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苏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46阅读:
字号:小|大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雨果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2.理清课文情节,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3.理解文本中多角度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体会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了解作者的创作主张。
[学习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生平与创作;
2.通过观赏影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情节。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生平
雨果(1802—1885),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跟母亲到了巴黎。他从小喜欢文学,富有才气,初期创作有保守的倾向。1819年他就和别人一起创办了文学周刊《文学保守者》。青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属于保王党,拥护君主立宪制,以致被封为“法兰西世卿”。他的一些诗歌颂扬封建专制政权和教会,表现对资产阶级的敌视,受到波旁王朝的褒奖。
19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反动统治变本加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则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起了变化,创作思想上也从古典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中摆脱出来。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克伦威尔>序》,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领袖。1830年雨果创作的另一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上演,敲响了古典主义的丧钟,标志着雨果成了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和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胜利。
1830年爆发了七月革命,路易•菲力浦上台,建立了金融家王朝的政权“七月王朝”,雨果一度表现出政治上的现实妥协以及在君主立宪制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摇摆。1831年,他完成了浪漫主义文学中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48年的欧洲革命终于惊醒了雨果,从此他坚定了共和主义的立场。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布恢复帝制。他对此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并参加了共和党人起义。遭到失败后,他被迫到国外度过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1859年拿破仑三世发布赦免令,允许雨果回国,但遭到他的拒绝。他宣称:“自由什么时候回到法国,我就什么时候回去。”在文学上,他的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有揭露和批判“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的《悲惨世界》等重要作品问世。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凯旋般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1872年他发表诗体日记《凶年集》,诗体日记以高昂悲壮的笔调赞颂了法国人民在巴黎公社和普法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以及所体现的高贵品质。对于巴黎公社实行恐怖政策的谴责,也表现了雨果对它的矛盾态度。
1874年雨果创作了他最后的一部名作《九三年》,真实地描写了共和国军队残酷镇压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故事。
二、《巴黎圣母院》内容精要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按照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体现了雨果作品浪漫主义的特点。小说情节惊险、怪诞,富有传奇色彩;语言色彩斑斓,富有感情。
