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鲁人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2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虚词
2、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掌握重点实虚词,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我国最长的叙事长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阿飞》,走进另一出爱情悲剧,走进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心灵,走进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爱情、亲情交织的爱恨世界中去。
二.基础知识
1.古体诗:又叫古风,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的诗体。 从字数看,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近体诗:又叫格律诗,有固定的字数和句数,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律诗、绝句和现代诗都属于近体诗。
乐府:汉武帝时,专门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的官署叫汉乐府,后指这些诗以及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是五言诗的一种。
2.《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之一,原题名《古诗与焦仲卿妻作》,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三、疏通文本,掌握重点
1.结合注释,自己通解全文,注意将重点注释画出来
2、分角色朗读(旁白,焦仲卿,刘兰芝,焦母,刘母,刘兄,媒人共7人)
3、以齐读、自由读、单独读和小组读的方式读全文,并画出重点实虚词,小组合作解决重点实虚词。
1、重点字词
再拜还入户(两次)
新妇起严妆(正中、庄重)
便言多令才( )
寻遣丞请还( )
恐此事非奇( )
2、一词多义(一个词语多种意思,习惯上指的是单个的字)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指“我”“你”、“他”等。
例:指“我”: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指“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指“他(她)”: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相”的其他用法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
儿已薄禄相(长相、容貌)
伯乐相马 (仔细看,审察)
乐桓子相赵文子 (辅助,帮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宰相)
为:
十七为君妇(作)
非为织作迟(是)
阿母为汝求(介词 替)
为仲卿母所遣(表被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介词,因为)
“见”字用法:“见”字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君既若见录——记着我 (府吏见叮咛——叮咛我 见教——指教我 见谅——表示请人谅解)
适:
处分适兄意 (顺从、按照)
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适得府君书 (刚才)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
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多谢后世人(告诉)
道歉、感谢、衰亡(凋零)
3、偏义复词(复合偏义):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有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只是陪衬无意义。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
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
4、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同情)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没有约束)
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罚)
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
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的)
5、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其特点是上下文意互相呼应,补充,例句:
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叫嚣呼东西,隳突乎南北
4秦时明月汉时
6、比兴:本句中有比喻有起兴。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小结:
四、整体感知,体验文本
1、自读全文,复述故事情节。
2、课文情节与现代小说情节相同,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将文章按照情节发展分为5个部分,并给每个部分起个小标题。
开端(1—8):兰芝请遣,阿母恩断
发展(9—12):二人难舍,共定誓言
高潮(13—21):太守遣媒,阿兄逼婚
结局(22—31):事不可量,双双殉情
尾声(32):合葬山傍,化鸟双飞
小结:课文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离别、抗婚、殉情的悲剧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 从标题入手,初识作品人物:诗另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表明作品有两个主人公:焦仲卿和他的妻子,但标
题并未说古诗是为焦仲卿“夫妻”作,而只说为焦仲卿妻作,看来在这个爱情故事里,女主人公更具人格魅力,那么标题为什么不干脆直言“古诗为刘兰芝作”?
刘兰芝必须以“焦仲卿妻”身份出现,这是刘兰芝社会角色,礼法不肯给刘兰芝独立地位,暗示刘兰芝悲剧的根源。
2.讨论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找出相关段落:2段语言描写,8段语言描写,9段肖像和动作描写,10段语言描写,12段语言描写,16段语言描写,20段语言描写,23段动作描写,26语言和动作描写,30段动作描写。
人物形象:有文化修养、勤劳能干、自强果断、理智、美丽、知礼、倔强、重感情、忠贞、诚信、符合礼节规范。“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
3、为什么这么好的媳妇却被婆婆赶走了呢?
