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下)(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2阅读:
字号:小|大
五.宋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宋初的梅尧臣、苏舜钦并称“苏梅”,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欧阳修、王安石的诗对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起过很大作用。
㈠北宋初期
宋初诗风归为三体:
“白体”是指效法白居易做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偁等人。宋初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酬唱成风,编成了许多酬唱诗集。他们的诗歌主要模仿白居易、元稹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宋初诗坛声势最盛的一派。宋代馆阁之臣酬唱的风气到真宗朝达到极盛,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一批馆阁诗人,大量地写作辞采华丽、属对精工的诗篇,彼此唱和应酬,使得这种风气流行起来。作品题材较狭窄,内容较单薄,有的咏帝王故事,有的咏宫廷生活,更多的是如《梨》、《柳絮》一类咏物诗。西昆体诗人最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诗歌词藻华美,对仗工稳,音韵和谐,在宋初诗坛弥漫着白体和晚唐体崇尚白描、少用典故的诗风背景下,西昆体的出现无疑令人耳目一新,它初步反映出北宋统一帝国的堂皇气象,对晚唐至北宋开国初的诗风是有一定冲击力的。
西昆体的致命不足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另外,西昆体实际上带有浓厚的贵族趣味,也和宋代社会的特点不合,西昆体具有明显的娱乐倾向,也和道统文学观日趋强化相抵触。这些也是它遭到批判、最后衰歇的根本原因。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其中最主要的作家是林逋、魏野、寇准、潘阆与所谓“九僧”(中国宋代初期诗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这些诗人除寇准是高官外,大多是隐逸山林的处士和僧人,他们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法,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或是失意惆怅,或是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只有林逋、寇准等人的诗歌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一些。“晚唐体”诗人对后代诗歌在语言上喜欢翻新出奇倾向的出现,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晚唐体”诗歌意象单调,形式呆板,所表现的情感不出乎闲适、旷逸、愁闷、惆怅之类,色彩比较单一。
㈡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是在宋代文学总体上处于衰退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一方面顺应着思想控制强化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文学新的立足点和艺术风格。在这里起着中枢作用的是欧阳修。欧阳修的诗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进行了革新。欧阳修做诗,力矫西昆体的不良诗风,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他本人不少的诗文创作,都是涉及具体的社会问题、有感而发的,还有不少诗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情怀,这些诗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所以与西昆体同类诗歌有着本质的区别。欧阳修诗歌受韩愈影响较大,主要体现为以散文手法和以议论入诗。
梅尧臣是专力做诗的文人,存诗2800多首。梅尧臣虽沉沦下僚,却非常关心时政,每逢朝中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他总爱在诗中予以反映。这些诗或以寓言的形式抨击邪恶势力,或干脆直书其事。他积极地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对他担任地方官时目睹的贫民惨状作了尖锐揭露,感情愤激,继承了杜甫、白居易传统。梅尧臣诗更值得注意的是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开拓精神。他常常从日常生活琐事中取材,并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写得饶有兴味。与题材内容趋于平凡化相应的是,梅诗在艺术风格上以追求 “平淡”为终极目标,追求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一种超越雕润绮丽的老成风格。梅诗的题材走向和风格倾向都具有得宋诗风气之先的意义。
与欧阳修、梅尧臣共同革新诗风的重要诗人还有苏舜钦。苏舜钦性格豪迈,诗风也豪放雄肆。他喜欢写雄奇阔大之景,赞美自然界的壮伟力量。苏舜钦在诗歌的语言艺术方面,力图用新意象、新句法来打破圆熟陈旧的诗歌格局。他的诗中常可以看到散文化的句子,生僻艰涩的语汇,怪异奇丽的意象。他的诗最明显的弱点,就在于有时只顾感情的宣泄,而忽略了感情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在张力的推敲,以致显得粗糙乃至气格不完。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在苏诗中已见端倪。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的诗歌创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然而他们为革新宋初诗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宋诗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稍后的大诗人王安石、苏轼等人正是沿着他们的道路继续前进的。
