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6阅读:
字号:小|大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如真似幻的梦境”,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包括三篇散文《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及一篇指导散文阅读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重要的审美原则,也是现代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现代散文重在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所谓“感”是说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发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所谓“悟”,是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这里,眼前物、身边事是“实”,而人生的感悟就是“虚”。
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现代散文“虚实”关系的艺术法则。阅读短文可以让学生:(1)领会“虚”与“实”的含义: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2)理解现代散文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明白散文的着眼点在“虚”,“实”是为虚而设的,而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这篇短文对学生阅读散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理解散文中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把握了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可以解决如下几个散文阅读中的问题:
一是散文的谋篇布局。作者使“实”充盈而富于暗示性而向“虚”转化和升华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思路。分析这一过程可以解决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问题。
二是表现手法的作用问题。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就是要分析其如何表现或突出“实”的特点并使其富有暗示性。
三是选材取材的作用。散文中作为“实”呈现的材料不一定是单一的,作者为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有时还会选用其它的材料。分析这些材料的写作用意是散文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点。
因此本单元可将探讨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散文的选材取材的作用上进行拓展。
本单元的三篇散文都是很好地处理了“虚实”关系问题的文章。《森林中的绅士》借写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和生活状态,突出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意在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云霓》由“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引出预示雨水的自然云霓,再由大自然的云霓引申到“能满足大旱时代渴望”的时代“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则由登临铁塔的“所见”触发作者的“沉思”,并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2.目标定位
(1)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
(2)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
(3)能对散文中作者取材的用意进行赏析。
(4)能在写作中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3.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可由知识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切入,围绕虚与实的问题将三篇散文联系在一起,把握三篇散文的“实”和“虚”,重点探究散文作者是如何促使“实”向“虚”的转化与升华的,并作适当的拓展延伸。可用4课时,分为四个阶段。
(1)学习《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整理相关知识,理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并进而领悟散文阅读的技巧。可用半个课时完成。
(2)围绕虚与实解读三篇散文,落实由“实”入“虚”的散文阅读技巧。重点探讨《森林中的绅士》一文是如何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的。可用1.5课时完成。
(3)探究散文中材料的作用。可用一个课时完成。
(4)由读向写延伸。通过写作实践更好地理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可用一个课时进行作文辅导。
二、专题探究
(一)“实”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
我们知道散文主要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而这种人生感悟又是以身边事、物、人等具体可感的形象为载体的。这就是说“虚”是蕴含在“实”中的。但是“实”要能向“虚”转化和升华,作者就必须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为了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作者一方面必须强化主体性,作者的感受越独特,就越富有暗示性;另一方面作者又要调动各种手段来使“实”充盈,以利于向“虚”转化和升华。请看《都江堰》第二部分中的一段: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本段描写都江堰的水,“窜出去”“撒起野”“翻卷咆哮”“壮丽”“强悍”等词语突出了水的富有野性的特点,而“乖乖地”“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等词语突出了水的驯顺的特点。而“一场千年的收伏战”则暗示了水是被人征服的。为了突出都江堰的水富有野性而又驯顺的特点,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而作者的情感也正蕴含在这些手法的运用之中。很明显,这里,作者明确地表达了对人征服了水的赞美。
由此可见作者使用的手段包括:
(1)遣词造句。作者的遣词造句中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说主体意识很强,因此是很富有暗示性的。遣词造句包括如下一些特点:一是使用很多语意近似的词语。二是富有暗示性的词语、句子。
(2)表现手法。一是直接描写。作者经常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对“实”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表现“实”的某种特点。二是采用铺垫、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实”的特点。如果作者觉得“实”还不够充盈,又可以采用联想的手法,丰富“实”的意蕴。总之,作者运用表现手法的目的是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而能向“虚”转化和升华。
以《森林中的绅士》为例:
本文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活状态,这是文章的“实”。文章并只是纯粹在描写豪猪,而是借此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这是文章的“虚”。那么“实”是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的呢?
