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备课记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24阅读:
字号:小|大
目录
1 讲讲实事求是2 内蒙访古3 谈谈虚和实的关系
8 改造我们的学习9 风景谈10 包身工11 南州六月荔枝丹
15 游褒禅山记16 石钟山记17 登泰山记21 鸿门宴22 屈原列传27 林黛玉进贾府28 荷 花 淀34 梦游天姥吟留别
35 蜀 相
1 讲讲实事求是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训练从文章中快速、准确的筛选所需信息的阅读技能,培养边阅读边积累的阅读习惯
(二)理解本文针对形式背景精当选材的特点
(三)认识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引用论证
(三)作品具有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实事求是 先哲 弥天大罪 缔造 异议 怠工 奠定
形而上学 纯粹 拨乱反正 枷锁 臆造
(二)资料介绍: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混乱还没有消除,极“左”思潮还没有彻底肃清,其突出表现就是所谓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1978年5月8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其基本观点与两个“凡是”针锋相对,引发了波及全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左”和反极“左”的较量公开化、白热化。
在斗争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于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高屋建 的指出,要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他精辟的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这才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三)教学新课:
1、问题设计: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板书设计:讲讲实事求是 ——解题
邓小平
中心论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论证顺序:按照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
4、布置预习作业:
结合课后练习2,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技能
5、教学后记:
学生对纯理论方面的内容理解的不够,学习的兴趣还有待提高,但是对于作者邓小平在论证过程中具体的论证方法(举例和引用)还是能够掌握的。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明确预习作业,将文章中引用的内容与写作时间、著作名称联系起来:
写作时间 著作名称 引录摘要
1929年 《古田会议决议》 “机会主义……盲动主义”
1930年 《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936年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标准”
1937年 《实践论》《矛盾论》
1953年 “中央领导机关……思想产品的工厂”
1956年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958年 “任何英雄豪杰……”
1963年 《人的准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设计:作者引用毛泽东言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明确:首先作者选择的是那些既能表现毛泽东思想精髓、又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不仅如此,课文还按照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选择了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使人们得以完整准确的了解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主张,从而深切的感受到实事求是的的确确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的的确确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结合课后练习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运。
完成练习册1、2、3题
2 内蒙访古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训练根据一定目的选取有用材料的阅读技能,培养边阅读边积累的习惯
(二)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剪裁的方法
(三)领会课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作品的主旨: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
(二)资料的引用
(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文字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迥乎 苑囿 绵亘 夯筑 胡服骑射 民怨沸腾 四夷宾服
青冢 南麓 单于 和亲 昭君出塞 长乐未央
(二)资料介绍:
1、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渊人,维吾尔族。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年动乱”期间,受迫害含冤去世。
2、 地理介绍资料:(出示《中国西北地区地图》)使学生明确的掌握内蒙古及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汉和匈奴的疆域、军事的对峙态势,了解阴山山脉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新课:
1、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
问题设计:课文到第八自然段才开始真正的讲述“一段最古的长城”,那么,开始部分至第七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众所周知,长城在古代是一项军事设施,起到极其重要的防御作用。只有在具有较高军事价值的地域才有必要修筑长城。文章第三至第七段的内容就是解答了这个问题。
第三段写地理概貌,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
第四段以史料和地名本义为证,指出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苑囿。
第五段进一步突出山南沃野的肥美,点出“民族关系”的问题。
第六段分析山南沃野对游牧民族生存的重要性。
第七段阐述这片沃野为什么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很显然,第三至第五段写阴山南北地理形势是为了给第六、第七段分析大青山一带何以在历史上成为争夺焦点作铺垫;第六、第七段的分析是为了说明第五段中的“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原因。这五段的核心意思是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
正因为如此,赵国才在这里修筑“一段最古的长城”,汉朝才在这里作精心的战略部署。
作者花费大量的篇幅说明赵长城修筑在这里的原因,还隐含着一个意思,在本来兵家必争之地,却能化干戈为玉帛,实在难得!因此可见作者对民族和解、民族团结的赞美,他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始终坚持反对争斗隔绝、赞成和平交往的观点。
2、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称赞赵武灵王为“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作者在叙述“修筑长城”和“胡服骑射”时,将重心放在前者还是后者?
明确:作者称赵武灵王为“英雄”,我们应该把他修筑长城和“胡服骑射”联系起。从课文用秦始皇修长城而“引起民怨沸腾”作为反衬的笔法可以看出,作者称颂扬赵武灵王,并不是因其修筑长城抗击入侵、巩固边防,而是因为他“以一个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无知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是因为他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给社会、人民造成灾难。另外,修筑长城是一种战备防御手段,并不是环境,保护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环境,保护各民族的友好交往。
“胡服骑射”则“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赵武灵王击败垃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 ”,由此可知,作者赞颂的是赵武灵王为推动社会进步,对祖传旧俗勇于革新、对异族文化不存偏见的宽阔胸怀与勇敢精神。在“胡服骑射”中,更多的是体现民族间的和合交流,体现各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所以,作者将歌颂的重心放在了后者。
3、板书设计:
内蒙访古 ——解题
翦伯赞
一段最古的长城 大青山南麓:重要的地理位置 兵家必争之地
沃野的肥美 “民族关系”
选材: 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胡服骑射 一个大大的英雄
勇于革新 对异族文化不存偏见
在大青山下 汉代城堡的分布:历史上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
民族和解的难能可贵
青冢:肯定昭君出塞的意义
主旨: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各民族交往
4、教学后记:
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了解少得可怜,有的学生居然不知道内蒙古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对春秋战国以及秦汉等朝代的变迁更是一无所知。仅仅讲解内蒙、河套及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就浪费了我1/3教时,计划好的教学内容根本来不及完成。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在大青山下》
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引述考古报告和文献记载?
明确:作者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而具体写出了历史上这一带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斗争规模大,和解才显得难能可贵。作者写到呼韩邪“款塞入朝”,是为了后文肯定和解政策,强调和解要以双方都有和解愿望为前提的观点作铺垫。
问题设计:叙写汉代城堡的用意何在?
明确:强调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甚至在战争时期,也不能完全阻隔文化的交流;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隔断。
问题设计:作者对王昭君和青冢的看法?
明确:作者对王昭君出塞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她对西汉和匈奴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相处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当然,作者对昭君个人的命运和遭遇还是多少带有一些同情的。“据说清初墓前尚存……。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着这位远嫁的姑娘,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通过对比描写,抒发了深深的同情和隐隐的惆怅。
2、归纳文章的主旨:
作者用访古记游的形式,以访古为线索,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表达了作者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3、结合课后练习2,使学生理解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自己的简介主张和大量文献资料与描述见闻融为一体的特点;训练学生筛选、积累的技能。
3 谈谈虚和实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训练按照一定目的从课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理解本文辩证立论,重点突出,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写法
(三)认识治学中占有材料和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虚”和“实”在哲学上的含义
(二)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某些哲学名词基本意义的解释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墨守成规 禅宗 反省 拘泥 雷池 自相矛盾 针锋相对
锲而不舍 腻味 搜罗 古今谭概
(二)资料介绍:
作者吕叔湘(1904—1998),江苏丹阳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重点研究汉语语法,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现代汉语八百词》等。
(三)教学新课:
1、解读课文,抓住“虚”与“实”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重点认识围绕基本观点立论辩论,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论述特点,理清文章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问题设计:文章的论点?
