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18阅读:
字号:小|大
在说明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有三部曲。教师总是先从文章的结构着手,要求学生掌握该篇说明文安排材料的顺序,或空间,或时间,或逻辑,或制作程序,对号入座;其次再分析文章抓住事物特征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再细味说明用语。久之,形成套路。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优秀说明文,此文除了说明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外,还多处引用古诗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如果按上述套路进行教学,不免缺乏创造性。
于是就有这样的疑问:说明文还可怎么教?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推动素质教育,语文的说明文教学是否可在教学设计方法上有些创意?
分析学生知识结构及当今教育发展趋向,我认为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理由一:经过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对回答说明文安排材料的顺序及所用说明方法并不困难,当教师就这些知识模块提出以上问题时,往往是80%的同学能轻松地回答,说明他们已具有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所以,如果教师再在材料的安排结构顺序及说明方法的分析上下功夫,完全是教学时间的浪费。更多的情况中,可不以此为重点,稍加指点即可。此为现实的可能。理由二: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教师已从理论探讨转向自觉实践,就我本人而言,在清醒地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性时,对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说明文教学,运用教学设计方法改革教学,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此为认识的可能。理由三:《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说明文,有别于一般的说明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老科普作家,进行科普创作已60年了,文章量多,且质量高,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自然界奇妙生物为描写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他的《南州六月荔杖丹》是说明文的精品,正好是教学设计不可多得的范本,此为教学设计运作的可能。于是,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突破固守教学模式,确立动机,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
在西方的现代教学设计中,虽然动机设计在教学设计理论与研究中最为薄弱,但美国的培训与教学设计专家斯皮策的“动机情境论”却让我颇有体会。斯皮策说:“动机与人的精力释放有关,动机越高,学得越多。学习愿望绝对是学习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效学习的发生取决于以往学习体验及现有学习情境提供的诱因,我们怎样为未来的学习经验建立起积极的预期呢?答案是创造一个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为此,他提出与之配套的要求,其中包括: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促使学习更富有乐趣,激发创意,让受训者作出选择,富有挑战性等等。
二、围绕高动机,层进式地推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1.提出问题开启创造思维。
当代著名认识科学家和教学设计理论家兰达的算启教学论指出,应该用系统的、可*的方式教给学生有关专家水平的心理过程和学习与思维的一般方法。笔者拟从作者贾祖璋这位著名科普学家研究学问的构思着手,设计问题。
问题分四块,逐步深入。①作者为何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从全文写作内容看原因,从全文说明对象的内容看原因。②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中谈到的有关荔枝生态的常识有哪几个方面,具体如何表述?③作者在说明荔枝生态特征时联想到了哪些古诗文?它们各自又说明了什么对象?要求作表格登记。④作者在说明荔枝常识时运用了引用说明,有几种类型?比如比喻性描写引用有哪些?对比议论性引用有哪些?举例考证性引用有哪些?教师引导做这些问题时,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以上三个引用说明方法的概念。
提出以上四个问题,其目的分别是:①从结构上说,了解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引用价值,它是全文的纲,放在文章的第一段,作总起句,从而理清了全文的结构;②把握住了分写的内容,了解了白居易对荔枝生态掌握的程序;③了解了有关描写荔枝方面的古诗文,领略到了说明文的文化内涵;④这一步是说明文知识的深入。通过实例的搜索,懂得了引用说明有多种表现形态。总之,以上问题为第二步骤的比较分析,为模仿学术探讨作了铺垫。
2.运用比较方法辅助创造思维
比较是研究学问的好方法。这个设计的意图是紧接以上问题,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分三块进行。
第一块:考证白居易的说法正误,在分析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习学术研究的方法。比如以上的问题①、②,白居易对荔枝的描述,引入贾祖璋的说法作对比,要学生说出贾祖璋对白居易《荔枝图序》的看法,哪些赞同,赞同什么,到什么程度?哪些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并设计表格,讨论以下这段话并记录讨论结果:“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有比喻失当处,如‘壳如红缯’,说‘壳红’是对的,说壳如‘缯’则欠妥,作者便用果树学的术语加以纠正;有因观察疏忽而失真处,如‘膜如紫绡’,作者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说作膜的花纹了’。有因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限制而称谓失宜处,如把假种皮称为‘瓤肉’,作者便从植物学的观点作了纠正。”分类精选填入表格,这样的精细地分析,最后分类组合,整理填表的作法,旨在养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创造思维的第一步,只有在细微处才能有动人处,让学生明白:伟大产生于细微之中。