1842年1月6日,巴黎人正在欢庆“愚人节”。在格雷弗广场上,吉卜赛美貌少女爱斯梅拉达的精彩表演引起人们的阵阵喝彩。但是,在密集的人群中,有一张中年人的阴沉面孔发出了几句不祥的咒语。这个人便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他自幼接受教会的熏陶,信仰虔诚,博学多识。他生活清苦,常以一副冷漠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16年前,他出于怜悯收养了一个畸形的弃儿,取名伽西莫多。伽西莫多把他视为惟一的亲人,对他感恩戴德,惟命是从。伽西莫多长大后,做了圣母院的敲钟人。
一天,孚罗洛在广场上发现了迷人的爱斯梅拉达,他身上潜伏的淫欲就像一头沉睡多年的野兽突然苏醒了。他完全失去了自制。他感到要么占有她,要么置她于死地,否则难得安宁。就在“愚人节”的那天晚上,孚罗洛指使伽西莫多拦路抢劫爱斯梅拉达。弓箭队队长弗比斯闻声赶来,捉住敲钟人,解救了爱斯梅拉达。随后,爱斯梅拉达来到流浪人和乞丐集散地,在那里她从乞丐王手下救得穷诗人格兰古瓦的性命,并和他结为表面上的夫妻。
第二天,经“审讯”后敲钟人被带到广场上当众受鞭笞。孚罗洛路过此处,但不加理睬。伽西莫多口渴难耐,向围观的人讨水喝,但得到的只是戏弄和咒骂。这时,只见爱斯梅拉达提着水罐来到他的身边,敲钟人第一次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光阴流逝。孚罗洛并没有放弃对爱斯梅拉达的迫害。他向法庭控告少女是会施魔术的女巫。有一天,他无意中得知爱斯梅拉达和弗比斯约会,他藏在暗中偷听,不禁妒火中烧,用匕首刺伤弗比斯,然后跳窗而逃。结果,宗教法庭嫁祸于爱斯梅拉达,认定是她使巫术遣黑衣魔鬼刺杀军官。爱斯梅拉达屈打成招,被判绞刑。行刑前夜,孚罗洛来到监狱向爱斯梅拉达忏悔,并建议带她一起逃走,不料遭到爱斯梅拉达的严词拒绝。
行刑日,孚罗洛在郊外像疯子一样乱跑。他不知道,伽西莫多独自劫持了法场,并将爱斯梅拉达抱进了圣母院——不受法律管辖的“避难地”。伽西莫多从此成了爱斯梅拉达忠实的朋友和仆人。他防备着一切想加害于她的人,甚至对孚罗洛也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他还为爱斯梅拉达找到伤愈的弗比斯,求他去见少女,但负心的军官却策马而去。
宗教法庭不顾避难权要来强行捉拿爱斯梅拉达。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闻讯前来营救,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奋力阻挡。混战中,黑衣遮面的孚罗洛让格兰古瓦出面劝说,悄悄带领爱斯梅拉达从后门渡河逃走。流浪人和乞丐们则遭到国王军队的残酷镇压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孚罗洛把爱斯梅拉达带到广场的绞架前,胁迫她在他与绞架之间选择其一。少女宁死不屈,孚罗洛气急败坏,把她交给隐居在广场旁的一个女隐士,然后自己去叫官兵。不想爱斯梅拉达正好是这个女隐士失散了16年的小女儿,母女相见,分外激动。官兵前来捉拿爱斯梅拉达,母亲奋力抢救女儿,被刽子手一脚踢开,头部触石而亡。绞索终究套上了爱斯梅拉达的脖子,孚罗洛在教堂顶楼上目睹此景发出了狰狞的狂笑。绝望的伽西莫多一怒之下将他从高高的顶楼上推了下去。第二天,敲钟人便失踪了。
两年以后,人们在鹰山地穴里发现了两具奇特地连在一起的尸骨。其中一具显然是个畸形的男子,他紧紧地抱着那另一具女尸。当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了尘土。
三、《巴黎圣母院》阅读指导
《巴黎圣母院》是又一出美和善良遭到毁灭的悲剧。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就是这种美和善良的化身。她不仅具有摄人心魄的形体美,而且,通过她对诗人格兰古瓦的救助以及她对敲钟人伽西莫多的同情,更显示出她具有高尚的心灵美。然而在小说中,爱斯梅拉达的美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毫无顾忌地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她绝美的形象,这样,她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侵袭,并最终被这种侵袭所毁灭。与她一起遭到毁灭的,还有虽相貌奇丑但心地善良甚至显得有些崇高的伽西莫多。
这里所谓的侵袭,是指孚罗洛所代表的那种狂热的情欲。但是,孚罗洛并非单纯地是一种欲望的化身。这个人博学多识,信仰虔诚,而且其本性也可称得上善良,这从他收留伽西莫多一事上可以见出。但是,刻板的宗教信条压抑了他正常的感性需求,而这样的压抑愈是长久,其爆发的强力也就越大。所以,当对爱斯梅拉达的偶然一瞥终于点燃他身体内部的火焰时,其郁积的情欲便如开闸的洪水一般不可阻挡。从此刻开始,孚罗洛也成为一个悲剧人物。他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欲,当想尽办法也得不到满足时,他走向了对欲望对象的迫害。而孚罗洛之所以能够迫害爱斯梅拉达,是因为他有权力,和专制国家机构有勾结,所以爱斯梅拉达所遭受的是情欲和权力的双重迫害,而后者是这种迫害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因而,通过爱斯梅拉达的悲剧,雨果深刻地揭露了中世纪教会以及专制国家机构的黑暗。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以色彩浓烈的浪漫主义笔调出色地描写了巴黎城市的壮丽图景和中世纪阴暗生活的风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绚烂色彩和奇特音响的世界,使他们看到高大的哥特式的建筑、此起彼伏的屋脊的海洋、纵横交错的街道、散布在街头的刑场绞架、阴森的巴士底狱和流浪人聚居的神秘的怪厅这一片奇特的景象。