明确: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中来、从实践中来。
2、文章的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2)全文的总纲,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3—6)具体阐述理论和事实的辨证关系,并指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7—11)着重论述观察和实验方面的有关问题。文章联系实际,在分析重理论轻事例的原因、指出其危害的同时,阐述了观察和实验必须具备的精神和态度,强调要亲自去观察、实验,收集事例。
3、结合课后练习三,训练学生从读物中筛选材料的能力:
观点 材料
2:对前人的理论也要靠观察来验证 古人做学问;各种学派林立;“禅宗和尚”
3:事实决定理论 “反切”“等韵”“文字学”等理论的形成
4:没有事实做基础,理论就靠不住 达尔文物种起源理论的形成;理学家的故事
5:理论能引导人去发现事实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填写
7:重理论、轻观察和实验是错误倾向 饶裕泰所说的现象
8:观察、实验必须锲而不舍 “有眼与无眼”;叶斯丕森的例子
9:观察、实验必须客观 科学家语;调查方言
4、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从具体的生活中寻找比较能够体现理论和实际辨证关系的事例,进行分析证明,加深他们对文章论述内容切实的理解。
5、教学后记:
作者引用和列举的材料有的专业性太强,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吸收
建议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8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借助课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二)学习课文论证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马克思注意原理的宝贵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严谨的结构、充分的论证
(二)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文章立场鲜明的观点,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成语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日益 前仆后继 可歌可泣 粗枝大叶 夸夸其谈 哗众取宠
罗列 无的放失 钦差大臣 华而不实 谬种流传 滥调文章
为之一新 故纸堆 实事求是 等闲视之 发号施令 谆谆告诫
(二)资料介绍:
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本文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党八股。
(三)教学新课:
1、本文是一篇针对性极强的议论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是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学风而讲的。文中毛泽东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分有力,不但在当时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2,找出本文中心论点和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然后采用分条排列的方式,阐述本文的内容要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明确:“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理由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二)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
1、不注重研究现状
2、不注重研究就历史
3、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这种作风害了我们很多同志。
(三)把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态度相对照。
1、主观主义的态度:不实事求是,无的放失,危害革命,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是无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四)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1、系统周密的研究周围环境
2、聚集人手,分工合作,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应以《苏联共产党历史简明教程》为中心材料。
3、板书设计:
改造我们的学习 文题即中心论点
毛泽东 时代背景:延安整风运动
提出问题: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分析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二十年
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
1、不注重研究现状
2、不注重研究就历史
3、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态度的根本区别
解决问题: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4、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5的成语练习,注意解释单独字的含义
前仆后继 可歌可泣 粗枝大叶 夸夸其谈 哗众取宠
无的放失 钦差大臣 华而不实 谬种流传 滥调文章
补充:阅读理解
(1)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2)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3)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4)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5)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6)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7)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第(3)句的“一百年来”是指( )
A鸦片战争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B辛亥革命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D泛指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革命岁月
2、第(1)句中的“日益”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句中“为之一新”的“之”指代
4、在文中划分本段的层次(共三层)
5、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典型事例) B例证法(概括性事例)
C引证法 D对比论证法
6、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对党成例0年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回顾,但从全文看实际上作者是为了_______________:历史经验证明了,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革命才能前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改造我们的学习》写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成语的解释:有的放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等闲视之
(二)教学新课:
1、在上一节课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重点章节。
问题设计:作者是针对党内学风的哪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的?为什么要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明确:毛泽东主要针对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方面的学风问题展开论述的。在这三方面,党内存在着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等缺点,并且害了我们许多同志,造成极其坏的影响。
问题设计: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学风的消闲各是怎样的?它们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明确:主观主义的态度:不实事求是,无的放失,危害革命,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是无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实事求是,主客观分离,理论和实际分离;后者实事求是,主客观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
2、重点语段的阅读练习:
(一)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裂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的无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哪里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的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象马克思所说的详细的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哑巴就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宗旨,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任命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1、“从其中引出规律”的“其中”是指( )
A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
B中国的今天和昨天
C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
D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
2、“为此目的”指的是( )
A研究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C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D详细的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3、文中“理论”一词加引号,它的用法与下列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前写文章的人说到义理时,往往只是指“古圣先贤”已经说过的道理。
B孔子讲:“敏于事而慎于言。”
C“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这或许事“伟大”的成绩,很可以“骄傲”一下。
4、文中“这两种人”指的是( )
A对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缺乏研究以及不注意研究客观情况的人
B具有中共中央态度和把感情当政策的人
C做研究工作但对中国历史和现状无兴趣、做实际工作但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的人
D做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人
5、文中的“这种作风”指的是( )
A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B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C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D以上三种情况全有的作风
6、我们“许多人”的“相反”的表现特征是什么?作者分析时采用的层次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空洞的理论 总分结构 B单凭热情,脱离实际 总分结构
C单凭热情,忽视实际 分总结构 D把感情代替政策 并列结构
7、对这段文字的段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剖析主观主义的表现特征和危害性,并指出实质
B揭露中共中央作风的危害及其本质
C论证中共中央是革命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D阐明了详细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必要
8、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喻证法 D类比法 E对比法 F引申法
(二)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的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的检来的。
1、“希腊和外国故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国故纸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风景谈
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把握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二)了解课文结构安排和描写景物、人物的特点
(三)理解作者对“风景”的独到看法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章的结构
(二)六幅“风景”的景物、人物和意蕴
(三)作品的线索和主题
三、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姗姗 干坼 百无聊赖 颀长 田园诗人 调朱弄粉
汤汤 札记 贻笑大方 浅濑 万籁俱寂 氛围
(二)资料介绍:
1、时代背景: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使学生理解文章有些语言比较的含蓄、晦涩,为什么不直接点明作者所歌颂的是延安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歌颂的是中国共产党)
2、作者简介:茅盾,原名……见课文注释,补充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三)教学新课:
1、新课的导入:
初中时学过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要求学生进行回忆《白》文的主要内容及作品主旨,点明我们学习的《风景谈》是《白杨礼赞》的姊妹篇。
2、解题:风景谈就是谈风景,很显然,作者所谈的风景并不是一般的风景,而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意义的风景,也就是说,风景谈就是谈政治。
问题设计:怎么样的景色才能算作是“风景”?
明确:表达一种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一种希望或力量,或者能够使人心灵受到震动、给人一种思考、一种启示,并且带有审美愉悦感的景物。
综观全文,作者所谈的“风景”中包含那些要素?
明确:自然景物和人类的活动。
3、分析文章第一幅“风景”:沙漠驼铃
当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的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和谐的合奏充满你的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妩媚,多么庄严呀!
问题设计:在驼队出现之前,作者为什么极力描写沙漠的荒凉和死寂?
