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归有光《项脊轩志》的另一种解读(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1阅读:
字号:|
   在明代散文中,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艺术珍品。作者叙写了当年的书斋,回顾了自己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生活和志趣,引出自己同祖母、母亲及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然而,当我们深入阅读这篇散文时,会被其中呼唤和谐的精神所感动。可以说,呼唤和谐的主题使得这篇散文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说:“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如果不能和谐,即使手足也会同室操戈,何况与其他人相处?和谐的第一步,便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难以自得其乐的破旧小屋,无法实现和谐自然的梦想 
  归有光生活过的项脊轩并不是一个华美的屋子,相反这屋子非常陈旧狭小,作者说“项脊轩,旧南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而且是一间“百年老屋”,我们可以想象这间小屋实在破旧不堪。不仅如此,小屋平时“尘泥渗漉”,阴雨天则“雨泽下注”,又朝向北方,得不到阳光,“日过午已昏”,中午一过屋子就显得很暗。 
  2.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依靠不断的努力,改造周围的环境 
  在这种情形下,要想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让生活自得其乐实在需要很高的精神境界。普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然而归有光给我们做了示范,引导我们在不利的环境中学会改造环境、适应环境,本文来自五更风语文茶轩,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是他将小屋“稍为修葺,使不上漏”,这样便可以不漏泥漏雨;“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前面开四个窗户,再在院子里围上围墙,挡住南面的太阳,日光射过来,屋子就显得很明亮。如此一来,这间小屋已经就很好了,完全没有先前那种破旧衰败之感,这就是人力的功效、改造自然的成就。 


  如果就此停止,那也只是一座小屋而已,没有更高更深层面的意义,但是归有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告诉我们真正的和谐是努力的结果。他在院子里种植“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他在屋子里的书架上堆满书,他可以“偃仰啸歌”,也可以“冥然兀坐”,倾听自然“万籁有声”,那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如果不是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小鸟不会来啄食,庭院不会有如此宜人的氛围。反过来再看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况,有些人我们都怕见到,这些人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同事,甚至有些人也许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但是当我们见到这些人时就有一种恐惧感,更不必说那些小鸟。 
  归有光以自己的努力告诉我们,和谐的开始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改造与适应。 
   
  二、亲情的和谐 
   
  1.自我是不和谐的内在原因,利益则是斗争的导火索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的和谐较容易做到,当然这种和谐还没有上升到最高境界,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和谐相处。相比之下,人与人之间做到和谐就显得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可以让自然为我服务,而别人不容易为我所用。原因很简单,就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我”,只有“我”可以支配别人,没有谁可以支配“我”。因为有了“我”,就有了“我的”,每个人都要得到“我的”东西,这时冲突、斗争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因为利益的驱使,归有光的家族也不免走向斗争与分裂,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原本平静的大家族开始分崩离析,走向没落。归有光在文中说他们家“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一家人原本都是一个整体,但是后来“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各位叔伯分家,各有墙头。“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东家的狗冲着西家的客人叫,鸡也栖息在原来的大厅里,庭中开始用柴篱隔挡,后来直接砌成墙。几十上百口的大家族,现在各自为政一片混乱,哪有丝毫的和谐?读到这里我们仿佛听到混乱的脚步声,鸡鸣犬吠之声,锅碗瓢盆交响之声,妇女之间拌嘴之声,你争我吵的声音,到处都是乱做一团的情景。 
  家庭没有和谐,社会哪有和谐可言?也许归有光正是借大家族的分裂告诫世人:家庭的离乱就是社会动荡的前奏,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每个家庭的和谐作为基础,假如每个人都少一点利益之争,也许和谐社会就在眼前。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一个社会,上上下下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争,这个国家距离灭亡就不远了。 
  2.亲情的和谐是世间最美好的乐章 
  归有光在这间小屋周围既体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看到了大家族明争暗斗的内幕,同时也感受了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归有光在文中说他们家有一位奶妈常常对他说,某某地方“而母立于兹”(你过世的母亲曾经在那里站过).奶妈还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归有光写到这里说“奶妈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奶妈也跟着哭了”。归有光8岁时,年仅25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归有光内心的痛苦。 
  归有光在项脊轩“束发读书”,“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9岁能成文章,10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可是,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苦读不能换得金榜题名,归有光内心充满了失意落拓,但是由此感受了亲情的可贵与和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这种亲情始终伴随着归有光,如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充满了凄伤哀婉之情,令人动容。和谐的亲情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世间最美好的乐章。 
   
  三、和谐来自于心灵深处,而人世的不可预知使和谐成为缥缈之梦 
   
  1.心灵感应与天人合一 
  任何一种和谐,都离不开心灵的敏锐与澄澈,离不开宁静幽远的内心世界。只有一个人内心极度平静,才能达到与外界的相通,才能感觉出天地万物是自身的一部分。当然归有光还不能有这样的境界,因为他只是一个求学者。然而,作为一个学习者,归有光长期在项脊轩居住,他说:”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耳力辨别来者是何人,这不能不说是心灵的澄澈所致。作者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四次遭受火灾但是没有焚毁,实在是一个奇迹,作者认为一定有神灵的庇佑。古人认为天人可以合一,实际上就是人与周围世界的完全相通。《中庸》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认为诚心到了极处就可以知晓万事万物。《易经.系辞》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经》本身无思无为,寂静不动,但是至诚达到极点,就可以感通天下之事。以上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2.人世沧桑——生命无常的慨叹 
  归有光格外看重亲情与爱情,他8岁丧母,很少有母爱,但是在本文中,归有光写到了祖母与奶妈,感情深挚;也写妻子,他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我们可以想象归有光和他妻子琴瑟和谐,夫唱妇随,感情极为深厚;妻子回娘家告诉小妹说她婆家有一间南阁子,回来后又以小妹的口吻告诉丈夫说:“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然而“其后六年,吾妻死”,作者深爱的妻子去世了,这是归有光人生最惨痛的事情,和谐的爱情面对上天的安排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本文来自五更风语文茶轩)生命的骤然失去,无常的到来,使归有光看到了人世的沧桑,以至于“室坏不修”。在“久卧病无聊”之时,他“使人复葺南阁子”,虽然重修南阁子,但是“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项脊轩也就真正废弃了。而妻子在世时栽种的枇杷树,现在都已经“亭亭如盖”。行文读至于此,无不使人涕泗交流。亲情爱情的和谐待到最后却是一声长叹,我们的理想将在何方? 
  然而,归有光对于和谐的追寻却使我们继续了他的梦,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谐,不仅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地球人的梦想,这就是《项脊轩志》另一层面的内涵所在。 

暂保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