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苏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2阅读:
字号:小|大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专题内涵解说
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使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
本专题的文本均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思想厚重,学习本专题,不仅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专题,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在人文思想上是对前面若干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经历了前面19个专题的学习,到这里发展到一个思维顶峰,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功能,虽说不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但对学生精神追求的选择,肯定会有启发。
本专题包括两个板块:“心连广宇”“伟大的情思”。第一板块,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王羲之面对人生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的达观和自我排遣的情怀,而庄子则描绘了一个非经验、超现实的宇宙,让我们的精神“逍遥游”。第二板块,与伟人对话,帕斯卡儿谈到思想的重要性;罗素则说到一个脱离平庸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境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了解古今中外经典中关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感受作品的思想光辉,提高人生境界。
2.学生能结合背景,读懂《逍遥游》和《兰亭集序》,理解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学生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帕斯卡儿和罗素文章的观点,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4.学生能诵读积累文言文和作品的名句,对其评析、仿写,并在读写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建议
本专题采用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提供重点探究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思辨的眼光研讨语文文本,与伟大的思想进行碰撞,体验人类思想的巅峰状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但在安排课堂讨论、质疑、驳难的过程中,仍要有文本意识,所有的思考必须建立在文本诵读、文思梳理、文词理解、文意阐发的基础上。第二,在本专题中也应注重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深化。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专题,首先在文本处理上,也可把本专题视作为一个总结,如前面所要求掌握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等阅读文本的方法都可在这里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强化;相关文言知识,应督促学生自己梳理整合。如《逍遥游》、《兰亭集序》中的相关文言知识点,应督促学生自己梳理整合,回顾并巩固五个模块学过的文言阅读方法。至于现代文阅读,也应回顾以往学过的阅读鉴赏的方法和思路,如利用各种背景资料与文本对话,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推敲,整体把握作者的基本态度、情感,体会文章的特色等等。
课时安排:《逍遥游》3课时
《兰亭集序》2课时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1课时
《我为什么活着》1课时
写作实践 2课时
专题内容解析
《逍遥游》
教学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2.理解作者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3. 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标题含义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中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 “无限时空”,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
思路理脉
课文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6自然段,阐明世间万物之间只存在“小大之辩”,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大至鹏鸟,小至蜩鸠,都受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本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1层是1—3自然段,“大” 的代表鹏鸟也“有所待”。
第2层是4—5自然段,设喻对比阐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小”的代表蜩与学鸠以及朝菌与蟪蛄,不仅不及“大”的“冥灵”、“大椿”、“彭祖”,而且都是“有所待”的。
第3层是第6段,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
第二部分是第7段,“故夫”为承上启下之词,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明全文的主旨。庄子在本段最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天人合一,才能无需凭依,真正获得绝对自由,才是逍遥游。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这些是“至人”“神人”“圣人”。
难点剖析
1.对庄子关于“无己”、“无功”、“无名”的含义的理解。
“至人”“神人”“圣人”——精神自由的逍遥者
“无己”就是忘掉自己,不计生死,超越自我,物我两忘。参与天地自然运行,与宇宙大化同性。
“无功”,就是不讲功名利禄,不汲汲追求外物。这种人只有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而无更多的奢望。他们只想保身养亲以尽天年而无建功立业的思想。
“无名”,就是忘记荣辱毁誉得失,雅俗共处,正如庄子所说“呼我牛也谓之牛,呼我马也谓之马”,褒贬由人,俯仰随我。
所谓“至人”,其实只是一个通晓万物本性,顺应自然变化的达道之人。也许有人要问,“至人”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至人”不仅存在,而且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不过他们的精神已远远超过了世俗,在拿那高妙玄远的境界里徜徉徘徊。庄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顺应自然方能免于祸患,顺和自然,神游于无为之境,不被外物役使。这些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纯真的人虽身处现实的物质世界,但精神却要游离于物质之外,不被外物驱使。庄子的这种“至人”观,实质上就是他的逍遥思想的又一个版本。在庄子的眼中,任何人只要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忘记世间毁誉得失,超越一己生死界限,胸怀就会宽广,精神就能超脱,真正达到“至人”的境界,享受怡然自得的逍遥。这是庄子面对人生痛苦指示出来的一条精神出路。
