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和赞美诗(鲁人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15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主题。
2.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作家欧·亨利小说的“含泪的笑”的艺术讽刺效果。
3.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即从小说中体味到作者并未直接言明的事实和并未直接表达的情感。
4.通过鉴赏分析,了解19世纪美国社会的状况,广大平民生活的无奈及美国自由繁华的表面下蕴藏的罪恶。
【教学重点】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具体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的含义。
2.在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主人公苏比的形象和了解19世纪的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状况。
3.注意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4.立足全篇,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1.苏比的形象对揭示19世纪美国社会状况的重要意义。
2.作品中体现的欧·亨利小说“含泪的笑”的幽默讽刺艺术特点。
3.创造性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即从作品中,我们都看出了哪些作者并未直接言明的故事和并未直接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讲授、朗读和讨论。
2.表演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得知,警察这种职业是维持治安的;外国人多数都信奉基督教,他们每个礼拜都要去教堂,也要聆听赞美诗,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但是警察与赞美诗又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和赞美诗》。
二、预习总结
通过课前预习,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并能认识其中的生字,解释生词。例:
生字
引亢(hánɡ)高鸣 冬狩(shòu) 游弋(yì) 肇(zhào)事 摇曳(yè) 啁啾(zhōujiū)
生词
啁啾: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非常贫穷。名:占有的意思。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三、课文内容归纳
1.通过课堂上部分同学阅读部分段落,具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将主人公苏比的经历分为七个阶段。
背景:冬天即将来临,衣食无着的苏比打算去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度过三个月的严冬,不愁食宿,多年如此。
计划结果:
苏比经历:去大饭店白吃──被拒之门外
﹙策划入狱﹚砸玻璃──警察并不认为苏比就是肇事者
去小饭店白吃──被侍者殴打
调戏妇女──差点被妓女缠上
大吵大嚷,扰乱治安──警察给予宽容
明目张胆地偷窃──失主将失物奉送苏比
意外结局:
聆听赞美诗,心灵受到感染,打算重新做人──意外入狱三个月。
2.据此,我们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1)开端部分(1~5自然段),主要是写主人公流浪汉苏比的出场,并介绍他的“冬居计划”。
冬天迫在眉睫,苏比面临选择:要么去慈善机构接受布施,混吃混住;要么像往年一样,到布莱克威尔监狱里去服刑三个月。苏比选择了后者,因为他“高傲”的灵魂,不愿“付出精神上的屈辱来回报”。
(2)发展部分(6~38自然段),写苏比为了进监狱,想法设法干违法的勾当。
随着“冬居计划”的实施,苏比的入狱方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调整。最初的一套是“最舒服”的,也是最体面的。“美美地”、“悄悄地”、“安安静静地”等词语显示出,在他的想像里,去“冬宫”的旅途是那样轻松、那样惬意,好比是自己给自己进行一次“饯行”,而且是那样排场,那样体面。紧接着的一套也是挺轻便的,对社会的危害不过就是一块“大玻璃”罢了。第三套应该说是比较实在的。虽然“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但总算是“消受”了一顿。然而这次也砸了。这对他的“自信心”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第四套方案就是下策的了,但为了实现其“计划”,还是豁了出去。结果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摆脱掉那个妓女的纠缠。这次失败使他感到一阵恐惧──担心计划不能实现。第五次是在公共场所大嚷大叫,这简直是有意无意的一种发泄,这种发泄可以说是对现实的一种诅咒,一种控诉。然而,这种发泄也不起丝毫作用,于是他真的感到他的“仙岛”可望而不可即。最后一套办法是偷东西,这是他最不情愿的。尽管他是那样的胆大妄为,而且能够“敢作敢为”。但这次,苏比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并不那么理直气壮。
随着苏比一次又一次地故意为非作歹,故事情节也不断向前发展。苏比的自尊一次又一次地丧失,品行变得越来越恶劣。小说让我们看到社会是如何将一个原本有自尊、很“高傲”的青年一步一步推向罪恶的深渊的。
(3)结局部分(39~48自然段),写苏比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准备回麦迪生广场露宿。
他在一座古老的教堂旁边停了下来,那皎洁的月光、宁静的街道、柔和的灯光、教堂里传出的赞美诗悠扬的乐声,使周围的一切显得古朴、肃穆、亲切。此情此景,使他受到感染。他幡然悔悟,决定重新做人。可是正在这个时候,警察却突然逮捕了他,并判他三个月监禁。小说到此也就在高潮中戛然而止。
3.请几名同学分别表演苏比的七次经历,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四、作家介绍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短篇小说家。他做过多种工作,饱受歧视,遍尝艰辛。1898年,他在银行做职员,因银行的钱被盗,被指控挪用银行公款,判刑5年。他在狱中表现良好,担任药剂师,因而有机会听到犯人讲的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故事,这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在狱中以欧·亨利为笔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1901年提前获释,移居纽约专事写作。
欧·亨利是一位多产小说家。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他的《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片叶子》、《没有完的故事》、《黄雀在后》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近百年来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