婆媳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不管她的儿子如何地表白对妻子的生死相依的深情大爱和不复婚娶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也不管她的儿子因为妻子的离开表现得怎样的悲伤和心灰意冷(“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她总是意志坚决,不为所动。是什么使得她与媳妇这样水火不容、不共戴天、必欲除之而后快呢?难道是因为媳妇没有妇德,败坏门风?抑或是懒惰无行,不敬尊长?从诗中对刘兰芝的描写看,这些理由显然纯属猜测,没有依据。
刘兰芝是一个聪慧美丽、颇有教养,又勤俭朴质、待人有礼的女子。尽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她也无怨无悔,尽力忍受;尽管“大人故嫌迟”以至无端被弃,她还是强压悲愤,在婆母怒不可遏时,上堂拜别,表现得既周全得体,又善解人意;尽管对丈夫缠绵依恋,难以割舍,她仍然还是默默承担,没有痛哭流涕,死乞白赖。在苦难的生活中,这一个坚强的女子以她善良、至诚的本性赢得了读者的尊重。这样温顺如水的人是绝不会主动制造与婆母的嫌隙,主动挑起与婆母的战争的。这样看起来,婆媳矛盾的制造者无疑就是焦母了,而焦母为什么会那样横挑鼻子竖挑眼,对媳妇百般看不惯呢?
亲身的痛苦经历使她明白,人只有自己帮助自己,自己不屈服、不气馁,才有可能改变生活的条件,不让别人欺凌。对于一个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中唯一的男人——儿子焦仲卿来说,这种品质显得尤其重要。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社会所有人——不管是士大夫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的庶民百姓——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家国同构的基本格局要求每一个人特别是男子以家族整体利益的代表者的身份进入国家政治体系中,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从而既实现自身价值,又完成家族腾达的历史重任。所以,一个男人,他是家族之本,是家族兴旺繁盛的依托,他的人生定位首先应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不能以己之私而危及整体。
焦仲卿,在焦家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他的责任之重大可想而知。当他的母亲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兴复焦家的担子开始历史性地落在他的肩上。可是,这被母亲倚为终身依靠的儿子却贪恋新婚燕尔的欢娱,沉醉于儿女私情的甜蜜中不思进取。尽管他终日奔走于公府之门,但是透过兰芝幽怨的话语(“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不是也反衬出仲卿是多么地不情愿,要忍受多少相思的煎熬。从他对兰芝痛苦而无奈的叮嘱“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中,不是让我们感受到他身受羁束,迫不得已又不得不然的两难心境吗?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能够倾情投注于一个女子,并与她携手共赴黄泉,其相爱的真挚与深沉和人格的纯净与高贵辉映千古,令人感动。但是,因为情到深处而形成的心灵的单纯,也使他于“洞彻世事,练达人情”上表现出不切实际的迂阔,他非常明白照自己的性格要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实在很难,所以,当他说出“儿已薄禄相”的话的时候,给母亲的心灵震撼是可以想像的。这样不争气的话语带给她的羞怒、痛苦、失望,只有一个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怀抱着无比殷切的望子成龙的希望的母亲才有可能体会到。
从女性和母亲的立场出发,焦母不会过多地责备自己的儿子不明事理,而只会将儿子的多情归罪于媳妇。传统观念认为一个女子最重要的品德就是端庄严谨、贤惠温顺,辅佐丈夫,使家业兴旺。“三从四德”等纲常伦理对女子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受过困苦生活的焦母从自己的经验和家庭处境出发更是对媳妇几近于苛刻。她认为“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是一个女子应尽的本分,是她勤俭持家的基本职责。她希望媳妇能够当好儿子的贤内助,使他一心一意作好官府的大事,得到官府的赏识,让光耀门楣的愿望早日实现。这实在只是一个封建时代的母亲最朴质、最现实的愿望。然而,这样的愿望却落空了。