“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途径和最高境界,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一己的生死界限,便会达到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逍遥。
教学设想
教学中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文言”应该既有“文”又有“言”,苏教版的文言文常常是“文”“言”能很好地统一起来的,就本板块而言,“文”的色彩更重。因此,怎样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把两文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其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
那么,怎么让“文”的光彩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学习文言文本,首先只有读懂,才能让“文”浮现出来,因此疏通词句无疑是深入探讨文本的前提。但庄子之文常常不拘一格变幻无穷,以超越现实的虚构,诡怪奇异的想像,荒唐无稽的言辞,编织荒诞虚妄的故事,仅疏通词句或直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是难以触及其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的。所以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首先应介绍庄子及其“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让学生对庄子追求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有总体的认识。其次,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让学生围绕“逍遥游”这一理想的精神境界进行探讨:文章极写鲲鹏的神奇莫测,画面极其壮美,那么,鲲鹏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了吗?蜩与学鸠上下翻飞自如,作者为什么用批评的口吻说“之二虫又何知”?作者谈“小大之辩”是不是否定“小”肯定“大”?文末谈了现实中的几种人,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达到作者的理想境界?你认为“逍遥游”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发和意义?利用工具书,了解这些词的义项,文言文中虚词用法富于变化,对这些进行归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词汇量文言文水平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 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2. 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 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思路理脉
第1自然段,叙述、描写了兰亭宴集的盛况,表现了作者陶醉在人与自然和谐氛围中的快乐的心情。文章开篇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和缘起。接着以简净雅洁的文字点染了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山峻林茂、清流映带。又描写了暮春三月融和的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就在这样一个清澄明朗,生机盎然的时空之间,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这对于有着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的作者,也应该算得上人生的一种极致了,所以“信可乐也”。整段文字意境开阔,情调高昂。
第2自然段,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作者先是感慨人生的短暂,接着列举或“静”或“躁”两种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都会有“情随事迁”的感慨。因为一方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方面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之长短之存灭,全然取决于自然的造化,以及最终的殊途同归。所以在这个古今共同面临生命的无奈面前,作者自然会不由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一段文字情调明显低沉。
第3自然段,在上文基础上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关于生死的哲理思辨,明确了作者深远的立意。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感慨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是何其相似,作者也是联系当前,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消极虚无的人生观;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推想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作者由自己对古人的兴感之作的感慨推想后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应同自己是一样的,后人也会面对今人之文慨叹,只是现今一切那时早已为陈迹,这种无情的变迁又引起了作者的悲叹;悲叹之余,作者用“故”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形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兴怀,也感触我的情志。
文章情感虽以“悲”字作结,但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难点剖析
1.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
