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课堂实录(语文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23阅读:
字号:小|大
是一名实习教师的课堂实录,他紧跟时代脚步,抓入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的启发式教学.是一堂较优秀的公开课.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请两位学生上来做一件简单的事,那老师抽学号吧,44号和47号,(学生上台后)把你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生(1):(写)张政梁
生(2):(写)竺语嫣
师 字写得端正,你们的名字取得更有含义!“梁”是“栋梁”的“梁”,说明父亲对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成为国之栋梁,家之光荣。语嫣,包含的是对女儿的祝愿。那么这几个字中比较难写的是哪一个?
生(齐答):嫣
师:同学们,被称为“明之欧阳修”的归有光的在他的代表作《项脊轩》还有一个更难写的字。(学生齐答:“爨”。)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一下。(生写,一开始写错了,经下面的同学指点,改正)
师:好的,下次不能写错了。大家看这个字的构造,下面用材火烧,上面项个蒸笼,猜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就是灶头
师:对。“爨”就是“灶头”,那么再注意前面的那个字——“异爨”是什么意思?(板书“异爨”)
生(齐答):分灶头 ,分家
师 :对了,就是分家,那么在中国重视孝的国家中,人们注重享受天伦之乐,怎么说分就分了呢?大家在文中找一下归家分家后的特征。体现在哪里?
生 :在第三自然段
师 我们请一位学生把这些特征来读一读?
生(3)读:先是,庭中……墙往往而是。
师:好。那具体的变化在哪儿?
生(齐答):门多了,墙多了,
师:很好,这两多说明兄弟间的隔膜越来越深。那还有其他变化吗?(板书“兄第隔膜”于“异爨”后,用破折号连接)
生(4): 东犬西吠,鸡栖于厅
师:东犬西吠是何义?
生(4): 东家的狗看到西家人就叫,
师:只有东家的狗会叫?
生(齐答):西家的狗看到东家的人也会教,哦,这是互文。
师: 回答正确,我们通过“东犬西吠”看见了作者对庭院杂乱的厌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那下一句“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呢?
生(5):指客人穿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上休假 。(生笑)
师:如果老师到你们家中家访,我是不太乐意从你们的厨房进来的,你们的厅堂也不至于让鸡开会吧?中国这样一个重礼的国家,何以出现此等怪事?
生(5):说明分家后隔膜越来越深了
师:是啊,这种状况无疑对年轻的归有光造成了伤害。这正如被竹片划过的伤口,虽然他没有流血,却能让人感觉到深深的痛,体现了无尽悲哀(板书“哀”于“兄弟隔膜”后,用破折号连接)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男儿有泪不轻弹——
生(齐答):只是未到伤心处
师:我们班的男生流过泪吗?
男生:流过
师:我请一位男生说以下你为何流泪?
生9: 老师,这是个人隐私。
师:那好,我们来找一下归有光有没有流泪?
生(齐答):有,泣 ,长号。(板书“泣”于“哀”的正下方,“长号”于“泣”的正下方。
师:泣,为谁而泣?
生:母亲,就是妣
师母亲就是妣,那母亲去世就叫——
生: 先妣。(师板书“先妣”于“异爨”正下方)
师:是啊,归有光8岁就丧母,对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所以他听老妪的回忆母亲生前的事就显得特别珍贵,我们把老妪说的话来读读。
生(齐读老妪的话):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呱呱而泣。(生把呱呱gugu 念成呱呱guagua )
师:同学们好象有个拟声词念的不太对劲。
生:呱呱gugu
师:(6)对了。小孩子的哭声应是呱呱gugu,只有青蛙是呱呱的guagua,念呱呱guagua就是青蛙的小孩了。(生笑)
“而母立于兹”的”而”是什么意思?
生(7): 你的,通假字,通“尔”。(共同释句)
师:对,那老妪的和母亲有何关系?或者为什么要出现老妪?
生(7):写出了母亲的和善温柔。
师:母亲善待下人,充满温情,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生笑,想起了刘和珍君)
师:还有一个细节,以指扣门,为何用“扣”?(师模仿此动作)
生:怕惊动孩子,写活了母爱。(师要求学生翻译儿寒乎一句)
师: 对,对我们不缺乏母爱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平常。但对母爱流失的归有光来说,那简直就是奢望。所以——
生(齐读): 余泣。妪亦泣,
师:读出了母亲对孩子的
生:养育之恩。
(师板书“养育之恩”于“先妣”与“泣”之间,用破折号连接。)
师:书上还提到了另一个女人,“大母”,大母是大妈妈吗?