雨果还以不少篇幅描绘了巍峨壮观的巴黎圣母院,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把它拟人化,写它像是一个肃穆庄严、壮丽而又神秘的有生命的存在物,俯视和见证了历代的生活和眼前的这个悲剧。这更加重了小说的浪漫主义气氛。小说的情节也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充满了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但是由于作者对自己的故事充满了一种热烈的激情,运用了巨大的浪漫主义的艺术力量,这一切仍具有引人人胜的效果。总之,《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气势宏大的浪漫主义杰作,充分展示了雨果作为一个大师级作家的不朽才华。
四、课文节选部分精读
1.观赏影片,理清情节
2.分析讨论情节结构
全书十一卷六十一章。节选的部分为原著的第六卷第四章。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这些观众……”到“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一个刑台是否美观”):行刑前的格雷沃广场。
作者对刑台进行了工笔的描绘。它既展示了后面情节展开的环境,也是一幅社会风俗画的描绘,同时写出那些“傻瓜们”——围观群众的无聊和庸俗。
第二部分(“犯人终于给绑在一辆车子后面带来了”到“群众终于大笑起来,小孩子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伽西莫多受刑前的表现和围观群众的态度。
伽西莫多近乎麻木地被捆绑到刑场上,任人摆布,丝毫也不反抗。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他的内心思想一定在激烈地活动着: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有罪的,理应受到这样的惩罚;他也可能觉得自己是受指使的,罪并不在他,但那个指使他的人,是他的养父,是他最感激、最崇敬的人,因此他也觉得受惩罚的就应该是他。
迎接他的是人们无情的嘲笑,笑他是笨蛋,笑他愚蠢,笑他丑陋。大人在笑,孩子们也在笑;男人在笑,女人们也在笑。
第三部分(“最后刽子手用脚去踏轮盘”到“伽西莫多慢慢地睁开眼睛”):伽西莫多接受笞刑。
小说比较具体细致地描写了行刑的全过程。既描写了沙特雷法庭施笞刑的大头目比埃拉•多尔得许施行笞刑的具体行为,又描写了伽西莫多受刑时痛苦、“蠢笨”的表情。
第四部分(“笞刑算是执行完了”到“向他投石子”):围观群众对伽西莫多的侮辱和诅咒。
这一部分集中写群众对伽西莫多的厌恶,尤其是妇女们对他的憎恨,既有概括的叙述,又有具体的描写。妇女们为什么最憎恨伽西莫多呢?自然是由于他的丑陋,但又不仅仅如此,作者是通过这些妇女的行为更有力地表现“中世纪的人民”的无知和缺少应有的善良。
第五部分(“伽西莫多虽然耳聋”到“甚至被人投石子”):伽西莫多无奈的愤怒和希望的破灭。
在施刑人的鞭子下一直忍耐的伽西莫多,在雨点般的侮辱性的语句以及诅咒、嘲笑、叫骂和石子之中,终于被激怒了。可是他至多只能“对群众投去恫吓的眼光”,而得到的是“更加厉害起来”的“嘲骂和叫喊”。于是他就只能把愤怒、憎恨、失望表现在脸上和眼光之中。
他曾经看到过希望:在他的养父、神甫克洛德•孚罗洛骑着骡子向他走来的时候。可是当神甫看到受刑的是伽西莫多的时候,“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伽西莫多只能继续忍受人们的折磨。
第六部分(“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到“好极了,好极了! ”):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
这是全文最重要的一个场面,也是最感人的一个场面。
在无法忍耐的情况下,伽西莫多乞求人们给他水喝,可是回应他的仍然是侮辱和嘲笑。他第一次是用“动物的咆哮”在要求,第二次是“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在喊,然后是“喘息着喊了第三遍”。可见他已经是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可是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反而遭到更严重的侮辱:有人把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有人把破瓦罐扔到他的胸脯上,连一个老妇人也向他扔了一块瓦片。
这时候出现了最震撼人的一幕:把装着水的葫芦举到伽西莫多的唇边。小说始终对照着写两个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爱斯梅拉达走上前来,送水给喝,可是伽西莫多却想把刑台打个粉碎;爱斯梅拉达把水葫芦举到伽西莫多的唇边,伽西莫多流出了平生的第一滴眼泪(这是自责和感激的泪水);喝完水,伽西莫多想吻一吻爱斯梅拉达美丽的小手,爱斯梅拉达却惊恐地把手缩了回去。
五、作业:
1.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积累文学常识,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人物形象分析;
2.了解小说描写中的对比手法。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文本研习
讨论分析:为什么一滴眼泪可以换来一滴水?