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不能自控,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情真意切。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这在当时流行“一死生,齐彭殇” 消极思想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教学设想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士大夫的精神状态。当时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政治极为黑暗,因此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行,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这个创作背景对于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是很有帮助的。可在课前介绍给学生,也可以事先让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兰亭集序》的情感的脉络十分清楚,作者先由眼前的兰亭雅集之乐写起,接着由宴聚之“乐”转为“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引发了对人生深远的思考,最后以“悲”叹结尾。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点,也就找到了解读本文的一把金钥匙。在此基础上,还可探讨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如作者为什么而“乐”?从哪几个方面写“乐”?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转入“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作者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消极虚无的人生观,表明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他又为何而“悲”?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人生态度?王羲之的人生观对于现在又有怎样的意义和启发?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还构成互文关系。前文为我们构筑了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后文侧重谈人生是短暂和渺小的。那么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客观现实?其实庄子就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提升境界,超越庸常、世俗,使精神得到永恒。另外,两篇文章的语言各有特色,一篇汪洋恣肆,一篇清淡雅洁,课堂上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边品味边展开想象和联想,打破时空与年龄的界限,与作者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又可通过诵读表现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第一美文。品读文中写景、抒情、寓理之与众不同的语言,不难感知其趣味之纯正与高雅脱俗。
景趣之美
《兰亭集序》属于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的追求,不在景而在趣,作者以最少的笔墨,创设一种最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最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便是全文第一段、也是全文最迷人的有关自然风景的两句描写。作者用最少的笔墨、最清淡的语言,极写山高林茂竹修长,水清流激映兰亭的和谐与疏朗。水是山的灵魂,山是水的骨肉,唯其水美,方使林茂竹秀;缘何山崇林峻,只因清流映带。正如某些古代的山水画一样,看似简单,其实有趣,这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所在,也是时代审美精神的体现。魏晋时期,思想界崇尚老庄,高谈玄理,在山水描写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清淡空灵的意象美。作者是以留白的方式,为兰亭盛会中曲水流觞的禊祓之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有利于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文章整体情趣与理趣的阐发。
情趣之美
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本文情感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悲”“痛”“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作者写景记事,意在抒情。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其乐融融,自不待言;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仰观俯察,亦视听之娱。这是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产生的生理上的一种快感,是一种比较浅的感官享受,所以作者感到“信可乐也”。比这种自然的情趣美更深的是一种认识社会的情趣美,无论静躁,无论内外,人之相与,欣然所遇,快然自足,事过境迁,感慨万千。由此及彼,不难想象,人之一生,修短随化,终归于尽。面对无奈的死生,孰不觉其痛哉!这种生命的感悟,表面看来与前文之乐截然相反,其实,这正是由耳目之乐联想到了人世间的一切快乐以及快乐后的感慨。并紧承其怀,想到死生,顿生痛感。第三段先言“悲”,后得“感”。“悲”不是简单地对前面“死生亦大矣”的痛感的强调,而是对人类永远无法超越的认识上的局限性而感到悲伤。具体说两层意思: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兴感之由与自己能如同符契一般相吻合,因此只能临文嗟悼,叹息不已,此其一;明知古人崇尚的老庄思想中视生死为同一是荒诞和虚幻的,可后人依然会和今人有同样的感慨。
理趣之美
理趣之美,在于文章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殊志一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者本身就是对生命本体有限的社会活动的极限概括。无论谁,不管什么样的人,其生命的过程之短暂,简直就像抬头俯首一样,瞬间而已。尤其是当我们“欣与所遇,暂得与己”,处于一种“快然自足”乃至忘我的兴奋状态中,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往往不易察觉。等到快乐过后相对处于一种疲倦懈怠的状态时,我们回明显产生一种 回味咀嚼、余味无穷的感受与情随事迁、感慨万千的叹息。作者能超越当时的游目骋怀之乐,意识到快然自足中孕育的怅然若失、人生易老之痛,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
比第二段乐倦相伴、人生苦短的理趣美更难得的是,作者在第三段从自己面对昔人文章“临文嗟悼”的不解出发,在结尾处得出了“世殊事异”,但人们兴怀作文的情致却有着古今同一的人文价值。这就把对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死生规律的思索,进一步推向对难以名状、不可捉摸的认识现象的悲叹。 见教参“人类认识的尴尬”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关于思想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2.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
思路理脉
第1段即是帕斯卡尔的一个核心观点。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第2——3段,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的使命。
第4段,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
第5——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
第8——10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难点剖析
1.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提出“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他是怎样表达的?
