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归园田居、短歌行(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17阅读:
字号:小|大
【学习目标】
1、《涉江采芙蓉》所抒发的感情带有普遍性,理解作者巧用比兴,借引屈骚,直抒胸臆。
2、《归园田居》中的意境美,理解作者的志趣。
3、《短歌行》中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求贤情怀。
【重点难点】
激发想象,学会思考,融入诗歌,品味诗歌。
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知识链接】
简介《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的一篇,《古诗十九首》是选自南朝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155—220),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文学家的他,雅爱诗章,登高必赋。其诗内容丰富,气魄雄伟,风格苍凉悲壮,如揭露长期战乱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蒿里行》,写远征将士征战之苦和思乡之痛的《却东门行》,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短歌行〉〉。其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富有创造性,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成为领导一代风气的著名诗人。
陶渊明(365~427),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家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后因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其诗多为五言诗,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深节操;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它的诗,语言淳朴自然,意境高远拔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朝田园诗派。金代诗人元好问对其诗评价中肯:“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学习过程】
一、基础过关: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 )________ (2)青青子衿( )________
(3)何时可掇( )________ (4)周公吐哺( )________
(5)羁鸟恋旧林( )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 )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___
(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_
(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___
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________”。
5.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顾:(1)还顾望旧乡。( )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3)顾念慈母。 ( ) (4)足反居上,首顾居。 ( )
(5)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
厌:(1)山不厌高。 ( ) (2)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
(3)东厌诸侯之权。( ) (4)适有卧厌不悟者。 ( )
去:(1)一去三十年。( ) (2)卿可去成婚。 ( )
(3)替汉家除残去秽。( ) (4)去门十里以为界。 ( )
适:(1)少无适俗运。 ( )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
(3)始适还家门。 ( ) (4)处分适兄意。 ( )
二、能力提升
(一)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1、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3、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4、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二)学习鉴赏《短歌行》
1. 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忧”在全诗中反复出现,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3。对青青子衿典故理解。
4.试概括本诗的艺术风格。
(三)学习鉴赏《归田园居》
1.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2.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反思与感悟】
【延伸拓展】
课外阅读《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另外四首诗,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
. 研读重点由学生自己确定,或意象意境、或内容情感、或语言风格,写成两三百字的鉴赏短文,在班上交流。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ā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
⑥霰(xiàn)小雪珠。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①,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②兴:起床。理荒秽:即除杂草。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①,浪莽林野娱②。试携子侄辈③,披榛步荒墟④。徘徊丘垄间⑤,依依昔人居⑥。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⑦?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一世异朝市⑧,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⑨。
【注释】①去:离开。②浪莽:联绵词,广大貌。③试:这里作副词用,初也,偶也,转意为“偶尔有一次”。④榛:榛莽之榛,泛指丛生的杂草荆棘。⑤丘垄:坟墓。⑥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⑦焉:何。如:往。⑧一世:三十年为一世。异朝市:市朝变迁。⑨幻化、空无:佛教大乘教派的教义是空,东晋佛教的六家七宗有本无宗、本无异宗、幻化宗、心无宗,诗中四字是借用,按原字义解释,不含宗教色彩。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①,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②。漉我新熟酒③,只鸡招近局④。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释】①策:策杖,拄杖。②遇:焦本作“可”。③漉:过滤。滤掉酒糟。④招近局:招近邻而成局。多人聚合欢饮称局。一说:局,曲也,近局指近邻。
附:用点评法研读《归园田居(其三)》。
⑴“种豆”,代劳作之事;“南山下”,点劳作之地;“草盛”,杂草丛生;“豆苗稀”,“草”、“苗”对举,形不善经营之状,更显乐此不疲之心。
⑵“晨兴”,早起;“理荒秽”,整刈野草;“带月”,披着月光;“荷锄归”,扛着锄头回家。三四两句中,“晨”、“月”对举,表明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一天劳作的大概情况。尤其第四句,更是写出了一种漫步田塍、心满意得的情状。
⑶“道狭”,道路狭窄;“草木长”,草木牵衣,归途难行;“夕露”,晚间露水;“沾我衣”,沾湿衣服。从五六两句我们可以感到田园的荒芜、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
⑷ “不足惜”,不值得为“沾衣”懊恼;“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背自己归园田的心愿。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然而诗人却言“不足惜”,只要“愿无违”,从而将自己摒离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的心志和盘托出。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将劳动的清新感受和山村月夜的静谧景致融为惬意出俗的意境,记录着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和感受,抒写了诗人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闲适喜悦的心情。
