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2阅读:
字号:小|大
教案提供者:张含光
教学目的:
1、理解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体会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性和讽刺意味。
2、通过对葛朗台形象的分析,认识资产阶级贪吝、自私、虚伪、狡诈的本质。
重点难点:
1、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葛朗台的性格。
2、分析葛朗台典型形象的意义。
教学方法:
1、 点拨法。
2、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效果。
2、梳理课文结构。
3、分析课文情节设置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介绍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情况。
2、学生介绍巴尔扎克。
3、学生介绍课文背景。
4、学生听写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5、学生检查“自主落实”部分练习。
6、教师补充介绍《欧也妮.葛朗台》中与课文前后关联的情节。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结构。
2、分析课文情节设置的妙处。
三、课堂达标教学
1、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2、这段小说的主人公是葛朗台,关于这个人物的性格,题目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请同学说说:你理解的“守财奴”是什么意思?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
3、课文为了塑造守财奴形象,是围绕怎样的线索展开叙事的?主要写了那些情节?
明确: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主要写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看守密室三个情节。
4、学生自由谈论小说情节构思之妙。
教师小结:作品用丰富多彩的情节集中地表现守财奴的性格。奇事迭出,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巧妙发展。葛朗台为了剥夺欧也妮的继承权,打定主意,对女儿采取“巴结”“诱哄”的策略,可是一到家,一见梳妆匣上的金子,既定方针完全忘在脑后,故事就出现一个反向的插曲,爆发了一场争夺战,几乎闹出人命。冲突以太太晕过去为转机,葛朗台摇身一变,是另一副令人作呕的丑态。家庭风波对太太来说却是催命,太太一死,继承权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两斤金子的争夺全然不同,先前葛朗台对女儿凶狠得荒唐,这回却是温柔得荒唐。表面的温柔掩饰着内心的贪欲与惶恐。先前欧也妮为保全梳妆匣以死相拼,这回对几百万的遗产却又淡然处之,葛朗台的紧张成了完全主观的紧张,可笑的紧张。在两宗大的事件之后,是种种有趣的琐事,结尾又是令人惊讶的一笑。大大小小的情节组成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惊叹世上还有这样一种人。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课文情节,并鉴赏了作者情节构思之妙,为深入分析世界超级吝啬鬼形象葛朗台奠定了基础。
五、作业
1、勾画出描写守财奴的个性化语言,品味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艺术
2、完成“名师点拨.思与用”部分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透过个性化语言,鉴赏守财奴人物性格的塑造。
2、分析守财奴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阿巴贡; 俄国小说家,果戈理,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
二、检查作业
1、检查“名师点拨.思与用”部分练习。
2、说说作者是怎样塑造马蒂尔德的。
三、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1、鉴赏人物性格。
2、分析人物形象。
四、达标学习
1、复习提问,点名复述故事情节。
2、品味语言,设疑赏析人物性格刻画
(1)、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2)、第二部分中“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3)、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6)、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7)、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8)、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9)、小说写了两个人的死,一是葛朗台的死,一是葛朗台太太的死。写两人的死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两个人都有遗言,遗言都是对女儿说的,两个人的遗言都是他们人生哲学的直白。第二,作者对两个人的死都有评价性的话。现在就请大家从他们遗言的内容和作者的评价两方面来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作者赞扬的是葛朗台太太,她是美的化身、善的化身、是人性的化身,作者批判、揭露的是葛朗台,他是丑的化身、恶的化身、是兽性的化身。作者拿葛朗台太太的美、善、人性去对比葛朗台的丑。恶、兽性,以此揭露批判金钱社会的罪恶。
(10)、葛朗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葛朗台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带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点。
第一,葛朗台可谓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第二,葛朗台可谓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第三,葛朗台的贪欲具有极大的爆发力。
(11)、葛朗台形象的意义探究
讨论明确:小说通过描写葛朗台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以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尖锐有力的笔锋,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金银珠宝下的丑恶”,无情地鞭挞了资产者罪恶的灵魂。尽管巴尔扎克当时用人性论的观点来解释资产阶级暴发户贪婪、吝啬、残忍的性格,以宗教的观点给其套上眩目的光环。他还不可能从社会的阶级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资产阶级贪婪的根源。但是,巴尔扎克还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展示了一幅贪婪、吝啬的守财奴的险恶嘴脸这一深刻而又丰满的艺术形象,大大丰富了世界文学史上资历产阶级典型的画廊,为我们认识资产阶级贪介无厌、唯利是图的本性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五、课堂小结
细节成就经典,本文中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葛朗台对金钱的贪婪和偏执,正是这种偏执让他成为了一个被金钱奴役的守财奴,现实生活中,这种偏执往往会成为祸患的催化剂,人应该要懂得主宰自己,不能沦为欲望的奴隶。
六、作业
1、预习《陈焕生上城》。
2、完成《三维设计》练习。
个性设计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理解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体会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性和讽刺意味。
2、通过对葛朗台形象的分析,认识资产阶级贪吝、自私、虚伪、狡诈的本质。
重点难点:
1、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葛朗台的性格。
2、分析葛朗台典型形象的意义。
教学方法:
1、 点拨法。
2、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效果。
2、梳理课文结构。
3、分析课文情节设置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介绍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情况。
2、学生介绍巴尔扎克。
3、学生介绍课文背景。
4、学生听写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5、学生检查“自主落实”部分练习。
6、教师补充介绍《欧也妮.葛朗台》中与课文前后关联的情节。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结构。
2、分析课文情节设置的妙处。
三、课堂达标教学
1、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2、这段小说的主人公是葛朗台,关于这个人物的性格,题目给了我们最好的提示,请同学说说:你理解的“守财奴”是什么意思?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
3、课文为了塑造守财奴形象,是围绕怎样的线索展开叙事的?主要写了那些情节?