明确:将荒凉死寂的沙漠和驼队出现后妩媚、庄严的沙漠进行比较,突出人类活动的伟大——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注意这一段景物描写的顺序以及对“音、形、色”的描绘。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几乎在每一幅“风景”之后,作者都有这种议论性的文字。注意体会其线索作用以及揭示并层层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分析“月夜归耕”、“延河夕照”:
“月夜归耕”描写的主体是黄土高原上晚归的农民,他们勤劳、淳朴,而且从他们粗朴的短歌“缭绕不散”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充满的热爱和希望,也就是说,他们尽管生活依然艰苦,但他们活得充实。
注意景物描写中的动词和形容词,体会其妙处。
“延河夕照”描写的则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分子。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1)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来了,(2)他们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有如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3) 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4)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5)自然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乃是伟大之中最伟大者。
1.对上文中(1)-(3)三个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1)句没有用,(2)句是拟人,(3)句是借代。
B.(1)(2)句是拟人,(3)句没有用。
C.(1)(3)句没有用,(2)句是拟人。
D.(1)句是拟人,(2)句没有用,(3)句是借代。
2.从语法角度分析第(4)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单句,句子的主干是“人织成了图画”。
B.复句,分句间是承接关系。
C.单句,句子主干是“自然和人织成了图画”。
D.复句,分句间关系是假设。
3.对第(5)句分析正确的是:( )本题为多项选择
A.句中“自然”就是指“蓝天明月,秃顶的山,浅濑的水”,由于有了人类的活动,这“自然”也就伟大了。
B.句中连用三个“伟大”,强调了大自然是伟大的,而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要比前者更“伟大”。
C.句中的“活动”是指延安知识分子的生产和劳动。
D.“崇高精神的人类”是指延安的革命知识分子,而“崇高精神”就是指他们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E.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热爱之情,颂扬了革命圣地延安和革命知识分子以及农民的崇高精神境界。
明确:1(A) 2(C ) 3(B、D)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石洞雨景”和“桃林小憩”着重描写延安军民劳动、工作之余富有情趣的学习和休息,赞美他们的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创造了第二自然”的议论无疑是对“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更进一步的补充和深化。
“北国晨号”作者通过对五月戍守北疆的英雄哨兵形象的集中描绘,直抒胸臆,讴歌了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这样不仅将对延安军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推向高潮,而且也充分的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1)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2)清晨,窗纸微微特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3)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4) 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5)空气非常清冽,朝霞_____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6)霞光_____他,只觉得他的额头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 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的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7)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8)我看得呆了, 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文中填空应是:( )2*
(A)弥漫 包住 (B)笼住 射住 (C)散满 照住 (D)照亮 照耀
2、作者描写照片上的小号兵,其作用是:( )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 写进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突出“神”的表现小号兵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铺垫
(D)使山冈上小号兵的形象更加真切,丰富,清晰
3、对括号内句子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相互映衬,显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的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4、结尾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的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 用引号来表示强调
(C)“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5、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在文中的作用是:( )
(A)领起下文 (B)交代时间 (C)点明是在回忆 (D)点明本段中心
6、一段文字共有8个句子,其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3)(4) (B) (2)(3)
(1)(2): (1):(4)
(5)(6)(7)(8) (5)(6)(7)(8)
(C) (3) (D) (2)(3)(4)
(1)(2):(4) (1):
(5)(6)(7)(8) (5)(6)(7)(8)
7、者是怎样刻画两个战士形象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从军号声入笔,雄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震撼人心,催人奋起,产生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写小号兵和持枪战士不平均使用笔墨,而更侧重于刻画持枪战士,因为象征了“枪杆字里出政权”的道理。这样写,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C)作者采用背景烘托的手法写两个战士的形象,以高山和朝霞为背景,不仅烘托出“犹如雕塑一般”的持枪战士凝重、威严的姿态,有刚有柔,体现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
(D)作者写号兵和战士的形象重在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同时把两个战士视为民族精神的化身而歌颂的。
10 包身工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二)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三)认识包身工制度残酷野蛮的反人道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的高度概括
(二)作品点面结合的写法
(三)多种文字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浓缩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生杀予夺 横七竖八 游说 佳肴 一听天命 赚钱
着力 人道 会心 懒惰 见机 是实
(二)资料介绍:
1、报告文学:新闻的一种,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
2、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中国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伤害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还有根据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
(三)教学新课: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序,选取最具典型性的材料,中间穿插对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势的分析说明,表达了对包身工制度强烈的控诉以及对包身工深切的同情。
问题设计:什么叫包身工?
明确:包身工是来自贫困的农村或灾区,被带工老板用花言巧语哄骗到上海,在日本资本家开设的纱厂里做工的年轻女性。她们遭受着残酷的奴役和剥削,没有丝毫的自由和权利,是“罐装的劳动力”。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明确:时间顺序,作者选取最具典型的材料,将包身工所遭受的摧残、奴役和压迫浓缩在一天当中。
文章重要选择了几个场面对包身工进行描绘?
明确:三个场面——清晨(四点一刻):起床(严格的说,只能算是起身,因为包身工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床);早餐(四点半之后);上工(五点钟开始)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重点分析包身工起身的场面:
注意“ ”这一段细节描写,作者这样一段描写的作用何在?
明确:包身工连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这里只能说明她们身心的疲惫与麻木,由此可知她们所遭受摧残、奴役之残酷。
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明确量化包身工住所的尺寸“ ”?
明确:突出包身工住宿空间之拥挤,住宿条件之恶劣。
接着说明包身工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旧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入侵,与中国恶势力的相互勾结。作者转述包身工契约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带工老板所带包身工的人数,揭露了这些带工老板的吸血鬼的丑恶面目。
2、分析“早餐”的场面:
问题设计包身工饮食条件非常恶劣,作者具体从几个方面进行揭露的?
明确:三个方面:饮食之劣(粥薄、料劣、无粥菜);粥少(复杂打杂的包身工有时根本没东西吃);饮食环境差。
注意“反语”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市场去捡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成立包身工们难得的佳肴。“捡一些菜叶”,竟然是包身工“难得的佳肴”,可想而知,包身工平时吃的到底是什么?她们的饮食条件之恶劣可见一斑。这样的老板称得上是“慈祥”,作者的愤慨和控诉之情不言而喻。
在记叙包身工早餐情形,介绍了他们恶劣的饮食条件之后,作者接着写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对包身工的需要为什么会“突然的增加起来”呢?因为“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问题设计: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明确:包身工的“安全、可靠、廉价”,是资本家在工人运动、人民斗争不断兴起时期大量使用包身工的“秘密”。包身工是“罐装的劳动力”,可以“安全”的储藏,“自由”的使用,绝没有“跟空气接触”而发生“变化”的危险。
这里的没有“跟空气接触”是指包身工始终处于一种隔绝状态,没有机会接触外界的先进思想、革命思想,“变化”是指包身工起来反抗。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分析包身工“上工”的场面:
问题设计:包身工在纱厂受到怎么的奴役?
明确:包身工除了要遭受工厂客观条件(噪声、湿气、尘埃)的摧残,还要遭到许多人为的折磨:“拿摩温”、“荡管”、“东洋婆”等的辱骂、殴打。
日本纱厂在大量榨取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飞跃的膨大”,作者以议论为骨架,充实了大量说明的文字,使读者既形象的感受到包身工毫无人生自由的事实,又深刻的认识到包身工被无情剥削的社会根源。
在一种特殊的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的膨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1902 年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万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么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托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1)文中“滋养”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文中插入一位美国作家的话,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议论抒情深化,从对日本垄断资本家的揭露,扩展到对所有资本家的揭露。
B.为下句的抒情议论作铺垫,加强了激愤的感情和揭露的深度。
C.为下句的联想提供一个中介,使抒情议论更自然。
D.为下句构成类比,揭露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浸透着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血汗。
(3)上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说明 描写兼抒情 B.说明 记叙兼抒情 议论
C.记叙 议论 说明兼抒情 D.记叙 说明 议论兼抒情
(4)对上文抒情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借议论抒情 B.借联想抒情 C.借说明抒情 D.借类比抒情
2、分析课文最后部分:
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和所受的残酷剥削,反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
问题设计:作者联想到“墨鸭”的作用?
明确:用墨鸭做类比,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愤怒的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3、布置作业:
完成上面的语段练习
练习册1、2、3
11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理清课文结构,并根据要求概括有关内容要点
(二)体会课文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文章大量引用古诗词的作用
(三)多种说明方法和说明记叙的综合运用
(四)课文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不了了之 因地制宜 萌蘖 兼程 始终不逾 醴酪
一骑红尘妃子笑 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重
盈盈荷瓣风前落 片片桃花雨后娇 日啖荔枝三百颗
(二)资料介绍:
作者贾祖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海宁人。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色怀念鼓舞为协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教学新课:
1、新课的导入:
问题设计:要求学生当堂介绍鲜荔枝的知识(譬如说荔枝的形状、色泽、味道等等)。教师稍做总结,然后引出文章的内容。
2、解题: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地区,这里是指荔枝的产地;“六月”,即农历六月,是荔枝成熟期;“丹”,则是荔枝成熟的颜色。这句诗出自明朝陈辉的《荔枝》诗。
3、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以下问题:
A、作者从小学时代对荔枝的疑问写起,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引出下文,引出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第二,增添文章的文学情趣。作为一篇科学小品,除了说明的语言准确科学之外,还必须做到生动活泼。第三,使读者对荔枝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且通过对荔枝形态的疑问,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因好奇而探究的兴趣。
B、结合课文具体的说明,解说白居易对荔枝的描绘是否科学?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明确:“壳如红缯”,不尽正确。因为“缯”是丝织品,而荔枝的壳却是粗糙的,有龟裂片和片峰。荔枝成熟是大多数是身红或紫色,因此“红”则是科学的。
“膜如紫绡”,则是将壳内壁的花纹误作为膜的花纹;“瓤肉莹白如冰雪”,则完全正确,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
“浆液甘酸如醴酪”,说得恰如其分。“醴酪”是甜酒和奶酪,甜而微酸。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一般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
4、布置预习作业:
A、作者在说明荔枝果实的时候,按照怎样的顺序?
