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之《屈原列传》教案(第二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36阅读:
字号:小|大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屈原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字里行间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2.怀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夺”是理解该句的关键,“夺”有“抢夺”“夺易(改动)”二义,课文注释取前者。“屈平不与”中的“与”亦有“给予”“与同(赞同)”二义,课文注释将“不与”解释为“不给”。和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似乎有些不可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讲,“与”作“赞同”讲。郭老的解释有他的道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这两种理解都提供给大家以利于同学们深入探究。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历来研究者认为 “曰”、“以为”重复,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4.本段小结:
本段一共写了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5.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6、思路分析:
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7、疏通文意和难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明确:这一句扼要概述了屈原作《离骚》的原因。这是表因果关系的复句,“屈平疾王……方正之不容也”是表示原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示结果。句中“疾”,恨,痛心。“王听”,王的听觉,偏正词组。“聪”,指听觉十分清楚。“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下面三个“之”的用法与此相同。“谗谄”,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君王,这里指谗谄的言辞。“邪”和“曲”,都作“邪恶、不公正”讲,是同义词连用,指邪恶的小人。“公”,指公正的人。“方正”,指端方正直的人,“方”如“正”,也是同义词连用。“疾”的宾语由四个主谓词组充当,这四个主谓词组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屈原所痛恨的对象,即“不聪”“蔽明”“害公”“不容”,而这四者正是下句“忧愁幽思”的具体内容。这四个短语在内容上看是逐层深入的。由于怀王听不到忠臣的良言进谏,因此谗谄的话才可遮蔽了他的眼睛,使得邪恶之人伤害了国家,真正的忠臣贤者才不被容纳。正因为如此,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是感情的表现,“幽思”是思想发挥。《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首诗几乎可以看做是诗人的“自叙传”,它曲折尽情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倦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明确:“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香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佞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8、本段小结:
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点晴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汩罗。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试着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这一部分,整理文言知识。
2.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屈原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字里行间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2.怀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夺”是理解该句的关键,“夺”有“抢夺”“夺易(改动)”二义,课文注释取前者。“屈平不与”中的“与”亦有“给予”“与同(赞同)”二义,课文注释将“不与”解释为“不给”。和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似乎有些不可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讲,“与”作“赞同”讲。郭老的解释有他的道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这两种理解都提供给大家以利于同学们深入探究。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历来研究者认为 “曰”、“以为”重复,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4.本段小结:
本段一共写了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5.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6、思路分析:
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7、疏通文意和难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明确:这一句扼要概述了屈原作《离骚》的原因。这是表因果关系的复句,“屈平疾王……方正之不容也”是表示原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示结果。句中“疾”,恨,痛心。“王听”,王的听觉,偏正词组。“聪”,指听觉十分清楚。“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下面三个“之”的用法与此相同。“谗谄”,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君王,这里指谗谄的言辞。“邪”和“曲”,都作“邪恶、不公正”讲,是同义词连用,指邪恶的小人。“公”,指公正的人。“方正”,指端方正直的人,“方”如“正”,也是同义词连用。“疾”的宾语由四个主谓词组充当,这四个主谓词组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屈原所痛恨的对象,即“不聪”“蔽明”“害公”“不容”,而这四者正是下句“忧愁幽思”的具体内容。这四个短语在内容上看是逐层深入的。由于怀王听不到忠臣的良言进谏,因此谗谄的话才可遮蔽了他的眼睛,使得邪恶之人伤害了国家,真正的忠臣贤者才不被容纳。正因为如此,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是感情的表现,“幽思”是思想发挥。《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首诗几乎可以看做是诗人的“自叙传”,它曲折尽情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倦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明确:“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香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佞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8、本段小结:
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点晴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汩罗。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试着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这一部分,整理文言知识。
2.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