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守策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4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影响。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4.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自主探究,理解重点语句。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教学时数:2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背景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第一段:
第二、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七段:
4.概括主题。
明确:
四、学习小结
五、课后思考
1.思考问题: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2.再读课文,尝试概括本文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探究学习课文,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分析写作特点,扩展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作业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明确: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二、探究文本
1.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2.图解“教民战守”之策。
“使”
“教”
“授”
注释:
(1)“庶人之在官者”为 特殊句式,“役民之司盗者”句式同。
(2)“教以行阵之节”为 特殊句式,“授以击刺之术”句式同。
3.分析本文的结构。
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4.摘录本文中富含意蕴的语句并加以点评。
例句: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典故之名,则掩耳而不听。
点评:
三、分析布局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本文是一篇对策,目的在于让君王接受自己的“进策”,而最关键的还得看作者怎么写。苏轼是怎样行文布局的?
概括写法:
四、学习小结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纵 囚 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 大辟:指死刑B.此岂近于人情哉 人情:人之常情
C.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冀:希望D.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贼:残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兹六年矣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B.若屡为之 若事不济,此乃天也
C.约其自归以就死 木欣欣以向荣D.乃罪大恶极 臣乃敢上璧
3.下列各句中作者认可的君王“施恩德”行为的一项是( )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B.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C.大意其必来而纵之D.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4.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见的一项是( )
A.《纵囚论》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说理文中名篇,文章以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中心突出取胜。
B.欧阳修认为,唐太宗“纵囚”是“逆情以干誉”,是统治者博取好名声的假仁假义的行为,不可为天下之常法。
C.在欧阳修看来,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能按期归来,是因为他们估计到这样做了,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并不是皇帝恩德深入人心的结果。
D.作者认为“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5.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宁以义死,不苟幸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期:希望
B.是上贼下之情也 贼:揣度,揣摩
C.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约:约束
D.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本:根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 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C.然此必无之事也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 敏于事而慎于言
3.《纵囚论》以反对纵囚为主题。下面表示欧阳修反对纵囚的最根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B.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C.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D.信义行于君子,而形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每段议论时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并大量运用对比技巧以形成强劲的说服力。
B.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推勘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反前人的赞许,一针见血地道破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
C.全文以情理、恩德为两经,以太宗、死囚为两纬,丝丝衔接,环环紧扣,明承暗接,前伏后应,使整篇议论交织一体,文势流贯畅达。
D.文章通过议论,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最后引出文章主旨。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和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影响。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
4.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自主探究,理解重点语句。
3.分析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对比、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襟怀。
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维护北宋王朝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
教学时数:2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背景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第一段:
第二、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七段:
4.概括主题。
明确:
四、学习小结
五、课后思考
1.思考问题: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2.再读课文,尝试概括本文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探究学习课文,理解并掌握重点语句,分析写作特点,扩展探究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作业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明确: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二、探究文本
1.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2.图解“教民战守”之策。
“使”
“教”
“授”
注释:
(1)“庶人之在官者”为 特殊句式,“役民之司盗者”句式同。
(2)“教以行阵之节”为 特殊句式,“授以击刺之术”句式同。
3.分析本文的结构。
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4.摘录本文中富含意蕴的语句并加以点评。
例句: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典故之名,则掩耳而不听。
点评:
三、分析布局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本文是一篇对策,目的在于让君王接受自己的“进策”,而最关键的还得看作者怎么写。苏轼是怎样行文布局的?
概括写法:
四、学习小结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纵 囚 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 大辟:指死刑B.此岂近于人情哉 人情:人之常情
C.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冀:希望D.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贼:残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兹六年矣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B.若屡为之 若事不济,此乃天也
C.约其自归以就死 木欣欣以向荣D.乃罪大恶极 臣乃敢上璧
3.下列各句中作者认可的君王“施恩德”行为的一项是( )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B.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C.大意其必来而纵之D.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4.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见的一项是( )
A.《纵囚论》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说理文中名篇,文章以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中心突出取胜。
B.欧阳修认为,唐太宗“纵囚”是“逆情以干誉”,是统治者博取好名声的假仁假义的行为,不可为天下之常法。
C.在欧阳修看来,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能按期归来,是因为他们估计到这样做了,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并不是皇帝恩德深入人心的结果。
D.作者认为“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5.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宁以义死,不苟幸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期:希望
B.是上贼下之情也 贼:揣度,揣摩
C.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约:约束
D.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本:根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 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C.然此必无之事也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 敏于事而慎于言
3.《纵囚论》以反对纵囚为主题。下面表示欧阳修反对纵囚的最根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B.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C.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D.信义行于君子,而形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每段议论时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并大量运用对比技巧以形成强劲的说服力。
B.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推勘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反前人的赞许,一针见血地道破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
C.全文以情理、恩德为两经,以太宗、死囚为两纬,丝丝衔接,环环紧扣,明承暗接,前伏后应,使整篇议论交织一体,文势流贯畅达。
D.文章通过议论,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最后引出文章主旨。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桂山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