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记文学(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4阅读:
字号:小|大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罗曼•罗兰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3、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讲解文体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
人物传记文阅读是近年高考实用类文体阅读中的一种文学样式,考试题型往往如下: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例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现代文阅读《叶圣陶在四川》
针对高考这些题型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学习:
1、阅读全文,概括人物事迹。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
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4、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带着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章阅读。
三、进入文本学习
(一)作者罗曼•罗兰的基本情况(见课后的P85的“有关资料”)。
首先看一下作者罗曼•罗兰,关于他的情况在课后的“有关资料”里已作了具体的介绍,大家课后自己看一下,并把一些关键句子划下来。
前面我们同学说过贝多芬是一个聋人,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作曲家,拥有灵动的双手、聪慧的眼睛和敏锐的听力是最为重要的,一旦缺失其中任何一项,就意味着你与这个事业无缘,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定论,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是怎样战胜那些降临到他身上的苦难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秘密。
这篇人物传记,篇幅很长,考验我们同学能力的严峻时刻已经来临了。
(二)摘取文本材料信息(概括人物事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提示: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评论人物的功绩成败。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从事件入手,抓住主人公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经历对我们的划分会有所帮助。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所划分的跟老师的是否相同:(投影)
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学生概括)
1、(1—4) 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5—24) 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 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 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 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2、了解了层次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人物事迹的概括:
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学生看书,分组概括)
(1)贫穷的出生。(P69第2节。)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第3节。)
(3)失聪的双耳。(P71第8节,P78第37节)
(4)破灭的爱情。(P72第13节,P75第22节)
(5)重病缠身的身体。(P72第13节)
(6)无情义的侄子。(P80第46—52节)
(三)作业
进一步熟读本文内容,结合贝多芬和杨光的感人事迹,谈谈你对人生的思考。
第二课时
一、导语(略)
二、探讨主题(人物品质特征的概括)
1、这就是贝多芬的一生,如此的触目惊心!此刻你们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些形容词把它给表达出来?(悲惨!可怜!同情!难过!……)
2、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身处这样的境地,我们可能会作出什么选择呢?(逃避/自杀/酗酒/面对……)
3、各种各样的回答都有,而贝多芬,面对着自己这苦难的一生,这悲惨的一生,他又是如何对待的?(尽量用原文语言回答)(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
提示:P73第14、15段。(学生读这两段)
4、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腾,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创作音乐。)
5、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在文章中找)(《月光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提示:播放音乐:《第九交响曲》
6、在音乐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欢乐)(对,从事于讴歌欢乐,他要一生歌唱欢乐。(P80第53段,54段)。这是他毕生的计划。)
7、那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传记在结尾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学生读最后两段)。
8、怎样理解这句话?(前后桌讨论2分钟,派代表回答。)
(就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
9、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一个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具有大无畏勇敢精神的伟大音乐家。)
三、走近生活
除了贝多芬,我们再放眼现实生活以及电视媒体的报道,还有谁也像贝多芬一样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取得自己的成功,走向自己的人生辉煌?大家举举例子。
外国的:保尔、霍金、海伦•凯勒……
中国的:邰丽华、李丽、杨光……
总结:好,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所熟悉的人。
思考:我们经常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其实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那么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失败时,该怎样去面读对呢?(学生自由发言)
四、师生互动探讨(人物品质的启迪)
西西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会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听说他悲观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了正在下山的西西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划,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见到太不幸的人,所以,看见西西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的我仍感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西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么漂亮的蝴蝶!”