帕斯卡尔提出“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因为是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成就了人的尊严,是思想使人成为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没有思想的躯体则是没有灵魂的生命,这是我们必须思想,提高自己的根本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抑后扬,形象地把人比作“苇草”,以示人在宇宙面前的脆弱,不堪一击,然后用“然而”一转,突出人比宇宙要伟大,因为人有思想,思想会使人的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从而拥有了超出宇宙的优势,由此作者水到渠成地下结论,人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证实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努力好好地思想”。
2.如何理解“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一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写出了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些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道呵。
3.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然而它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教学设想
帕斯卡尔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而且他的文章别具理性的色彩。学习这篇文章,应注意把握住作者的思想精华,让文本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这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丰富而深邃的,就节选部分来看,都是其思想某一点的浓缩,我们与文本的对话,其实就是与哲学大师高贵灵魂的对话,应努力在这一对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帕氏一文反复强调是思想使脆弱渺小的人高贵伟大起来并有了尊严。教学中应以文章观点为核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学习本板块的第二个重点是注意两篇文章观点的表述,这两个观点既是作者丰富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极富诗意的表达,语言凝炼、隽永,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容易使读者产生心灵上的震撼,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
帕氏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把他们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决不是要求掌握他们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理论,因此脱离文本大谈两位大师的哲学思想,或陷在文本里逐句推敲一些名词术语都是不恰当的。对这两篇有相当深度的文章教学中要遵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原则,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的思想腾飞起来,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这种文章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呢?首先,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散发出思想华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根据上下文弄懂基本意思。其次,围绕本专题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在大师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如《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一文,可以重点探讨下面几个问题:“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最后,还可要求学生在鉴赏文章观点表达充满诗意的基础上,也动手用形象隽永的语言来概括对本板块话题的理性认识,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
《我为什么活着》
教学目标
1.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2.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效果。
思路理脉
本文作者以真挚的态度、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的人生价值取向也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美好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我为什么活着?面对这个人类自身永恒追问的哲学命题,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白地做出回答: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
第二部分是第2—4自然段,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
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作者总结上文:“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
难点剖析
1.作者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为什么说同情心也是支配着作者的一生。
这些真诚的内心独白,作者为人类的苦难而痛苦,无怨无悔的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生活目的。这种激情之所以支配了他的一生,正是源于这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及其崇高的思想境界。他的经历就是这种情感的最好佐证。他一生坎坷曲折,但始终以悲悯的目光关注着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为了拯救人类苦难者,即便是自己身受迫害也所不惜,他先后曾两次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中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我们切实感知到了一个大思想家缘于人类良知的悲悯情怀和博大真诚的人类之爱。
2. 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
本文的语言,凝练生动,洒脱自然,优美流畅,个性化的表述流露出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例如,言及爱情之于摆脱孤寂的意义时,用“世界的边缘”、“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比喻描述“孤寂”的可怕,用“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来表述自己所追寻的美好的爱情境界。全文既充满理性的力量,又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字里行间透露出罗素作为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
教学设想
英国思想家罗素的一篇思想随笔《我为什么而活着》阐述的实际上是自古以来人们无数次追问过自己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思路清晰,文意畅达,可安排课外自读或课内自读。即使在课内学习,老师也稍加点拨即可。点拨时可抓住文中充满理性的力量,又饱含巨大的激情的几个句子重点探讨,如,(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2)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在文本探讨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对于自己人生的启发。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本文文笔优美流畅,感情真挚的特点,还可以引导他们比较不同版本的译文,说说它们在句式特点和词语运用方面的优劣。
