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8阅读:
字号:小|大
克己复礼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背诵重点章节(12.1,3.1,16.2,13.3)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谓语前置的作用,了解孔子仁礼的阐述。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孔子的问答,理解“礼”与“仁”的关系,思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孔子的传说:
(1)龙生虎养鹰打扇
(2)“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
2.前面我们学过了他的为政篇,下面我们集体朗读要背诵的5章:
……
3.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他的说礼篇。
二.翻译1-5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谓语前置的特点和作用。
1.朗读1-5章。
……
2.一个学生朗读翻译,其他同学看原文。
……
3.两个同学说明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另外同学补充。
克:克制 复:回归 一日:一旦,表示假设,有一天
归:赞许 由:依靠 非礼:不符合礼
事:做,从事 监:通“鉴”,借鉴 郁郁:文彩丰富的样子
文:完美 谓:评论
4.掌握三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2)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
(3)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吾衰甚矣也 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谓语前置,用来强调前置的谓语部分,突出“甚矣”、“久矣”。
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解题: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2.这个观点孔子在第一章就开篇提出,请找出能反映这个观点的两句话:
……
(1)克己复礼是为仁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教师归纳:
这一章孔子论述了“仁”和“礼”的关系:
克己复礼就是“仁”的内涵,“礼”是“仁”的目标和外现。要义是“克己复礼”。
3.那么,孔子要回归的是什么礼呢?那里看出来?
……
推崇周礼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教师归纳: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4.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那么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右哪些例子?
……
(1)。(大夫)八佾舞于庭
(2)。觚不觚
归纳: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
四.小结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是为仁”的主张,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认为周礼最传统的礼乐思想。
对当前礼乐崩坏的现状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不满。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选修的第二专题:克己复礼。集体朗读第1-5章
2.提问:
(1)孔子在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
克己复礼为仁
(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
……
周礼
(3)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恢复周礼的?请具体说明。
……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下提出的,具体例子:(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
二.翻译6-10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中提出了要恢复周礼的主张,那么周礼到底有哪些内涵?请看后面6-10章。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六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有道:政治清明 自……出:由……发出命令 希:通“稀”,少
盖:大概 陪臣:重臣,隔了一层的臣子 执国命:掌握国家的命运
庶人:老百姓 不议:不非议朝政(指政治清明了)
朗读这一章。孔子认为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
天下有道。
2.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七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奚:哪一个,什么。疑问代词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
正名:纠正名分(与礼乐制度向违背的各种名分)
奚其正:正名干什么?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阙如:空缺,保持沉默。
中:适当 错:通“措”,放置 名(之):给名分
无所苟:没有什么马虎。苟,马虎 而已:(才)罢了
四个句子:
(1)子将奚先:子将先奚,宾语前置。
(2)有是哉,子之迂也:谓语前置,强调孔子迂腐之深。
(3)奚其正:其正奚,宾语前置。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4)野哉,由也:谓语前置,强调子路粗野之深,表达了孔子对子路不认可正名强烈的不满和批评。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孔子认为礼的含义是什么?
……
正名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
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八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君君:君有君道,第一个“君”,名词,君主;第二个“君”,动词,守君道,有君道(同下面的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信:诚然,这里表示假设 虽:即使 诸:“之乎”,它么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九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孝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弟,同“悌”,敬爱兄长 犯上:冒犯长官
鲜:少 务:致力,从事 本:根本
道:原则
两个句子:
(1)未之有也: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宾语前置
(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大概是仁的根本。判断句,其……与,大概……吧,表揣测。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
孝弟
5.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十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色:在侍奉父母时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弟子:为人弟,为人子
服其劳:尽力效劳。服,做,从事 先生:年长者 馔:吃喝
曾:竟 以为:把……作为
一个句子:
曾是以为孝乎:曾以是为孝乎。宾语前置。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的内涵是什么?
……
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三.归纳
这五章语录阐述了恢复周礼的内涵,主要有:天下要有道、要正名、要各司其道、要孝弟、要保持进该和悦的神色。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1.基础知识及知能演练联系答案
2.朗读第六-九章。提问:
(1)孔子要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为什么?