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下身瘫痪,他躺在病床上用手摸索着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残疾,却坚持学外语、学医。
生活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会回报你以灿烂晴空,你对它哭,它就会回报你以滂沱大雨。回想我们这十几年所走的路,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上或是人际交际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比如说教师批评、班干部落选,与朋友翻脸,被人欺骗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就是失败挫折。当时我们是如何面对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贝多芬以及像贝多芬一样的人的事迹之后,是否有新的想法呢?有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当初自己面对挫折的经历以及现在的感受的?(学生自由发言,自述经历)
五、总结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但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无失败就无所谓成功,人们正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不屈不挠,继续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
半丁说过:“苦难就是财富,因为苦难,我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大凡最终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从这所大学中锻炼出来的。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如果你要使自己的一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那么,当生活的厄运降临到头上时,要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大声歌唱。
六、作业
1、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从以下几个名人传记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读后感:《巴金传》《雨果传》《用心看世界——海伦•凯勒传》《托尔斯泰传》《渴望生活——凡高传》《米开朗琪罗传》《姚明传》《身残志坚罗斯福》《拿破仑传》《毛泽东传》。
2、完成2007年(海南、宁夏卷)现代文阅读(《叶圣陶在四川》)。
与贝多芬有关的故事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多数的时间内,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以致没有对他的家庭和气一点,甚至也没有关心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起初,善良的祖父还使这个家庭免于受太多的苦,而且看到他的最大的孙子是有音乐才能的,也许使他很快乐。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他就去世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那里,让他在那里艰苦的练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都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的声音。不久,不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在外面一个酒店里喝酒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拉下来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为了使他看上象一个神童,他的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所以当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较好,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还不够令人兴奋。
二、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老师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的经理尼费(Neefe) 的手里。他是一位良好的音乐教师,也是一个友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说来是一个幸运。但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学习两三个月以上,因为读书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
年轻的贝多芬有生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的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当他已十四岁的时候,他被任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当那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一是多么高兴啊!
三、访问莫扎特
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头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术的展品,只是有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贝多芬生气了,要求那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以致莫扎特走到隔壁房间门口告诉在里面聚会的一群朋友说:“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
四、贝多芬和海顿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里是不能有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老爸爸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首先转向海顿学习。
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最初一段时期,并且在作曲和指挥自己的最伟大作口中比过任何时候都理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由于他要求究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但是当贝多芬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时,他很生气。
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教对位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久,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意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自己高兴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了他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特意把窗户3砍掉一块。
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搬家。每当他处于作曲的热潮时,他总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这样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而是坐在地板上弹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是总是没吸多少钱的原因。
六、失聪
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耳朵真正越来越聋时,他就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情,甚至比眼睛瞎了还糟。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然后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写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对他来说,音乐不仅是把甜美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後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於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後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此後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听不见声音的巨人~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後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热情的火山~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由於「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後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
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後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乐圣不擅人间事~
由於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後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沈,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快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於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这是贝多芬最後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後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後的春雷响起了~
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後一口气。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罗曼•罗兰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3、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讲解文体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
人物传记文阅读是近年高考实用类文体阅读中的一种文学样式,考试题型往往如下: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例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现代文阅读《叶圣陶在四川》
针对高考这些题型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学习:
1、阅读全文,概括人物事迹。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
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4、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带着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章阅读。
三、进入文本学习
(一)作者罗曼•罗兰的基本情况(见课后的P85的“有关资料”)。
首先看一下作者罗曼•罗兰,关于他的情况在课后的“有关资料”里已作了具体的介绍,大家课后自己看一下,并把一些关键句子划下来。
前面我们同学说过贝多芬是一个聋人,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作曲家,拥有灵动的双手、聪慧的眼睛和敏锐的听力是最为重要的,一旦缺失其中任何一项,就意味着你与这个事业无缘,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定论,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是怎样战胜那些降临到他身上的苦难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秘密。
这篇人物传记,篇幅很长,考验我们同学能力的严峻时刻已经来临了。
(二)摘取文本材料信息(概括人物事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提示: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评论人物的功绩成败。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从事件入手,抓住主人公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经历对我们的划分会有所帮助。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所划分的跟老师的是否相同:(投影)
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学生概括)
1、(1—4) 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5—24) 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 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 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 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2、了解了层次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人物事迹的概括:
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学生看书,分组概括)
(1)贫穷的出生。(P69第2节。)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第3节。)
(3)失聪的双耳。(P71第8节,P78第37节)
(4)破灭的爱情。(P72第13节,P75第22节)
(5)重病缠身的身体。(P72第13节)
