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39阅读:
字号:小|大
整体感知
在上世纪30年代,李广田是与何其芳、卞之琳齐名的诗人。但因李广田的散文写得好,其影响掩盖了诗名。他在散文集《画廊集》的题记中说:“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就是现在,虽然在这座大城市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想着。”从这段话我们也能看出他的诗《地之子》的风格——乡土气息。
《地之子》是李广田早期诗中的代表作,它以浑厚深远的意境,清新醇美的语言,集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炽热感情,反映了他初期形成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念。诗的情调质朴、蕴藉、深沉。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显示出了作者与祖国土壤的血肉联系。这首诗,一扫作者过去诗中沉闷、忧惋的气氛,格调坚定明朗、俊朴豪放,从浓烈的泥土芳香中,显露出深厚的生命力量。它是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故土这一美好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升华。表明了他不求空华、惟愿踏踏实实地去寻求人生意义的严肃生活态度。《地之子》所展示的这种脚踏实地、扎根于生活土壤的精神,标志着李广田当时的思想和创作开始踏上了一块坚实的基地,从而逐步走向广阔的世界。《地之子》所具有的思想内容不仅在当时是弥足珍贵的,时至今日,仍然有着陶冶情操、激励人们进取的积极意义。诗的第一节,首先表明他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对于“大地”,“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用沙壤比襁褓,用田禾、野草比保姆,确切地显示大地与诗人的母子情深。诗的第二节说他立足地面,昂首望天,决不为天上变幻的白云、彩虹和碧空所引诱,他的脚印永踏着土地,永嗅着人间的土地的气息。
这是一首“作为人子的深情”的恋歌。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把对大地母亲的一往情深传达得炽烈而深沉。这里的土地,涵义已超出自身,成了祖国、母亲乃至人世间的指代。正是基于这种乡土自然人文景观,诗人才触摸到了乡土古朴而悲凉、美丽又忧伤的灵魂内核,以一扇扇诗的窗口透析了现代乡土以及“地之子”自身的精神脉动与生命情韵,并且在现代诗歌中,在歌唱乡土的绵延精神的音响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当现代诗派诗人们纷纷迷醉于自我生存的精细文雅时,李广田却固执地扎根土地,以乡土之境折射农人心曲与现实风云,并踏实地靠近了乡土本质,这种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抗衡并反拨了诗坛意识的倾斜。
问题探究
一、如何理解本诗中的“大地”?
这大地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广袤富饶的土地;也可理解为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饱含了全部意义的人间。可以把它与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作对比阅读,看两者的构思、格律以及风格有何不同。
二、 如何理解本诗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
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能加强读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语言品味
一、直抒为主的情思言说方式
诗人表达情思时综合了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以直抒为主兼及其他,抒发由客观物象孵化的心灵意绪,创造了融合事物与心灵的情思言说方式。如诗中以“襁褓”“保姆”作比,渗透出对大地的浓情厚意;最后还用“天国”与“大地”的对比,强化了感情的明朗浓烈。这种言说方式避免了直抒的浅露与纯用意象抒情的迷离,隐显适度,质感而明朗。
二、质朴的语言风格
口语式的叙述直接、随意、自然,不故作高深之语,更无洋化妩媚之嫌,词汇语象都稳熟平凡,自由舒展的语言态度与自然质朴的生命谐调得天衣无缝。它诚然是“大地之子”的心声,散发的是泥土的气息。当我们一读它,就会被一种隐藏其间的深沉的感情力量所打动,它有如表面平稳,不溅水花的汹涌潜流,有如起伏平缓的大山,也似在地底下运行的地热……这感情是如此的坚实、饱满,而又沉潜、平静,不知不觉地撼动你,撩拨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诗人对祖国土地的深情厚意,不求空华,惟愿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这不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标榜,而是他的整个的人格和心灵。正因为如此,诗人笔下,才会表现得格外的真挚、深厚和丰饶。而且似乎这些朴拙的诗句,也显得格外地富有表现力。