生(齐答):不是,是祖母。
师:归有光回忆母亲时“泣”,回忆祖母是却“长号不自禁”,怎么会重祖母而轻亲母,岂不怪哉?哪个同学能解答?
生(8):因为作者8岁丧母,是祖母把他抚养大,所以祖母更亲一点。
师:这样理解也可以,但只有这个理由吗?我们不妨从大母不同寻常的细节描写入手。读一读
生(9):大母过余曰……女郎邪, 比去,以手阖门,……则可待乎!
生(10):顷之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
师 :“过余”中的“过”怎么解释?(生答经过) 还是解释成“探视”为佳,我们来齐读大母的第一句话,很有意思。
生(齐读)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耶?
师:翻译一下(生译)
师:这句话包含着那种感情?
生,(11):半喜半忧
师:喜?忧?
生(11):喜的是祖母看到孙儿这么用功,忧的是孙儿不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师:回答全面。大母喜的是孩子用功, 今年上虞市高考第一名是我们归家的,(生笑)忧的是作为革命的本钱的身体应该照顾,要多参加课外活动(生又笑)这里我们发现大母的话挺——
生(齐答):风趣幽默的(师点头)
师:还有一个细节“比去,以手阖门”,这儿怎么用“阖”字?
生(12):动作轻微。怕惊动勤奋的孙儿。
师:是啊,还有他自语的那一段,都体现了大母对孙子的期望,欣喜之请溢于言表,最令人难忘的应该是第三个细节吧?(生点头同意)
师:我们知道,明清时的女子是缠足的,三尺金莲,行动不便。可文中用了个“顷之”这个词,顷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反常的词语。
生(12):说明时间短,大母走得快。大母心切。
师:对,一个小脚的老太太“顷之”,持一象笏至,倾泻出对望孙成龙的期待之情。“象笏”是什么东西?我不太清楚,哪位同学介绍一下?或描述一下。
生 (13):古人上朝时捧在手上的那块象牙板。
师:干什么用的?(生不能完整的答出)
象笏其实跟我们老师的备忘录差不多。把官员要对皇帝要说的话记在上面,还有一点,就牵涉到皇帝的天颜问题,龙颜是不可以随便看的,要用这快象笏挡在自己的眼前,表示对皇帝的敬畏。我们来读这句话,看哪个字要重读?
生(齐答) “当”字,“一定”“务必”的意思
师:“一定”说明了大母对孙儿的期望之大,归有光深感压力之重,不能实现。目标遥遥不可期。所以大男人才会“长号”。(生点头)
所以归有光就发愤读书,变压力为动力。我们来读一下他的读书情况吧。
生(齐读)轩东故尝为厨……殆有神护者。
师:“凡”字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总共
师:对,项脊轩遭了四次火灾,得不焚,是有神在护卫,那神可能是指——
生:先母,祖母。
师:言之有理。我们的孩子,孙子还没念完书,怎么可以忍心把他的书房烧了呢?(生表示同意)原文到此本已结束,但归有光不急于发表。他把文章放在抽屉中,他在等待一个人,等他心中的她,五年后,她终于来了,她是谁?
生:妻子(教师板书“妻子”于“大母”正下方)
(师朗读写妻子的段落。)
生(齐读):余既为此志……不常居。
师:从余问古事这个“从”字怎么解释
生(齐答):跟着,跟从。
师:对。第一句就是写了夫妻在轩中的生活,简单实在。不过下面有句话问得很奇怪,是谁在问?
生(齐答):妻子的小妹。
师:这个问题奇怪吧?你们说小妹一个十七八的姑娘,智商未免太低了吧。连什么是阁子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问如此简单的问题呢?
生(14):因为她姐姐回家时经常讲起这个阁子。
师:那她姐姐为什么常提这个普通的阁子呢?