我们来细想一下刘兰芝开头的自请遣归,她是真的想回去吗?恐怕不是的。如果真的想回娘家,她为什么还要盼着焦仲卿去接她呢?还说什么“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不前后矛盾吗?其实,她的自请遣归不过是个计策,她早就拿准焦仲卿不肯让自己离开,说要自请遣归不过想以此激起焦仲卿对他母亲的反抗,和自己站到同一条阵线上来罢了。哪想焦仲卿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扭过头去刚一和他母亲交锋就败下阵来。而焦母也抓住刘兰芝的自请遣归作起文章来,你不是想走吗?那好,“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刘兰芝只好收拾东西开路。在这一回合的交战中,焦母胜利了。
刘兰芝临走之前的梳妆打扮,一方面是作给焦母看的,我走也要光光鲜鲜的走,不能让你得了意。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依然是针对焦仲卿的,即留下自己最美的形象,让焦仲卿永远记住自己,不要在自己走了之后听从他娘的话另娶。再听听刘兰芝临走时那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说什麽“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分明是在讽刺焦母——你也太不不拿我当人看了.看你把我挤兑走了你是不是就轻松了。知刘兰芝者莫如焦母,她当然明白刘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气冲冲的没答理她
女人向来把婆媳斗争的砝码押在丈夫身上,如果把丈夫押上去又不能取胜的话,那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尤其对刘兰芝这样外柔内刚的女子来说,被逼到绝路时,她是宁为玉碎不做瓦全的
4、分析焦仲卿的形象
相关段落:3语言描写,5动作语言描写,7动作语言描写,11动作语言描写,24、25动作语言描写,27、29动作语言描写,30动作描写
人物形象:孝顺、重情、软弱、冲动、优柔寡
中国古人鲜少有属于自己的真正而大胆的爱情,有的至多是母亲为自己安排的“爱情”,他们的感情是属于自己的母亲的。钟情如陆放翁者,在“老娘”与“小娘”面前,尚且弃“小娘”于不顾。而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走得不是老、老、老祖母为我们安排的道路?
焦仲卿对待自己的母亲,是十分恭顺的,在动辄槌床大怒的母亲面前,也从不显出多少不悦之色,甚至对母亲不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就把结发同枕的媳妇给遣送回家,也不敢说出半个不字,顶多以“终老不复取”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自己的反抗而已。还有更甚的是,在母亲逼死了兰芝,而自己也“念与世间辞”的时候,仍然没有对母亲有丝毫的怨恨之语,而且还牵挂着身后母亲的凄凉孤单。而刘兄呢?虽然没有直截呵斥母亲,但看母亲对妹妹百般依顺,于是就心烦起来,“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对妹妹下了逐客之令,于是兰芝也就马上答应了这门婚事。可见刘兄才是真正的一家之长,而刘母在家是并无多少地位,说话并无什么力量的。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了:焦仲卿刘兄对待自己的母亲的方式差别如此巨大,那究竟谁对谁错呢?我们许多人当然都认为焦仲卿是对的,刘兄是错的。焦仲卿虽然遇事好象显得软弱,但那是孝,严守孝道是不能违抗母命的。可是既然焦仲卿顺从母亲是对的,为什么他却受到母亲无情的伤害呢?那么反过来刘兄是对的,焦仲卿是错的吧。刘兄虽然“性行暴如雷”,家里一切事情都要听从他的主张,但也是有他的理论根据的,即“夫死从子”、“长兄如父”,刘兄因为遵从礼教,自然要担负起对妹妹的责任,作为一家之长,为妹妹考虑也难免会有一些实际,也有一些势利。可他行使父权却违逆了母亲的心愿,不就是不孝,考虑妹妹前途而将妹妹推进了火坑,不就是不慈了吗?虽然两人的行事都严格遵守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从道理上讲谁都没有错,可从事实上看两人却都铸下了大错,这难道就是他们的本意么?