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李广田(1906—1968),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次年开始发表诗文。1935年大学毕业后,回济南教中学。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之一。这时期的散文辑为《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大多抒写内心感怀和乡土人生,追求恬淡静美的文风和浓厚的泥土气息。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于西南内地,先后在一些中学和西南联大任教,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随着生活的变迁和思想进步,所作散文集《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视野较前开阔,静美的氛围渐为感奋的心曲和警策的理趣所代替,文笔更为练达简洁。同时著有长篇小说《引力》、短篇小说集《金坛子》和评论集《文学枝叶》等。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著有诗集《普城集》和散文《花潮》《山色》等。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整理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和傣族长篇叙事诗《线秀》等。一生著述大多收入《李广田文集》。
所谓“汉园三诗人”,即指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他们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二、诗人自述
为了从事创作,在大学里我入的是外文系,因之颇受了西方的尤其是浪漫派、颓废派、象征派的影响,又因为自己在思想方面找不到道路,对于现实世界是越来越脱节了,只是过着一种小圈子主义的生活,朋友少,趣味狭,所读的书,也只属于极狭的某一小范围,对于鲁迅的小说虽也喜欢,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周作人一派所提倡的散文小品。我先是写诗,在中学时代已经写了很多,订了若干小册,这时才开始发表诗,后来一连若干年所写的却都是散文小品。诗的内容是空虚的哀伤,散文的内容多是故乡童年的回忆或身边琐事。对于这些东西,当然不自满足,但确乎仿佛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因此也就忘了外面的大天地,当我关在书房里捉摸自己的感情和文字时,外面的暴风雨却正在进行着。一次偶然的事件,我竟然又遭了一次缧绁之苦,正如一个小树叶偶然地被卷入了风暴之中一样,这正好说明了时代的性质,和我自己存在的性质。“九•一八”事变当然给了自己一些摇撼,而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竟对我毫无影响,至于其他就更不必提了,整个的大学生活,我都在练习写作中度过,大学毕业的一年,也正是我那些贫血的作品开始陆续出版的一年。
(摘自《自己的事情》,李岫编《李广田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三、作品赏析(邓牛顿)
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眷恋,是人类极其美好的情感,在太平洋彼岸,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曾经热烈颂扬“松树和橡树的土地”,“柠檬与无花果的土地”,“喷着清凉气息的妖娆的大地”,“闪着各种光彩的河川的大地”。在太平洋此岸,在20世纪的中国新诗坛上,郭沫若频频地呼唤着“地球,我的母亲”,显示着他的热烈;艾青反复的吟唱着“大堰河,我的保姆”,显示着他的深沉;而李广田,把自己称做“地之子”,则显示着他的质朴。虽然这几位诗人的性格各异,诗作的风格不同,可对于用乳汁喂养过他们的人民,用温馨抚爱过他们的土地,都有着同样诚挚的“作为人子的深情”。
且让我们来读一读李广田的这首《地之子》吧。
“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这个在山东境内黄河与大清河之间那块平原上成长起来的普通农家的儿子,亲切而骄矜地,满怀稚子之心地,“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我的襁褓;/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保姆的怀抱”。诗人出自胸臆的抒情,就如同大地一样的平直,一样的质实,一样的本色。毋须矫情,毋须作态,更毋须凌空高蹈,“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生长又死亡”。非常执著地证实着抒情主人公和大地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品格,同样的情性。
这是一首自由诗。全诗分两节。第一节直接倾吐诗人对于土地的深情。第二节由“地”而转向“天”。《地之子》的作者正是从“大地”与“天国”的这种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这一节的前半部分歌唱美丽的“晴空”与第一节内容相对应,将读者的思绪从地下引到蓝天白云,却不料诗人笔锋一转,又回到地上。这一突然的跌宕,是为了引出后面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这种反衬的跌宕艺术手法,能加强读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在上世纪30年代,李广田是与何其芳、卞之琳齐名的诗人。但因李广田的散文写得好,其影响掩盖了诗名。他在散文集《画廊集》的题记中说:“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就是现在,虽然在这座大城市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想着。”从这段话我们也能看出他的诗《地之子》的风格——乡土气息。