生(14)因为姐姐牵挂她的丈夫,很爱她的丈夫。
师:对,小妹问的其实就是阁子里面的那个人呐,姐姐,你就跟我讲讲阁子里的那个人吧。小妹羡慕姐姐有个好丈夫,羡慕他们的相敬如宾,相濡——
生(齐答):以沫(教师板书“相濡以沫”于“期待之情”正下方)
师:前面写先妣作者用了一个“泣”字,写到大母,用一个“长号”,写到这里怎么就不哭了。
生(齐答):欲哭无泪。
师:概括的很精练。我们用文中的四个字形容作者的此刻的心态。
生(齐答):室坏不修。
师:先生幼年丧母,中年丧妻,人生的悲事集于一身,眼泪已尽,心如死灰。真是欲哭无泪。伤心之极。(师板书“室坏不修”于“长号”正下方,用破折号连妻子这一块)
如果此文让老师来写,那就到此为止。如果一定要写下去,我就这样写,“庭院深深,妻之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余伤心不已。”这样不是挺好吗?
生:还是书上好。
师:为什么?
生(15)老师,你的结尾太笼统,直露。书上写“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此树象征了他们曾经的幸福生活。见证了他们的辛酸苦辣。
师: 对,这一棵枇杷树正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枇杷依旧笑春风。”先生看到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就想起了幸福时光,而又如此短暂。想起了亭亭玉立的妻子,而如今阴阳相隔,纵使相逢应不识,唯有泪千行。真是人生如梦,物是人非,触景——
生(齐答)伤情。——
师:本文就写了一个感情丰富的男人和三个生命中的女性不能不说的感人故事。用生活中琐事,却传达了一种神致。真是“以琐传神”,令人伤感。但文章一开始写成了一个环境优美,适合读书的好地方。强调一个“喜”字,实际上又是一种的衬托手法,以喜衬悲。这一段描写很容易使人想起诸葛亮的名言“非宁静——
生(齐答):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师:的确,一间简单的破旧的书房,却承载着读书人有志青年的理想,抱负。读书改变命运,奋斗创造奇迹。归有光感谢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感谢祖母对他的期>
生:还是书上好。
师:为什么? <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所以我们对命运常怀感恩之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善良,坚强,每个人都会成为别人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在《懂你》的歌声中结束此节课(师生共同朗读《项脊轩记》)
附板书
项脊轩志
归有光(明)
学会感恩
轩景如画——理想:读书改变命运
异爨——兄弟隔膜——哀
人事兴衰 先妣——养育之恩——泣
大母——期待之情——长号
妻子——相濡以沫——室坏不修(欲哭无泪)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请两位学生上来做一件简单的事,那老师抽学号吧,44号和47号,(学生上台后)把你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生(1):(写)张政梁
生(2):(写)竺语嫣
师 字写得端正,你们的名字取得更有含义!“梁”是“栋梁”的“梁”,说明父亲对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成为国之栋梁,家之光荣。语嫣,包含的是对女儿的祝愿。那么这几个字中比较难写的是哪一个?
生(齐答):嫣
师:同学们,被称为“明之欧阳修”的归有光的在他的代表作《项脊轩》还有一个更难写的字。(学生齐答:“爨”。)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一下。(生写,一开始写错了,经下面的同学指点,改正)
师:好的,下次不能写错了。大家看这个字的构造,下面用材火烧,上面项个蒸笼,猜猜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就是灶头
师:对。“爨”就是“灶头”,那么再注意前面的那个字——“异爨”是什么意思?(板书“异爨”)
生(齐答):分灶头 ,分家
师 :对了,就是分家,那么在中国重视孝的国家中,人们注重享受天伦之乐,怎么说分就分了呢?大家在文中找一下归家分家后的特征。体现在哪里?
生 :在第三自然段
师 我们请一位学生把这些特征来读一读?
生(3)读:先是,庭中……墙往往而是。
师:好。那具体的变化在哪儿?
生(齐答):门多了,墙多了,
师:很好,这两多说明兄弟间的隔膜越来越深。那还有其他变化吗?(板书“兄第隔膜”于“异爨”后,用破折号连接)
生(4): 东犬西吠,鸡栖于厅
师:东犬西吠是何义?
生(4): 东家的狗看到西家人就叫,
师:只有东家的狗会叫?
生(齐答):西家的狗看到东家的人也会教,哦,这是互文。
师: 回答正确,我们通过“东犬西吠”看见了作者对庭院杂乱的厌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那下一句“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呢?
生(5):指客人穿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上休假 。(生笑)
师:如果老师到你们家中家访,我是不太乐意从你们的厨房进来的,你们的厅堂也不至于让鸡开会吧?中国这样一个重礼的国家,何以出现此等怪事?