1.归纳分析:小说中的对比描写
小说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组组构成对比的人物形象。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而心如蛇蝎,唆使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让伽西莫多承担罪名;伽西莫多受刑,他却漠不关心。伽西莫多外形丑怪而心地善良,受副主教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甘愿承担罪名;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他充满自责,心存感激。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两个人物,都心地仁慈,富有人情味,但一个美丽无比,一个极其丑陋。爱斯梅拉达与副主教也形成对比:克洛德邪恶,冷酷;爱斯梅拉达善良,富有同情心。克洛德唆使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受刑,他漠不关心;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拦路劫持,却不计前仇,在众人羞辱伽西莫多的情况下,给他喂水。爱斯梅拉达的行为还和群众的态度形成对比;在伽西莫多受刑和要水喝时,群众都无情地羞辱他,是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小说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2.结构特点:小说节选的这一部分,总体上就是一个大的场面描写。在这个大场面中,又有许多小的场面。在这些场面中,始终贯穿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一是围观群众的表现和态度,一是作者的议论。开始部分写了施刑者的行为,中间穿插了神甫的出现,最后又描写了爱斯梅拉达送水的场景。结构安排纵横交错,严谨而舒展。
3.讨论:小说中对人性美的描写体现在什么地方:
重点分析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伽西莫多(63-67小节)的情节。
⑴爱斯梅拉达“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她既然那么害怕伽西莫多,为什么又送水给他喝呢?
⑵说说对“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一句意思的理解。
⑶“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这样写合理吗?
小结:小说不仅把外在美内在美统一的爱斯梅拉达与外表丑陋而内心美的伽西莫多进行对照描写,也对照着写群众的表现:起先是嘲笑、侮辱伽西莫多,可是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的时候,又为这一动人的情景而欢呼。那么这到底是欢呼还是起哄呢?从“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等描述可以肯定,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而不是起哄。那么这样的描写是否和前面群众一贯的态度相矛盾呢?在前文中,作者充分地表现了“中世纪的人民”的无知愚蠢和缺乏怜悯同情之心,并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中世纪的人民”完全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写爱斯梅拉达给仇人喂水,写民众为之欢呼,正是对人性之美的呼唤。
二、课外拓展
《悲惨世界》导读
《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蓝本而创作的,当时一个贫苦农民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出狱后又因黄色身份证而不能就业,这深深触动了雨果,他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在“作者序”中雨果指明了创作目的:揭露因法律和习俗造成的压迫,暴露这个世界如何因贫困使男子潦倒、因饥饿使妇女堕落、因黑暗使儿童羸弱,企图使小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这部作品结构庞大,枝叶繁复,全书共有五大部分:《芳汀》、《柯赛特》、《马吕斯》、《卜吕街的儿女情和圣丹尼街的英雄血》及《冉阿让》;围绕的中心问题是穷苦人民的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可以说它描写的是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去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中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的一生和她的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地展开对社会的批判。
这部小说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他最后的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破产。作者企图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作为消除社会痼疾的武器,有其局限的一面。