如: 译文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选自课本)
译文二: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选自《世界散文宝库》,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
问题应该由谁提出
不管以何种方式提出问题,只要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成功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发现了问题,然后通过思考来解答,这当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因为通常情况下,学生总是希望教师教给他们知识,而不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所以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是当务之急。但是教师以提出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就应该否定吗?由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来解答也是一条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教师在预设时能充分估计预设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那么这样的预设就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问题由谁提出并不是关键,关键应在于提出什么问题,是否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能是因为以前满堂灌的事例太多,课堂上以有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就被视为洪水猛兽。满堂灌中教师只顾知识的传授,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当然需要根除。而教师提出问题,只要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旨归,就应予以肯定。
专题内涵解说
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使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
本专题的文本均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思想厚重,学习本专题,不仅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专题,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在人文思想上是对前面若干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经历了前面19个专题的学习,到这里发展到一个思维顶峰,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功能,虽说不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但对学生精神追求的选择,肯定会有启发。
本专题包括两个板块:“心连广宇”“伟大的情思”。第一板块,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王羲之面对人生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的达观和自我排遣的情怀,而庄子则描绘了一个非经验、超现实的宇宙,让我们的精神“逍遥游”。第二板块,与伟人对话,帕斯卡儿谈到思想的重要性;罗素则说到一个脱离平庸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境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了解古今中外经典中关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感受作品的思想光辉,提高人生境界。
2.学生能结合背景,读懂《逍遥游》和《兰亭集序》,理解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学生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帕斯卡儿和罗素文章的观点,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4.学生能诵读积累文言文和作品的名句,对其评析、仿写,并在读写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建议
本专题采用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提供重点探究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思辨的眼光研讨语文文本,与伟大的思想进行碰撞,体验人类思想的巅峰状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但在安排课堂讨论、质疑、驳难的过程中,仍要有文本意识,所有的思考必须建立在文本诵读、文思梳理、文词理解、文意阐发的基础上。第二,在本专题中也应注重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深化。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专题,首先在文本处理上,也可把本专题视作为一个总结,如前面所要求掌握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等阅读文本的方法都可在这里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强化;相关文言知识,应督促学生自己梳理整合。如《逍遥游》、《兰亭集序》中的相关文言知识点,应督促学生自己梳理整合,回顾并巩固五个模块学过的文言阅读方法。至于现代文阅读,也应回顾以往学过的阅读鉴赏的方法和思路,如利用各种背景资料与文本对话,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推敲,整体把握作者的基本态度、情感,体会文章的特色等等。
课时安排:《逍遥游》3课时
《兰亭集序》2课时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1课时
《我为什么活着》1课时
写作实践 2课时
专题内容解析
《逍遥游》
教学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2.理解作者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3. 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标题含义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中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 “无限时空”,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
思路理脉
课文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6自然段,阐明世间万物之间只存在“小大之辩”,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大至鹏鸟,小至蜩鸠,都受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本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1层是1—3自然段,“大” 的代表鹏鸟也“有所待”。
第2层是4—5自然段,设喻对比阐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小”的代表蜩与学鸠以及朝菌与蟪蛄,不仅不及“大”的“冥灵”、“大椿”、“彭祖”,而且都是“有所待”的。
第3层是第6段,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