生(5):说明分家后隔膜越来越深了
师:是啊,这种状况无疑对年轻的归有光造成了伤害。这正如被竹片划过的伤口,虽然他没有流血,却能让人感觉到深深的痛,体现了无尽悲哀(板书“哀”于“兄弟隔膜”后,用破折号连接)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男儿有泪不轻弹——
生(齐答):只是未到伤心处
师:我们班的男生流过泪吗?
男生:流过
师:我请一位男生说以下你为何流泪?
生9: 老师,这是个人隐私。
师:那好,我们来找一下归有光有没有流泪?
生(齐答):有,泣 ,长号。(板书“泣”于“哀”的正下方,“长号”于“泣”的正下方。
师:泣,为谁而泣?
生:母亲,就是妣
师母亲就是妣,那母亲去世就叫——
生: 先妣。(师板书“先妣”于“异爨”正下方)
师:是啊,归有光8岁就丧母,对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所以他听老妪的回忆母亲生前的事就显得特别珍贵,我们把老妪说的话来读读。
生(齐读老妪的话):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呱呱而泣。(生把呱呱gugu 念成呱呱guagua )
师:同学们好象有个拟声词念的不太对劲。
生:呱呱gugu
师:(6)对了。小孩子的哭声应是呱呱gugu,只有青蛙是呱呱的guagua,念呱呱guagua就是青蛙的小孩了。(生笑)
“而母立于兹”的”而”是什么意思?
生(7): 你的,通假字,通“尔”。(共同释句)
师:对,那老妪的和母亲有何关系?或者为什么要出现老妪?
生(7):写出了母亲的和善温柔。
师:母亲善待下人,充满温情,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生笑,想起了刘和珍君)
师:还有一个细节,以指扣门,为何用“扣”?(师模仿此动作)
生:怕惊动孩子,写活了母爱。(师要求学生翻译儿寒乎一句)
师: 对,对我们不缺乏母爱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平常。但对母爱流失的归有光来说,那简直就是奢望。所以——
生(齐读): 余泣。妪亦泣,
师:读出了母亲对孩子的
生:养育之恩。
(师板书“养育之恩”于“先妣”与“泣”之间,用破折号连接。)
师:书上还提到了另一个女人,“大母”,大母是大妈妈吗?
生(齐答):不是,是祖母。
师:归有光回忆母亲时“泣”,回忆祖母是却“长号不自禁”,怎么会重祖母而轻亲母,岂不怪哉?哪个同学能解答?
生(8):因为作者8岁丧母,是祖母把他抚养大,所以祖母更亲一点。
师:这样理解也可以,但只有这个理由吗?我们不妨从大母不同寻常的细节描写入手。读一读
生(9):大母过余曰……女郎邪, 比去,以手阖门,……则可待乎!
生(10):顷之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
师 :“过余”中的“过”怎么解释?(生答经过) 还是解释成“探视”为佳,我们来齐读大母的第一句话,很有意思。
生(齐读)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耶?
师:翻译一下(生译)
师:这句话包含着那种感情?
生,(11):半喜半忧
师:喜?忧?
生(11):喜的是祖母看到孙儿这么用功,忧的是孙儿不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师:回答全面。大母喜的是孩子用功, 今年上虞市高考第一名是我们归家的,(生笑)忧的是作为革命的本钱的身体应该照顾,要多参加课外活动(生又笑)这里我们发现大母的话挺——
生(齐答):风趣幽默的(师点头)
师:还有一个细节“比去,以手阖门”,这儿怎么用“阖”字?
生(12):动作轻微。怕惊动勤奋的孙儿。
师:是啊,还有他自语的那一段,都体现了大母对孙子的期望,欣喜之请溢于言表,最令人难忘的应该是第三个细节吧?(生点头同意)
师:我们知道,明清时的女子是缠足的,三尺金莲,行动不便。可文中用了个“顷之”这个词,顷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反常的词语。
生(12):说明时间短,大母走得快。大母心切。
师:对,一个小脚的老太太“顷之”,持一象笏至,倾泻出对望孙成龙的期待之情。“象笏”是什么东西?我不太清楚,哪位同学介绍一下?或描述一下。
生 (13):古人上朝时捧在手上的那块象牙板。
师:干什么用的?(生不能完整的答出)
象笏其实跟我们老师的备忘录差不多。把官员要对皇帝要说的话记在上面,还有一点,就牵涉到皇帝的天颜问题,龙颜是不可以随便看的,要用这快象笏挡在自己的眼前,表示对皇帝的敬畏。我们来读这句话,看哪个字要重读?