《悲惨世界》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里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巴黎的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资产者的沙龙、大学生居住的拉丁区,构成广阔而典型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画面;小说的人物也是典型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风格,雨果倡导的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塑造、场景描写等多方面广泛地得到运用;作者善于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不同寻常的人物,用虚构的偶然的因素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小说还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氛,整部小说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
雨果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2.理清课文情节,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3.理解文本中多角度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体会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了解作者的创作主张。
[学习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生平与创作;
2.通过观赏影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情节。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生平
雨果(1802—1885),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跟母亲到了巴黎。他从小喜欢文学,富有才气,初期创作有保守的倾向。1819年他就和别人一起创办了文学周刊《文学保守者》。青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属于保王党,拥护君主立宪制,以致被封为“法兰西世卿”。他的一些诗歌颂扬封建专制政权和教会,表现对资产阶级的敌视,受到波旁王朝的褒奖。
19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反动统治变本加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则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起了变化,创作思想上也从古典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中摆脱出来。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克伦威尔>序》,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领袖。1830年雨果创作的另一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上演,敲响了古典主义的丧钟,标志着雨果成了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和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胜利。
1830年爆发了七月革命,路易•菲力浦上台,建立了金融家王朝的政权“七月王朝”,雨果一度表现出政治上的现实妥协以及在君主立宪制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摇摆。1831年,他完成了浪漫主义文学中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48年的欧洲革命终于惊醒了雨果,从此他坚定了共和主义的立场。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布恢复帝制。他对此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并参加了共和党人起义。遭到失败后,他被迫到国外度过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1859年拿破仑三世发布赦免令,允许雨果回国,但遭到他的拒绝。他宣称:“自由什么时候回到法国,我就什么时候回去。”在文学上,他的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有揭露和批判“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的《悲惨世界》等重要作品问世。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凯旋般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1872年他发表诗体日记《凶年集》,诗体日记以高昂悲壮的笔调赞颂了法国人民在巴黎公社和普法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以及所体现的高贵品质。对于巴黎公社实行恐怖政策的谴责,也表现了雨果对它的矛盾态度。
1874年雨果创作了他最后的一部名作《九三年》,真实地描写了共和国军队残酷镇压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故事。
