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32阅读:
字号:小|大
《书愤》教案
一、介绍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二、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三、讲析:
总说: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两句都写当年壮观的战争胜利的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打退金人,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 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板书设计:
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连用六个名词,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两个典故:长城自诩 鬓发已白
早年 晚年
理想 现实 对比: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慨(英雄无用武之地)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板书设计:
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四、艺术特色:
1、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2、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3、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杜甫“勋业频看镜”杜甫曾用工业未就而揽镜自照。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一、介绍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二、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三、讲析:
总说: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两句都写当年壮观的战争胜利的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打退金人,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 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板书设计:
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连用六个名词,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两个典故:长城自诩 鬓发已白
早年 晚年
理想 现实 对比:表达壮志难酬的愤慨(英雄无用武之地)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板书设计:
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联、尾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四、艺术特色:
1、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2、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3、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杜甫“勋业频看镜”杜甫曾用工业未就而揽镜自照。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