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赤壁赋.doc(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19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赋的基本特点;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 、“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3、识记关于文学家苏轼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朗读,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变化;
      2、通过课文分析,学会如何阅读古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进而树立乐观通达的人生观。
重点:1、通过朗读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变化;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3、理解本文景情理三者融合的写作特色。
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培养乐观通达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讲读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
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
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
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


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
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
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
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读全文,
要求听出节奏和感情的变化。进行诵读指导:逐段指导学
生练习诵读。可从用韵、句法、层次思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提高记诵的速度。 
第一段指导要点:
1、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
2、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
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
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3、层次思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
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虚实相生,先实后
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第二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两组:第一组是“光”“方”;第二组是“慕”“诉”“缕”“妇”。
2、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桨”“目眇眇兮愁
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3、层次思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
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第三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五组:第一组是“稀”“飞”“诗”;第二组是“昌”“苍”“郎”;第三组
是“东”“空”“雄”;第四组是“鹿”“属”“粟”;第五组是“穷”“终”“风”。
2、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
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3、层次思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
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
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
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
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第四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
第四组“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
2、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3、层次思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
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
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第五段指导要点: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三、正音及解词 
属( zh ǚ ):劝请。 舷( xi á n )   窈窕( y ǎ oti ǎ o )指女子
步行舒缓的样子。    少( sh ǎ o )焉:不多一会儿。   酾
( sh ī ) :斟酒。   冯( p í ng )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倚歌而和( h è )之:按照歌曲的节拍,同声应和。   袅
袅 ( ni ǎ o )形容声音悠长婉转。嫠( l í )妇:寡妇。   愀
( qi ǎ o )然:忧愁的样子。  缪( li á o ):盘绕。   舳
( zh ú )舻 (l ú ) :舳,船尾;舻,船首。   槊( shu ò ):
长矛。  糜( m í ):鹿的一种。   扁( pi ā n )舟:小船。
渚( zh ǔ )水中小块土地。 

四、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四川〉
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他的论政、论史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是宋代欧阳修
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五、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

六、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
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
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
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
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
名作《赤壁赋》。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
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
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
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
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
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