生(齐答) “当”字,“一定”“务必”的意思
师:“一定”说明了大母对孙儿的期望之大,归有光深感压力之重,不能实现。目标遥遥不可期。所以大男人才会“长号”。(生点头)
所以归有光就发愤读书,变压力为动力。我们来读一下他的读书情况吧。
生(齐读)轩东故尝为厨……殆有神护者。
师:“凡”字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总共
师:对,项脊轩遭了四次火灾,得不焚,是有神在护卫,那神可能是指——
生:先母,祖母。
师:言之有理。我们的孩子,孙子还没念完书,怎么可以忍心把他的书房烧了呢?(生表示同意)原文到此本已结束,但归有光不急于发表。他把文章放在抽屉中,他在等待一个人,等他心中的她,五年后,她终于来了,她是谁?
生:妻子(教师板书“妻子”于“大母”正下方)
(师朗读写妻子的段落。)
生(齐读):余既为此志……不常居。
师:从余问古事这个“从”字怎么解释
生(齐答):跟着,跟从。
师:对。第一句就是写了夫妻在轩中的生活,简单实在。不过下面有句话问得很奇怪,是谁在问?
生(齐答):妻子的小妹。
师:这个问题奇怪吧?你们说小妹一个十七八的姑娘,智商未免太低了吧。连什么是阁子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问如此简单的问题呢?
生(14):因为她姐姐回家时经常讲起这个阁子。
师:那她姐姐为什么常提这个普通的阁子呢?
生(14)因为姐姐牵挂她的丈夫,很爱她的丈夫。
师:对,小妹问的其实就是阁子里面的那个人呐,姐姐,你就跟我讲讲阁子里的那个人吧。小妹羡慕姐姐有个好丈夫,羡慕他们的相敬如宾,相濡——
生(齐答):以沫(教师板书“相濡以沫”于“期待之情”正下方)
师:前面写先妣作者用了一个“泣”字,写到大母,用一个“长号”,写到这里怎么就不哭了。
生(齐答):欲哭无泪。
师:概括的很精练。我们用文中的四个字形容作者的此刻的心态。
生(齐答):室坏不修。
师:先生幼年丧母,中年丧妻,人生的悲事集于一身,眼泪已尽,心如死灰。真是欲哭无泪。伤心之极。(师板书“室坏不修”于“长号”正下方,用破折号连妻子这一块)
如果此文让老师来写,那就到此为止。如果一定要写下去,我就这样写,“庭院深深,妻之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余伤心不已。”这样不是挺好吗?
生:还是书上好。
师:为什么?
生(15)老师,你的结尾太笼统,直露。书上写“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此树象征了他们曾经的幸福生活。见证了他们的辛酸苦辣。
师: 对,这一棵枇杷树正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枇杷依旧笑春风。”先生看到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就想起了幸福时光,而又如此短暂。想起了亭亭玉立的妻子,而如今阴阳相隔,纵使相逢应不识,唯有泪千行。真是人生如梦,物是人非,触景——
生(齐答)伤情。——
师:本文就写了一个感情丰富的男人和三个生命中的女性不能不说的感人故事。用生活中琐事,却传达了一种神致。真是“以琐传神”,令人伤感。但文章一开始写成了一个环境优美,适合读书的好地方。强调一个“喜”字,实际上又是一种的衬托手法,以喜衬悲。这一段描写很容易使人想起诸葛亮的名言“非宁静——
生(齐答):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师:的确,一间简单的破旧的书房,却承载着读书人有志青年的理想,抱负。读书改变命运,奋斗创造奇迹。归有光感谢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感谢祖母对他的期>
生:还是书上好。
师:为什么? <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所以我们对命运常怀感恩之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善良,坚强,每个人都会成为别人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在《懂你》的歌声中结束此节课(师生共同朗读《项脊轩记》)
附板书
项脊轩志
归有光(明)
学会感恩
轩景如画——理想:读书改变命运
异爨——兄弟隔膜——哀
人事兴衰 先妣——养育之恩——泣
大母——期待之情——长号
妻子——相濡以沫——室坏不修(欲哭无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