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4阅读:
字号:|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所阐发的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2.积累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4.背诵全文。
难点、重点:
1实词析疑,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
2掌握作者“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观点。
3初步理解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规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2.熟读、背诵一、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研习第二自然段,背诵全文。
2.归纳文言常用词语及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3.比较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在内容、结构、写法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苏轼诗《题西林壁》导入。
二、一起回忆对作者的了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引出课文《石钟山记》


四、听课文录音,并思考问题:
1.文中哪句话表明作者的观点?
2.作者借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正音:
蠡(lǐ)  郦(Lì )  桴(fú)  铿(kēnɡ)  莫(mù)                  栖鹘(qīhú)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ɡhónɡ) 罅(xià)             窾坎(kuǎnkǎn)镗鞳(tānɡtà)识(zhì) 无射(wúyì)
六、问题研讨:
1.文中哪句话表明作者的观点?
2.作者借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切忌主观臆断,必须“目见耳闻” 的道理。
七、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是什么事情带给作者启发的?
明确:是关于石钟山命名的质疑引起作者的思考。
八、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前人认为石钟山命名的依据、作者的态度如何、作者的依据。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  常
疑  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  尤
疑  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
哉?


九、观看石钟山的一些图片,加强感性认识。
十、作者认为石钟山应是因何得名的?依据是什么明确:看法:因声得名
依据:实地考察
十一、研习、思考
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
所        郦 元     ——言之不详            (叹)
以        士大夫      ——不肯夜泊绝壁下    (惜)
不        渔工水师   ——知而不能言         (惜)
传        陋者(李渤)  ——考击以求        (笑)

十二、全文结构分解

游因——质疑   郦说  ——人常疑之
李说  ——余尤疑之

记        游历——解疑   看法 ——因声命名
方法 ——实地考察



游感——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十三、全文内容小结:《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品味、探讨
由石钟山得名史料可知,其实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并不全对,那么你怎样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课外作业1、归纳全文的重点字词、特殊句式。
2、试熟读并背诵全文。。,并第二段
3、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第二段的描写。
第二课时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