第二课时
一、             分析课文
《赤壁赋》是一首诗,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一首探索人生哲理的哲理诗。
全文共分为五段。第一段,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夜游赤壁,泛舟江上,江水和月色十分优美,令他们陶醉,竟产生了一种飘飘然变成神仙的感觉。先点出时间:“七月既望(旧历十六日)”,地点:“游于赤壁之下”。然后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简淡清疏,写出一种静谧舒畅的艺术意境。下面写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传达出缓缓升起的月亮的动的形态。写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又是八个字,不见着力,就轻松自如地写出了一种寥廓邈远的景象:一片白茫茫的雾气横在长江的水面上,月光和江水融成一片,旷远无际,遥接天边。单是前后这十六个字写出的优美境界,就足以令人陶醉了。其间又穿插了主人公饮酒诵诗的描写,表现出他们自由不拘、闲适超旷的性格与情怀。这一段写景主要抓住清风、明月、江水这三个方面,不仅准确地概括出这次夜游赤壁具体环境的特点,有力地突出作者的主要感受;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文章的艺术构思和结构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三者成为构成全篇艺术意境的主要物象;另一方面,后文的主客问答,议论人生,这三者又成为取譬的依据,使物我融合,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上看,作者信手拈来,似不经意,实际上是经过选择提炼和精心构思的。
第一段是重点写景,同时景中寓情;第二段则由重点写景转为重点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经历了由乐而悲的变化,是通过主客间饮酒唱歌表现出来的。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之中,心情无比欢愉舒畅,于是情不自禁地一边饮酒,一边歌唱起来。歌词的前半部分是写他感受到的眼前的优美景象;驾着小船,划破明澈澄净的江水,逆流而上,水面上荡漾着闪亮的月光;后半部分则写他邈远的情思;他所思慕怀想的人远在天边,不得相见。这里的“美人”不是指漂亮的女子,而是指自己所倾慕的人物或所追求的理想。这歌词,已在欢愉中透露出一缕隐藏在内心的惆怅的思绪。而客人“倚歌而和”的呜呜咽咽的箫声,则吹出了十分幽怨凄哀的情调。由乐生悲,文章的整个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这里,作者对箫声摹写极为出色,比喻联想,接连用了五个“如”字,极尽形容渲染之能事。这声音,好像含着深沉的怨恨,又好像寄托着执着的思慕追求,像是在低声啜泣,又像是在细语轻诉;箫声停了,可是余音不绝,好似轻柔不断的丝缕。经过这一番比喻,本来抽象而难于描绘的声音,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有如闻其声的感觉。而作者却意犹未尽,又进一步加以渲染形容,说这幽凄哀婉的箫声,竟然将沉潜在幽壑深水中的蛟龙也激动得腾舞起来,而身处孤舟之中的寡妇,听了更是禁不住动情哭泣。这样,读者不仅好像亲耳听见了这箫声,而且不能不为它所传达的那种悲哀的情绪所感染。感情和气氛由乐而到悲的转变,主要是为引起下文主客问答关于人生的议论。因此,这一段在结构上起到一种过渡的作用。
从第三段开始,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客人从眼前的景象,即明月、江水、山川,联想到曹操的诗,进而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说在黄州赤壁,向西望是夏口(今武昌),向东望是武昌(今黄冈对岸的鄂州),山川环绕,林木苍翠,这不就是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操的地方吗?赤壁之战的赤壁究竟在什么地方,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在今天湖北省蒲圻县长江南岸,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苏轼所写的黄州赤壁。不过作者意在借此抒写感慨,不是考订史迹,我们自然也不必拘泥。事实上,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经写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就是据传说的意思,语气也是并不确定的。客人俯仰古今,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不禁发出深长的感叹。他说,像历史上演出过赤壁之战那样威武雄壮戏剧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都曾经不可一世,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都早已风流云散,连一丝陈迹都没有留下,何况像我们这样失意贬官、浪迹江河、不为人所重的普通人呢?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这一段是客人解释上段所描绘的箫声所传达的悲情苦绪的,但它的目的却在引发下面一段对人生哲理的议论。文思如血脉贯通,流畅明晰而又十分紧凑。
    第四段是苏子对客的回答,正面表现作者的人生哲学。一方面,紧紧扣住客人“羡长江之无穷”和“抱明月而长终”的话;另一方面,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写景,所以就眼前的江水和明月来生发议论,既贴切自然,又十分生动巧妙。他说眼前这不断流逝的江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但永远还是一江的水,它实际上是并没有消失的;那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回环往复,既没有增长,也没有减少。因此作者认为,如果从变的一面来观察认识事物,那么即使一般人认为万古不变的天地,在短暂的一瞬间也是在变化着的;而如果从不变的一面来看呢,那么天地万物和我们自己也都是没有穷尽,不会消失的。既然宇宙万物和人生都既是变化的,又是不变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就用不着去羡慕长江的无穷而哀叹人生的短促了。那又应该怎样来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他又进一步提出,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尽情地享受那清风明月之美,因为这是上天的创造和赐予,不是某个人的私产,是每个人都能由耳目所接自由自在地享受的。这里在讲道理,而同时又是写他们夜游赤壁,陶醉于清风、明月、江水的优美景色之中,是人生的一种极大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寄托。
    第五段,写转悲为喜,主客二人开怀畅饮,忘掉了一切忧愁苦闷,兴尽而酣睡,在一种欢畅愉悦的气氛中结束全文。
主客问答只是赋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反映的都是苏轼本人的思想。在这里,我们看到封建时代一个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以后内心的深沉苦闷,以及他努力从这种精神苦闷中解脱出来的思想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作者通过大自然优美景色的描写,通过诗的意境的创造,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他自己复杂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沉思索。从表面上看,他超然物外,襟怀旷达,是开朗乐观的,但仔细体会就能发现,作者的内心还是充满矛盾和苦闷的。他那种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寄托人生的想法,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解,这本身就是内心苦闷的一种表现,跟我们今天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乐观主义并不完全相同。他那种变和不变的观点,看问题不绝对化,不无可取之处,但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辩证法,而是老庄主观唯心主义的相对主义哲学观点的表现,它抹煞了物我之间的质的差别。但尽管如此,他在政治上遭受残酷打击以后,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表现出一种豁达开朗、超然物外的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文章中对江山风物的热情赞美,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都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是值得肯定,而在阅读时使我们受到感染的。
二、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变与不变、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三、《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 
 1 、多种表现方法综合运用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赋中先通对对清风的徐来,水波的不兴,明月的升起,大江的辽阔等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了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以主客对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仪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断变换表现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得十分巧妙、自然,创造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 、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作者把组成文章的材料,即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感情的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或对人生的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吟诗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忧为喜,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 ─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 
 3 、语言形象生动,准确优美。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表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以“清”形容风的清爽宜人,用“徐”描绘清风的微微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眼前这幅安谧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舒适畅快、爽然无比。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感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白”、“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雾气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 
四、课堂练习
1 .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 
2 .“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3 .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三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 
4 .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引得潜藏在深涧里的蛟龙起舞,惹得独守在空船上的寡妇抽泣。“舞”“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起舞”“使……哭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何况我和您像渔人和樵夫一样,生活在江河与山野之间。“渔、樵”本为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打鱼、砍樵”。 
3、鱼虾而友麋鹿
•  同鱼虾做伴侣,跟麋鹿交朋友。“侣”“友”原为名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五、小结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壁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六、作业  
 背诵课文并预习下一课。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