1、《涉江采芙蓉》所抒发的感情带有普遍性,理解作者巧用比兴,借引屈骚,直抒胸臆。
2、《归园田居》中的意境美,理解作者的志趣。
3、《短歌行》中作者的人生感悟与求贤情怀。
【重点难点】
激发想象,学会思考,融入诗歌,品味诗歌。
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知识链接】
简介《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的一篇,《古诗十九首》是选自南朝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155—220),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文学家的他,雅爱诗章,登高必赋。其诗内容丰富,气魄雄伟,风格苍凉悲壮,如揭露长期战乱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蒿里行》,写远征将士征战之苦和思乡之痛的《却东门行》,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短歌行〉〉。其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富有创造性,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成为领导一代风气的著名诗人。
陶渊明(365~427),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家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后因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其诗多为五言诗,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深节操;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它的诗,语言淳朴自然,意境高远拔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朝田园诗派。金代诗人元好问对其诗评价中肯:“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学习过程】
一、基础过关: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 )________ (2)青青子衿( )________
(3)何时可掇( )________ (4)周公吐哺( )________
(5)羁鸟恋旧林( )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 )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___
(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_
(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___
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________”。
5.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顾:(1)还顾望旧乡。( )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3)顾念慈母。 ( ) (4)足反居上,首顾居。 ( )
(5)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
厌:(1)山不厌高。 ( ) (2)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
(3)东厌诸侯之权。( ) (4)适有卧厌不悟者。 ( )
去:(1)一去三十年。( ) (2)卿可去成婚。 ( )
(3)替汉家除残去秽。( ) (4)去门十里以为界。 ( )
适:(1)少无适俗运。 ( )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
(3)始适还家门。 ( ) (4)处分适兄意。 ( )
二、能力提升
(一)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1、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3、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4、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二)学习鉴赏《短歌行》
1. 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忧”在全诗中反复出现,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3。对青青子衿典故理解。
4.试概括本诗的艺术风格。
(三)学习鉴赏《归田园居》
1.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2.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反思与感悟】
【延伸拓展】
课外阅读《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另外四首诗,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
. 研读重点由学生自己确定,或意象意境、或内容情感、或语言风格,写成两三百字的鉴赏短文,在班上交流。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ā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
⑥霰(xiàn)小雪珠。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①,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②兴:起床。理荒秽:即除杂草。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①,浪莽林野娱②。试携子侄辈③,披榛步荒墟④。徘徊丘垄间⑤,依依昔人居⑥。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⑦?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一世异朝市⑧,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⑨。
【注释】①去:离开。②浪莽:联绵词,广大貌。③试:这里作副词用,初也,偶也,转意为“偶尔有一次”。④榛:榛莽之榛,泛指丛生的杂草荆棘。⑤丘垄:坟墓。⑥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⑦焉:何。如:往。⑧一世:三十年为一世。异朝市:市朝变迁。⑨幻化、空无:佛教大乘教派的教义是空,东晋佛教的六家七宗有本无宗、本无异宗、幻化宗、心无宗,诗中四字是借用,按原字义解释,不含宗教色彩。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①,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②。漉我新熟酒③,只鸡招近局④。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释】①策:策杖,拄杖。②遇:焦本作“可”。③漉:过滤。滤掉酒糟。④招近局:招近邻而成局。多人聚合欢饮称局。一说:局,曲也,近局指近邻。
附:用点评法研读《归园田居(其三)》。
⑴“种豆”,代劳作之事;“南山下”,点劳作之地;“草盛”,杂草丛生;“豆苗稀”,“草”、“苗”对举,形不善经营之状,更显乐此不疲之心。
⑵“晨兴”,早起;“理荒秽”,整刈野草;“带月”,披着月光;“荷锄归”,扛着锄头回家。三四两句中,“晨”、“月”对举,表明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一天劳作的大概情况。尤其第四句,更是写出了一种漫步田塍、心满意得的情状。
⑶“道狭”,道路狭窄;“草木长”,草木牵衣,归途难行;“夕露”,晚间露水;“沾我衣”,沾湿衣服。从五六两句我们可以感到田园的荒芜、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
⑷ “不足惜”,不值得为“沾衣”懊恼;“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背自己归园田的心愿。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然而诗人却言“不足惜”,只要“愿无违”,从而将自己摒离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的心志和盘托出。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将劳动的清新感受和山村月夜的静谧景致融为惬意出俗的意境,记录着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和感受,抒写了诗人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闲适喜悦的心情。
刘远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