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苏教版必修二各专题基础知识整理(苏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8阅读:
字号:|
 

一、 字音
轮廓(kuò)    翌(yì)日      孩稚(zhì)      虔诚(qián)    恬静(tián)         禁锢(gù)     
憧憬(chōng jǐng)  绚(xuàn)丽    如醉如痴(chī)  毋(wú)宁         瞥(piē)一眼 
粗糙(cāo)       曙(shǔ)光          蓓(bèi)蕾           奢侈(shē  chǐ)      祈祷(qídǎo) 
铿锵(kēng qiāng)  亘(gèn)古不变    坍圮(tān  pǐ)     熨贴(yùtiē)    捋(lǚ)着触须     撅(juē)       步履(lǚ)      隽(juàn)永     昵(nì)称          人寰(huán)   


突兀(wù)        摇曳(yè)    仓猝(cù)      一幢(zhuàng)        凛冽(lǐn  liè)     
拯救(zhěng)   创痛(chuāng)  田凫(fú)       椋鸟(liáng)           潺潺(chán) 
攫住(jué)        昊天(hào)        时髦(máo)     隐遁(dùn)         骇(hài)人     
丰饶(ráo)       跌宕(dāng)    狙(jū)击       瓦砾(lì)       一撮(cuō)盐         
粘(zhān)住   翘(qiào)尾巴     胡诌(zhōu)     窒(zhì)闷         模(mú)样
衣襟(jīn)         泥泞(nìng)          梗(gěng)概    嗜(shì)好     吝啬(lìn sè)   
颤(chàn)动          甲胄(zhòu)          威风凛凛(lǐn)  颠簸(bǒ)          径(jìng)自           
吞噬(shì)            瞳(tóng)孔  无济(jì)于事     襁褓(qiǎng bǎo)      胡子茬(chá)     
惊骇(hài)万状  烟熏火燎(liáo) 愕(è)然    褪色(tuì shǎi)     器械(xiè) 
肃穆(mù)    粗犷(guǎng)        闪烁(shuò)      啐(cuì)烟头     瞭(liào)望        
霎(shà)时间         揪(jiū)紧          冥冥(míng)跛(bǒ)脚          欢呼雀(què)跃     
肆(sì)虐               匮(kuì)乏    厥(jué)     弥(mí)            殆(dài)         洎(jì)
嫱(qiáng)        辇(niǎn)               票(piào)           铛(chēng)   逦迤(lǐ yǐ)     
锱铢(zī zhū)      庾(yǔ)             涡(wō)骊(lí)          鬟(huán)             霁(jì)     
椽(chuán)     纶(guān)         酹(lèi)       榭(xiè)    舷(xián)梯   簇(cù)新       
挪(nuó)动           拾(shè)阶而上    翘(qiáo)首     半晌(shǎng)    虔(qián)诚       
湔(jiān)雪         顷(qǐng)刻    海风轻拂(fú)    寒风凛(lǐn)冽      归咎(jiù)        
饶(ráo)恕     亚裔(yì)    踱(duó)步       梵(fàn)婀玲         霎(shà)时        
淅沥(xī lì)   仓颉(jié)        薄(bò)荷           苔藓(tái xiǎn)    舐(shì)犊    
惊悸(jì)            夹(jiā)克            抛掷(zhì)         呢(ní)帽     沾(zhān)染    
脖颈(gěng)          释鳏(guān)     瞑(míng)目   机杼(zhù)        粜(tiào)卖          
麂(jǐ)皮   汜(sì)抻(chēn)      钝(dùn)响           蹒跚(pán shān)    芒(máng)刺     踌蹰(chóu chú)      寒暄(xuān)  尘芥(jiè)          羁绊(jī bàn)    牛犊(dú)      
欺侮(wǔ)    歇憩(qì)         蓊(wěng)郁       擂(léi)鼓             敕(chì)造        
纨绔(wán kù)    錾(zàn)银    条褥(rù)          嗔(chēn)视         内帷(wéi)      
斟(zhēn)茶     两靥(yè)      盥(guàn)洗          翠幄(wò)           懵懂 (měng)  
蹙眉(cù)      怔怔(zhèng)      氤氲(yīn yūn)   岑(cén)寂    擎(qíng)天     