王安石写诗与作文一样,有重视实际功用的倾向。但是他也把诗歌看作是抒情述志的工具,偏重于抒写个人的情怀,反映的生活内容也更为丰富。王安石存诗一千五百多首,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大致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宗杜,学习杜甫关心政治时事,同情人民疾苦的写实精神。其中写得更出色的是咏史诗。晚年,王安石沉溺于佛释,前期诗歌中洋溢着的政治热情和百折不屈的斗争精神已逐渐消退,心情渐渐趋于平淡,诗风也随之趋于含蓄深沉。
宋代文人有着强烈的结盟意识,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不同时期的盟主之间还存在着类似于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早在欧阳修主持文坛的时候,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给年青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苏轼对此也当仁不让,充满自信与自负。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了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宋文、宋诗、宋词都在苏轼的手里达到了高峰。
苏轼才高学博,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苏轼做诗讲究才学,推重才气。他的才气首先表现在生动活泼、丰富浪漫的想象上;其次表现在他细致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表现力上;再次表现在构思布局的波澜起伏、变化莫测上。苏轼在讲究才气的同时也讲究学问,这主要表现在他善于使事用典上。这又是苏诗很重要的特征。苏轼在继承前人,特别是韩愈、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基础上,于诗中发表议论,且表现得更自觉、更成熟。苏诗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不空发议论,而是或借助于形象,增加韵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梅、欧诗歌浅率无味、生硬晦涩的毛病;或与叙述紧密结合,边叙边议,使这些议论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洞察作其坚实深厚的基础;其次是议论本身新奇警策,富有启发性,充分显示了作者思辨的敏锐,识见的卓越。
㈢北宋后期
苏轼继欧阳修之后成为新的文坛领袖之际,宋代文学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其中宋诗的成就更是进入了巅峰阶段。北宋后期,苏门弟子相继崛起。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四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此外如苏轼之弟苏辙,与苏氏兄弟并称为“二苏三孔”的孙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以及唐庚、陈师道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苏轼的影响,在北宋后期,这些苏门人物成了文学领域一枝最大的力量。但是由于苏轼写诗的方式是凭才情而随意挥洒,不主故常,所以别人难以追随仿效。而且由于从元祐后期开始,激烈的党争常常导致文字狱,苏轼那种敢怒敢骂的作风更使人敬而远之。于是,做诗极其讲究法度,题材又偏重于书斋生活的黄庭坚便成为青年诗人学习的典范。到了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这是两宋诗坛上最重要的现象。
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黄庭坚在文学史上之所以享有盛名,一是因为他是诗、词、文全才的作家,并有自己一套独到的文学见解;二是因为他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首。甚至被推为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江西诗派的另一个宗主陈师道,与黄庭坚并称“黄陈”。陈师道诗歌题材内容比较狭窄,主要是写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但写得真挚诚恳,是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陈师道的诗歌有以下两种风格:一是讲苦吟,重锤炼,求新奇,斗工力,近似黄庭坚。虽有些力作,但多数情况却是想力逼杜甫而不至,以至弄得词涩而言苦;二是陈师道诗歌中也有一些平淡自然真率之作,这些作品虽非他刻意之作,但往往是其诗中的精华,特别是一些写给亲人的诗歌尤佳。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之后,诗坛的空气趋于凝固。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黄庭坚、陈师道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于是,他们的诗歌就由社会转向个人,由外界转向内心,由生活转向书本,由魏阙转向江湖,由儒学转向佛老,在反抗流俗之弊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关闭了面向社会生活的大门,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的整个诗坛的倾向。
北宋后期的诗坛,总的说来,是在苏轼、黄庭坚诗风的笼罩之下。然就当时来说,苏轼的影响实大于黄庭坚。但苏诗的局面大,包容光,继起者难以全面发挥,黄庭坚诗则门径隘而力专,较易进步,特别是南渡后吕本中标举江西诗派,影响深远,所以苏轼的影响反而为其所掩盖了。
㈣南宋
南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靖康之变”已在宋人的心灵上留下了耻辱的记忆。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靠屈膝求和、不思进取、偏安江南,加之岳飞等抗敌爱国英雄的被害,更激起了广大百姓和富有正义感、有民族自尊心的士大夫的爱国热情。诗人们也从此逐渐放弃了江西诗派“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取古人成言”的条条框框,使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呼声,诗风也随之一变。
