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9阅读:
字号:小|大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诵读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把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诵读表现、传递出来。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解题、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 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 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 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二)课文诵读,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4.要求看阅读提示注解等各方面内容,准备老师的提问:
(1)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明确:它讲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2)大肆征兵,老百姓生离死别的画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诗句来描述?
明确:诗歌的第一段
(三)分析诗歌第一段
1.学生齐读,正音“耶”、“干”,释义“耶娘”、“妻子”、“干”。
“耶”通“爷”,父亲。
“干”读“gān”,冲。
“妻子”,妻子和子女。
2.问:“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3.老师追问: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问:“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
5.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送别场面。
(四)分析诗歌第二段
1.指名读,由学生评价。
2.问:“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点行频”何以见得?在诗中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明确:道旁过者——杜甫
行人——征人
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
4.问:“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五)分析诗歌第三段
1.让学生齐读后说说这一段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老师补充: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2.问:对于这样的惨相,役夫是否“敢申恨”?
明确:不敢,敢怒不敢言。
老师追问:最终有没有“申恨”?
明确:有。
不敢申恨可最终还是申述了,把征夫的苦难和恐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3.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六)小结: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 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兵车行》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听着录音朗读,再一次体味诗歌沉郁怨愤的基调。
(放录音)
板书设计:兵 车 行
杜甫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诵读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把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诵读表现、传递出来。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解题、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 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 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 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二)课文诵读,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4.要求看阅读提示注解等各方面内容,准备老师的提问:
(1)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明确:它讲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2)大肆征兵,老百姓生离死别的画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诗句来描述?
明确:诗歌的第一段
(三)分析诗歌第一段
1.学生齐读,正音“耶”、“干”,释义“耶娘”、“妻子”、“干”。
“耶”通“爷”,父亲。
“干”读“gān”,冲。
“妻子”,妻子和子女。
2.问:“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3.老师追问: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问:“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
5.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送别场面。
(四)分析诗歌第二段
1.指名读,由学生评价。
2.问:“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点行频”何以见得?在诗中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明确:道旁过者——杜甫
行人——征人
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
4.问:“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五)分析诗歌第三段
1.让学生齐读后说说这一段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老师补充: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2.问:对于这样的惨相,役夫是否“敢申恨”?
明确:不敢,敢怒不敢言。
老师追问:最终有没有“申恨”?
明确:有。
不敢申恨可最终还是申述了,把征夫的苦难和恐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3.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六)小结: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 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兵车行》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听着录音朗读,再一次体味诗歌沉郁怨愤的基调。
(放录音)
板书设计:兵 车 行
杜甫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