二、 字形
翌日       虔诚       恬静       禁锢       憧憬       绚丽      毋宁      攫住     瞥一眼
坍圮       熨帖       捋着触须   撅        步履       隽永      昵称      人寰     余暇
突兀       摇曳      仓猝        凛冽       拯救       田凫      椋鸟      潺潺     昊天
曙光       蓓蕾      奢侈        祈祷       铿锵       缘分      坐落      亘古不变 狙击    
瓦砾     一撮盐     粘住      翘尾巴      胡诌       窒闷      模样衣襟   泥泞    梗概    
嗜好      吝啬         颤动      甲胄       威风凛凛   颠簸      径自       吞噬      瞳孔    
无济于事  襁褓     胡子茬    惊骇万状  愕然        褪色      器械        肃穆    粗犷      
闪烁      冥冥     烟熏火燎   瞭望      揪紧         肆虐       跛脚       匮乏    霎时间  
啐烟头  欢呼雀跃  厥           弥          殆          嫱       票       铛       逦迤    洎
锱铢    辇        庾           涡          骊        鬟      霁        椽        纶      酹    
榭         舷梯     簇新        挪动    拾阶而上    翘首    半晌      虔诚      湔雪     
海风轻拂  寒风凛冽     归咎     饶恕踱步         梵婀玲         霎时     仓颉        苔藓        
舐犊    惊悸        抛掷          呢帽        沾染        释鳏        瞑目    机杼         粜卖          
麂皮    汜           抻            钝响    蹒跚         芒刺         踌蹰        寒暄        尘芥
羁绊    牛犊        欺侮          歇憩        擂鼓        敕造        纨绔     錾银        条褥          
嗔视    内帷        斟茶        两靥      盥洗        翠幄          懵懂        蹙眉        怔怔        
斑驳   氤氲        岑寂          擎天        蓊郁

三、 解释词语
瞥:很快地看一下。  
翌日:次日,第二天。
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禁锢:关押,监禁;束缚,强力限制。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如醉如痴:形容做事情非常着迷。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变幻莫测:变化难于琢磨。测,预测。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栩栩,生动的样子。
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熨帖:贴切,妥帖。
坍圮:毁坏、倒塌。
灼烈:火烧、火烫般的。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艺术作品或室内陈列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蹑手蹑脚:形容行动小心轻捷。
扶弱济困:扶持弱小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明目张胆:原形容很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一筹莫展:比喻束手无策。
昂首阔步:抬起头,大踏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  莫名其妙:不能说出其中的奥妙。无法解释或不合常理。
疑神疑鬼:形容疑虑重重。
凄风苦雨:原形容天气恶劣。后也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人寰:人间。寰,广大的地域。
突兀:高耸。兀,高高地突起。
峥嵘:高峻。
摇曳:摇荡。曳:拖,拉,牵引。
仓猝:匆忙。猝,猝然。
凛冽:刺骨的寒冷。
创痛:因受创伤而感到的疼痛;痛苦。创,创伤。
攫住:抓住。
昊天:广大无边的天。狙击:埋伏在隐秘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窒闷:因呼吸困难或氧气不足而导致的心胸不透气感。
胡诌:随口瞎编、胡说。
震荡:振动、动荡。多指社会、声音等。
颤悠:颤抖摇晃。
肃穆:严肃、安静;严肃和睦。
吞噬:吞食;并吞。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粗犷:粗野,粗鲁;粗豪,豪放。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济,有益,帮助。
惊骇:惊慌害怕。
欢呼雀跃:欢乐地呼唤,高兴得像雀儿一样的跳跃。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瞭望:登高望远;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人。
冥冥:黑夜,黑暗。蜀山兀:形象词用如动词,这里指树林被砍光了。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北”的用法与此相同。
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盘盘焉: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样子。”
气候不齐:一样。
梳晓鬢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型。
雷霆乍惊:突然。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如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下句的“经营”用法同此。
秦爱纷奢:豪华。
直栏横槛:栏杆。
可怜:可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用作意动,以之为鉴。
千古:从古到今,极言时间长。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才的人,文中指英雄。
国:地方。
华:花白的。
顾:回望。
堪:能够。
赢:落得。
舷梯:上下轮船、飞机等用的梯子。
翘首:抬起头来望。
成仁: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湔雪:洗雪。
归咎:归罪。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幽僻:深远,僻静。
袅娜:柔美的样子。
倩影:美丽的影子。倩,美丽,美好。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岑寂:寂静。
濑:湍急的水。
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寒暄:问寒问暖。指见面时谈些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更,经历。
怨府:怨恨集中的地方。这里指埋怨的对象。
淡然:漠不关心的样子。
俨然:文中指摆出庄重的样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出格:与众不同。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怔怔:因吃惊而失神愣住的样子。
悲悯:悲天悯人,形容富有同情心。
涎皮:嬉皮笑脸。
莞尔:微笑。
忖度:推测,揣度。
内帷:内室,女子的居处。