第二块:对以上的古诗文联想。要求学生比较联想的共同点,是在形、色、味上,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尝试去掉这些古诗文句,前后比较文章的表述效果,指导学生明白运用古诗文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既使是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常识时,也要兼顾文章的文采。明白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避免思维狭窄,启发想象。
第三块:在引用说明的诸种形态实例前,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明白各种形态的特征,尤其是功用,要学生细加体会,如描写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用了四个比喻,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内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的甘甜。这种说明描形募状,细致入微,从而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读者就会对说明对象留下鲜明的印象。在研究对比议论性引用功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楚同一题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目的不同,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课文对比议论性引用之一,杜牧《过华清宫》诗句,是着眼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而不是该诗的原旨:即借进奉荔枝一事,讥讽唐玄宗荒淫祸国。如若引导学生懂得课文此用意,那只是将课文的内容理解到表层面,是直线思维。还应让学生懂得,搞学问研究,思维要活跃,专家对同一题材能提炼出常人没有意识到的观点,说明发现主题的多样性,在于研究者思维层面的深浅,这是发散性的思维。如此,能让学生想得很远,很开。这样的教学思维能激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机制。
3.以质疑精神习得创造思维质疑,就是前人肯定的事和观点,要敢于怀疑,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按照斯皮策的“动机情境论”中学习要“富有挑战性”的观点,质疑无疑是训练激发创造思维的好战术。
要对《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质疑可以有以下三种作法。
第一,可以超越前人,以前人促今人。我们的前人应该是贾祖璋,贾祖璋既肯定又部分否定地质疑了白居易对荔枝生态的描述,如果我们只是去质疑白居易为何会错,那么我们还是停留在贾祖璋写此文的思维上,充其量停留在理解课文的意思、作者的意图上。当年贾祖璋证实的事,我们只不过是把它演绎了一遍,别无新意。如果我们想,白居易是真的错了吗?这就完全不同了,我们是对权威怀疑了,挑战了。如白居易说“壳如红缯”,贾祖璋说,壳表面是粗糙的,缯是丝织物,是滑润的,粗糙的怎么能用缯比喻呢?显然,贾祖璋认为忽略了触觉写壳,白居易是错了。但是如果再想一想,白居易是诗人,诗人的想象世界是无奇不有的,白居易不是那么写实,从触觉错觉到了视觉,红的感觉让他有滑润之感,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将错就错,把它看作文学上的一个“错觉”的典故呢?或者说不是近景,是远景,远望是无法触摸的,红色的一片,只是心理一片滑润的感觉而已,况且现代科技的发达,绸子早已有凹凸不平的阴阳花纹的,手感也是挺滑润的,也有凹凸不平,摸上去手感粗糙的绸子,以其独特的制造方法,被顾客格外看好,所以说凡丝织品并不都滑润。这时我们就会想到白居易没有错。白居易居然挺超前,一错竟错出个千年以后的事也预料了。也许是白居易借助美妙的想象。我们惊讶诗人的想象和千年以后事的巧合,不禁领悟到想象与创造、社会发达之关系。这便是推倒前人的做法。我们在得贾祖璋之神之后又有了自己的魂,不是更好?
第二,对举例考证性引用质疑。本文在说明荔枝的栽培历史时引用了一些资料,如《三山志》引宋徽宗和文征明的诗句,列举荔枝北移失败的史例,以证实荔枝性喜温暖,畏惧霜寒,“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质疑:汉武帝移植荔枝不成功迁怒养护人,对他们施以极刑之史实。宋徽宗写诗吹嘘移栽成功,实际上是当年成熟一次而已的史实。以此考证汉武帝的个性缺陷,宋徽宗的以偏概全的做事作风,甚至还能联想,对现在曾一时盛行的浮夸风作个历史的追溯,发觉有惊人的相似。文中为说明荔枝生产的悠久历史,考证历史记载的书籍,有13种之多,其中提到蔡襄的《荔枝谱》是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说明记载荔枝的历史资料丰富,我们可以由此质疑,生态观念似乎不是今人的专利,它在我国古代己受到重视。如此不一,师生共谈,发掘内涵,这便是绕前人的做法。
第三,对学生进行挑战,我设计的话题是:①白居易尚有错;②贾祖璋尚年少(贾祖璋对荔枝质疑早在小学读书时);③我已成人,我想过什么,怀疑过什么,想证实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广泛讨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便是以前人促今人的做法。为配合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完毕后,我安排了写作教学,设计写作题目包括:伟大产生于细微之中、白居易尚有错、学问在于质疑。因为有课堂教学作铺垫,此次作文比较成功,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一堂课让他们感受到了搞学问的气氛。我认为这得益于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我想创造思维离我们不远,要引导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应先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做起。
编辑短评:本文探讨的是一个较新鲜的话题。作者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有深度和高度,同时又紧密联系实际,求真务实,避免空谈。以培养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富有时代意义,文章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略嫌不足的是体会语言的微观教学少了些。(刘真福)
摘自:《教学研究》2002.3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优秀说明文,此文除了说明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外,还多处引用古诗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如果按上述套路进行教学,不免缺乏创造性。
于是就有这样的疑问:说明文还可怎么教?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推动素质教育,语文的说明文教学是否可在教学设计方法上有些创意?