第二部分是第7段,“故夫”为承上启下之词,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明全文的主旨。庄子在本段最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天人合一,才能无需凭依,真正获得绝对自由,才是逍遥游。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这些是“至人”“神人”“圣人”。
难点剖析
1.对庄子关于“无己”、“无功”、“无名”的含义的理解。
“至人”“神人”“圣人”——精神自由的逍遥者
“无己”就是忘掉自己,不计生死,超越自我,物我两忘。参与天地自然运行,与宇宙大化同性。
“无功”,就是不讲功名利禄,不汲汲追求外物。这种人只有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而无更多的奢望。他们只想保身养亲以尽天年而无建功立业的思想。
“无名”,就是忘记荣辱毁誉得失,雅俗共处,正如庄子所说“呼我牛也谓之牛,呼我马也谓之马”,褒贬由人,俯仰随我。
所谓“至人”,其实只是一个通晓万物本性,顺应自然变化的达道之人。也许有人要问,“至人”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至人”不仅存在,而且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不过他们的精神已远远超过了世俗,在拿那高妙玄远的境界里徜徉徘徊。庄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顺应自然方能免于祸患,顺和自然,神游于无为之境,不被外物役使。这些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纯真的人虽身处现实的物质世界,但精神却要游离于物质之外,不被外物驱使。庄子的这种“至人”观,实质上就是他的逍遥思想的又一个版本。在庄子的眼中,任何人只要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忘记世间毁誉得失,超越一己生死界限,胸怀就会宽广,精神就能超脱,真正达到“至人”的境界,享受怡然自得的逍遥。这是庄子面对人生痛苦指示出来的一条精神出路。
“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途径和最高境界,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一己的生死界限,便会达到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逍遥。
教学设想
教学中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文言”应该既有“文”又有“言”,苏教版的文言文常常是“文”“言”能很好地统一起来的,就本板块而言,“文”的色彩更重。因此,怎样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把两文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其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
那么,怎么让“文”的光彩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学习文言文本,首先只有读懂,才能让“文”浮现出来,因此疏通词句无疑是深入探讨文本的前提。但庄子之文常常不拘一格变幻无穷,以超越现实的虚构,诡怪奇异的想像,荒唐无稽的言辞,编织荒诞虚妄的故事,仅疏通词句或直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是难以触及其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的。所以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首先应介绍庄子及其“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让学生对庄子追求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有总体的认识。其次,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让学生围绕“逍遥游”这一理想的精神境界进行探讨:文章极写鲲鹏的神奇莫测,画面极其壮美,那么,鲲鹏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了吗?蜩与学鸠上下翻飞自如,作者为什么用批评的口吻说“之二虫又何知”?作者谈“小大之辩”是不是否定“小”肯定“大”?文末谈了现实中的几种人,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达到作者的理想境界?你认为“逍遥游”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发和意义?利用工具书,了解这些词的义项,文言文中虚词用法富于变化,对这些进行归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词汇量文言文水平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 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2. 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 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思路理脉
第1自然段,叙述、描写了兰亭宴集的盛况,表现了作者陶醉在人与自然和谐氛围中的快乐的心情。文章开篇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和缘起。接着以简净雅洁的文字点染了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山峻林茂、清流映带。又描写了暮春三月融和的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就在这样一个清澄明朗,生机盎然的时空之间,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这对于有着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的作者,也应该算得上人生的一种极致了,所以“信可乐也”。整段文字意境开阔,情调高昂。
第2自然段,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作者先是感慨人生的短暂,接着列举或“静”或“躁”两种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都会有“情随事迁”的感慨。因为一方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方面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之长短之存灭,全然取决于自然的造化,以及最终的殊途同归。所以在这个古今共同面临生命的无奈面前,作者自然会不由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一段文字情调明显低沉。
第3自然段,在上文基础上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关于生死的哲理思辨,明确了作者深远的立意。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感慨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是何其相似,作者也是联系当前,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消极虚无的人生观;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推想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作者由自己对古人的兴感之作的感慨推想后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应同自己是一样的,后人也会面对今人之文慨叹,只是现今一切那时早已为陈迹,这种无情的变迁又引起了作者的悲叹;悲叹之余,作者用“故”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形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兴怀,也感触我的情志。
文章情感虽以“悲”字作结,但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难点剖析
1.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