四、 文学常识
1、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作品有《我生命的故事》,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此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2、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
3、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4、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父与子》是他的代表作。
5、劳伦斯,英国作家。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作的突出特点。他的作品还有《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等。
6、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7、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
8、安妮•弗兰克,犹太少女。《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
9、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10、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11、汪曾祺,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浦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大淖记事》。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12、孙犁,原名孙树勋。早期作品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50年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的开创者。《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
13、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14、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
15、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五、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攻破)(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实际上)     4、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开始)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8、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9、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击退)  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
1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依附) 12. 卷起千堆雪。(浪花)       
13.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卓越不凡)     14.千古风流人物。 (杰出的,优秀的)
15.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16.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名作状像灰,烟一样)17、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18、朝歌夜弦 (奏乐)                          19、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20、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21、楚人一炬 (火把)  
22、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23、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24、廊腰缦回 (像人腰)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六、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7、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8、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9、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

七、 一词多义
1、“一”:(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数词) 
(2)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3)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整体)(整齐划一)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6)靖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乃、竟)(一寒如此)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何”:多么) 
(8)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初次,才)(一见如故) 
(9)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2、“爱”:(1)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喜爱)(爱不释手)(爱屋及乌)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怜惜) 
(3)吴广素爱人(爱护、关心)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舍不得,不愿意放弃,吝惜) 
3、“取”:(1)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拿来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出,提取) 
(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攻下)(取而代之) 
(5)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同“娶”) 
(6)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着”) 
(7)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采用,采取) 
(8)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选取、选择)(以貌取人) 
4、“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同姓的亲属,家族)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种类,类) 
(4)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筋骨聚结之处) 
(5)族疱月更刀(众,普通,一般) 
(6)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家族) 
5、“毕”:(1)六王毕,四海一(了结,灭亡) 
(2)吾与汝毕力平险(尽) 
(3)毕礼而归之(使……完毕) 
(4)此印者才毕,则第二版已具(完毕) 
(5)众妙毕备(尽、全、都)(原形毕露) 
(6)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完毕,结束)(毕其功于一役)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毕竟”,终究、到底)
6、“幸”:(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某处,得到宠幸) 
(2)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幸运) 
(3)今事有急,故幸未告良(特地) 
(4)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 
(5)下至家人,幸皆无恙(侥幸,幸亏)7、“举”:(1)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 
(2)杀人如不能举(全,尽)(举世无双) 
(3)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4)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拉起,张起)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发动) 
(7)举类迩而见义远(提出,举出)(举一反三) 
(8)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推举,选拔)(举贤荐能) 
(9)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拿)(举棋不定) 
(10)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行动,举动)(言谈举止) 
(11)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所有的) 
(1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实行,推行)
8、“流”:(1)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水流) 
(2)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流动)(细水长流)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流)(源远流长)(投鞭断流) 
(4)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流放) 
(5)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流派,类) 
(6)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液体流动)(头破血流) 
(7)始有流落天涯之叹(漂泊,流浪)(颠沛流离)