……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周礼鉴于二代,郁郁而文,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
(2)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3)请一个同学翻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考:宋代儒学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是确实强调了臣下和子女的义务,强调了臣下对君主的忠诚,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但是孔子同样也强调了君主、父母的义务:君要行君道,父要有父道。但是后世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片面强调了君权和父权,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极致。
主要是宋代开始的。文后有一则“相关链接”,从妇女守节的一个角度进行了深刻探索。请看全文。
二.翻译10-13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昨天我们说到了孔子主张周礼,从国家的大局看要做到: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个人看要讲孝弟。那么怎样做才算“孝悌”?请看第10、11章。
1.朗读第10、11章
2.翻译第10章,解释重点词语、句子。
……
色:侍奉父母时应该保持的敬爱和悦的神色 弟子:即子弟。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
先生:年长者 馔:吃喝 曾:竟
曾是以为孝乎:宾语前置,曾以是为孝乎,竟把这也当作孝么?
丧:丧期 已:太,表程度深 为礼、为乐:习礼奏乐
坏:毁弃,破坏 崩:废弛 没、升:指谷物吃尽或谷物登场
期:期年,周年 已:停止 衣:动词,穿
女:汝,你 旨:美味的食物,名词 甘:动词,觉得甜蜜
乐:音乐,名词、快乐,形容词 免:离开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状语后置,子生三年,然后于父母之怀免。
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判断句。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状语后置,予也于其父母有三年之爱乎
3.这两则文字,孔子提出了为孝的两个主张:
(1)色,有事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酒食时让父母吃食,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能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2)守丧三年。
4.对于守丧三年,孔子和宰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结合这则文字,你认为宰我是怎样一个人?对于守丧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
老师的看法:
宰我:不注重表面形式;他敢于对师长提出自己的建议,思维活跃,好学深思,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人。
守丧三年:不赞成。因为真正的怀念应该永载人的内心,有时候流于形式的东西常常表示人将要遗忘;再说尽孝道更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
赞成。父母抚养子女辛勤付出何止三年,从怀胎十月,到哺育周年,再到上学求知,父母的付出可谓多矣,我们守丧三年完全应该;虽然人死无魂,但是我们只求安心。
5.好。再看孔子对礼乐的总结。
齐读最后两章。
翻译……
这里的云:助词,表强调;说 而:如果,表假设
如……何:固定句式,对……怎么样,怎样对……
三.归纳
这个专题中孔子的语录重点阐述了“礼”,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从国家大局看,要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个人来看要孝悌,色,守丧三年。
课文只是节选,我们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也只是海的点滴,对孔子的许多评点也都是就事论事和管中窥豹。总之,孔子的礼治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穷一辈子的时间去理解和探索。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
四.作业。
完成语文作业本,周日晚上交齐。
教学目标:
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背诵重点章节(12.1,3.1,16.2,13.3)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谓语前置的作用,了解孔子仁礼的阐述。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孔子的问答,理解“礼”与“仁”的关系,思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孔子的传说:
(1)龙生虎养鹰打扇
(2)“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
2.前面我们学过了他的为政篇,下面我们集体朗读要背诵的5章:
……
3.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他的说礼篇。
二.翻译1-5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谓语前置的特点和作用。
1.朗读1-5章。
……
2.一个学生朗读翻译,其他同学看原文。
……
3.两个同学说明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另外同学补充。
克:克制 复:回归 一日:一旦,表示假设,有一天
归:赞许 由:依靠 非礼:不符合礼
事:做,从事 监:通“鉴”,借鉴 郁郁:文彩丰富的样子
文:完美 谓:评论
4.掌握三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2)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
(3)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吾衰甚矣也 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谓语前置,用来强调前置的谓语部分,突出“甚矣”、“久矣”。
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解题: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2.这个观点孔子在第一章就开篇提出,请找出能反映这个观点的两句话:
……
(1)克己复礼是为仁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教师归纳:
这一章孔子论述了“仁”和“礼”的关系:
克己复礼就是“仁”的内涵,“礼”是“仁”的目标和外现。要义是“克己复礼”。
3.那么,孔子要回归的是什么礼呢?那里看出来?
……
推崇周礼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教师归纳: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4.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那么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右哪些例子?
……
(1)。(大夫)八佾舞于庭
(2)。觚不觚
归纳: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
四.小结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是为仁”的主张,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认为周礼最传统的礼乐思想。
对当前礼乐崩坏的现状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不满。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选修的第二专题:克己复礼。集体朗读第1-5章
2.提问:
(1)孔子在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
克己复礼为仁
(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
……
周礼
(3)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恢复周礼的?请具体说明。
……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下提出的,具体例子:(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
二.翻译6-10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中提出了要恢复周礼的主张,那么周礼到底有哪些内涵?请看后面6-10章。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六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有道:政治清明 自……出:由……发出命令 希:通“稀”,少
盖:大概 陪臣:重臣,隔了一层的臣子 执国命:掌握国家的命运
庶人:老百姓 不议:不非议朝政(指政治清明了)
朗读这一章。孔子认为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
天下有道。
2.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七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奚:哪一个,什么。疑问代词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
正名:纠正名分(与礼乐制度向违背的各种名分)
奚其正:正名干什么?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阙如:空缺,保持沉默。
中:适当 错:通“措”,放置 名(之):给名分
无所苟:没有什么马虎。苟,马虎 而已:(才)罢了
四个句子:
(1)子将奚先:子将先奚,宾语前置。
(2)有是哉,子之迂也:谓语前置,强调孔子迂腐之深。
(3)奚其正:其正奚,宾语前置。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4)野哉,由也:谓语前置,强调子路粗野之深,表达了孔子对子路不认可正名强烈的不满和批评。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孔子认为礼的含义是什么?