(1)作者在描写豪猪时使用的很多语意近似的词语,如潇洒悠闲、逍遥自在、无所用心、从容自在、不慌不忙、安安逸逸、优游自在,从而突出了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
(2)使用暗示性很强的语句: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读者只要联系前文就可知作者认为豪猪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倒致了绝种。
(3)在行文中,作者运用了类比和拟人的手法,一再将豪猪和绅士进行类比,并把豪猪比拟为绅士。这些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一方面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突出了其“绅士风度”。这使“实”显得非常充盈。另一方面这些手法的运用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绅士们”的典型特征,而这恰恰暗示了这些绅士的生活方式正是作者所担忧的,所要否定的,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这样,作者就由写豪猪(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虚):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作者也是借此提醒艰苦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二)散文中材料的作用
散文中作为“实”呈现的材料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常常是多个材料并用。当然这些材料有主次之分。直接承载“虚”的材料是主体材料,而其它材料可称为穿插材料。一般来说,主体材料是直接为主旨服务的,而穿插材料是为了使“实”(主体材料)充盈而富于暗示性而服务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为主体材料作铺垫,或衬托主体材料;二是丰富充实写作内容,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例如《云霓》一文标题是“云霓”,前半部分却用较长篇幅详细描绘人们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备受煎熬的无奈和辛酸,为什么?作者是以此引出能预示雨水的云霓,同时衬托出云霓带给人希望的特点。再如第一单元的《汉家寨》中要写的是汉家寨,可是第一部分突出表现吐鲁番盆地戈壁滩荒漠,为什么呢?也是为下文写汉家寨中的一老一少作铺垫,同时反衬汉家寨人坚忍顽强的精神。
具体如何把握作者选材的用意呢?只要辨明所分析的材料与主体材料的关系及在文中的位置即可:
(1)是主体材料的构成部分的:表现主体材料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点明主题。
(2)放在主体材料前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
(3)放在主体材料的后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或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
(4)与主体材料相反或有不同点的:与主材料形成对比,反衬或突出主体材料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
1.扩大阅读面。要让学生领悟虚与实的审美原则,提高这类散文的鉴赏水平,单靠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是不够的。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宜印发一些这类散文给学生阅读。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所采用的文本很多是这类虚实结合的散文。如2005年的《春天的梦》(全国卷2)、《土地》(湖北卷)、《日历》(福建卷)、《看树》(天津卷)等,2006年的《行吟阁随想》(安徽卷)、《夕照透入书房》(广东卷)、《一幅烟雨牛鹭图》(江苏卷)、《秋光里的黄金树》(江西卷)、《杨柳》(辽宁卷)、《阳光的香味》(全国卷1)、《绵绵土》(全国卷2)、《乡村的瓦》(四川卷)等,2007年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全国卷1)、《泥泞》(广东卷)、《雪野里的精灵》(天津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福建卷)、《泰山很大》(江西卷)、《泰山之思》(浙江卷)、《乡村的风》(安徽卷)、《炉火》(辽宁卷)、《灯火的温情》(山东卷)等。可从中选择一些给学生阅读。
2.引导探究。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时可联系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如探究散文材料的作用时,可结合以上所列阅读题中的一些题目,如:
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2006年四川卷《乡村的瓦》:(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07年广东卷《泥泞》: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007年四川卷《乡村的瓦》: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2007年全国卷1《总想为你唱支歌》:(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2)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总结散文阅读技巧。在广泛的阅读及深入的探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散文阅读技巧。
首先要透过作者的遣词造句充分把握“实”的特点,反复阅读把握其暗示性,特别是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从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这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鉴赏时要有明确的意识:散文的着眼点是“虚”,“实”是为“虚”而设的。要理解散文中作者所动用的各种手段包括表现手法都是为了使“实”充盈而向“虚”转化和升华。因此在鉴赏表现手法或语言时都要紧扣住散文所表现的“虚”来进行。
四、题型设计: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成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尾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青菜》)
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
2.阅读《炉火》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炉火 臧克家
①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②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③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④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⑥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⑦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⑧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⑨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有什么作用?
(3)第六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暖气?