5、发生这出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爱情的悲剧在于人们没有摆脱的束缚自我的观念。
兰芝的兄长在诗中他只是个次要角色,但他的作用却很重大。可以说兰芝与仲卿最后走向死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逼嫁。如果他不是“性行暴如雷”,而是对兰芝的遭遇深加怜惜、宽容、理解,温厚地接纳兰芝,给她以平息伤痛的时间,那么可能结果将会是另外一番样子。沈德潜曾经对刘兄作过这样的评价:“否泰如天地一语,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这也成为了人们共同的看法。可人们却没有深入地去思考,刘兄这样作的动机是什么呢?是不是硬要将妹妹往火炕里推?抑或是以妹妹为筹码,来博取自己的私利?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想不会有这样如蛇蝎一般狠毒的兄长。实际上,刘兄之所以要这样作,是为了妹妹的终身幸福,更重要的是为了补救家庭受到的损害。毕竟是焦府不义在先。当妹妹带着身心俱创的惨痛回到娘家,可以想见给娘家带来了多少羞辱和不光彩!作为一家之长的刘兄既要安顿料理妹妹的衣食住行,又要承受来自邻人的嘲笑和讥讽。无论怎样说,这都是对刘家尊严与男人自尊的极大伤害。所以,当太守府来求亲,这是改变妹妹悲苦命运的极好机会,也能使刘家受到伤害的尊严得以修复,重新获得社会的认同,有什么理由要拒绝呢?如果说兰芝可以因为与仲卿的相爱而对焦府所予的一切折磨与耻辱弃置不顾,那么,她的母兄却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因为对她的爱而恒久地停留在焦府与仲卿所予的羞辱和伤害中。解铃还须系铃人,知礼重仪的兰芝只有答应再嫁了。
人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人的性格的生成和发展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时代的土壤,其现实行为也有相应的性格逻辑和心理动因。在宗法制和小农经济的条件下,维护群体利益,调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人们的思考重心。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克制身心,服从群体,才能与世俗相融相洽。群体拥有巨大的道德政治权利,个体则只享有道德政治义务;而且,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谐调,最终是以个体欲望的自我收缩而得到解决。作为封建家长的焦母与刘兄,他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自然而然要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出发点。他们不但不会对仲卿与兰芝的忠贞爱情给予平等的体认、关爱和呵护,反而要严厉地斥责,坚决地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作正是在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
所以,从诗作的故事层面来看,焦母与刘兄成了仲卿、兰芝婚姻悲剧的直接制造者。他们不但将自己鲜活的生命自觉地奉作封建祭坛的牺牲,而且还主动地把自己亲人的幸福祭献出去。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那一个时代所有人的不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格是多么的卑下低劣,心灵是多么的尖酸刻毒。相反,他们也是心地善良者,至少也是悲剧的承担者。当诗末出现“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主动时,未尝不是他们对刘焦生死不渝的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在未来的凄苦的孤单岁月里,焦母会日日咀嚼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刘兄也会时时地感到无限的懊悔与自责。他们同样是受害者,是他们崇奉的观念的受害者,同样是应该给予同情的对象。
两千多年来,如同焦母、刘兄似的封建家长代不乏人。他们一方面竭力要将亲人的行为和情感纳入到体制内来,不容许丝毫旁逸斜出;一方面又要独自承担因惩罚造成亲人痛苦所引起的内心忧戚。这是怎样悲凉而无奈的人生啊!当陆游的母亲毅然决然地赶走侄女兼媳妇的唐婉,给儿子陆游造成终生的遗恨和苦痛的时候,她的内心就真的会有如释重负之感而不会沉浸在伤心的海洋?当贾宝玉的父亲对儿子痛加挞伐,打得儿子几乎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就真的会在一旁得意地狞笑而不会也有无法言说的苦衷?……面对这些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生命实体,面对这片古老土地上孕育出来的生命现象,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和情感世界,我们还会不会仅仅只看一时一事表象、感情用事地去指责他们的为人,把他们定格在“恶婆婆”“恶父亲”“恶兄长”的形象上?还会不会吝啬我们的感情去一味地贬斥他们,苛求他们为什么不尊重亲人的选择?
《孔雀东南飞》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就形象地描绘了刘焦殉情而死的悲剧,而悲剧的成因并没有简单地归结于某些具体的个人的人性之恶,而是直指人的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展示出封建传统观念杀人的本质。在一个群体利益高高凌驾于个体追求之上的传统中,任何平等的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都是一种奢侈。但是,人类对合理、健康、自然、合乎人性的理想图景的追求毕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它必定要冲破漫漫封建中世纪的黑夜而走出一片光明灿烂的天地。也许这正是《孔雀东南飞》在末尾充满深情而执著地表达的“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的深意!