B、作者大量引用古代的诗词,其目的何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明确预习作业:
A、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很明显,作者按照由外及内、有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B、“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是为了说明成熟荔枝的颜色——红。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为了说明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为膜的花纹。
作者大量引用古诗词,不但比较形象的说明荔枝的特征,而且增添的作品的文学情趣。
2、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摄氏1度到5度,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A.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
B.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 引用 列数字 b.列数字 引用
c.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d.打比方 引用
C.完成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___所写的________。
D.文中引用诗句,作用是:( )本题为多项选择
a.表现诗人才华横溢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
b.印证荔枝不耐贮藏的特性。
c.增添行文的情趣。
d.讽刺杨贵妃生活的奢侈。
E.“兼程”的意思是:( )
a.一天走两天的路 b.专指骑马快跑
c.快马加鞭 d.日夜赶路
3、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性喜温暖,成都、福建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数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久,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A、汉武帝对养护荔枝的人施以极刑,作者持___的态度,这可以从___一词看出。
B、文中引用汉武帝曾筑扶荔宫的事例,最主要的作用是:( )
a.表现作者历史知识的丰富和对荔枝的深入研究。
b.印证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性喜温暖的特性。
c.增添行文的情趣,吸引读者。
d.揭露汉武帝的凶残和无知。
C、“迁怒”的意思是________;“造化”是指____;“仙人”是指___。
D、把“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在介绍荔枝的果实之后,进一步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生产情况。先介绍荔枝的产地分布,次介绍荔枝的栽培历史及其记载荔枝的专著;在介绍荔枝的移植问题;最后提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从全文角度而言,先介绍立志的生态结构,再介绍有关荔枝生产的情况,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结合课后练习五,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
5、补充练习:
(1)《南州六月荔枝丹》作者___。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作用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
(2)“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____》,作者引用的作用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妨长作岭南人。”出自宋代诗人___的_____。
(3)壳如___,膜如___,瓤肉___如___,浆液___如___
完成填空,并回答:白居易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哪些是错误的__________;哪些含有合理成份_________。
15 游褒禅山记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熟读课文,读清句读,背诵重要章节
(二)了解课文叙议结合的特点,理解叙述与议论内在逻辑关系
(三)把握文章的主旨,明白人生创业“有志”、“尽志”的重要,领会“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等富有哲理思想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掌握“其”、“观”、“叹”等文言词汇的基本意义
(二)句读的朗读和张要章节的背诵
(三)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叙议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作品富含哲理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而卒葬之 褒禅 有碑仆道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其下平旷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有怠而欲出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其孰能讥之乎 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二)资料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绅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文学上,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三)教学新课:
1、朗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重点句子: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名之曰“褒禅”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问题设计:褒禅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名之曰“褒禅”
文章第一节记叙的顺序由山到院,到洞,到碑,通过空间的变化反映出作者观察点的转移。
2、布置预习作业:
作者写“仆碑”,为“华山”正音辨误,其目的何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文学常识
重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介绍前洞和后洞的概况,记述游历后洞的经过。
重点句子: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火尚足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分析:这一段的叙述中暗藏了四处对比,用以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前洞的平旷”和“后洞的幽深”,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
游玩时“所见愈奇”的惊喜心情和出洞后的懊悔心情
2、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这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议论游山的心得。
重点句子: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分析:这一段文字从5个方面阐述了作品的主旨: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
(2)“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强调“力”的重要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阐述“物”的重要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显然,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足够的力量、必要的客观条件。要处理好“志”“力”“物”三者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尽吾志”之间的关系。作者借游山的事书法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思想和他后来百折不挠的实行变法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些观点能激发读者的进去精神。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4、第5自然段:
第4段从“仆碑”联想到研究学问必须深思慎取,体现了作者深入探索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重点句子:
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第5段则是补叙,记同游者和写作时间。
2、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作品的主题:
本文是一篇游记,前一部分记游,后一部分议论,继续是议论的基础,而议论又是继续的深化,因事见理,叙议紧密联系,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必须注意的是,文章的重点不在记游,而是就游山所见谈感受发议论,说明人生要有所作为,离不开外力(“物”)的帮助,但最根本的则在于凭借自己的志向和力量。
3、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
练习册的有关习题
解释部分重点句子
16 石钟山记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学习作者勇于置疑,注重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理解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议论为一体的艺术特色,体味艺术描写的审美价值
(三)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章节。掌握重点词语,进一步提高读清句读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课文将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二)课文的朗读以及重要章节的背诵
(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作品的主旨: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彭蠡 郦道元 钟磬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fu止响腾
铿然 栖鹘 鹳鹤 臆断 穴罅 镗ta 无射
(二)资料介绍:
苏轼(1037—1101),背诵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改知密州、徐州、湖州。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险些被杀。司马光为相后(1086),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出知杭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又得势,素食再遭打击,被一贬再贬,一直流放到儋州。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堵具一格。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三)教学新课:
1、钟山记》是苏轼散文中著名的“五记”之一(其余四记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而《石钟山记》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是本文的主旨。这不仅是作者身临其境,实际考察,辨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一种感悟,而且融入了苏轼的人生经历。
问题设计:在苏轼之前,古人对石钟山的命名有两种看法,分别是什么?
明确:郦道元认为是“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则以为是“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人们为什么不认同于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
明确:对郦道元“人常疑之”,因为“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对李渤的说法“尤疑之”,原因是“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
重点句子: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
2、布置作业:
完成填空
翻译重点句子
朗读文章第二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文学常识:作者及其作品的出处
重点句子的理解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重点句子: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汝识之乎 古之人不余欺也
问题设计:作者写夜游绝壁下的情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其作用何在?
明确: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听到的是“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以及山谷中鹳鹤象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动静结合,形声俱备,十分逼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气氛,烘托出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打下伏笔。
问题设计: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严格的说,苏轼考察得出的结论,也并不是完全科学。但是他为了弄清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2、归纳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异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于《游褒禅山记》一样,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课文通过继续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振兴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与《游褒禅山记》不同的是,《游》文先记游山,后抒情议论;本文则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书法感想。
3、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
练习册1、3、4
背诵文中精彩片段
17 登泰山记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熟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背诵重要章节,进一步提高朗读句读的能力
(二)体会作者对泰山景仰的心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与《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进行比较,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
(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活用情况
(三)文章记叙、描写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姚鼐 汶水 磴几不可登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而皆若缕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二)资料介绍:
作者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清代安徽桐城人。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篡》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魁,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富有文采,形象性强。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魁和姚鼐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三)教学新课:
1、本文与《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合称“三记”。同为有机,却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桐城派的文章讲究“言有物”。本文呢紧扣一个“记”字,重视的记录了登泰山的历程和所见所闻。文章没有丝毫议论,但主旨却在字里行间透出。
“言有序”。本文文笔洗练,行文讲究。首先写泰山的位置和环境。然后,写自己的形成和登临泰山的情况。观看日出,是文章的重点,浓墨重彩,细致传神。最后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给人以全貌。
“言有情”。本文清新自然,富有灵性。“情”来自作者对泰山的仰慕之情。泰山,毗邻孔孟之乡,被列为“高山仰止”的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着登泰山时已45岁,却顶风冒雪,长途跋涉,不顾艰险,赶在除夕之前到泰山之巅,足见其志之笃,情之切。这种情结在文中?
