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引用(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9阅读:
字号:小|大
语言仿写之四——引用
编写:宜章一中刘素华
【导入】:引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从内容上来看,引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来看,引用的形式多姿多彩。常见的有引用诗句、谜语、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格言和歌曲等。今天,我们将以诗句入手,一展引用艺术的魅力。
要做到“恰当引用”,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
1、明引 2、暗引 3、嵌引
【引用的艺术】
一、明引诗文出文采
1、明引名言警句是引用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因受语流中某一词或短语的启迪而联想到曾经碰到过的也刚好有这个词或短语的名言警句;或者由于意旨相近而由此及彼。
例1、现代文明的拥有,使得本已很累的人们更加模糊了诚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象隐藏于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中,抽象的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罗兰曾说:“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美貌、健康、才学、金钱、荣誉……生命的小舟上要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不知失掉了诚信的年轻人哪,能否驾驭生命之舟,由此,便想到了林肯最爱读的那首诗:“健康的红晕变成了死亡的惨白,金色的沙龙变成了棺木与尸衣,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噢,人类何必骄傲呢?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的翰海吞没了美貌与健康,吞没了金钱与荣誉,狡诈的文明人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还剩下什么?! (《诚信归去来》)
2、有的时候,由相近联想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或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词佳句汇集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
例2、带着满脑子的问号,我碰到了文学老师。她正品茗吟词呢。啜一口清茶,她略带文化的忧郁,缓缓而道:“风是一种文化,对的,一种文化。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什么桃花文化,青铜文化……风,也是一种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永恒的文化。譬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妙不可言的文化。(《风是什么》)
二、暗引仿作显新意
例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年寒窗,九章算术,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五经,四书三德,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德育英才泽神州。(《山村的故事》)
其实引用得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这完全决定于作者平日的阅读。本例作者暗引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对诗的典雅故事。要是没有熟背过那段诗文,可以肯定地说在考场上是不能写出如此文采飞扬而又意蕴无穷的句子来的。先将一到十顺说,再倒说,而句句都与山村教师的艰辛密切相联,形神俱备,实乃绝笔。当然像古代这种现象很多。
三、嵌引显语言生动
例6、起风了。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静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得大树乱颤。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春夏秋冬》)
嵌引的第一种方法:将要引用的一句诗分成几部分嵌入到一句话的不同位置并使其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
本段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和“斜峭春风吹酒醒”两句诗,先将其划分为四个小的短语,然后再将其嵌入句子中,并加上引号。这样做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富有朝气。
例7、思想火花的迸射。大凡在艺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正是艺术家们对自身艺术生命的一种创新。明明是“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使旧东西有了新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花的发射。(《雪化了以后是什么? 》)
嵌引的第二种方法:将要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到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这个嵌入的诗句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如“月下独酌”和“对影成三人”嵌入后均成所在分句的谓语部分。
嵌引的第三种方法:将要引用的旧事、逸闻、诗句简缩成一个词或短语,加上引号后嵌入句中,让读者一看便想起这个词或短语所包含的旧事、逸闻或诗句或其意思。如“光泽照人的”和 “铜丝”就是属于这类。这种方法就是古人为了求雅而用的雅词这种使用典故方式。当然嵌引时这些方法肯定是综合运用的而不是单一的,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文章出文采。
课堂练习:
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运用明引、暗引或嵌引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1、明引。
我穿越时空,我追溯流光,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双矍铄的眼睛注视着我的双眸,一声声昂扬的呐喊萦绕在我的耳畔。于是,朦胧的思绪穿透了远方的晨雾,远古的笙箫澄明了心中的尘埃。心灵的选择该是于谦的《石灰吟》,心灵的选择该是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心灵的选择该是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心灵的选择该是万事皆休后的坦然从容……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
又如: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生活有了“你”(文学),才显得美丽》)
解说:读这段文字,读者仿佛真正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今,深切感知文学对人的熏陶,仿佛文学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读后令人心胸激荡。这些诗文不仅支撑着文章的结构,表现文学对人的作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增添了文章的韵味,散发出中国诗文化诱人的芳香。