6、焦仲卿、刘兰芝俩人的婚姻虽然因焦母、刘兄的破坏毁灭了,但他们都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呀。如果兰芝再嫁,仲卿再娶,难道就不能再一次拥有各自的爱情?况且焦仲卿、刘兰芝以死作为代价,连生命都放弃了,这样追求爱情有价值吗?(这些发问有趣又令人深思,它们实质上指向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帮助他们更加理性地对待青春期的躁动情绪,让他们知道爱情是美好的,不是肤浅的,爱情需要充分理解其真义,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到了盲目恋爱的危险性,劝告学生尽量不要尝试早恋。)
7、找出赋比兴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1) 找出文中运用赋(铺陈排比)的句子:
兰芝请遣:以时间为序,突出刘兰芝的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为被逐作铺垫。
严妆归家:夸张性铺陈旨在表现兰芝的美,表现她被逐离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
太守迎娶:太守家的喜与兰芝、仲卿的悲剧形成强烈对照,强化悲剧性,表现兰芝不为富贵所动。
(2)找出文中的“比”,抓住本体、喻体的相似点,体会比喻的妙处。
削忽葱根——喻手的白、嫩、尖
含朱丹——喻嘴的红润
磐石——喻仲卿的坚定
蒲苇——喻兰芝的柔韧
(3)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兼用了“比”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这种比兴手法在现代一些流行歌曲中亦常有运用。如《花心》:“花的心开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晶莹剔透,心中一定还有梦。”
(4)尾声的浪漫主义色彩
评析:最后这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们对未来自由幸福的向往,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延伸: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选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选自白居易《长恨歌》)
六、拓展提高:仿照原诗为小姑写一段话,突出小姑的形象和性格。
(下床登车去,涕落百余行。)眼望阿嫂去,小姑心如煮,转身上家堂,要将阿母阻。“阿嫂心眼好,阿嫂手儿巧,阿嫂待姑贤,阿嫂奉母孝。兄嫂琴瑟合,有如鸳鸯鸟。借问阿母娘,何故遣阿嫂?”阿母得闻之,怅然心中恼。举言谓阿女:“闲事你少管。此妇无礼节,是非尔所详,平时勤作息,实是装模样。夫婿回家转,黏附如饴糖。害我母与子,有话无法讲。”阿母牢骚语,小姑听分明,举言谓阿母,愤愤不能平。“阿兄为府吏,守节情不移。金风吹雨露,相会如七夕。我俩乃兄妹,你俩只母子,他俩是夫妻,兄嫂好非奇。”“夫妻好非奇,我岂不知晓?书上分明说,无子最不孝。此妇入焦门,已是三年到。吾自盼儿孙,彼自嘻嘻笑。”小姑闻母言,泪落连珠子。抬头复低首,伏惟启阿母:“阿嫂入焦门,始尔未为久。十年未生育,书上分明有。况复阿嫂贤,何忍便相遣?遣归贤新妇,焦家谁看顾?谁教我诗书?谁教我女红?阿兄谁安慰?阿母谁侍奉?”阿母听至此,脸上乌云起:“吾已年五十,轻重何不知?汝今年几何,敢笑母无知?是否兄弟邀?是否妇驱使?速速下堂去,下堂勿相止?”小姑下堂去,手巾掩口啼。出门望阿嫂,惟见车隐隐。
七、结语:欣赏这部悲剧,我们应该把这部悲剧所产生的痛感向快感转化,放在人生境界成就大背景上去理解。在现实社会里,有限的人生中有许多像“兰芝、仲卿”式的人物,他们追求自由、追求真理,如意大利的布鲁诺,他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因反对经院哲学,主张人们有怀疑宗教教义的自由,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烧死在真理面前;我国的张志新烈士,在十年动乱时期,敢于直接面对黑暗,不畏强暴,向反动势力挑战,被割断喉咙,死得很悲惨。他们也知道生命的可贵,但他们更知道生命的伟大意义,在理想自由面前,其它的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我们从此体验到了人生的价值,感受到了精神的永恒。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悲剧发生,人类是在痛苦中开拓生存灿烂的前景的。黎明前有一片黑暗,但在黑暗的前面就是早晨。悲剧让人在黑暗中见到光明。我们应站在历史高度鸟瞰历史,正是有无数“兰芝、仲卿”反对黑暗现实,追求真、善、美,社会才得以前进,文明才得以进步。我们不要沉浸在“兰芝、仲卿”结局的悲愤中,而要看到它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要坚信社会历史曲折前进的历程。
王燕丽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