南宋诗的发展,一般以永嘉四灵的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为代表,宋诗创作继北宋后期之后,出现第二个繁荣发展时期。
南宋前期的诗人,大多出入江西诗派,或多或少地受到苏轼、黄庭坚诗风的影响。但时代的巨变促使他们对“江西体”进行认真的反思,放弃江西诗派那一套陈旧的创作原则与表现手法,去抒写以抗战爱国为基调的诗篇。从总的倾向来看,南宋前期的诗歌创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诗歌创作有“尊杜”、“宗黄”开始转向师法自然,逐渐摆脱江西诗派末流的影响,表现出独创意识的觉醒;二是诗歌面向生活,创作题材有所扩大;三是忧时伤乱,爱国主义成为诗歌的主题。
南宋后期,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和尤袤“中兴四大诗人”虽以卓越的诗歌成就力矫江西诗派末流之弊病,成为南宋诗歌的突出代表,但他们的诗基本上还是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脉相承的,可以说仍是对宋诗传统的发展。至南宋后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这个传统的不满,于是“永嘉四灵”和江湖诗人先后出现,诗风才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永嘉四灵的出现,从文学角度来看,一是不满于理学家们“以道学为诗”的诗论主张,二是矫江西诗派之失,即针对江西诗派末流“资书以为诗”和形式上的生硬拗捩、追求平淡清瘦,而抬出晚唐姚合、贾岛与江西诗派末流对抗。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四人,都出于永嘉学派叶适的门下,均喜为近体,专工五律,注重白描,少用典故,不发议论,刻意求新,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以来至江西诗派的宋诗传统不一样。但由于他们的才力不足,四灵诗显得内容贫乏,局度狭小,情调凄清幽咽,成就不高,更无理论建树,因而随着四灵的相继殁世,便偃旗息鼓了。
江湖诗人的代表是戴复古、刘克庄。四灵诗尊晚唐,江湖诗人也尊晚唐,进而仰慕盛唐和选体,二派的诗学崇尚确有因袭关系。但江湖诗人大多是一些浪迹江湖的失意文人,其中不少人不满朝廷,关心时事,能体察民间疾苦,对现实态度比四灵诗派更明确,因而有一些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他们的诗歌风格不一,其中一些人的诗不假雕饰,有时虽未免过于平直,然清新流畅、古朴自然的佳篇亦不少。
宋亡前夕,国难当头,民族忧患意识使一批爱国诗人崛起于宋末诗坛,文天祥、汪元量、谢翱、林景熙、郑思肖等爱国志士,奔赴国难,抒坚贞不屈之志,发“黍离”、“麦秀”之思。宋诗至四灵、江湖,本已出现“衰气”,而宋末爱国诗人却以时代的悲歌为宋诗留下了光彩夺目的最后一页。这是历代诗坛所罕见的景象。
㈤词
词源于唐代的,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南唐后主李煜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贴切的比喻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
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和周邦彦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声律严整、适于歌唱、字句精巧、刻画细致,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最为著名。姜词绝大多数是纪游咏物之作。在他的词作中,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漂零和情场的失意,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亭怨慢》。他的词沿袭了周邦彦的道路,注意修辞琢句和声律,但内容欠充实。
六.元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接近民歌;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等,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开始远离现实。
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能开宗立派,以乐府诗和竹枝词闻名,词藻华丽、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七.明
明初开国时,刘基、宋濂等多以文名世,高启所著古诗更是脍炙人口。永乐北迁后,出现台阁体。至弘治时,被称为拟古派的复古运动遂应运而起。拟古派的文学复古运动前后掀起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称为前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第二次高潮称为后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等人。明中期的文学领域中,从沈周开始,直至正德时的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不仅精于诗文,且擅长诗、画。在嘉靖时极力反对拟古派而又独来独往的文士在江浙有徐渭、唐顺之、归有光等人,在四川还有杨慎等。万历时,坚决反对拟古派复古运动的公安派、竟陵派又在文坛兴起。
八.清
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清初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如诗人屈大均、陈恭尹、顾炎武、归庄、钱澄之、杜硙。另外还有一些著名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禛和赵执信。词人有陈其年、纳兰性德、朱彝尊。散文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等。清初的戏曲界,有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堪称双璧。清代中期,著名诗人有沈德潜、袁枚、翁方纲等。文章则有方苞、刘大櫆、姚鼐的桐城派,对后世影响甚大。