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不能自控,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情真意切。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这在当时流行“一死生,齐彭殇” 消极思想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教学设想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士大夫的精神状态。当时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政治极为黑暗,因此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行,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这个创作背景对于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是很有帮助的。可在课前介绍给学生,也可以事先让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兰亭集序》的情感的脉络十分清楚,作者先由眼前的兰亭雅集之乐写起,接着由宴聚之“乐”转为“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引发了对人生深远的思考,最后以“悲”叹结尾。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点,也就找到了解读本文的一把金钥匙。在此基础上,还可探讨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如作者为什么而“乐”?从哪几个方面写“乐”?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转入“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作者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消极虚无的人生观,表明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他又为何而“悲”?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人生态度?王羲之的人生观对于现在又有怎样的意义和启发?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还构成互文关系。前文为我们构筑了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后文侧重谈人生是短暂和渺小的。那么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客观现实?其实庄子就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提升境界,超越庸常、世俗,使精神得到永恒。另外,两篇文章的语言各有特色,一篇汪洋恣肆,一篇清淡雅洁,课堂上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边品味边展开想象和联想,打破时空与年龄的界限,与作者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又可通过诵读表现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第一美文。品读文中写景、抒情、寓理之与众不同的语言,不难感知其趣味之纯正与高雅脱俗。
景趣之美
《兰亭集序》属于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的追求,不在景而在趣,作者以最少的笔墨,创设一种最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最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便是全文第一段、也是全文最迷人的有关自然风景的两句描写。作者用最少的笔墨、最清淡的语言,极写山高林茂竹修长,水清流激映兰亭的和谐与疏朗。水是山的灵魂,山是水的骨肉,唯其水美,方使林茂竹秀;缘何山崇林峻,只因清流映带。正如某些古代的山水画一样,看似简单,其实有趣,这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所在,也是时代审美精神的体现。魏晋时期,思想界崇尚老庄,高谈玄理,在山水描写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清淡空灵的意象美。作者是以留白的方式,为兰亭盛会中曲水流觞的禊祓之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有利于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文章整体情趣与理趣的阐发。
情趣之美
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本文情感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悲”“痛”“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作者写景记事,意在抒情。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其乐融融,自不待言;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仰观俯察,亦视听之娱。这是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产生的生理上的一种快感,是一种比较浅的感官享受,所以作者感到“信可乐也”。比这种自然的情趣美更深的是一种认识社会的情趣美,无论静躁,无论内外,人之相与,欣然所遇,快然自足,事过境迁,感慨万千。由此及彼,不难想象,人之一生,修短随化,终归于尽。面对无奈的死生,孰不觉其痛哉!这种生命的感悟,表面看来与前文之乐截然相反,其实,这正是由耳目之乐联想到了人世间的一切快乐以及快乐后的感慨。并紧承其怀,想到死生,顿生痛感。第三段先言“悲”,后得“感”。“悲”不是简单地对前面“死生亦大矣”的痛感的强调,而是对人类永远无法超越的认识上的局限性而感到悲伤。具体说两层意思: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兴感之由与自己能如同符契一般相吻合,因此只能临文嗟悼,叹息不已,此其一;明知古人崇尚的老庄思想中视生死为同一是荒诞和虚幻的,可后人依然会和今人有同样的感慨。
理趣之美
理趣之美,在于文章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殊志一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者本身就是对生命本体有限的社会活动的极限概括。无论谁,不管什么样的人,其生命的过程之短暂,简直就像抬头俯首一样,瞬间而已。尤其是当我们“欣与所遇,暂得与己”,处于一种“快然自足”乃至忘我的兴奋状态中,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往往不易察觉。等到快乐过后相对处于一种疲倦懈怠的状态时,我们回明显产生一种 回味咀嚼、余味无穷的感受与情随事迁、感慨万千的叹息。作者能超越当时的游目骋怀之乐,意识到快然自足中孕育的怅然若失、人生易老之痛,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
比第二段乐倦相伴、人生苦短的理趣美更难得的是,作者在第三段从自己面对昔人文章“临文嗟悼”的不解出发,在结尾处得出了“世殊事异”,但人们兴怀作文的情致却有着古今同一的人文价值。这就把对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死生规律的思索,进一步推向对难以名状、不可捉摸的认识现象的悲叹。 见教参“人类认识的尴尬”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关于思想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2.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
思路理脉
第1段即是帕斯卡尔的一个核心观点。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第2——3段,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的使命。
第4段,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
第5——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
第8——10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难点剖析
1.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提出“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他是怎样表达的?