二、《巴黎圣母院》内容精要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按照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体现了雨果作品浪漫主义的特点。小说情节惊险、怪诞,富有传奇色彩;语言色彩斑斓,富有感情。
1842年1月6日,巴黎人正在欢庆“愚人节”。在格雷弗广场上,吉卜赛美貌少女爱斯梅拉达的精彩表演引起人们的阵阵喝彩。但是,在密集的人群中,有一张中年人的阴沉面孔发出了几句不祥的咒语。这个人便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他自幼接受教会的熏陶,信仰虔诚,博学多识。他生活清苦,常以一副冷漠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16年前,他出于怜悯收养了一个畸形的弃儿,取名伽西莫多。伽西莫多把他视为惟一的亲人,对他感恩戴德,惟命是从。伽西莫多长大后,做了圣母院的敲钟人。
一天,孚罗洛在广场上发现了迷人的爱斯梅拉达,他身上潜伏的淫欲就像一头沉睡多年的野兽突然苏醒了。他完全失去了自制。他感到要么占有她,要么置她于死地,否则难得安宁。就在“愚人节”的那天晚上,孚罗洛指使伽西莫多拦路抢劫爱斯梅拉达。弓箭队队长弗比斯闻声赶来,捉住敲钟人,解救了爱斯梅拉达。随后,爱斯梅拉达来到流浪人和乞丐集散地,在那里她从乞丐王手下救得穷诗人格兰古瓦的性命,并和他结为表面上的夫妻。
第二天,经“审讯”后敲钟人被带到广场上当众受鞭笞。孚罗洛路过此处,但不加理睬。伽西莫多口渴难耐,向围观的人讨水喝,但得到的只是戏弄和咒骂。这时,只见爱斯梅拉达提着水罐来到他的身边,敲钟人第一次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光阴流逝。孚罗洛并没有放弃对爱斯梅拉达的迫害。他向法庭控告少女是会施魔术的女巫。有一天,他无意中得知爱斯梅拉达和弗比斯约会,他藏在暗中偷听,不禁妒火中烧,用匕首刺伤弗比斯,然后跳窗而逃。结果,宗教法庭嫁祸于爱斯梅拉达,认定是她使巫术遣黑衣魔鬼刺杀军官。爱斯梅拉达屈打成招,被判绞刑。行刑前夜,孚罗洛来到监狱向爱斯梅拉达忏悔,并建议带她一起逃走,不料遭到爱斯梅拉达的严词拒绝。
行刑日,孚罗洛在郊外像疯子一样乱跑。他不知道,伽西莫多独自劫持了法场,并将爱斯梅拉达抱进了圣母院——不受法律管辖的“避难地”。伽西莫多从此成了爱斯梅拉达忠实的朋友和仆人。他防备着一切想加害于她的人,甚至对孚罗洛也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他还为爱斯梅拉达找到伤愈的弗比斯,求他去见少女,但负心的军官却策马而去。
宗教法庭不顾避难权要来强行捉拿爱斯梅拉达。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闻讯前来营救,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奋力阻挡。混战中,黑衣遮面的孚罗洛让格兰古瓦出面劝说,悄悄带领爱斯梅拉达从后门渡河逃走。流浪人和乞丐们则遭到国王军队的残酷镇压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孚罗洛把爱斯梅拉达带到广场的绞架前,胁迫她在他与绞架之间选择其一。少女宁死不屈,孚罗洛气急败坏,把她交给隐居在广场旁的一个女隐士,然后自己去叫官兵。不想爱斯梅拉达正好是这个女隐士失散了16年的小女儿,母女相见,分外激动。官兵前来捉拿爱斯梅拉达,母亲奋力抢救女儿,被刽子手一脚踢开,头部触石而亡。绞索终究套上了爱斯梅拉达的脖子,孚罗洛在教堂顶楼上目睹此景发出了狰狞的狂笑。绝望的伽西莫多一怒之下将他从高高的顶楼上推了下去。第二天,敲钟人便失踪了。
两年以后,人们在鹰山地穴里发现了两具奇特地连在一起的尸骨。其中一具显然是个畸形的男子,他紧紧地抱着那另一具女尸。当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了尘土。
三、《巴黎圣母院》阅读指导
《巴黎圣母院》是又一出美和善良遭到毁灭的悲剧。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就是这种美和善良的化身。她不仅具有摄人心魄的形体美,而且,通过她对诗人格兰古瓦的救助以及她对敲钟人伽西莫多的同情,更显示出她具有高尚的心灵美。然而在小说中,爱斯梅拉达的美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毫无顾忌地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她绝美的形象,这样,她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侵袭,并最终被这种侵袭所毁灭。与她一起遭到毁灭的,还有虽相貌奇丑但心地善良甚至显得有些崇高的伽西莫多。
这里所谓的侵袭,是指孚罗洛所代表的那种狂热的情欲。但是,孚罗洛并非单纯地是一种欲望的化身。这个人博学多识,信仰虔诚,而且其本性也可称得上善良,这从他收留伽西莫多一事上可以见出。但是,刻板的宗教信条压抑了他正常的感性需求,而这样的压抑愈是长久,其爆发的强力也就越大。所以,当对爱斯梅拉达的偶然一瞥终于点燃他身体内部的火焰时,其郁积的情欲便如开闸的洪水一般不可阻挡。从此刻开始,孚罗洛也成为一个悲剧人物。他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欲,当想尽办法也得不到满足时,他走向了对欲望对象的迫害。而孚罗洛之所以能够迫害爱斯梅拉达,是因为他有权力,和专制国家机构有勾结,所以爱斯梅拉达所遭受的是情欲和权力的双重迫害,而后者是这种迫害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因而,通过爱斯梅拉达的悲剧,雨果深刻地揭露了中世纪教会以及专制国家机构的黑暗。