分析学生知识结构及当今教育发展趋向,我认为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理由一:经过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对回答说明文安排材料的顺序及所用说明方法并不困难,当教师就这些知识模块提出以上问题时,往往是80%的同学能轻松地回答,说明他们已具有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所以,如果教师再在材料的安排结构顺序及说明方法的分析上下功夫,完全是教学时间的浪费。更多的情况中,可不以此为重点,稍加指点即可。此为现实的可能。理由二: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教师已从理论探讨转向自觉实践,就我本人而言,在清醒地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性时,对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说明文教学,运用教学设计方法改革教学,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此为认识的可能。理由三:《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说明文,有别于一般的说明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老科普作家,进行科普创作已60年了,文章量多,且质量高,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自然界奇妙生物为描写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他的《南州六月荔杖丹》是说明文的精品,正好是教学设计不可多得的范本,此为教学设计运作的可能。于是,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突破固守教学模式,确立动机,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
在西方的现代教学设计中,虽然动机设计在教学设计理论与研究中最为薄弱,但美国的培训与教学设计专家斯皮策的“动机情境论”却让我颇有体会。斯皮策说:“动机与人的精力释放有关,动机越高,学得越多。学习愿望绝对是学习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效学习的发生取决于以往学习体验及现有学习情境提供的诱因,我们怎样为未来的学习经验建立起积极的预期呢?答案是创造一个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为此,他提出与之配套的要求,其中包括: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促使学习更富有乐趣,激发创意,让受训者作出选择,富有挑战性等等。
二、围绕高动机,层进式地推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1.提出问题开启创造思维。
当代著名认识科学家和教学设计理论家兰达的算启教学论指出,应该用系统的、可*的方式教给学生有关专家水平的心理过程和学习与思维的一般方法。笔者拟从作者贾祖璋这位著名科普学家研究学问的构思着手,设计问题。
问题分四块,逐步深入。①作者为何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从全文写作内容看原因,从全文说明对象的内容看原因。②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中谈到的有关荔枝生态的常识有哪几个方面,具体如何表述?③作者在说明荔枝生态特征时联想到了哪些古诗文?它们各自又说明了什么对象?要求作表格登记。④作者在说明荔枝常识时运用了引用说明,有几种类型?比如比喻性描写引用有哪些?对比议论性引用有哪些?举例考证性引用有哪些?教师引导做这些问题时,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以上三个引用说明方法的概念。
提出以上四个问题,其目的分别是:①从结构上说,了解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引用价值,它是全文的纲,放在文章的第一段,作总起句,从而理清了全文的结构;②把握住了分写的内容,了解了白居易对荔枝生态掌握的程序;③了解了有关描写荔枝方面的古诗文,领略到了说明文的文化内涵;④这一步是说明文知识的深入。通过实例的搜索,懂得了引用说明有多种表现形态。总之,以上问题为第二步骤的比较分析,为模仿学术探讨作了铺垫。
2.运用比较方法辅助创造思维
比较是研究学问的好方法。这个设计的意图是紧接以上问题,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分三块进行。
第一块:考证白居易的说法正误,在分析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习学术研究的方法。比如以上的问题①、②,白居易对荔枝的描述,引入贾祖璋的说法作对比,要学生说出贾祖璋对白居易《荔枝图序》的看法,哪些赞同,赞同什么,到什么程度?哪些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并设计表格,讨论以下这段话并记录讨论结果:“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有比喻失当处,如‘壳如红缯’,说‘壳红’是对的,说壳如‘缯’则欠妥,作者便用果树学的术语加以纠正;有因观察疏忽而失真处,如‘膜如紫绡’,作者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说作膜的花纹了’。有因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限制而称谓失宜处,如把假种皮称为‘瓤肉’,作者便从植物学的观点作了纠正。”分类精选填入表格,这样的精细地分析,最后分类组合,整理填表的作法,旨在养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创造思维的第一步,只有在细微处才能有动人处,让学生明白:伟大产生于细微之中。
第二块:对以上的古诗文联想。要求学生比较联想的共同点,是在形、色、味上,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尝试去掉这些古诗文句,前后比较文章的表述效果,指导学生明白运用古诗文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既使是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常识时,也要兼顾文章的文采。明白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避免思维狭窄,启发想象。