1 讲讲实事求是2 内蒙访古3 谈谈虚和实的关系
8 改造我们的学习9 风景谈10 包身工11 南州六月荔枝丹
15 游褒禅山记16 石钟山记17 登泰山记21 鸿门宴22 屈原列传27 林黛玉进贾府28 荷 花 淀34 梦游天姥吟留别
35 蜀 相
1 讲讲实事求是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训练从文章中快速、准确的筛选所需信息的阅读技能,培养边阅读边积累的阅读习惯
(二)理解本文针对形式背景精当选材的特点
(三)认识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引用论证
(三)作品具有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实事求是 先哲 弥天大罪 缔造 异议 怠工 奠定
形而上学 纯粹 拨乱反正 枷锁 臆造
(二)资料介绍: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混乱还没有消除,极“左”思潮还没有彻底肃清,其突出表现就是所谓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1978年5月8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其基本观点与两个“凡是”针锋相对,引发了波及全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左”和反极“左”的较量公开化、白热化。
在斗争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于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高屋建 的指出,要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他精辟的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这才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三)教学新课:
1、问题设计: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板书设计:讲讲实事求是 ——解题
邓小平
中心论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论证顺序:按照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
4、布置预习作业:
结合课后练习2,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技能
5、教学后记:
学生对纯理论方面的内容理解的不够,学习的兴趣还有待提高,但是对于作者邓小平在论证过程中具体的论证方法(举例和引用)还是能够掌握的。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明确预习作业,将文章中引用的内容与写作时间、著作名称联系起来:
写作时间 著作名称 引录摘要
1929年 《古田会议决议》 “机会主义……盲动主义”
1930年 《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936年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标准”
1937年 《实践论》《矛盾论》
1953年 “中央领导机关……思想产品的工厂”
1956年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958年 “任何英雄豪杰……”
1963年 《人的准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设计:作者引用毛泽东言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明确:首先作者选择的是那些既能表现毛泽东思想精髓、又有现实意义的部分。不仅如此,课文还按照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选择了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使人们得以完整准确的了解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主张,从而深切的感受到实事求是的的确确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的的确确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结合课后练习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运。
完成练习册1、2、3题
2 内蒙访古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训练根据一定目的选取有用材料的阅读技能,培养边阅读边积累的习惯
(二)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剪裁的方法
(三)领会课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作品的主旨: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
(二)资料的引用
(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文字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迥乎 苑囿 绵亘 夯筑 胡服骑射 民怨沸腾 四夷宾服
青冢 南麓 单于 和亲 昭君出塞 长乐未央
(二)资料介绍:
1、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渊人,维吾尔族。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年动乱”期间,受迫害含冤去世。
2、 地理介绍资料:(出示《中国西北地区地图》)使学生明确的掌握内蒙古及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汉和匈奴的疆域、军事的对峙态势,了解阴山山脉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新课:
1、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
问题设计:课文到第八自然段才开始真正的讲述“一段最古的长城”,那么,开始部分至第七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众所周知,长城在古代是一项军事设施,起到极其重要的防御作用。只有在具有较高军事价值的地域才有必要修筑长城。文章第三至第七段的内容就是解答了这个问题。
第三段写地理概貌,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
第四段以史料和地名本义为证,指出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苑囿。
第五段进一步突出山南沃野的肥美,点出“民族关系”的问题。
第六段分析山南沃野对游牧民族生存的重要性。
第七段阐述这片沃野为什么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很显然,第三至第五段写阴山南北地理形势是为了给第六、第七段分析大青山一带何以在历史上成为争夺焦点作铺垫;第六、第七段的分析是为了说明第五段中的“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原因。这五段的核心意思是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
正因为如此,赵国才在这里修筑“一段最古的长城”,汉朝才在这里作精心的战略部署。
作者花费大量的篇幅说明赵长城修筑在这里的原因,还隐含着一个意思,在本来兵家必争之地,却能化干戈为玉帛,实在难得!因此可见作者对民族和解、民族团结的赞美,他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始终坚持反对争斗隔绝、赞成和平交往的观点。
2、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称赞赵武灵王为“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作者在叙述“修筑长城”和“胡服骑射”时,将重心放在前者还是后者?
明确:作者称赵武灵王为“英雄”,我们应该把他修筑长城和“胡服骑射”联系起。从课文用秦始皇修长城而“引起民怨沸腾”作为反衬的笔法可以看出,作者称颂扬赵武灵王,并不是因其修筑长城抗击入侵、巩固边防,而是因为他“以一个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无知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是因为他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给社会、人民造成灾难。另外,修筑长城是一种战备防御手段,并不是环境,保护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环境,保护各民族的友好交往。
“胡服骑射”则“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赵武灵王击败垃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 ”,由此可知,作者赞颂的是赵武灵王为推动社会进步,对祖传旧俗勇于革新、对异族文化不存偏见的宽阔胸怀与勇敢精神。在“胡服骑射”中,更多的是体现民族间的和合交流,体现各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所以,作者将歌颂的重心放在了后者。
3、板书设计:
内蒙访古 ——解题
翦伯赞
一段最古的长城 大青山南麓:重要的地理位置 兵家必争之地
沃野的肥美 “民族关系”
选材: 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胡服骑射 一个大大的英雄
勇于革新 对异族文化不存偏见
在大青山下 汉代城堡的分布:历史上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
民族和解的难能可贵
青冢:肯定昭君出塞的意义
主旨: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各民族交往
4、教学后记:
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了解少得可怜,有的学生居然不知道内蒙古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对春秋战国以及秦汉等朝代的变迁更是一无所知。仅仅讲解内蒙、河套及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就浪费了我1/3教时,计划好的教学内容根本来不及完成。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在大青山下》
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引述考古报告和文献记载?
明确:作者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而具体写出了历史上这一带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斗争规模大,和解才显得难能可贵。作者写到呼韩邪“款塞入朝”,是为了后文肯定和解政策,强调和解要以双方都有和解愿望为前提的观点作铺垫。
问题设计:叙写汉代城堡的用意何在?
明确:强调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甚至在战争时期,也不能完全阻隔文化的交流;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隔断。
问题设计:作者对王昭君和青冢的看法?
明确:作者对王昭君出塞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她对西汉和匈奴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相处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当然,作者对昭君个人的命运和遭遇还是多少带有一些同情的。“据说清初墓前尚存……。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着这位远嫁的姑娘,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通过对比描写,抒发了深深的同情和隐隐的惆怅。
2、归纳文章的主旨:
作者用访古记游的形式,以访古为线索,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表达了作者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3、结合课后练习2,使学生理解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自己的简介主张和大量文献资料与描述见闻融为一体的特点;训练学生筛选、积累的技能。
3 谈谈虚和实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训练按照一定目的从课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理解本文辩证立论,重点突出,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写法
(三)认识治学中占有材料和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虚”和“实”在哲学上的含义
(二)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某些哲学名词基本意义的解释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墨守成规 禅宗 反省 拘泥 雷池 自相矛盾 针锋相对
锲而不舍 腻味 搜罗 古今谭概
(二)资料介绍:
作者吕叔湘(1904—1998),江苏丹阳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重点研究汉语语法,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现代汉语八百词》等。
(三)教学新课:
1、解读课文,抓住“虚”与“实”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重点认识围绕基本观点立论辩论,广征博引、层层深入的论述特点,理清文章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问题设计:文章的论点?