……
正名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
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八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君君:君有君道,第一个“君”,名词,君主;第二个“君”,动词,守君道,有君道(同下面的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信:诚然,这里表示假设 虽:即使 诸:“之乎”,它么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九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孝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弟,同“悌”,敬爱兄长 犯上:冒犯长官
鲜:少 务:致力,从事 本:根本
道:原则
两个句子:
(1)未之有也: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宾语前置
(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大概是仁的根本。判断句,其……与,大概……吧,表揣测。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
孝弟
5.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十章。
……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色:在侍奉父母时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弟子:为人弟,为人子
服其劳:尽力效劳。服,做,从事 先生:年长者 馔:吃喝
曾:竟 以为:把……作为
一个句子:
曾是以为孝乎:曾以是为孝乎。宾语前置。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的内涵是什么?
……
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三.归纳
这五章语录阐述了恢复周礼的内涵,主要有:天下要有道、要正名、要各司其道、要孝弟、要保持进该和悦的神色。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1.基础知识及知能演练联系答案
2.朗读第六-九章。提问:
(1)孔子要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为什么?
……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周礼鉴于二代,郁郁而文,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
(2)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3)请一个同学翻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考:宋代儒学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是确实强调了臣下和子女的义务,强调了臣下对君主的忠诚,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但是孔子同样也强调了君主、父母的义务:君要行君道,父要有父道。但是后世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片面强调了君权和父权,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极致。
主要是宋代开始的。文后有一则“相关链接”,从妇女守节的一个角度进行了深刻探索。请看全文。
二.翻译10-13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昨天我们说到了孔子主张周礼,从国家的大局看要做到: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个人看要讲孝弟。那么怎样做才算“孝悌”?请看第10、11章。
1.朗读第10、11章
2.翻译第10章,解释重点词语、句子。
……
色:侍奉父母时应该保持的敬爱和悦的神色 弟子:即子弟。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
先生:年长者 馔:吃喝 曾:竟
曾是以为孝乎:宾语前置,曾以是为孝乎,竟把这也当作孝么?
丧:丧期 已:太,表程度深 为礼、为乐:习礼奏乐
坏:毁弃,破坏 崩:废弛 没、升:指谷物吃尽或谷物登场
期:期年,周年 已:停止 衣:动词,穿
女:汝,你 旨:美味的食物,名词 甘:动词,觉得甜蜜
乐:音乐,名词、快乐,形容词 免:离开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状语后置,子生三年,然后于父母之怀免。
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判断句。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状语后置,予也于其父母有三年之爱乎
3.这两则文字,孔子提出了为孝的两个主张:
(1)色,有事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酒食时让父母吃食,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能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2)守丧三年。
4.对于守丧三年,孔子和宰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结合这则文字,你认为宰我是怎样一个人?对于守丧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
老师的看法:
宰我:不注重表面形式;他敢于对师长提出自己的建议,思维活跃,好学深思,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人。
守丧三年:不赞成。因为真正的怀念应该永载人的内心,有时候流于形式的东西常常表示人将要遗忘;再说尽孝道更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
赞成。父母抚养子女辛勤付出何止三年,从怀胎十月,到哺育周年,再到上学求知,父母的付出可谓多矣,我们守丧三年完全应该;虽然人死无魂,但是我们只求安心。
5.好。再看孔子对礼乐的总结。
齐读最后两章。
翻译……
这里的云:助词,表强调;说 而:如果,表假设
如……何:固定句式,对……怎么样,怎样对……
三.归纳
这个专题中孔子的语录重点阐述了“礼”,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从国家大局看,要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个人来看要孝悌,色,守丧三年。
课文只是节选,我们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也只是海的点滴,对孔子的许多评点也都是就事论事和管中窥豹。总之,孔子的礼治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穷一辈子的时间去理解和探索。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
四.作业。
完成语文作业本,周日晚上交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