第三块:在引用说明的诸种形态实例前,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明白各种形态的特征,尤其是功用,要学生细加体会,如描写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用了四个比喻,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内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的甘甜。这种说明描形募状,细致入微,从而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读者就会对说明对象留下鲜明的印象。在研究对比议论性引用功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楚同一题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目的不同,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课文对比议论性引用之一,杜牧《过华清宫》诗句,是着眼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而不是该诗的原旨:即借进奉荔枝一事,讥讽唐玄宗荒淫祸国。如若引导学生懂得课文此用意,那只是将课文的内容理解到表层面,是直线思维。还应让学生懂得,搞学问研究,思维要活跃,专家对同一题材能提炼出常人没有意识到的观点,说明发现主题的多样性,在于研究者思维层面的深浅,这是发散性的思维。如此,能让学生想得很远,很开。这样的教学思维能激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机制。
3.以质疑精神习得创造思维质疑,就是前人肯定的事和观点,要敢于怀疑,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按照斯皮策的“动机情境论”中学习要“富有挑战性”的观点,质疑无疑是训练激发创造思维的好战术。
要对《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质疑可以有以下三种作法。
第一,可以超越前人,以前人促今人。我们的前人应该是贾祖璋,贾祖璋既肯定又部分否定地质疑了白居易对荔枝生态的描述,如果我们只是去质疑白居易为何会错,那么我们还是停留在贾祖璋写此文的思维上,充其量停留在理解课文的意思、作者的意图上。当年贾祖璋证实的事,我们只不过是把它演绎了一遍,别无新意。如果我们想,白居易是真的错了吗?这就完全不同了,我们是对权威怀疑了,挑战了。如白居易说“壳如红缯”,贾祖璋说,壳表面是粗糙的,缯是丝织物,是滑润的,粗糙的怎么能用缯比喻呢?显然,贾祖璋认为忽略了触觉写壳,白居易是错了。但是如果再想一想,白居易是诗人,诗人的想象世界是无奇不有的,白居易不是那么写实,从触觉错觉到了视觉,红的感觉让他有滑润之感,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将错就错,把它看作文学上的一个“错觉”的典故呢?或者说不是近景,是远景,远望是无法触摸的,红色的一片,只是心理一片滑润的感觉而已,况且现代科技的发达,绸子早已有凹凸不平的阴阳花纹的,手感也是挺滑润的,也有凹凸不平,摸上去手感粗糙的绸子,以其独特的制造方法,被顾客格外看好,所以说凡丝织品并不都滑润。这时我们就会想到白居易没有错。白居易居然挺超前,一错竟错出个千年以后的事也预料了。也许是白居易借助美妙的想象。我们惊讶诗人的想象和千年以后事的巧合,不禁领悟到想象与创造、社会发达之关系。这便是推倒前人的做法。我们在得贾祖璋之神之后又有了自己的魂,不是更好?
第二,对举例考证性引用质疑。本文在说明荔枝的栽培历史时引用了一些资料,如《三山志》引宋徽宗和文征明的诗句,列举荔枝北移失败的史例,以证实荔枝性喜温暖,畏惧霜寒,“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质疑:汉武帝移植荔枝不成功迁怒养护人,对他们施以极刑之史实。宋徽宗写诗吹嘘移栽成功,实际上是当年成熟一次而已的史实。以此考证汉武帝的个性缺陷,宋徽宗的以偏概全的做事作风,甚至还能联想,对现在曾一时盛行的浮夸风作个历史的追溯,发觉有惊人的相似。文中为说明荔枝生产的悠久历史,考证历史记载的书籍,有13种之多,其中提到蔡襄的《荔枝谱》是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说明记载荔枝的历史资料丰富,我们可以由此质疑,生态观念似乎不是今人的专利,它在我国古代己受到重视。如此不一,师生共谈,发掘内涵,这便是绕前人的做法。
第三,对学生进行挑战,我设计的话题是:①白居易尚有错;②贾祖璋尚年少(贾祖璋对荔枝质疑早在小学读书时);③我已成人,我想过什么,怀疑过什么,想证实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广泛讨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便是以前人促今人的做法。为配合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完毕后,我安排了写作教学,设计写作题目包括:伟大产生于细微之中、白居易尚有错、学问在于质疑。因为有课堂教学作铺垫,此次作文比较成功,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一堂课让他们感受到了搞学问的气氛。我认为这得益于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我想创造思维离我们不远,要引导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应先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做起。
编辑短评:本文探讨的是一个较新鲜的话题。作者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有深度和高度,同时又紧密联系实际,求真务实,避免空谈。以培养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富有时代意义,文章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略嫌不足的是体会语言的微观教学少了些。(刘真福)
摘自:《教学研究》2002.3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