(4)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5)请概括本文的主旨。
3.作文:
你已度过了十年的校园生活,对校园生活有着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对校园生活一定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请以“校园的 ”(填入校园中的事物)为题,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或认识与思考。注意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青菜的谦卑及孩子们对青菜的爱护,表达了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2.(1)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3)写暖气和炉火形成对比,突出了炉火有性格有活力,能给我以光。(4)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5)文章主旨是:本文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略
1.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如真似幻的梦境”,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包括三篇散文《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及一篇指导散文阅读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重要的审美原则,也是现代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现代散文重在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所谓“感”是说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发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所谓“悟”,是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这里,眼前物、身边事是“实”,而人生的感悟就是“虚”。
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现代散文“虚实”关系的艺术法则。阅读短文可以让学生:(1)领会“虚”与“实”的含义: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2)理解现代散文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明白散文的着眼点在“虚”,“实”是为虚而设的,而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这篇短文对学生阅读散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理解散文中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把握了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可以解决如下几个散文阅读中的问题:
一是散文的谋篇布局。作者使“实”充盈而富于暗示性而向“虚”转化和升华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思路。分析这一过程可以解决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问题。
二是表现手法的作用问题。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就是要分析其如何表现或突出“实”的特点并使其富有暗示性。
三是选材取材的作用。散文中作为“实”呈现的材料不一定是单一的,作者为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有时还会选用其它的材料。分析这些材料的写作用意是散文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点。
因此本单元可将探讨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散文的选材取材的作用上进行拓展。
本单元的三篇散文都是很好地处理了“虚实”关系问题的文章。《森林中的绅士》借写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和生活状态,突出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意在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云霓》由“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引出预示雨水的自然云霓,再由大自然的云霓引申到“能满足大旱时代渴望”的时代“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则由登临铁塔的“所见”触发作者的“沉思”,并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2.目标定位
(1)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
(2)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
(3)能对散文中作者取材的用意进行赏析。
(4)能在写作中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3.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可由知识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切入,围绕虚与实的问题将三篇散文联系在一起,把握三篇散文的“实”和“虚”,重点探究散文作者是如何促使“实”向“虚”的转化与升华的,并作适当的拓展延伸。可用4课时,分为四个阶段。
(1)学习《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整理相关知识,理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并进而领悟散文阅读的技巧。可用半个课时完成。
(2)围绕虚与实解读三篇散文,落实由“实”入“虚”的散文阅读技巧。重点探讨《森林中的绅士》一文是如何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的。可用1.5课时完成。
(3)探究散文中材料的作用。可用一个课时完成。
(4)由读向写延伸。通过写作实践更好地理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可用一个课时进行作文辅导。
二、专题探究
(一)“实”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
我们知道散文主要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而这种人生感悟又是以身边事、物、人等具体可感的形象为载体的。这就是说“虚”是蕴含在“实”中的。但是“实”要能向“虚”转化和升华,作者就必须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为了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作者一方面必须强化主体性,作者的感受越独特,就越富有暗示性;另一方面作者又要调动各种手段来使“实”充盈,以利于向“虚”转化和升华。请看《都江堰》第二部分中的一段: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本段描写都江堰的水,“窜出去”“撒起野”“翻卷咆哮”“壮丽”“强悍”等词语突出了水的富有野性的特点,而“乖乖地”“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等词语突出了水的驯顺的特点。而“一场千年的收伏战”则暗示了水是被人征服的。为了突出都江堰的水富有野性而又驯顺的特点,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而作者的情感也正蕴含在这些手法的运用之中。很明显,这里,作者明确地表达了对人征服了水的赞美。
由此可见作者使用的手段包括:
(1)遣词造句。作者的遣词造句中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说主体意识很强,因此是很富有暗示性的。遣词造句包括如下一些特点:一是使用很多语意近似的词语。二是富有暗示性的词语、句子。
(2)表现手法。一是直接描写。作者经常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对“实”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表现“实”的某种特点。二是采用铺垫、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实”的特点。如果作者觉得“实”还不够充盈,又可以采用联想的手法,丰富“实”的意蕴。总之,作者运用表现手法的目的是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而能向“虚”转化和升华。
以《森林中的绅士》为例:
本文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活状态,这是文章的“实”。文章并只是纯粹在描写豪猪,而是借此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这是文章的“虚”。那么“实”是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的呢?