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以色彩浓烈的浪漫主义笔调出色地描写了巴黎城市的壮丽图景和中世纪阴暗生活的风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绚烂色彩和奇特音响的世界,使他们看到高大的哥特式的建筑、此起彼伏的屋脊的海洋、纵横交错的街道、散布在街头的刑场绞架、阴森的巴士底狱和流浪人聚居的神秘的怪厅这一片奇特的景象。雨果还以不少篇幅描绘了巍峨壮观的巴黎圣母院,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把它拟人化,写它像是一个肃穆庄严、壮丽而又神秘的有生命的存在物,俯视和见证了历代的生活和眼前的这个悲剧。这更加重了小说的浪漫主义气氛。小说的情节也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充满了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但是由于作者对自己的故事充满了一种热烈的激情,运用了巨大的浪漫主义的艺术力量,这一切仍具有引人人胜的效果。总之,《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气势宏大的浪漫主义杰作,充分展示了雨果作为一个大师级作家的不朽才华。
四、课文节选部分精读
1.观赏影片,理清情节
2.分析讨论情节结构
全书十一卷六十一章。节选的部分为原著的第六卷第四章。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这些观众……”到“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一个刑台是否美观”):行刑前的格雷沃广场。
作者对刑台进行了工笔的描绘。它既展示了后面情节展开的环境,也是一幅社会风俗画的描绘,同时写出那些“傻瓜们”——围观群众的无聊和庸俗。
第二部分(“犯人终于给绑在一辆车子后面带来了”到“群众终于大笑起来,小孩子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伽西莫多受刑前的表现和围观群众的态度。
伽西莫多近乎麻木地被捆绑到刑场上,任人摆布,丝毫也不反抗。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他的内心思想一定在激烈地活动着: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有罪的,理应受到这样的惩罚;他也可能觉得自己是受指使的,罪并不在他,但那个指使他的人,是他的养父,是他最感激、最崇敬的人,因此他也觉得受惩罚的就应该是他。
迎接他的是人们无情的嘲笑,笑他是笨蛋,笑他愚蠢,笑他丑陋。大人在笑,孩子们也在笑;男人在笑,女人们也在笑。
第三部分(“最后刽子手用脚去踏轮盘”到“伽西莫多慢慢地睁开眼睛”):伽西莫多接受笞刑。
小说比较具体细致地描写了行刑的全过程。既描写了沙特雷法庭施笞刑的大头目比埃拉•多尔得许施行笞刑的具体行为,又描写了伽西莫多受刑时痛苦、“蠢笨”的表情。
第四部分(“笞刑算是执行完了”到“向他投石子”):围观群众对伽西莫多的侮辱和诅咒。
这一部分集中写群众对伽西莫多的厌恶,尤其是妇女们对他的憎恨,既有概括的叙述,又有具体的描写。妇女们为什么最憎恨伽西莫多呢?自然是由于他的丑陋,但又不仅仅如此,作者是通过这些妇女的行为更有力地表现“中世纪的人民”的无知和缺少应有的善良。
第五部分(“伽西莫多虽然耳聋”到“甚至被人投石子”):伽西莫多无奈的愤怒和希望的破灭。
在施刑人的鞭子下一直忍耐的伽西莫多,在雨点般的侮辱性的语句以及诅咒、嘲笑、叫骂和石子之中,终于被激怒了。可是他至多只能“对群众投去恫吓的眼光”,而得到的是“更加厉害起来”的“嘲骂和叫喊”。于是他就只能把愤怒、憎恨、失望表现在脸上和眼光之中。
他曾经看到过希望:在他的养父、神甫克洛德•孚罗洛骑着骡子向他走来的时候。可是当神甫看到受刑的是伽西莫多的时候,“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伽西莫多只能继续忍受人们的折磨。
第六部分(“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到“好极了,好极了! ”):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
这是全文最重要的一个场面,也是最感人的一个场面。
在无法忍耐的情况下,伽西莫多乞求人们给他水喝,可是回应他的仍然是侮辱和嘲笑。他第一次是用“动物的咆哮”在要求,第二次是“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在喊,然后是“喘息着喊了第三遍”。可见他已经是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可是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反而遭到更严重的侮辱:有人把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有人把破瓦罐扔到他的胸脯上,连一个老妇人也向他扔了一块瓦片。
这时候出现了最震撼人的一幕:把装着水的葫芦举到伽西莫多的唇边。小说始终对照着写两个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爱斯梅拉达走上前来,送水给喝,可是伽西莫多却想把刑台打个粉碎;爱斯梅拉达把水葫芦举到伽西莫多的唇边,伽西莫多流出了平生的第一滴眼泪(这是自责和感激的泪水);喝完水,伽西莫多想吻一吻爱斯梅拉达美丽的小手,爱斯梅拉达却惊恐地把手缩了回去。
五、作业:
1.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积累文学常识,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人物形象分析;
2.了解小说描写中的对比手法。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文本研习
讨论分析:为什么一滴眼泪可以换来一滴水?