《地之子》是李广田早期诗中的代表作,它以浑厚深远的意境,清新醇美的语言,集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炽热感情,反映了他初期形成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念。诗的情调质朴、蕴藉、深沉。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显示出了作者与祖国土壤的血肉联系。这首诗,一扫作者过去诗中沉闷、忧惋的气氛,格调坚定明朗、俊朴豪放,从浓烈的泥土芳香中,显露出深厚的生命力量。它是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故土这一美好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升华。表明了他不求空华、惟愿踏踏实实地去寻求人生意义的严肃生活态度。《地之子》所展示的这种脚踏实地、扎根于生活土壤的精神,标志着李广田当时的思想和创作开始踏上了一块坚实的基地,从而逐步走向广阔的世界。《地之子》所具有的思想内容不仅在当时是弥足珍贵的,时至今日,仍然有着陶冶情操、激励人们进取的积极意义。诗的第一节,首先表明他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对于“大地”,“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用沙壤比襁褓,用田禾、野草比保姆,确切地显示大地与诗人的母子情深。诗的第二节说他立足地面,昂首望天,决不为天上变幻的白云、彩虹和碧空所引诱,他的脚印永踏着土地,永嗅着人间的土地的气息。
这是一首“作为人子的深情”的恋歌。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把对大地母亲的一往情深传达得炽烈而深沉。这里的土地,涵义已超出自身,成了祖国、母亲乃至人世间的指代。正是基于这种乡土自然人文景观,诗人才触摸到了乡土古朴而悲凉、美丽又忧伤的灵魂内核,以一扇扇诗的窗口透析了现代乡土以及“地之子”自身的精神脉动与生命情韵,并且在现代诗歌中,在歌唱乡土的绵延精神的音响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当现代诗派诗人们纷纷迷醉于自我生存的精细文雅时,李广田却固执地扎根土地,以乡土之境折射农人心曲与现实风云,并踏实地靠近了乡土本质,这种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抗衡并反拨了诗坛意识的倾斜。
问题探究
一、如何理解本诗中的“大地”?
这大地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广袤富饶的土地;也可理解为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饱含了全部意义的人间。可以把它与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作对比阅读,看两者的构思、格律以及风格有何不同。
二、 如何理解本诗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
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能加强读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语言品味
一、直抒为主的情思言说方式
诗人表达情思时综合了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以直抒为主兼及其他,抒发由客观物象孵化的心灵意绪,创造了融合事物与心灵的情思言说方式。如诗中以“襁褓”“保姆”作比,渗透出对大地的浓情厚意;最后还用“天国”与“大地”的对比,强化了感情的明朗浓烈。这种言说方式避免了直抒的浅露与纯用意象抒情的迷离,隐显适度,质感而明朗。
二、质朴的语言风格
口语式的叙述直接、随意、自然,不故作高深之语,更无洋化妩媚之嫌,词汇语象都稳熟平凡,自由舒展的语言态度与自然质朴的生命谐调得天衣无缝。它诚然是“大地之子”的心声,散发的是泥土的气息。当我们一读它,就会被一种隐藏其间的深沉的感情力量所打动,它有如表面平稳,不溅水花的汹涌潜流,有如起伏平缓的大山,也似在地底下运行的地热……这感情是如此的坚实、饱满,而又沉潜、平静,不知不觉地撼动你,撩拨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诗人对祖国土地的深情厚意,不求空华,惟愿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这不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标榜,而是他的整个的人格和心灵。正因为如此,诗人笔下,才会表现得格外的真挚、深厚和丰饶。而且似乎这些朴拙的诗句,也显得格外地富有表现力。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李广田(1906—1968),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次年开始发表诗文。