(6)无情义的侄子。(P80第46—52节)
(三)作业
进一步熟读本文内容,结合贝多芬和杨光的感人事迹,谈谈你对人生的思考。
第二课时
一、导语(略)
二、探讨主题(人物品质特征的概括)
1、这就是贝多芬的一生,如此的触目惊心!此刻你们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些形容词把它给表达出来?(悲惨!可怜!同情!难过!……)
2、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身处这样的境地,我们可能会作出什么选择呢?(逃避/自杀/酗酒/面对……)
3、各种各样的回答都有,而贝多芬,面对着自己这苦难的一生,这悲惨的一生,他又是如何对待的?(尽量用原文语言回答)(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
提示:P73第14、15段。(学生读这两段)
4、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腾,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创作音乐。)
5、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在文章中找)(《月光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提示:播放音乐:《第九交响曲》
6、在音乐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欢乐)(对,从事于讴歌欢乐,他要一生歌唱欢乐。(P80第53段,54段)。这是他毕生的计划。)
7、那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传记在结尾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学生读最后两段)。
8、怎样理解这句话?(前后桌讨论2分钟,派代表回答。)
(就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
9、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一个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具有大无畏勇敢精神的伟大音乐家。)
三、走近生活
除了贝多芬,我们再放眼现实生活以及电视媒体的报道,还有谁也像贝多芬一样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取得自己的成功,走向自己的人生辉煌?大家举举例子。
外国的:保尔、霍金、海伦•凯勒……
中国的:邰丽华、李丽、杨光……
总结:好,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所熟悉的人。
思考:我们经常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其实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那么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失败时,该怎样去面读对呢?(学生自由发言)
四、师生互动探讨(人物品质的启迪)
西西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会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听说他悲观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了正在下山的西西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划,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见到太不幸的人,所以,看见西西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的我仍感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西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么漂亮的蝴蝶!”
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下身瘫痪,他躺在病床上用手摸索着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残疾,却坚持学外语、学医。
生活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会回报你以灿烂晴空,你对它哭,它就会回报你以滂沱大雨。回想我们这十几年所走的路,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上或是人际交际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比如说教师批评、班干部落选,与朋友翻脸,被人欺骗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就是失败挫折。当时我们是如何面对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贝多芬以及像贝多芬一样的人的事迹之后,是否有新的想法呢?有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当初自己面对挫折的经历以及现在的感受的?(学生自由发言,自述经历)
五、总结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但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无失败就无所谓成功,人们正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不屈不挠,继续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
半丁说过:“苦难就是财富,因为苦难,我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大凡最终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从这所大学中锻炼出来的。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如果你要使自己的一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那么,当生活的厄运降临到头上时,要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大声歌唱。
六、作业
1、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从以下几个名人传记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读后感:《巴金传》《雨果传》《用心看世界——海伦•凯勒传》《托尔斯泰传》《渴望生活——凡高传》《米开朗琪罗传》《姚明传》《身残志坚罗斯福》《拿破仑传》《毛泽东传》。
2、完成2007年(海南、宁夏卷)现代文阅读(《叶圣陶在四川》)。
与贝多芬有关的故事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多数的时间内,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以致没有对他的家庭和气一点,甚至也没有关心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起初,善良的祖父还使这个家庭免于受太多的苦,而且看到他的最大的孙子是有音乐才能的,也许使他很快乐。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他就去世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那里,让他在那里艰苦的练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都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的声音。不久,不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在外面一个酒店里喝酒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拉下来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为了使他看上象一个神童,他的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所以当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较好,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还不够令人兴奋。
二、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老师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的经理尼费(Neefe) 的手里。他是一位良好的音乐教师,也是一个友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说来是一个幸运。但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学习两三个月以上,因为读书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
年轻的贝多芬有生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的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当他已十四岁的时候,他被任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当那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一是多么高兴啊!
三、访问莫扎特
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头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术的展品,只是有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贝多芬生气了,要求那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以致莫扎特走到隔壁房间门口告诉在里面聚会的一群朋友说:“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
四、贝多芬和海顿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里是不能有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老爸爸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首先转向海顿学习。
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最初一段时期,并且在作曲和指挥自己的最伟大作口中比过任何时候都理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由于他要求究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但是当贝多芬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时,他很生气。
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教对位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久,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意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自己高兴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了他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特意把窗户3砍掉一块。
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搬家。每当他处于作曲的热潮时,他总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这样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而是坐在地板上弹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是总是没吸多少钱的原因。
六、失聪
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耳朵真正越来越聋时,他就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情,甚至比眼睛瞎了还糟。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然后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写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对他来说,音乐不仅是把甜美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後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於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後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此後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听不见声音的巨人~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後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热情的火山~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由於「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後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
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後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乐圣不擅人间事~
由於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後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沈,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快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於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这是贝多芬最後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後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後的春雷响起了~
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後一口气。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