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粤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0阅读:
字号:小|大
《师说》第二课时教案
深圳市南头中学刘加军
【知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学生断句、重读、语气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探究,使学生建构起尊师重教的思想,养成尊师好学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解题:《师说》,联系以前学习过的《马说》和《捕蛇者说》等文章来看,说应该怎么解释?
请同学来说一说。
《师说》就是说师,说,一种文体,比较论更加自由,可叙可评可抒情。
二、文本探究:
(一)激疑:这篇文章韩愈说写给谁的?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写给李蟠的:作师说以贻之。
李蟠何许人也?
韩愈的学生,17岁的小伙子。
韩愈呢?请同学结合注释和资金了解介绍一下:教师强调: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问题来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代文学宗师的韩愈为何给一个17岁的毛头小伙子写这么一篇流芳千古的文章?那么多学生为什么专门写给他呢?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原因?请同学找一找。
在哪里?最后一段。
请同学概括一下。
三条原因:一、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二、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三、能行古道
结合文章来看,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
根本原因:能行古道 不拘于时
请同学诵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大家听诵读的效果如何,找同学提建议,再换人读。指导断句、重读、语气,读出感情。
韩愈应该是怎样的感情呢?
请同学说,不急于下结论,存疑,留待以后解决。
(二)、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的“古道”指的是什么?
古人的从师学习之道。
对此,文章有没有解说?如果有,在哪里??
引导学生看第一段。
这里是如何阐释古人的从师之道的呢?
请同学考虑给第一段分层次。
分为两层:1、古道的核心:学者必有师
2、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作者阐释“古道”仅仅是讲道理吗?有没有举例呢?在哪里?请找出来。
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概括地说,属于面上的例子)
还有没有?
倒数第二段: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具体说,属于点上的例子)
两个例子点面结合,说服力增强,同时呼应了第一段的说理。使文章对古道的阐释由抽象到具体,渐渐地清晰化、明朗化。
你能不能给大家举一个象孔子那样实践古人之道的例子?把他们的做法和文中对从事之道的阐释比照一下,看看有哪些相同点。
程门立雪的杨时,向李达、艾思奇请教哲学问题的毛泽东等
杨时:学者必有师
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成为著名的理学家,很有影响的政治家
毛泽东: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是古人伟人的从事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三)、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
找人翻译此句: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认真阅读第二段,找出其中一个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的词语来概括回答。
耻学于师 于其身则耻师焉 不耻相师 耻师:以从师为耻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请给本段划分一下层次。
三个层次应该可以顺利分出。
在每个层次的分析中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
都用了对比。
怎样对比的呢?
古圣人――今众人;
对子―――对己;
百工―――士大夫;
这种对比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在段中标化出来读出来。
1、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 小学而大遗
3、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 这三组对比中,你对哪一组对比的感受最深?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示例:家长给孩子找家教,而自己不学习;
学习好的更有动力成绩更好;学习差的更厌学成绩更差;
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如贫家子弟学习更刻苦;
对于这种以从师为耻的社会风气,韩愈持什么态度?
非常痛心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同学找出相关语句(段首尾中)诵读,指导点拨读法。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要读出那种痛心疾首的感觉来。
三、思绪拓展:
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
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还是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
齐读最后一段。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
唐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四、总结:
记得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里固然有谦虚的成分,但也到出了一个事实:这个巨人就是韩愈所说的“师”.
学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思想的火花还在飞溅,意犹未尽,那就请同学们课下把自己的想法也写成一篇文章来和大家交流。
深圳市南头中学刘加军
【知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学生断句、重读、语气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探究,使学生建构起尊师重教的思想,养成尊师好学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解题:《师说》,联系以前学习过的《马说》和《捕蛇者说》等文章来看,说应该怎么解释?
请同学来说一说。
《师说》就是说师,说,一种文体,比较论更加自由,可叙可评可抒情。
二、文本探究:
(一)激疑:这篇文章韩愈说写给谁的?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写给李蟠的:作师说以贻之。
李蟠何许人也?
韩愈的学生,17岁的小伙子。
韩愈呢?请同学结合注释和资金了解介绍一下:教师强调: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问题来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代文学宗师的韩愈为何给一个17岁的毛头小伙子写这么一篇流芳千古的文章?那么多学生为什么专门写给他呢?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原因?请同学找一找。
在哪里?最后一段。
请同学概括一下。
三条原因:一、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二、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三、能行古道
结合文章来看,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
根本原因:能行古道 不拘于时
请同学诵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大家听诵读的效果如何,找同学提建议,再换人读。指导断句、重读、语气,读出感情。
韩愈应该是怎样的感情呢?
请同学说,不急于下结论,存疑,留待以后解决。
(二)、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的“古道”指的是什么?
古人的从师学习之道。
对此,文章有没有解说?如果有,在哪里??
引导学生看第一段。
这里是如何阐释古人的从师之道的呢?
请同学考虑给第一段分层次。
分为两层:1、古道的核心:学者必有师
2、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作者阐释“古道”仅仅是讲道理吗?有没有举例呢?在哪里?请找出来。
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概括地说,属于面上的例子)
还有没有?
倒数第二段: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具体说,属于点上的例子)
两个例子点面结合,说服力增强,同时呼应了第一段的说理。使文章对古道的阐释由抽象到具体,渐渐地清晰化、明朗化。
你能不能给大家举一个象孔子那样实践古人之道的例子?把他们的做法和文中对从事之道的阐释比照一下,看看有哪些相同点。
程门立雪的杨时,向李达、艾思奇请教哲学问题的毛泽东等
杨时:学者必有师
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成为著名的理学家,很有影响的政治家
毛泽东: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是古人伟人的从事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三)、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
找人翻译此句: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认真阅读第二段,找出其中一个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的词语来概括回答。
耻学于师 于其身则耻师焉 不耻相师 耻师:以从师为耻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请给本段划分一下层次。
三个层次应该可以顺利分出。
在每个层次的分析中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
都用了对比。
怎样对比的呢?
古圣人――今众人;
对子―――对己;
百工―――士大夫;
这种对比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在段中标化出来读出来。
1、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 小学而大遗
3、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 这三组对比中,你对哪一组对比的感受最深?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示例:家长给孩子找家教,而自己不学习;
学习好的更有动力成绩更好;学习差的更厌学成绩更差;
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如贫家子弟学习更刻苦;
对于这种以从师为耻的社会风气,韩愈持什么态度?
非常痛心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同学找出相关语句(段首尾中)诵读,指导点拨读法。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要读出那种痛心疾首的感觉来。
三、思绪拓展:
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
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还是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
齐读最后一段。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
唐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四、总结:
记得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里固然有谦虚的成分,但也到出了一个事实:这个巨人就是韩愈所说的“师”.
学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思想的火花还在飞溅,意犹未尽,那就请同学们课下把自己的想法也写成一篇文章来和大家交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