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44阅读:
字号:小|大
课题 《湘夫人》 课堂类型 欣赏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教学方法 男女分组诵读,讨论,师生问答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导入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创造出来的楚辞体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湘夫人》,来体会屈原的文学风格。
二、预习检查
1、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
渚 眇 罾 潺
袂 汀 遗 搴
(答案提示:zhǔ、miǎo、zēng、chán、mèi、tīng、wèi、qiān)
3、能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2)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三、诵读指导
1、此诗为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
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王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3、本诗的基调是幽怨、哀婉。
四、内容梳理
《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反映了当地巫风盛行的情况。《湘夫人》就是《九歌》中的一篇。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
人如愿相会的情景。最后一段,写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五、问题探究
1、结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分析一下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写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和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不可抑制的哀怨、焦虑之情。这一切也正是屈原自身的写照。屈原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屡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
2、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开头所表现出来的凄凉、冷落的景色,衬托了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3、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表面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以及期待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望。描写越细致,愈见湘君对湘夫人之情深。
六、反馈练习
1、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
A、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B、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潺。
C、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D、闻佳人兮召予,将滕驾兮偕逝。
2、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属于白描,表现出了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九歌》中的内容大多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内容以叙事为主。
C、"鸟何萃兮薠中,罾何为兮木上"。这两个问句表现了自然现象的错位和颠倒,比喻诗人评价公的爱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
D、主要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加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参考答案:1、D 2、B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它以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情感活动作为中心线索,把景物变化、人物活动都串连起来,既有曲折起伏,又能融会贯通。总起来说,诗中情景交融的地方,都是诗中感情最强烈、最动人的地方,都是湘君感情起伏最大、心理活动最鲜明的地方。用古人话说:“寓情于景而情更浓。”
分类作业 A类: 熟读全诗,理解诗意。
B类: 这首诗也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预习布置 预习《拟行路难》(其四)。
板书设计 基调:幽怨、哀婉
寓情于景而情更浓
课后反思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教学方法 男女分组诵读,讨论,师生问答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导入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创造出来的楚辞体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湘夫人》,来体会屈原的文学风格。
二、预习检查
1、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
渚 眇 罾 潺
袂 汀 遗 搴
(答案提示:zhǔ、miǎo、zēng、chán、mèi、tīng、wèi、qiān)
3、能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2)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三、诵读指导
1、此诗为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
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王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3、本诗的基调是幽怨、哀婉。
四、内容梳理
《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反映了当地巫风盛行的情况。《湘夫人》就是《九歌》中的一篇。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
人如愿相会的情景。最后一段,写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五、问题探究
1、结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分析一下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写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和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不可抑制的哀怨、焦虑之情。这一切也正是屈原自身的写照。屈原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屡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
2、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开头所表现出来的凄凉、冷落的景色,衬托了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3、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表面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以及期待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望。描写越细致,愈见湘君对湘夫人之情深。
六、反馈练习
1、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
A、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B、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潺。
C、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D、闻佳人兮召予,将滕驾兮偕逝。
2、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属于白描,表现出了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九歌》中的内容大多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内容以叙事为主。
C、"鸟何萃兮薠中,罾何为兮木上"。这两个问句表现了自然现象的错位和颠倒,比喻诗人评价公的爱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
D、主要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加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参考答案:1、D 2、B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它以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情感活动作为中心线索,把景物变化、人物活动都串连起来,既有曲折起伏,又能融会贯通。总起来说,诗中情景交融的地方,都是诗中感情最强烈、最动人的地方,都是湘君感情起伏最大、心理活动最鲜明的地方。用古人话说:“寓情于景而情更浓。”
分类作业 A类: 熟读全诗,理解诗意。
B类: 这首诗也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预习布置 预习《拟行路难》(其四)。
板书设计 基调:幽怨、哀婉
寓情于景而情更浓
课后反思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