明确: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中来、从实践中来。
2、文章的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2)全文的总纲,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3—6)具体阐述理论和事实的辨证关系,并指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7—11)着重论述观察和实验方面的有关问题。文章联系实际,在分析重理论轻事例的原因、指出其危害的同时,阐述了观察和实验必须具备的精神和态度,强调要亲自去观察、实验,收集事例。
3、结合课后练习三,训练学生从读物中筛选材料的能力:
观点 材料
2:对前人的理论也要靠观察来验证 古人做学问;各种学派林立;“禅宗和尚”
3:事实决定理论 “反切”“等韵”“文字学”等理论的形成
4:没有事实做基础,理论就靠不住 达尔文物种起源理论的形成;理学家的故事
5:理论能引导人去发现事实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填写
7:重理论、轻观察和实验是错误倾向 饶裕泰所说的现象
8:观察、实验必须锲而不舍 “有眼与无眼”;叶斯丕森的例子
9:观察、实验必须客观 科学家语;调查方言
4、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从具体的生活中寻找比较能够体现理论和实际辨证关系的事例,进行分析证明,加深他们对文章论述内容切实的理解。
5、教学后记:
作者引用和列举的材料有的专业性太强,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吸收
建议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8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借助课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二)学习课文论证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马克思注意原理的宝贵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严谨的结构、充分的论证
(二)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文章立场鲜明的观点,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成语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日益 前仆后继 可歌可泣 粗枝大叶 夸夸其谈 哗众取宠
罗列 无的放失 钦差大臣 华而不实 谬种流传 滥调文章
为之一新 故纸堆 实事求是 等闲视之 发号施令 谆谆告诫
(二)资料介绍:
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本文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党八股。
(三)教学新课:
1、本文是一篇针对性极强的议论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是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学风而讲的。文中毛泽东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分有力,不但在当时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2,找出本文中心论点和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语句,然后采用分条排列的方式,阐述本文的内容要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明确:“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理由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二)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
1、不注重研究现状
2、不注重研究就历史
3、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这种作风害了我们很多同志。
(三)把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态度相对照。
1、主观主义的态度:不实事求是,无的放失,危害革命,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是无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四)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1、系统周密的研究周围环境
2、聚集人手,分工合作,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应以《苏联共产党历史简明教程》为中心材料。
3、板书设计:
改造我们的学习 文题即中心论点
毛泽东 时代背景:延安整风运动
提出问题: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分析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二十年
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
1、不注重研究现状
2、不注重研究就历史
3、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态度的根本区别
解决问题: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4、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5的成语练习,注意解释单独字的含义
前仆后继 可歌可泣 粗枝大叶 夸夸其谈 哗众取宠
无的放失 钦差大臣 华而不实 谬种流传 滥调文章
补充:阅读理解
(1)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2)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3)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4)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5)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6)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7)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第(3)句的“一百年来”是指( )
A鸦片战争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B辛亥革命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整风运动时 D泛指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革命岁月
2、第(1)句中的“日益”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句中“为之一新”的“之”指代
4、在文中划分本段的层次(共三层)
5、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典型事例) B例证法(概括性事例)
C引证法 D对比论证法
6、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对党成例0年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回顾,但从全文看实际上作者是为了_______________:历史经验证明了,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革命才能前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改造我们的学习》写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成语的解释:有的放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等闲视之
(二)教学新课:
1、在上一节课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重点章节。
问题设计:作者是针对党内学风的哪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的?为什么要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明确:毛泽东主要针对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方面的学风问题展开论述的。在这三方面,党内存在着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等缺点,并且害了我们许多同志,造成极其坏的影响。
问题设计: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学风的消闲各是怎样的?它们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明确:主观主义的态度:不实事求是,无的放失,危害革命,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是无产阶级党性的表现。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实事求是,主客观分离,理论和实际分离;后者实事求是,主客观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
2、重点语段的阅读练习:
(一)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裂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的无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哪里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的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象马克思所说的详细的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哑巴就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宗旨,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任命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1、“从其中引出规律”的“其中”是指( )
A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
B中国的今天和昨天
C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
D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
2、“为此目的”指的是( )
A研究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C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D详细的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3、文中“理论”一词加引号,它的用法与下列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前写文章的人说到义理时,往往只是指“古圣先贤”已经说过的道理。
B孔子讲:“敏于事而慎于言。”
C“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这或许事“伟大”的成绩,很可以“骄傲”一下。
4、文中“这两种人”指的是( )
A对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缺乏研究以及不注意研究客观情况的人
B具有中共中央态度和把感情当政策的人
C做研究工作但对中国历史和现状无兴趣、做实际工作但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的人
D做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人
5、文中的“这种作风”指的是( )
A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B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C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D以上三种情况全有的作风
6、我们“许多人”的“相反”的表现特征是什么?作者分析时采用的层次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空洞的理论 总分结构 B单凭热情,脱离实际 总分结构
C单凭热情,忽视实际 分总结构 D把感情代替政策 并列结构
7、对这段文字的段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剖析主观主义的表现特征和危害性,并指出实质
B揭露中共中央作风的危害及其本质
C论证中共中央是革命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D阐明了详细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必要
8、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喻证法 D类比法 E对比法 F引申法
(二)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的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的检来的。
1、“希腊和外国故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国故纸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风景谈
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把握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二)了解课文结构安排和描写景物、人物的特点
(三)理解作者对“风景”的独到看法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章的结构
(二)六幅“风景”的景物、人物和意蕴
(三)作品的线索和主题
三、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姗姗 干坼 百无聊赖 颀长 田园诗人 调朱弄粉
汤汤 札记 贻笑大方 浅濑 万籁俱寂 氛围
(二)资料介绍:
1、时代背景: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使学生理解文章有些语言比较的含蓄、晦涩,为什么不直接点明作者所歌颂的是延安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歌颂的是中国共产党)
2、作者简介:茅盾,原名……见课文注释,补充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三)教学新课:
1、新课的导入:
初中时学过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要求学生进行回忆《白》文的主要内容及作品主旨,点明我们学习的《风景谈》是《白杨礼赞》的姊妹篇。
2、解题:风景谈就是谈风景,很显然,作者所谈的风景并不是一般的风景,而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意义的风景,也就是说,风景谈就是谈政治。
问题设计:怎么样的景色才能算作是“风景”?
明确:表达一种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一种希望或力量,或者能够使人心灵受到震动、给人一种思考、一种启示,并且带有审美愉悦感的景物。
综观全文,作者所谈的“风景”中包含那些要素?
明确:自然景物和人类的活动。
3、分析文章第一幅“风景”:沙漠驼铃
当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的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和谐的合奏充满你的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妩媚,多么庄严呀!
问题设计:在驼队出现之前,作者为什么极力描写沙漠的荒凉和死寂?
