本古典文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他还积极学习西方各流派的创作方法,特别重视乔伊斯的意识流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川端康成曾长期担任日本笔会会长,并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1961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8年,川端康成\"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的物质\"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4月12日,73岁高龄的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 川端康成喜欢清静,对佛教情有独钟,晚年的业余爱好是书法,汉字写得活灵活现,而内心却异常地矛盾。对于获奖后所带来的荣誉和涌来的慕名者,心里十分厌恶,这与幼年的心理封闭有关。他对夫人发脾气“家里并不是旅馆,我也不是为客人活着的。”他对因自杀身亡的古贺春江的口头禅极为赞赏,“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他在《夕照的原野》一文中这样叙述自己的心情:“荣誉和地位是个障碍。过分的怀才不遇,会使艺术家意志薄弱,脆弱得吃不了苦。甚至连才能也发挥不了。反过来,声誉又能成为影响发挥才能的根源……如果一辈子保持‘名誉市民’的话,那么心情就更沉重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这说明作者一面在向人们昭示要寻求美的同时,他又不能理解现实社会还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他受不了生活带来的重负,去寻找他所谓的“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第三,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史铁生他为什么能走出生命的困境,就在于他寻找到了“地坛”这样一个精神家园,作者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答案:地坛帮他解决了该不该去死和为什么出生的问题,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但这也使母亲成为“活得最苦的母亲”。 母亲默默忍受着活着不如离开人世的痛苦,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她无私地奉献出毫不张扬的母爱,以行动感染熏陶着残疾的儿子。史铁生终于逐渐地理解了母亲,懂得了生活。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就是史铁生能够体味到母亲的爱,可另外两位作者就体味不到吗?不是,我觉得这里还有一种对生命的责任心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着爱我们的至爱的亲人以及所有爱我们的人。所以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高中教材选编的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都显示了作家对生命的热爱,并且在生命的困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重新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名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除了司马迁列举的这些古代名人在生命的关键时刻,为了“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更重要的他们有一种对生命的责任感,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虽然不向奥斯特罗夫斯基那样高尚“把整个生命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不去做伟人,只做教育家叶圣陶说得那样“不做人上人,只做人中人”。起码来到世上一趟,不求完美,不行尸走肉,活得有意义就罢了。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说明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坎坷和风浪,如果你战胜了它,就能够使生命之树常青,就能使生命更有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上完了这几篇作品后,将着三人的作品及生平事迹有来一个回顾和归纳,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与这三个作者对话,与学生接触过的中外名家进行生命的对话,如与失明的左丘明对话,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对话,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对话,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对话,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的杜甫对话,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对话,与“生命城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裴多菲对话……使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对生命有一个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作者邮箱: jiahong9191@yahoo.com.cn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