衍至清末,梁起超等人倡导的“诗界革命”,又预示着新的诗歌体式即将形成。五四新文学运动如星如日的光芒已经照亮了现代新诗的“诗国天空”。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宋初的梅尧臣、苏舜钦并称“苏梅”,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欧阳修、王安石的诗对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起过很大作用。
㈠北宋初期
宋初诗风归为三体:
“白体”是指效法白居易做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偁等人。宋初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酬唱成风,编成了许多酬唱诗集。他们的诗歌主要模仿白居易、元稹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宋初诗坛声势最盛的一派。宋代馆阁之臣酬唱的风气到真宗朝达到极盛,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一批馆阁诗人,大量地写作辞采华丽、属对精工的诗篇,彼此唱和应酬,使得这种风气流行起来。作品题材较狭窄,内容较单薄,有的咏帝王故事,有的咏宫廷生活,更多的是如《梨》、《柳絮》一类咏物诗。西昆体诗人最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诗歌词藻华美,对仗工稳,音韵和谐,在宋初诗坛弥漫着白体和晚唐体崇尚白描、少用典故的诗风背景下,西昆体的出现无疑令人耳目一新,它初步反映出北宋统一帝国的堂皇气象,对晚唐至北宋开国初的诗风是有一定冲击力的。
西昆体的致命不足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另外,西昆体实际上带有浓厚的贵族趣味,也和宋代社会的特点不合,西昆体具有明显的娱乐倾向,也和道统文学观日趋强化相抵触。这些也是它遭到批判、最后衰歇的根本原因。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其中最主要的作家是林逋、魏野、寇准、潘阆与所谓“九僧”(中国宋代初期诗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等九人的并称),这些诗人除寇准是高官外,大多是隐逸山林的处士和僧人,他们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法,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或是失意惆怅,或是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只有林逋、寇准等人的诗歌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一些。“晚唐体”诗人对后代诗歌在语言上喜欢翻新出奇倾向的出现,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晚唐体”诗歌意象单调,形式呆板,所表现的情感不出乎闲适、旷逸、愁闷、惆怅之类,色彩比较单一。
㈡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是在宋代文学总体上处于衰退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一方面顺应着思想控制强化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文学新的立足点和艺术风格。在这里起着中枢作用的是欧阳修。欧阳修的诗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进行了革新。欧阳修做诗,力矫西昆体的不良诗风,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他本人不少的诗文创作,都是涉及具体的社会问题、有感而发的,还有不少诗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情怀,这些诗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所以与西昆体同类诗歌有着本质的区别。欧阳修诗歌受韩愈影响较大,主要体现为以散文手法和以议论入诗。
梅尧臣是专力做诗的文人,存诗2800多首。梅尧臣虽沉沦下僚,却非常关心时政,每逢朝中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他总爱在诗中予以反映。这些诗或以寓言的形式抨击邪恶势力,或干脆直书其事。他积极地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对他担任地方官时目睹的贫民惨状作了尖锐揭露,感情愤激,继承了杜甫、白居易传统。梅尧臣诗更值得注意的是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开拓精神。他常常从日常生活琐事中取材,并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写得饶有兴味。与题材内容趋于平凡化相应的是,梅诗在艺术风格上以追求 “平淡”为终极目标,追求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一种超越雕润绮丽的老成风格。梅诗的题材走向和风格倾向都具有得宋诗风气之先的意义。
与欧阳修、梅尧臣共同革新诗风的重要诗人还有苏舜钦。苏舜钦性格豪迈,诗风也豪放雄肆。他喜欢写雄奇阔大之景,赞美自然界的壮伟力量。苏舜钦在诗歌的语言艺术方面,力图用新意象、新句法来打破圆熟陈旧的诗歌格局。他的诗中常可以看到散文化的句子,生僻艰涩的语汇,怪异奇丽的意象。他的诗最明显的弱点,就在于有时只顾感情的宣泄,而忽略了感情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在张力的推敲,以致显得粗糙乃至气格不完。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在苏诗中已见端倪。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的诗歌创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然而他们为革新宋初诗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宋诗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稍后的大诗人王安石、苏轼等人正是沿着他们的道路继续前进的。