明确:将荒凉死寂的沙漠和驼队出现后妩媚、庄严的沙漠进行比较,突出人类活动的伟大——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注意这一段景物描写的顺序以及对“音、形、色”的描绘。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几乎在每一幅“风景”之后,作者都有这种议论性的文字。注意体会其线索作用以及揭示并层层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学习分析“月夜归耕”、“延河夕照”:
“月夜归耕”描写的主体是黄土高原上晚归的农民,他们勤劳、淳朴,而且从他们粗朴的短歌“缭绕不散”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充满的热爱和希望,也就是说,他们尽管生活依然艰苦,但他们活得充实。
注意景物描写中的动词和形容词,体会其妙处。
“延河夕照”描写的则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分子。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1)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来了,(2)他们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有如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3) 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4)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5)自然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乃是伟大之中最伟大者。
1.对上文中(1)-(3)三个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1)句没有用,(2)句是拟人,(3)句是借代。
B.(1)(2)句是拟人,(3)句没有用。
C.(1)(3)句没有用,(2)句是拟人。
D.(1)句是拟人,(2)句没有用,(3)句是借代。
2.从语法角度分析第(4)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单句,句子的主干是“人织成了图画”。
B.复句,分句间是承接关系。
C.单句,句子主干是“自然和人织成了图画”。
D.复句,分句间关系是假设。
3.对第(5)句分析正确的是:( )本题为多项选择
A.句中“自然”就是指“蓝天明月,秃顶的山,浅濑的水”,由于有了人类的活动,这“自然”也就伟大了。
B.句中连用三个“伟大”,强调了大自然是伟大的,而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要比前者更“伟大”。
C.句中的“活动”是指延安知识分子的生产和劳动。
D.“崇高精神的人类”是指延安的革命知识分子,而“崇高精神”就是指他们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E.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热爱之情,颂扬了革命圣地延安和革命知识分子以及农民的崇高精神境界。
明确:1(A) 2(C ) 3(B、D)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石洞雨景”和“桃林小憩”着重描写延安军民劳动、工作之余富有情趣的学习和休息,赞美他们的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创造了第二自然”的议论无疑是对“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更进一步的补充和深化。
“北国晨号”作者通过对五月戍守北疆的英雄哨兵形象的集中描绘,直抒胸臆,讴歌了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这样不仅将对延安军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推向高潮,而且也充分的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1)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2)清晨,窗纸微微特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3)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4) 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5)空气非常清冽,朝霞_____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6)霞光_____他,只觉得他的额头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 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的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7)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8)我看得呆了, 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文中填空应是:( )2*
(A)弥漫 包住 (B)笼住 射住 (C)散满 照住 (D)照亮 照耀
2、作者描写照片上的小号兵,其作用是:( )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 写进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突出“神”的表现小号兵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铺垫
(D)使山冈上小号兵的形象更加真切,丰富,清晰
3、对括号内句子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相互映衬,显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的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4、结尾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的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 用引号来表示强调
(C)“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5、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在文中的作用是:( )
(A)领起下文 (B)交代时间 (C)点明是在回忆 (D)点明本段中心
6、一段文字共有8个句子,其结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3)(4) (B) (2)(3)
(1)(2): (1):(4)
(5)(6)(7)(8) (5)(6)(7)(8)
(C) (3) (D) (2)(3)(4)
(1)(2):(4) (1):
(5)(6)(7)(8) (5)(6)(7)(8)
7、者是怎样刻画两个战士形象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从军号声入笔,雄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震撼人心,催人奋起,产生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写小号兵和持枪战士不平均使用笔墨,而更侧重于刻画持枪战士,因为象征了“枪杆字里出政权”的道理。这样写,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C)作者采用背景烘托的手法写两个战士的形象,以高山和朝霞为背景,不仅烘托出“犹如雕塑一般”的持枪战士凝重、威严的姿态,有刚有柔,体现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
(D)作者写号兵和战士的形象重在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同时把两个战士视为民族精神的化身而歌颂的。
10 包身工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二)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三)认识包身工制度残酷野蛮的反人道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的高度概括
(二)作品点面结合的写法
(三)多种文字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浓缩和想象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生杀予夺 横七竖八 游说 佳肴 一听天命 赚钱
着力 人道 会心 懒惰 见机 是实
(二)资料介绍:
1、报告文学:新闻的一种,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
2、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中国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伤害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还有根据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
(三)教学新课: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序,选取最具典型性的材料,中间穿插对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势的分析说明,表达了对包身工制度强烈的控诉以及对包身工深切的同情。
问题设计:什么叫包身工?
明确:包身工是来自贫困的农村或灾区,被带工老板用花言巧语哄骗到上海,在日本资本家开设的纱厂里做工的年轻女性。她们遭受着残酷的奴役和剥削,没有丝毫的自由和权利,是“罐装的劳动力”。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明确:时间顺序,作者选取最具典型的材料,将包身工所遭受的摧残、奴役和压迫浓缩在一天当中。
文章重要选择了几个场面对包身工进行描绘?
明确:三个场面——清晨(四点一刻):起床(严格的说,只能算是起身,因为包身工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床);早餐(四点半之后);上工(五点钟开始)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二)教学新课:
1、重点分析包身工起身的场面:
注意“ ”这一段细节描写,作者这样一段描写的作用何在?
明确:包身工连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这里只能说明她们身心的疲惫与麻木,由此可知她们所遭受摧残、奴役之残酷。
问题设计:作者为什么明确量化包身工住所的尺寸“ ”?
明确:突出包身工住宿空间之拥挤,住宿条件之恶劣。
接着说明包身工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旧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入侵,与中国恶势力的相互勾结。作者转述包身工契约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带工老板所带包身工的人数,揭露了这些带工老板的吸血鬼的丑恶面目。
2、分析“早餐”的场面:
问题设计包身工饮食条件非常恶劣,作者具体从几个方面进行揭露的?
明确:三个方面:饮食之劣(粥薄、料劣、无粥菜);粥少(复杂打杂的包身工有时根本没东西吃);饮食环境差。
注意“反语”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市场去捡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成立包身工们难得的佳肴。“捡一些菜叶”,竟然是包身工“难得的佳肴”,可想而知,包身工平时吃的到底是什么?她们的饮食条件之恶劣可见一斑。这样的老板称得上是“慈祥”,作者的愤慨和控诉之情不言而喻。
在记叙包身工早餐情形,介绍了他们恶劣的饮食条件之后,作者接着写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对包身工的需要为什么会“突然的增加起来”呢?因为“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问题设计: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明确:包身工的“安全、可靠、廉价”,是资本家在工人运动、人民斗争不断兴起时期大量使用包身工的“秘密”。包身工是“罐装的劳动力”,可以“安全”的储藏,“自由”的使用,绝没有“跟空气接触”而发生“变化”的危险。
这里的没有“跟空气接触”是指包身工始终处于一种隔绝状态,没有机会接触外界的先进思想、革命思想,“变化”是指包身工起来反抗。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分析包身工“上工”的场面:
问题设计:包身工在纱厂受到怎么的奴役?
明确:包身工除了要遭受工厂客观条件(噪声、湿气、尘埃)的摧残,还要遭到许多人为的折磨:“拿摩温”、“荡管”、“东洋婆”等的辱骂、殴打。
日本纱厂在大量榨取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飞跃的膨大”,作者以议论为骨架,充实了大量说明的文字,使读者既形象的感受到包身工毫无人生自由的事实,又深刻的认识到包身工被无情剥削的社会根源。
在一种特殊的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的膨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1902 年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万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么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托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1)文中“滋养”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文中插入一位美国作家的话,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议论抒情深化,从对日本垄断资本家的揭露,扩展到对所有资本家的揭露。
B.为下句的抒情议论作铺垫,加强了激愤的感情和揭露的深度。
C.为下句的联想提供一个中介,使抒情议论更自然。
D.为下句构成类比,揭露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浸透着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血汗。
(3)上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说明 描写兼抒情 B.说明 记叙兼抒情 议论
C.记叙 议论 说明兼抒情 D.记叙 说明 议论兼抒情
(4)对上文抒情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借议论抒情 B.借联想抒情 C.借说明抒情 D.借类比抒情
2、分析课文最后部分:
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和所受的残酷剥削,反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
问题设计:作者联想到“墨鸭”的作用?
明确:用墨鸭做类比,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愤怒的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3、布置作业:
完成上面的语段练习
练习册1、2、3
11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理清课文结构,并根据要求概括有关内容要点
(二)体会课文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文章大量引用古诗词的作用
(三)多种说明方法和说明记叙的综合运用
(四)课文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不了了之 因地制宜 萌蘖 兼程 始终不逾 醴酪
一骑红尘妃子笑 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重
盈盈荷瓣风前落 片片桃花雨后娇 日啖荔枝三百颗
(二)资料介绍:
作者贾祖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海宁人。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色怀念鼓舞为协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教学新课:
1、新课的导入:
问题设计:要求学生当堂介绍鲜荔枝的知识(譬如说荔枝的形状、色泽、味道等等)。教师稍做总结,然后引出文章的内容。
2、解题: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地区,这里是指荔枝的产地;“六月”,即农历六月,是荔枝成熟期;“丹”,则是荔枝成熟的颜色。这句诗出自明朝陈辉的《荔枝》诗。
3、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以下问题:
A、作者从小学时代对荔枝的疑问写起,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引出下文,引出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第二,增添文章的文学情趣。作为一篇科学小品,除了说明的语言准确科学之外,还必须做到生动活泼。第三,使读者对荔枝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且通过对荔枝形态的疑问,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因好奇而探究的兴趣。
B、结合课文具体的说明,解说白居易对荔枝的描绘是否科学?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明确:“壳如红缯”,不尽正确。因为“缯”是丝织品,而荔枝的壳却是粗糙的,有龟裂片和片峰。荔枝成熟是大多数是身红或紫色,因此“红”则是科学的。
“膜如紫绡”,则是将壳内壁的花纹误作为膜的花纹;“瓤肉莹白如冰雪”,则完全正确,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
“浆液甘酸如醴酪”,说得恰如其分。“醴酪”是甜酒和奶酪,甜而微酸。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一般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
4、布置预习作业:
A、作者在说明荔枝果实的时候,按照怎样的顺序?