编写:宜章一中刘素华
【导入】:引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从内容上来看,引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来看,引用的形式多姿多彩。常见的有引用诗句、谜语、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格言和歌曲等。今天,我们将以诗句入手,一展引用艺术的魅力。
要做到“恰当引用”,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
1、明引 2、暗引 3、嵌引
【引用的艺术】
一、明引诗文出文采
1、明引名言警句是引用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因受语流中某一词或短语的启迪而联想到曾经碰到过的也刚好有这个词或短语的名言警句;或者由于意旨相近而由此及彼。
例1、现代文明的拥有,使得本已很累的人们更加模糊了诚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象隐藏于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中,抽象的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罗兰曾说:“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美貌、健康、才学、金钱、荣誉……生命的小舟上要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不知失掉了诚信的年轻人哪,能否驾驭生命之舟,由此,便想到了林肯最爱读的那首诗:“健康的红晕变成了死亡的惨白,金色的沙龙变成了棺木与尸衣,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噢,人类何必骄傲呢?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的翰海吞没了美貌与健康,吞没了金钱与荣誉,狡诈的文明人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还剩下什么?! (《诚信归去来》)
2、有的时候,由相近联想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或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词佳句汇集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
例2、带着满脑子的问号,我碰到了文学老师。她正品茗吟词呢。啜一口清茶,她略带文化的忧郁,缓缓而道:“风是一种文化,对的,一种文化。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什么桃花文化,青铜文化……风,也是一种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永恒的文化。譬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妙不可言的文化。(《风是什么》)
二、暗引仿作显新意
例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年寒窗,九章算术,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五经,四书三德,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德育英才泽神州。(《山村的故事》)
其实引用得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这完全决定于作者平日的阅读。本例作者暗引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对诗的典雅故事。要是没有熟背过那段诗文,可以肯定地说在考场上是不能写出如此文采飞扬而又意蕴无穷的句子来的。先将一到十顺说,再倒说,而句句都与山村教师的艰辛密切相联,形神俱备,实乃绝笔。当然像古代这种现象很多。
三、嵌引显语言生动
例6、起风了。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静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得大树乱颤。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春夏秋冬》)
嵌引的第一种方法:将要引用的一句诗分成几部分嵌入到一句话的不同位置并使其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
本段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和“斜峭春风吹酒醒”两句诗,先将其划分为四个小的短语,然后再将其嵌入句子中,并加上引号。这样做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富有朝气。
例7、思想火花的迸射。大凡在艺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正是艺术家们对自身艺术生命的一种创新。明明是“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使旧东西有了新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花的发射。(《雪化了以后是什么? 》)
嵌引的第二种方法:将要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到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这个嵌入的诗句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如“月下独酌”和“对影成三人”嵌入后均成所在分句的谓语部分。
嵌引的第三种方法:将要引用的旧事、逸闻、诗句简缩成一个词或短语,加上引号后嵌入句中,让读者一看便想起这个词或短语所包含的旧事、逸闻或诗句或其意思。如“光泽照人的”和 “铜丝”就是属于这类。这种方法就是古人为了求雅而用的雅词这种使用典故方式。当然嵌引时这些方法肯定是综合运用的而不是单一的,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文章出文采。
课堂练习:
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运用明引、暗引或嵌引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1、明引。
我穿越时空,我追溯流光,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双矍铄的眼睛注视着我的双眸,一声声昂扬的呐喊萦绕在我的耳畔。于是,朦胧的思绪穿透了远方的晨雾,远古的笙箫澄明了心中的尘埃。心灵的选择该是于谦的《石灰吟》,心灵的选择该是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心灵的选择该是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心灵的选择该是万事皆休后的坦然从容……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
又如: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生活有了“你”(文学),才显得美丽》)
解说:读这段文字,读者仿佛真正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今,深切感知文学对人的熏陶,仿佛文学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读后令人心胸激荡。这些诗文不仅支撑着文章的结构,表现文学对人的作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增添了文章的韵味,散发出中国诗文化诱人的芳香。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