帕斯卡尔提出“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因为是思想形成了人的伟大,成就了人的尊严,是思想使人成为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没有思想的躯体则是没有灵魂的生命,这是我们必须思想,提高自己的根本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抑后扬,形象地把人比作“苇草”,以示人在宇宙面前的脆弱,不堪一击,然后用“然而”一转,突出人比宇宙要伟大,因为人有思想,思想会使人的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从而拥有了超出宇宙的优势,由此作者水到渠成地下结论,人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证实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努力好好地思想”。
2.如何理解“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一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写出了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些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道呵。
3. 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然而它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教学设想
帕斯卡尔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而且他的文章别具理性的色彩。学习这篇文章,应注意把握住作者的思想精华,让文本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这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丰富而深邃的,就节选部分来看,都是其思想某一点的浓缩,我们与文本的对话,其实就是与哲学大师高贵灵魂的对话,应努力在这一对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帕氏一文反复强调是思想使脆弱渺小的人高贵伟大起来并有了尊严。教学中应以文章观点为核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学习本板块的第二个重点是注意两篇文章观点的表述,这两个观点既是作者丰富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极富诗意的表达,语言凝炼、隽永,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容易使读者产生心灵上的震撼,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
帕氏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把他们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决不是要求掌握他们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理论,因此脱离文本大谈两位大师的哲学思想,或陷在文本里逐句推敲一些名词术语都是不恰当的。对这两篇有相当深度的文章教学中要遵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原则,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的思想腾飞起来,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这种文章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呢?首先,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散发出思想华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根据上下文弄懂基本意思。其次,围绕本专题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在大师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如《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一文,可以重点探讨下面几个问题:“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最后,还可要求学生在鉴赏文章观点表达充满诗意的基础上,也动手用形象隽永的语言来概括对本板块话题的理性认识,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
《我为什么活着》
教学目标
1.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2.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效果。
思路理脉
本文作者以真挚的态度、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的人生价值取向也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美好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我为什么活着?面对这个人类自身永恒追问的哲学命题,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白地做出回答: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
第二部分是第2—4自然段,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
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作者总结上文:“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
难点剖析
1.作者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为什么说同情心也是支配着作者的一生。
这些真诚的内心独白,作者为人类的苦难而痛苦,无怨无悔的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生活目的。这种激情之所以支配了他的一生,正是源于这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及其崇高的思想境界。他的经历就是这种情感的最好佐证。他一生坎坷曲折,但始终以悲悯的目光关注着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为了拯救人类苦难者,即便是自己身受迫害也所不惜,他先后曾两次入狱。在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中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我们切实感知到了一个大思想家缘于人类良知的悲悯情怀和博大真诚的人类之爱。
2. 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
本文的语言,凝练生动,洒脱自然,优美流畅,个性化的表述流露出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例如,言及爱情之于摆脱孤寂的意义时,用“世界的边缘”、“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比喻描述“孤寂”的可怕,用“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来表述自己所追寻的美好的爱情境界。全文既充满理性的力量,又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字里行间透露出罗素作为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
教学设想
英国思想家罗素的一篇思想随笔《我为什么而活着》阐述的实际上是自古以来人们无数次追问过自己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思路清晰,文意畅达,可安排课外自读或课内自读。即使在课内学习,老师也稍加点拨即可。点拨时可抓住文中充满理性的力量,又饱含巨大的激情的几个句子重点探讨,如,(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2)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在文本探讨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对于自己人生的启发。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本文文笔优美流畅,感情真挚的特点,还可以引导他们比较不同版本的译文,说说它们在句式特点和词语运用方面的优劣。
如: 译文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选自课本)
译文二: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选自《世界散文宝库》,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
问题应该由谁提出
不管以何种方式提出问题,只要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成功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发现了问题,然后通过思考来解答,这当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因为通常情况下,学生总是希望教师教给他们知识,而不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所以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是当务之急。但是教师以提出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就应该否定吗?由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来解答也是一条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教师在预设时能充分估计预设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那么这样的预设就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问题由谁提出并不是关键,关键应在于提出什么问题,是否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能是因为以前满堂灌的事例太多,课堂上以有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就被视为洪水猛兽。满堂灌中教师只顾知识的传授,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当然需要根除。而教师提出问题,只要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旨归,就应予以肯定。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