1935年大学毕业后,回济南教中学。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之一。这时期的散文辑为《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大多抒写内心感怀和乡土人生,追求恬淡静美的文风和浓厚的泥土气息。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于西南内地,先后在一些中学和西南联大任教,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随着生活的变迁和思想进步,所作散文集《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视野较前开阔,静美的氛围渐为感奋的心曲和警策的理趣所代替,文笔更为练达简洁。同时著有长篇小说《引力》、短篇小说集《金坛子》和评论集《文学枝叶》等。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著有诗集《普城集》和散文《花潮》《山色》等。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整理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和傣族长篇叙事诗《线秀》等。一生著述大多收入《李广田文集》。
所谓“汉园三诗人”,即指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他们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二、诗人自述
为了从事创作,在大学里我入的是外文系,因之颇受了西方的尤其是浪漫派、颓废派、象征派的影响,又因为自己在思想方面找不到道路,对于现实世界是越来越脱节了,只是过着一种小圈子主义的生活,朋友少,趣味狭,所读的书,也只属于极狭的某一小范围,对于鲁迅的小说虽也喜欢,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周作人一派所提倡的散文小品。我先是写诗,在中学时代已经写了很多,订了若干小册,这时才开始发表诗,后来一连若干年所写的却都是散文小品。诗的内容是空虚的哀伤,散文的内容多是故乡童年的回忆或身边琐事。对于这些东西,当然不自满足,但确乎仿佛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因此也就忘了外面的大天地,当我关在书房里捉摸自己的感情和文字时,外面的暴风雨却正在进行着。一次偶然的事件,我竟然又遭了一次缧绁之苦,正如一个小树叶偶然地被卷入了风暴之中一样,这正好说明了时代的性质,和我自己存在的性质。“九•一八”事变当然给了自己一些摇撼,而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竟对我毫无影响,至于其他就更不必提了,整个的大学生活,我都在练习写作中度过,大学毕业的一年,也正是我那些贫血的作品开始陆续出版的一年。
(摘自《自己的事情》,李岫编《李广田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三、作品赏析(邓牛顿)
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眷恋,是人类极其美好的情感,在太平洋彼岸,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曾经热烈颂扬“松树和橡树的土地”,“柠檬与无花果的土地”,“喷着清凉气息的妖娆的大地”,“闪着各种光彩的河川的大地”。在太平洋此岸,在20世纪的中国新诗坛上,郭沫若频频地呼唤着“地球,我的母亲”,显示着他的热烈;艾青反复的吟唱着“大堰河,我的保姆”,显示着他的深沉;而李广田,把自己称做“地之子”,则显示着他的质朴。虽然这几位诗人的性格各异,诗作的风格不同,可对于用乳汁喂养过他们的人民,用温馨抚爱过他们的土地,都有着同样诚挚的“作为人子的深情”。
且让我们来读一读李广田的这首《地之子》吧。
“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这个在山东境内黄河与大清河之间那块平原上成长起来的普通农家的儿子,亲切而骄矜地,满怀稚子之心地,“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我的襁褓;/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保姆的怀抱”。诗人出自胸臆的抒情,就如同大地一样的平直,一样的质实,一样的本色。毋须矫情,毋须作态,更毋须凌空高蹈,“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生长又死亡”。非常执著地证实着抒情主人公和大地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品格,同样的情性。
这是一首自由诗。全诗分两节。第一节直接倾吐诗人对于土地的深情。第二节由“地”而转向“天”。《地之子》的作者正是从“大地”与“天国”的这种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这一节的前半部分歌唱美丽的“晴空”与第一节内容相对应,将读者的思绪从地下引到蓝天白云,却不料诗人笔锋一转,又回到地上。这一突然的跌宕,是为了引出后面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这种反衬的跌宕艺术手法,能加强读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