欧·亨利以其卓越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和赞美诗》,看似矛盾的标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使我们在笑声中多少体会到了美国社会下层小人物的辛酸和无奈。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环境。此外,还有创造性阅读给我们的启示。
二、概述苏比的经历,分析人物的形象
从苏比的经历和警察的一系列反应,我们可以看出苏比的性格具有这样的特点:
苏比是一个流浪汉,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苏比一方面在穷困潦倒之际,曾经落入泥潭,有过“堕落的时光”,有过“低俗的愿望”,以至于“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另一方面,他的堕落行为,诸如骗吃骗喝、小偷小摸、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等等,又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故意去干的。为了实施他的“冬居计划”,在一种反常心理的驱使下,他想方设法去“作恶”,一心一意想让警察把他抓了去。然而,作恶并非他的本意,犯罪是他找到“逍遥过冬”的“安乐窝”的途径和手段。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苏比还有令人怜悯和同情的一面。
苏比的性格有一个变化过程。课文开头部分着重表现了苏比性格的高傲,说明他是被“生存危机”逼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决定去当“法律的客人”。与此相呼应,课文的结尾部分交代了他早年的品德和操行。原来苏比本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少年。只是后来他才沦落为一个浑浑噩噩、游手好闲的流浪汉的。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赞美诗乐音的感化下,唤起对于纯洁生活的回忆,唤起心灵深处从善的愿望,从而产生弃旧图新的想法。作者这样刻画他的心理状态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他的性格发展的逻辑的。
三、环境描写对揭示作品主题的作用
具体的环境描写集中体现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两处(请同学们找出来,教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小说开始就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一种凄清、寒冷的环境。这种凄清、寒冷的环境与苏比那条广场上的长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强烈的反差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又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从侧面刻画了人物,点明了苏比在后文中六次为非作歹的原由。这段环境描写表面上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但从另一个角度又展示了美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下层人们的痛苦生活。因而,它又是社会环境的描写。
通过学生对苏比聆听赞美诗这一部分(第38~4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的阅读,揣摩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可谓是匠心独运,这时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了文题中的“赞美诗”,极细腻地衬托了苏比此时的心境,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它不仅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同时也在结构上呼应了文题和情节。
四、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小说的主题。
通过两节课我们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作品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想方设法打通去监狱之路,以谋得食宿,度过即将来临的严冬。他多次作恶,屡犯律条,可警察并不理会,而当他在教堂赞美诗音乐感召下决心重新做人之际,却莫名其妙地被捕入狱了。作者以辛辣讽刺的笔调,从一个流浪汉的悲惨遭遇提出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尖锐的问题──何谓幸福和苦难,什么是恶行和善良?课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客观现实。
五、从苏比的经历中,我们获得了对美国社会哪些问题的认识(即创造性阅读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看到了哪些作者没有直说的现象和没有直接表达的情感)?
1.从苏比的经历中,我们看到苏比一次次地想通过违法遭到逮捕而去监狱度过冬季,结果都没有引起警察的注意,这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社会的一个事实:在美国的警察和法律面前,许多罪恶,许多恶行,他们是允许的,不予过问的,是可以任其蔓延滋长的。甚至有些他们认为还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如衣衫破旧者不能走进豪华饭店、普通饭店对吃白食者犯不着惊动警察等等。再如,街头游荡着的妓女,年轻人在马路上像酒鬼似的乱嚷嚷,这些都是纽约闹市区司空见惯的现象。
2.戏剧性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使人感到无奈,可见美国社会是一个是非不明的社会。
3.作者对于主人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六、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体现了欧·亨利小说怎样的艺术特色
1.合乎情理的艺术夸张。
2.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
3.含泪的笑。
七、作业
课后阅读欧·亨利的作品,如《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片叶子》等,谈谈你对欧·亨利笔法的看法,写一篇评论文章,不少于300字。
八、课堂总结
已知条件:
背景:19世纪的美国社会
警察:维护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宗教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问:
警察+赞美诗=?