王安石写诗与作文一样,有重视实际功用的倾向。但是他也把诗歌看作是抒情述志的工具,偏重于抒写个人的情怀,反映的生活内容也更为丰富。王安石存诗一千五百多首,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大致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宗杜,学习杜甫关心政治时事,同情人民疾苦的写实精神。其中写得更出色的是咏史诗。晚年,王安石沉溺于佛释,前期诗歌中洋溢着的政治热情和百折不屈的斗争精神已逐渐消退,心情渐渐趋于平淡,诗风也随之趋于含蓄深沉。
宋代文人有着强烈的结盟意识,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不同时期的盟主之间还存在着类似于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早在欧阳修主持文坛的时候,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给年青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苏轼对此也当仁不让,充满自信与自负。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了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宋文、宋诗、宋词都在苏轼的手里达到了高峰。
苏轼才高学博,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苏轼做诗讲究才学,推重才气。他的才气首先表现在生动活泼、丰富浪漫的想象上;其次表现在他细致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表现力上;再次表现在构思布局的波澜起伏、变化莫测上。苏轼在讲究才气的同时也讲究学问,这主要表现在他善于使事用典上。这又是苏诗很重要的特征。苏轼在继承前人,特别是韩愈、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基础上,于诗中发表议论,且表现得更自觉、更成熟。苏诗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不空发议论,而是或借助于形象,增加韵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梅、欧诗歌浅率无味、生硬晦涩的毛病;或与叙述紧密结合,边叙边议,使这些议论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洞察作其坚实深厚的基础;其次是议论本身新奇警策,富有启发性,充分显示了作者思辨的敏锐,识见的卓越。
㈢北宋后期
苏轼继欧阳修之后成为新的文坛领袖之际,宋代文学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其中宋诗的成就更是进入了巅峰阶段。北宋后期,苏门弟子相继崛起。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四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此外如苏轼之弟苏辙,与苏氏兄弟并称为“二苏三孔”的孙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以及唐庚、陈师道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苏轼的影响,在北宋后期,这些苏门人物成了文学领域一枝最大的力量。但是由于苏轼写诗的方式是凭才情而随意挥洒,不主故常,所以别人难以追随仿效。而且由于从元祐后期开始,激烈的党争常常导致文字狱,苏轼那种敢怒敢骂的作风更使人敬而远之。于是,做诗极其讲究法度,题材又偏重于书斋生活的黄庭坚便成为青年诗人学习的典范。到了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这是两宋诗坛上最重要的现象。
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黄庭坚在文学史上之所以享有盛名,一是因为他是诗、词、文全才的作家,并有自己一套独到的文学见解;二是因为他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首。甚至被推为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江西诗派的另一个宗主陈师道,与黄庭坚并称“黄陈”。陈师道诗歌题材内容比较狭窄,主要是写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但写得真挚诚恳,是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陈师道的诗歌有以下两种风格:一是讲苦吟,重锤炼,求新奇,斗工力,近似黄庭坚。虽有些力作,但多数情况却是想力逼杜甫而不至,以至弄得词涩而言苦;二是陈师道诗歌中也有一些平淡自然真率之作,这些作品虽非他刻意之作,但往往是其诗中的精华,特别是一些写给亲人的诗歌尤佳。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之后,诗坛的空气趋于凝固。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黄庭坚、陈师道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于是,他们的诗歌就由社会转向个人,由外界转向内心,由生活转向书本,由魏阙转向江湖,由儒学转向佛老,在反抗流俗之弊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关闭了面向社会生活的大门,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的整个诗坛的倾向。
北宋后期的诗坛,总的说来,是在苏轼、黄庭坚诗风的笼罩之下。然就当时来说,苏轼的影响实大于黄庭坚。但苏诗的局面大,包容光,继起者难以全面发挥,黄庭坚诗则门径隘而力专,较易进步,特别是南渡后吕本中标举江西诗派,影响深远,所以苏轼的影响反而为其所掩盖了。
㈣南宋
南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靖康之变”已在宋人的心灵上留下了耻辱的记忆。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靠屈膝求和、不思进取、偏安江南,加之岳飞等抗敌爱国英雄的被害,更激起了广大百姓和富有正义感、有民族自尊心的士大夫的爱国热情。诗人们也从此逐渐放弃了江西诗派“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取古人成言”的条条框框,使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呼声,诗风也随之一变。