1.归纳分析:小说中的对比描写
小说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组组构成对比的人物形象。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而心如蛇蝎,唆使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让伽西莫多承担罪名;伽西莫多受刑,他却漠不关心。伽西莫多外形丑怪而心地善良,受副主教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甘愿承担罪名;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他充满自责,心存感激。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两个人物,都心地仁慈,富有人情味,但一个美丽无比,一个极其丑陋。爱斯梅拉达与副主教也形成对比:克洛德邪恶,冷酷;爱斯梅拉达善良,富有同情心。克洛德唆使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受刑,他漠不关心;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拦路劫持,却不计前仇,在众人羞辱伽西莫多的情况下,给他喂水。爱斯梅拉达的行为还和群众的态度形成对比;在伽西莫多受刑和要水喝时,群众都无情地羞辱他,是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小说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2.结构特点:小说节选的这一部分,总体上就是一个大的场面描写。在这个大场面中,又有许多小的场面。在这些场面中,始终贯穿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一是围观群众的表现和态度,一是作者的议论。开始部分写了施刑者的行为,中间穿插了神甫的出现,最后又描写了爱斯梅拉达送水的场景。结构安排纵横交错,严谨而舒展。
3.讨论:小说中对人性美的描写体现在什么地方:
重点分析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伽西莫多(63-67小节)的情节。
⑴爱斯梅拉达“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她既然那么害怕伽西莫多,为什么又送水给他喝呢?
⑵说说对“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一句意思的理解。
⑶“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这样写合理吗?
小结:小说不仅把外在美内在美统一的爱斯梅拉达与外表丑陋而内心美的伽西莫多进行对照描写,也对照着写群众的表现:起先是嘲笑、侮辱伽西莫多,可是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的时候,又为这一动人的情景而欢呼。那么这到底是欢呼还是起哄呢?从“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等描述可以肯定,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而不是起哄。那么这样的描写是否和前面群众一贯的态度相矛盾呢?在前文中,作者充分地表现了“中世纪的人民”的无知愚蠢和缺乏怜悯同情之心,并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中世纪的人民”完全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写爱斯梅拉达给仇人喂水,写民众为之欢呼,正是对人性之美的呼唤。
二、课外拓展
《悲惨世界》导读
《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蓝本而创作的,当时一个贫苦农民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出狱后又因黄色身份证而不能就业,这深深触动了雨果,他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在“作者序”中雨果指明了创作目的:揭露因法律和习俗造成的压迫,暴露这个世界如何因贫困使男子潦倒、因饥饿使妇女堕落、因黑暗使儿童羸弱,企图使小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这部作品结构庞大,枝叶繁复,全书共有五大部分:《芳汀》、《柯赛特》、《马吕斯》、《卜吕街的儿女情和圣丹尼街的英雄血》及《冉阿让》;围绕的中心问题是穷苦人民的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可以说它描写的是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去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中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的一生和她的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地展开对社会的批判。
这部小说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他最后的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破产。作者企图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作为消除社会痼疾的武器,有其局限的一面。
《悲惨世界》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里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巴黎的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资产者的沙龙、大学生居住的拉丁区,构成广阔而典型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画面;小说的人物也是典型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风格,雨果倡导的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塑造、场景描写等多方面广泛地得到运用;作者善于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不同寻常的人物,用虚构的偶然的因素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小说还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氛,整部小说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