B、作者大量引用古代的诗词,其目的何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略
(二)教学新课:
1、明确预习作业:
A、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很明显,作者按照由外及内、有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B、“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是为了说明成熟荔枝的颜色——红。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为了说明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为膜的花纹。
作者大量引用古诗词,不但比较形象的说明荔枝的特征,而且增添的作品的文学情趣。
2、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摄氏1度到5度,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A.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
B.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 引用 列数字 b.列数字 引用
c.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d.打比方 引用
C.完成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___所写的________。
D.文中引用诗句,作用是:( )本题为多项选择
a.表现诗人才华横溢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
b.印证荔枝不耐贮藏的特性。
c.增添行文的情趣。
d.讽刺杨贵妃生活的奢侈。
E.“兼程”的意思是:( )
a.一天走两天的路 b.专指骑马快跑
c.快马加鞭 d.日夜赶路
3、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性喜温暖,成都、福建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数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久,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A、汉武帝对养护荔枝的人施以极刑,作者持___的态度,这可以从___一词看出。
B、文中引用汉武帝曾筑扶荔宫的事例,最主要的作用是:( )
a.表现作者历史知识的丰富和对荔枝的深入研究。
b.印证荔枝是亚热带水果,性喜温暖的特性。
c.增添行文的情趣,吸引读者。
d.揭露汉武帝的凶残和无知。
C、“迁怒”的意思是________;“造化”是指____;“仙人”是指___。
D、把“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在介绍荔枝的果实之后,进一步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生产情况。先介绍荔枝的产地分布,次介绍荔枝的栽培历史及其记载荔枝的专著;在介绍荔枝的移植问题;最后提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从全文角度而言,先介绍立志的生态结构,再介绍有关荔枝生产的情况,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结合课后练习五,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
5、补充练习:
(1)《南州六月荔枝丹》作者___。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作用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
(2)“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____》,作者引用的作用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妨长作岭南人。”出自宋代诗人___的_____。
(3)壳如___,膜如___,瓤肉___如___,浆液___如___
完成填空,并回答:白居易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哪些是错误的__________;哪些含有合理成份_________。
15 游褒禅山记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熟读课文,读清句读,背诵重要章节
(二)了解课文叙议结合的特点,理解叙述与议论内在逻辑关系
(三)把握文章的主旨,明白人生创业“有志”、“尽志”的重要,领会“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等富有哲理思想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掌握“其”、“观”、“叹”等文言词汇的基本意义
(二)句读的朗读和张要章节的背诵
(三)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叙议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作品富含哲理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教学)
而卒葬之 褒禅 有碑仆道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其下平旷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有怠而欲出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其孰能讥之乎 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二)资料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绅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文学上,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三)教学新课:
1、朗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重点句子: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名之曰“褒禅”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问题设计:褒禅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名之曰“褒禅”
文章第一节记叙的顺序由山到院,到洞,到碑,通过空间的变化反映出作者观察点的转移。
2、布置预习作业:
作者写“仆碑”,为“华山”正音辨误,其目的何在?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文学常识
重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介绍前洞和后洞的概况,记述游历后洞的经过。
重点句子: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火尚足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分析:这一段的叙述中暗藏了四处对比,用以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前洞的平旷”和“后洞的幽深”,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
游玩时“所见愈奇”的惊喜心情和出洞后的懊悔心情
2、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这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议论游山的心得。
重点句子: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分析:这一段文字从5个方面阐述了作品的主旨: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
(2)“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强调“力”的重要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阐述“物”的重要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显然,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足够的力量、必要的客观条件。要处理好“志”“力”“物”三者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尽吾志”之间的关系。作者借游山的事书法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思想和他后来百折不挠的实行变法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些观点能激发读者的进去精神。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4、第5自然段:
第4段从“仆碑”联想到研究学问必须深思慎取,体现了作者深入探索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重点句子:
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第5段则是补叙,记同游者和写作时间。
2、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作品的主题:
本文是一篇游记,前一部分记游,后一部分议论,继续是议论的基础,而议论又是继续的深化,因事见理,叙议紧密联系,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必须注意的是,文章的重点不在记游,而是就游山所见谈感受发议论,说明人生要有所作为,离不开外力(“物”)的帮助,但最根本的则在于凭借自己的志向和力量。
3、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
练习册的有关习题
解释部分重点句子
16 石钟山记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学习作者勇于置疑,注重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理解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议论为一体的艺术特色,体味艺术描写的审美价值
(三)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章节。掌握重点词语,进一步提高读清句读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课文将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二)课文的朗读以及重要章节的背诵
(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作品的主旨: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彭蠡 郦道元 钟磬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fu止响腾
铿然 栖鹘 鹳鹤 臆断 穴罅 镗ta 无射
(二)资料介绍:
苏轼(1037—1101),背诵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后改知密州、徐州、湖州。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险些被杀。司马光为相后(1086),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出知杭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又得势,素食再遭打击,被一贬再贬,一直流放到儋州。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堵具一格。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三)教学新课:
1、钟山记》是苏轼散文中著名的“五记”之一(其余四记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而《石钟山记》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是本文的主旨。这不仅是作者身临其境,实际考察,辨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一种感悟,而且融入了苏轼的人生经历。
问题设计:在苏轼之前,古人对石钟山的命名有两种看法,分别是什么?
明确:郦道元认为是“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则以为是“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人们为什么不认同于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
明确:对郦道元“人常疑之”,因为“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对李渤的说法“尤疑之”,原因是“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
重点句子: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
2、布置作业:
完成填空
翻译重点句子
朗读文章第二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文学常识:作者及其作品的出处
重点句子的理解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重点句子: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汝识之乎 古之人不余欺也
问题设计:作者写夜游绝壁下的情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其作用何在?
明确: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听到的是“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以及山谷中鹳鹤象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动静结合,形声俱备,十分逼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气氛,烘托出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打下伏笔。
问题设计: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严格的说,苏轼考察得出的结论,也并不是完全科学。但是他为了弄清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2、归纳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异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于《游褒禅山记》一样,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课文通过继续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振兴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与《游褒禅山记》不同的是,《游》文先记游山,后抒情议论;本文则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书法感想。
3、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
练习册1、3、4
背诵文中精彩片段
17 登泰山记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熟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背诵重要章节,进一步提高朗读句读的能力
(二)体会作者对泰山景仰的心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与《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进行比较,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
(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活用情况
(三)文章记叙、描写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教时
(一)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姚鼐 汶水 磴几不可登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而皆若缕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二)资料介绍:
作者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清代安徽桐城人。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篡》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魁,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富有文采,形象性强。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魁和姚鼐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三)教学新课:
1、本文与《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合称“三记”。同为有机,却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桐城派的文章讲究“言有物”。本文呢紧扣一个“记”字,重视的记录了登泰山的历程和所见所闻。文章没有丝毫议论,但主旨却在字里行间透出。
“言有序”。本文文笔洗练,行文讲究。首先写泰山的位置和环境。然后,写自己的形成和登临泰山的情况。观看日出,是文章的重点,浓墨重彩,细致传神。最后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给人以全貌。
“言有情”。本文清新自然,富有灵性。“情”来自作者对泰山的仰慕之情。泰山,毗邻孔孟之乡,被列为“高山仰止”的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着登泰山时已45岁,却顶风冒雪,长途跋涉,不顾艰险,赶在除夕之前到泰山之巅,足见其志之笃,情之切。这种情结在文中?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