讨论明确:
一个国家在社会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很完美的,甚至应该是“人间天堂”。
出人意料的结局告诉我们美国社会并非“天堂”,而是“地狱”。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主题。
2.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作家欧·亨利小说的“含泪的笑”的艺术讽刺效果。
3.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即从小说中体味到作者并未直接言明的事实和并未直接表达的情感。
4.通过鉴赏分析,了解19世纪美国社会的状况,广大平民生活的无奈及美国自由繁华的表面下蕴藏的罪恶。
【教学重点】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具体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的含义。
2.在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主人公苏比的形象和了解19世纪的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状况。
3.注意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4.立足全篇,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1.苏比的形象对揭示19世纪美国社会状况的重要意义。
2.作品中体现的欧·亨利小说“含泪的笑”的幽默讽刺艺术特点。
3.创造性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即从作品中,我们都看出了哪些作者并未直接言明的故事和并未直接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讲授、朗读和讨论。
2.表演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得知,警察这种职业是维持治安的;外国人多数都信奉基督教,他们每个礼拜都要去教堂,也要聆听赞美诗,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但是警察与赞美诗又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和赞美诗》。
二、预习总结
通过课前预习,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并能认识其中的生字,解释生词。例:
生字
引亢(hánɡ)高鸣 冬狩(shòu) 游弋(yì) 肇(zhào)事 摇曳(yè) 啁啾(zhōujiū)
生词
啁啾: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非常贫穷。名:占有的意思。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三、课文内容归纳
1.通过课堂上部分同学阅读部分段落,具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将主人公苏比的经历分为七个阶段。
背景:冬天即将来临,衣食无着的苏比打算去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度过三个月的严冬,不愁食宿,多年如此。
计划结果:
苏比经历:去大饭店白吃──被拒之门外
﹙策划入狱﹚砸玻璃──警察并不认为苏比就是肇事者
去小饭店白吃──被侍者殴打
调戏妇女──差点被妓女缠上
大吵大嚷,扰乱治安──警察给予宽容
明目张胆地偷窃──失主将失物奉送苏比
意外结局:
聆听赞美诗,心灵受到感染,打算重新做人──意外入狱三个月。
2.据此,我们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1)开端部分(1~5自然段),主要是写主人公流浪汉苏比的出场,并介绍他的“冬居计划”。
冬天迫在眉睫,苏比面临选择:要么去慈善机构接受布施,混吃混住;要么像往年一样,到布莱克威尔监狱里去服刑三个月。苏比选择了后者,因为他“高傲”的灵魂,不愿“付出精神上的屈辱来回报”。
(2)发展部分(6~38自然段),写苏比为了进监狱,想法设法干违法的勾当。
随着“冬居计划”的实施,苏比的入狱方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调整。最初的一套是“最舒服”的,也是最体面的。“美美地”、“悄悄地”、“安安静静地”等词语显示出,在他的想像里,去“冬宫”的旅途是那样轻松、那样惬意,好比是自己给自己进行一次“饯行”,而且是那样排场,那样体面。紧接着的一套也是挺轻便的,对社会的危害不过就是一块“大玻璃”罢了。第三套应该说是比较实在的。虽然“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但总算是“消受”了一顿。然而这次也砸了。这对他的“自信心”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第四套方案就是下策的了,但为了实现其“计划”,还是豁了出去。结果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摆脱掉那个妓女的纠缠。这次失败使他感到一阵恐惧──担心计划不能实现。第五次是在公共场所大嚷大叫,这简直是有意无意的一种发泄,这种发泄可以说是对现实的一种诅咒,一种控诉。然而,这种发泄也不起丝毫作用,于是他真的感到他的“仙岛”可望而不可即。最后一套办法是偷东西,这是他最不情愿的。尽管他是那样的胆大妄为,而且能够“敢作敢为”。但这次,苏比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并不那么理直气壮。
随着苏比一次又一次地故意为非作歹,故事情节也不断向前发展。苏比的自尊一次又一次地丧失,品行变得越来越恶劣。小说让我们看到社会是如何将一个原本有自尊、很“高傲”的青年一步一步推向罪恶的深渊的。
(3)结局部分(39~48自然段),写苏比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准备回麦迪生广场露宿。
他在一座古老的教堂旁边停了下来,那皎洁的月光、宁静的街道、柔和的灯光、教堂里传出的赞美诗悠扬的乐声,使周围的一切显得古朴、肃穆、亲切。此情此景,使他受到感染。他幡然悔悟,决定重新做人。可是正在这个时候,警察却突然逮捕了他,并判他三个月监禁。小说到此也就在高潮中戛然而止。
3.请几名同学分别表演苏比的七次经历,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四、作家介绍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短篇小说家。他做过多种工作,饱受歧视,遍尝艰辛。1898年,他在银行做职员,因银行的钱被盗,被指控挪用银行公款,判刑5年。他在狱中表现良好,担任药剂师,因而有机会听到犯人讲的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故事,这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在狱中以欧·亨利为笔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1901年提前获释,移居纽约专事写作。
欧·亨利是一位多产小说家。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他的《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片叶子》、《没有完的故事》、《黄雀在后》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近百年来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