(1)作者在描写豪猪时使用的很多语意近似的词语,如潇洒悠闲、逍遥自在、无所用心、从容自在、不慌不忙、安安逸逸、优游自在,从而突出了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
(2)使用暗示性很强的语句: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读者只要联系前文就可知作者认为豪猪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倒致了绝种。
(3)在行文中,作者运用了类比和拟人的手法,一再将豪猪和绅士进行类比,并把豪猪比拟为绅士。这些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一方面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突出了其“绅士风度”。这使“实”显得非常充盈。另一方面这些手法的运用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绅士们”的典型特征,而这恰恰暗示了这些绅士的生活方式正是作者所担忧的,所要否定的,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这样,作者就由写豪猪(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虚):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作者也是借此提醒艰苦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二)散文中材料的作用
散文中作为“实”呈现的材料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常常是多个材料并用。当然这些材料有主次之分。直接承载“虚”的材料是主体材料,而其它材料可称为穿插材料。一般来说,主体材料是直接为主旨服务的,而穿插材料是为了使“实”(主体材料)充盈而富于暗示性而服务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为主体材料作铺垫,或衬托主体材料;二是丰富充实写作内容,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例如《云霓》一文标题是“云霓”,前半部分却用较长篇幅详细描绘人们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备受煎熬的无奈和辛酸,为什么?作者是以此引出能预示雨水的云霓,同时衬托出云霓带给人希望的特点。再如第一单元的《汉家寨》中要写的是汉家寨,可是第一部分突出表现吐鲁番盆地戈壁滩荒漠,为什么呢?也是为下文写汉家寨中的一老一少作铺垫,同时反衬汉家寨人坚忍顽强的精神。
具体如何把握作者选材的用意呢?只要辨明所分析的材料与主体材料的关系及在文中的位置即可:
(1)是主体材料的构成部分的:表现主体材料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点明主题。
(2)放在主体材料前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
(3)放在主体材料的后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或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
(4)与主体材料相反或有不同点的:与主材料形成对比,反衬或突出主体材料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
1.扩大阅读面。要让学生领悟虚与实的审美原则,提高这类散文的鉴赏水平,单靠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是不够的。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宜印发一些这类散文给学生阅读。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所采用的文本很多是这类虚实结合的散文。如2005年的《春天的梦》(全国卷2)、《土地》(湖北卷)、《日历》(福建卷)、《看树》(天津卷)等,2006年的《行吟阁随想》(安徽卷)、《夕照透入书房》(广东卷)、《一幅烟雨牛鹭图》(江苏卷)、《秋光里的黄金树》(江西卷)、《杨柳》(辽宁卷)、《阳光的香味》(全国卷1)、《绵绵土》(全国卷2)、《乡村的瓦》(四川卷)等,2007年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全国卷1)、《泥泞》(广东卷)、《雪野里的精灵》(天津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福建卷)、《泰山很大》(江西卷)、《泰山之思》(浙江卷)、《乡村的风》(安徽卷)、《炉火》(辽宁卷)、《灯火的温情》(山东卷)等。可从中选择一些给学生阅读。
2.引导探究。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时可联系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如探究散文材料的作用时,可结合以上所列阅读题中的一些题目,如:
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2006年四川卷《乡村的瓦》:(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07年广东卷《泥泞》: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007年四川卷《乡村的瓦》: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2007年全国卷1《总想为你唱支歌》:(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2)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总结散文阅读技巧。在广泛的阅读及深入的探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散文阅读技巧。
首先要透过作者的遣词造句充分把握“实”的特点,反复阅读把握其暗示性,特别是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从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这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鉴赏时要有明确的意识:散文的着眼点是“虚”,“实”是为“虚”而设的。要理解散文中作者所动用的各种手段包括表现手法都是为了使“实”充盈而向“虚”转化和升华。因此在鉴赏表现手法或语言时都要紧扣住散文所表现的“虚”来进行。
四、题型设计: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成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尾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青菜》)
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
2.阅读《炉火》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炉火 臧克家
①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②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③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④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⑥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⑦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⑧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⑨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有什么作用?
(3)第六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暖气?
(4)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5)请概括本文的主旨。
3.作文:
你已度过了十年的校园生活,对校园生活有着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对校园生活一定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请以“校园的 ”(填入校园中的事物)为题,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或认识与思考。注意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青菜的谦卑及孩子们对青菜的爱护,表达了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2.(1)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3)写暖气和炉火形成对比,突出了炉火有性格有活力,能给我以光。(4)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5)文章主旨是:本文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