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词别是一家(苏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17阅读:
字号:|
 词别是一家
教材处理:
一般而言,诗重在言志,词重在言情。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点让学生或诵读或抓意向揣摩探讨;
这一组词作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情感表达,注意引导学生前后比较研习;
注意在教学中背景的引入;
由于理解难度不大,可以选择一到两首做示范,剩下的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评点法完成学习;
四首词,前两首词境阔大深远,后两首感情细腻独到,注意引导生对此有所体会。
亦可考虑四首拉通比较中分析。

一、关于词
 词是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或 曲词。词最初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


词按字数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长调(90以上)。
词是按词牌规定的音韵和格律来填写的。它的形式特点取决于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押韵及平仄,即所谓的“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所以说叫填词。词的内容和词牌没有必然的联系。《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就是明证。

二、关于作者: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文学史上称李后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柳永:北宋词人。初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老七,又称柳七。做过屯田员外郎等小官又被称为柳屯田。祖籍河东,后迁居福建。为人放荡不羁,是个才子诗人。他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职业作家),是慢词(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羁旅行役之情。他的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晏殊,北宋词人。字同叔。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擅长小令。其作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传诵颇广。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她的母亲是状元的孙女,也擅长诗文。其夫赵明诚博学好古,酷爱收藏金石书画,毕生致力于金石刻研究,有《金石刻》二十卷传世。她早年生活优越。金入中原,流落南方,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境遇孤苦。李清照词风转变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起初她的生活优裕,所以她的早期作品明朗轻快,不过仅限于闺情相思,晚年家破夫亡,因此她的晚期作品大多抒发深沉的相思之苦,凄凉身世之感,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词集《漱玉词》。

三、词牌名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  
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 

四、课文简析:

《虞美人》:这首词据说是李煜的绝命词,真实与否不可定论,但词中所含惊天泣地之情却历来为人感叹。
1、擅长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今昔对比中抒发物是人非故国不在的感慨。
3、疑问开头,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强化了这份愁情。

《雨霖铃》:此词为词人丛汴京南下时与情人惜别之作。
上片写一对恋人饯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景物描写点明分别时节(秋);渲染了分别时凄凉的气氛,融情入景。“凄切”奠定感情基调。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无绪”白描手法;“留恋处”与“催发”构成尖锐的矛盾,(不忍不愿离去)层层渲染中将惜别推向高潮。手拉着手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泪眼对着泪眼,纵有千言万语,因悲痛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字字传神。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设想到别后情形:“千里”烟波,“沉沉”暮霭,“辽阔”楚天,望不尽,望不到,再添惆怅呀。
下片想象别后生活的情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更何况是那冷落清秋节(愁为离人心上秋),分别,秋天的分别更令人伤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构成一幅鲜明的画面。“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的愁。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虚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情此境,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无比的苦闷。一波三叹,想象别后相思的苦况,更深一层。(千百年来伤离别的苦根吧?)
小结:这首词写来极有层次、曲折回环,以千种风情衬尽了羁旅愁苦,人间别恨。真可谓想见难,别更难。
艺术特色: 
1、 融情入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杨柳岸,晓风残月。
2、 虚实结合——上片下片一实一虚
3、 点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蝶恋花》: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晏殊是位太平宰相,一生平顺,仕途坦荡,他没有苏轼宦海沉浮的经历,也没有杜甫颠沛流离的苦痛,却也逃不脱人间的悲欢离合。
上片,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槛菊愁烟兰泣露,——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兰和菊人格化,融情于景,流露主人公的哀愁。“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下片,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对明月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以及由此所引起的惆怅。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白描。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增添了一份愁情。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艺术特色:
1、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2、本词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声声慢》: 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字字声声含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韵律感);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种凄苦的感情基调。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渲染出了一种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这哀鸣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 “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别致,可谓言尽而意无穷,欲说又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五、异曲同工
愁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别情: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留恋处,兰舟催发。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明月不谙离别苦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