欧·亨利以其卓越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和赞美诗》,看似矛盾的标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使我们在笑声中多少体会到了美国社会下层小人物的辛酸和无奈。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环境。此外,还有创造性阅读给我们的启示。
二、概述苏比的经历,分析人物的形象
从苏比的经历和警察的一系列反应,我们可以看出苏比的性格具有这样的特点:
苏比是一个流浪汉,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苏比一方面在穷困潦倒之际,曾经落入泥潭,有过“堕落的时光”,有过“低俗的愿望”,以至于“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另一方面,他的堕落行为,诸如骗吃骗喝、小偷小摸、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等等,又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故意去干的。为了实施他的“冬居计划”,在一种反常心理的驱使下,他想方设法去“作恶”,一心一意想让警察把他抓了去。然而,作恶并非他的本意,犯罪是他找到“逍遥过冬”的“安乐窝”的途径和手段。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苏比还有令人怜悯和同情的一面。
苏比的性格有一个变化过程。课文开头部分着重表现了苏比性格的高傲,说明他是被“生存危机”逼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决定去当“法律的客人”。与此相呼应,课文的结尾部分交代了他早年的品德和操行。原来苏比本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少年。只是后来他才沦落为一个浑浑噩噩、游手好闲的流浪汉的。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赞美诗乐音的感化下,唤起对于纯洁生活的回忆,唤起心灵深处从善的愿望,从而产生弃旧图新的想法。作者这样刻画他的心理状态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他的性格发展的逻辑的。
三、环境描写对揭示作品主题的作用
具体的环境描写集中体现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两处(请同学们找出来,教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小说开始就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一种凄清、寒冷的环境。这种凄清、寒冷的环境与苏比那条广场上的长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强烈的反差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又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从侧面刻画了人物,点明了苏比在后文中六次为非作歹的原由。这段环境描写表面上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但从另一个角度又展示了美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下层人们的痛苦生活。因而,它又是社会环境的描写。
通过学生对苏比聆听赞美诗这一部分(第38~4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的阅读,揣摩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可谓是匠心独运,这时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了文题中的“赞美诗”,极细腻地衬托了苏比此时的心境,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它不仅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同时也在结构上呼应了文题和情节。
四、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小说的主题。
通过两节课我们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作品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想方设法打通去监狱之路,以谋得食宿,度过即将来临的严冬。他多次作恶,屡犯律条,可警察并不理会,而当他在教堂赞美诗音乐感召下决心重新做人之际,却莫名其妙地被捕入狱了。作者以辛辣讽刺的笔调,从一个流浪汉的悲惨遭遇提出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尖锐的问题──何谓幸福和苦难,什么是恶行和善良?课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客观现实。
五、从苏比的经历中,我们获得了对美国社会哪些问题的认识(即创造性阅读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看到了哪些作者没有直说的现象和没有直接表达的情感)?
1.从苏比的经历中,我们看到苏比一次次地想通过违法遭到逮捕而去监狱度过冬季,结果都没有引起警察的注意,这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社会的一个事实:在美国的警察和法律面前,许多罪恶,许多恶行,他们是允许的,不予过问的,是可以任其蔓延滋长的。甚至有些他们认为还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如衣衫破旧者不能走进豪华饭店、普通饭店对吃白食者犯不着惊动警察等等。再如,街头游荡着的妓女,年轻人在马路上像酒鬼似的乱嚷嚷,这些都是纽约闹市区司空见惯的现象。
2.戏剧性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使人感到无奈,可见美国社会是一个是非不明的社会。
3.作者对于主人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六、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体现了欧·亨利小说怎样的艺术特色
1.合乎情理的艺术夸张。
2.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
3.含泪的笑。
七、作业
课后阅读欧·亨利的作品,如《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片叶子》等,谈谈你对欧·亨利笔法的看法,写一篇评论文章,不少于300字。
八、课堂总结
已知条件:
背景:19世纪的美国社会
警察:维护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宗教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问:
警察+赞美诗=?
讨论明确:
一个国家在社会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很完美的,甚至应该是“人间天堂”。
出人意料的结局告诉我们美国社会并非“天堂”,而是“地狱”。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