八、 重点课文导读
我与地坛
1.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在这一部分中,集中写地坛的有三处,每一处景物描写又都与“我”的感悟密切相关,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第3自然段,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第5自然段写园中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向“我”展示了一个鲜 
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我”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中找到了答案: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第7自然段景物描写也是对生命的解读。“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作者在此发现了生命的种种状态:无论是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2. 作者说,地坛历经沧桑,仿佛在那儿等待了他四百多年。这话怎样理解? 
这是种委婉的说法,目的在于突出强调古园对他的影响。简而言之,与地坛有不解之缘:地坛离他家很近;地坛是作者逃避现实的场所;地坛给了作者有益的启迪。
3.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一个人的遭遇
1. 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谎言“骗”来儿子,请结合具体描写说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索科洛夫这样做是出于同情和爱。出于对家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六国论 

一、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五、比较: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赔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赔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眼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赔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沫,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 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阿房宫赋
一、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伐光了,于是造起了阿房宫。(它)占地三百余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入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盘扭回旋的,屈曲勾折的,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不辨南北西东。台上歌声温润,洋溢着春天般的欢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歌舞纷繁不断,欢乐悲戚丛生)一天之内,同一座宫殿之中,(让人感到)寒暖不均,气候不同。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们的公主、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搂阁宫殿,被辇车送到西秦。(她们)日夜弹唱,成了秦皇的后宫之人。(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疾雷忽然震响,原来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辗辗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声,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宫人们)任何一处肌肤,任何一种姿态,都极尽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幸临,得到(皇上)的宠爱;(可是,)有的宫人三十六年从未见到过(皇上)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统统运进了阿房宫中,于是,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呀!奏统治者嗜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随便呢?(甚至)让支承屋梁的柱子,比农田里的农夫还多;让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多;让(建筑物上)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让参差不齐的瓦缝,比全身丝绸衣服的纱线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城郭的围墙还多;嘈杂的笛声琴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多。(终于)致使天下人心里憋满了愤怒,却不敢说话。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瞅!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宗族的是秦统治者本身,也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诸侯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强秦;如果秦(在统一全国后)同样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还能灭掉(它)呢?奏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二、 、“赋”体常识: 
“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三、 以第二段为例,分析写作的特点(包括铺陈夸张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法,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语句押韵的情况),谈谈这些特点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一段是全文中写得最精彩,最能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赋”特色的一段文字。从内容上看,作者从“宫人”方面对秦皇荒淫奢靡进行了充分的铺陈夸张的描绘。这种铺陈夸张的手法,表现在句法上,是基本上采用了骈文的四言句式(骈文主要是交替使用四言、六言两种句式),但又不像骈文那样讲究严格的对仗,句与句间只有跳跃性,而是具有散文的意脉,一气贯通,文意鲜明,有时又参用纯散文句法,如虚词“也”、“焉”的运用和用少量长句来收束铺陈,加上灵活的用韵、换韵,这就使语句既具骈文的铿锵音调,又使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具有散文灵动多变的特点。表现在修辞上,不但用语凝练,而且灵活,综合地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特别是用“明星”来比喻妆镜的繁、多,用“绿云”来比喻头发的美感,用“烟横雾斜”来喻指香烟的浓郁,不但奇特新颖,而且能给人以充分的美感。由于具有上述句法、修辞、押辞、押韵等方面灵活运用的特色,全段文字虽极力铺陈,却不显得枯燥;虽极力夸饰,却不显得浮靡,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反复诵读,就会体会到作者运笔行文的美妙。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