南宋诗的发展,一般以永嘉四灵的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为代表,宋诗创作继北宋后期之后,出现第二个繁荣发展时期。
南宋前期的诗人,大多出入江西诗派,或多或少地受到苏轼、黄庭坚诗风的影响。但时代的巨变促使他们对“江西体”进行认真的反思,放弃江西诗派那一套陈旧的创作原则与表现手法,去抒写以抗战爱国为基调的诗篇。从总的倾向来看,南宋前期的诗歌创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诗歌创作有“尊杜”、“宗黄”开始转向师法自然,逐渐摆脱江西诗派末流的影响,表现出独创意识的觉醒;二是诗歌面向生活,创作题材有所扩大;三是忧时伤乱,爱国主义成为诗歌的主题。
南宋后期,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和尤袤“中兴四大诗人”虽以卓越的诗歌成就力矫江西诗派末流之弊病,成为南宋诗歌的突出代表,但他们的诗基本上还是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脉相承的,可以说仍是对宋诗传统的发展。至南宋后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这个传统的不满,于是“永嘉四灵”和江湖诗人先后出现,诗风才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永嘉四灵的出现,从文学角度来看,一是不满于理学家们“以道学为诗”的诗论主张,二是矫江西诗派之失,即针对江西诗派末流“资书以为诗”和形式上的生硬拗捩、追求平淡清瘦,而抬出晚唐姚合、贾岛与江西诗派末流对抗。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四人,都出于永嘉学派叶适的门下,均喜为近体,专工五律,注重白描,少用典故,不发议论,刻意求新,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以来至江西诗派的宋诗传统不一样。但由于他们的才力不足,四灵诗显得内容贫乏,局度狭小,情调凄清幽咽,成就不高,更无理论建树,因而随着四灵的相继殁世,便偃旗息鼓了。
江湖诗人的代表是戴复古、刘克庄。四灵诗尊晚唐,江湖诗人也尊晚唐,进而仰慕盛唐和选体,二派的诗学崇尚确有因袭关系。但江湖诗人大多是一些浪迹江湖的失意文人,其中不少人不满朝廷,关心时事,能体察民间疾苦,对现实态度比四灵诗派更明确,因而有一些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他们的诗歌风格不一,其中一些人的诗不假雕饰,有时虽未免过于平直,然清新流畅、古朴自然的佳篇亦不少。
宋亡前夕,国难当头,民族忧患意识使一批爱国诗人崛起于宋末诗坛,文天祥、汪元量、谢翱、林景熙、郑思肖等爱国志士,奔赴国难,抒坚贞不屈之志,发“黍离”、“麦秀”之思。宋诗至四灵、江湖,本已出现“衰气”,而宋末爱国诗人却以时代的悲歌为宋诗留下了光彩夺目的最后一页。这是历代诗坛所罕见的景象。
㈤词
词源于唐代的,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南唐后主李煜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贴切的比喻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
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和周邦彦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声律严整、适于歌唱、字句精巧、刻画细致,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最为著名。姜词绝大多数是纪游咏物之作。在他的词作中,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漂零和情场的失意,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亭怨慢》。他的词沿袭了周邦彦的道路,注意修辞琢句和声律,但内容欠充实。
六.元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接近民歌;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等,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开始远离现实。
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能开宗立派,以乐府诗和竹枝词闻名,词藻华丽、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七.明
明初开国时,刘基、宋濂等多以文名世,高启所著古诗更是脍炙人口。永乐北迁后,出现台阁体。至弘治时,被称为拟古派的复古运动遂应运而起。拟古派的文学复古运动前后掀起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称为前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第二次高潮称为后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等人。明中期的文学领域中,从沈周开始,直至正德时的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不仅精于诗文,且擅长诗、画。在嘉靖时极力反对拟古派而又独来独往的文士在江浙有徐渭、唐顺之、归有光等人,在四川还有杨慎等。万历时,坚决反对拟古派复古运动的公安派、竟陵派又在文坛兴起。
八.清
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清初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如诗人屈大均、陈恭尹、顾炎武、归庄、钱澄之、杜硙。另外还有一些著名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禛和赵执信。词人有陈其年、纳兰性德、朱彝尊。散文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等。清初的戏曲界,有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堪称双璧。清代中期,著名诗人有沈德潜、袁枚、翁方纲等。文章则有方苞、刘大櫆、姚鼐的桐城派,对后世影响甚大。
衍至清末,梁起超等人倡导的“诗界革命”,又预示着新的诗歌体式即将形成。五四新文学运动如星如日的光芒已经照亮了现代新诗的“诗国天空”。
温屿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