明确: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主要写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看守密室三个情节。
4、学生自由谈论小说情节构思之妙。
教师小结:作品用丰富多彩的情节集中地表现守财奴的性格。奇事迭出,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巧妙发展。葛朗台为了剥夺欧也妮的继承权,打定主意,对女儿采取“巴结”“诱哄”的策略,可是一到家,一见梳妆匣上的金子,既定方针完全忘在脑后,故事就出现一个反向的插曲,爆发了一场争夺战,几乎闹出人命。冲突以太太晕过去为转机,葛朗台摇身一变,是另一副令人作呕的丑态。家庭风波对太太来说却是催命,太太一死,继承权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两斤金子的争夺全然不同,先前葛朗台对女儿凶狠得荒唐,这回却是温柔得荒唐。表面的温柔掩饰着内心的贪欲与惶恐。先前欧也妮为保全梳妆匣以死相拼,这回对几百万的遗产却又淡然处之,葛朗台的紧张成了完全主观的紧张,可笑的紧张。在两宗大的事件之后,是种种有趣的琐事,结尾又是令人惊讶的一笑。大大小小的情节组成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惊叹世上还有这样一种人。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课文情节,并鉴赏了作者情节构思之妙,为深入分析世界超级吝啬鬼形象葛朗台奠定了基础。
五、作业
1、勾画出描写守财奴的个性化语言,品味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艺术
2、完成“名师点拨.思与用”部分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透过个性化语言,鉴赏守财奴人物性格的塑造。
2、分析守财奴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阿巴贡; 俄国小说家,果戈理,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
二、检查作业
1、检查“名师点拨.思与用”部分练习。
2、说说作者是怎样塑造马蒂尔德的。
三、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1、鉴赏人物性格。
2、分析人物形象。
四、达标学习
1、复习提问,点名复述故事情节。
2、品味语言,设疑赏析人物性格刻画
(1)、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2)、第二部分中“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3)、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6)、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7)、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8)、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9)、小说写了两个人的死,一是葛朗台的死,一是葛朗台太太的死。写两人的死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两个人都有遗言,遗言都是对女儿说的,两个人的遗言都是他们人生哲学的直白。第二,作者对两个人的死都有评价性的话。现在就请大家从他们遗言的内容和作者的评价两方面来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作者赞扬的是葛朗台太太,她是美的化身、善的化身、是人性的化身,作者批判、揭露的是葛朗台,他是丑的化身、恶的化身、是兽性的化身。作者拿葛朗台太太的美、善、人性去对比葛朗台的丑。恶、兽性,以此揭露批判金钱社会的罪恶。
(10)、葛朗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葛朗台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带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点。
第一,葛朗台可谓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第二,葛朗台可谓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第三,葛朗台的贪欲具有极大的爆发力。
(11)、葛朗台形象的意义探究
讨论明确:小说通过描写葛朗台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以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尖锐有力的笔锋,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金银珠宝下的丑恶”,无情地鞭挞了资产者罪恶的灵魂。尽管巴尔扎克当时用人性论的观点来解释资产阶级暴发户贪婪、吝啬、残忍的性格,以宗教的观点给其套上眩目的光环。他还不可能从社会的阶级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资产阶级贪婪的根源。但是,巴尔扎克还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展示了一幅贪婪、吝啬的守财奴的险恶嘴脸这一深刻而又丰满的艺术形象,大大丰富了世界文学史上资历产阶级典型的画廊,为我们认识资产阶级贪介无厌、唯利是图的本性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五、课堂小结
细节成就经典,本文中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葛朗台对金钱的贪婪和偏执,正是这种偏执让他成为了一个被金钱奴役的守财奴,现实生活中,这种偏执往往会成为祸患的催化剂,人应该要懂得主宰自己,不能沦为欲望的奴隶。
六、作业
1、预习《陈焕生上城》。
2、完成《三维设计》练习。
个性设计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张含光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