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50阅读:
字号:小|大
2 石榴
赏析指导
石榴与人的头颅,本来是两种不相关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们却有了一种内在的相似性。这首咏物的短诗,就围绕着二者的相似性,展开了惊人的联想。第一节,先写坚硬的石榴因过度成熟开裂,露出珠玉一样的粒子,这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形象,无疑有一种先声夺人之效;从这一形象出发,诗人继而联想到思想中高贵的头颅,也“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多少有点类似,建立一种联想很好理解,但头颅如何因“发现”而开裂呢?在这里,诗人描写的不是生活中的现实,而更多是一种想像中的现实,“开裂”一词表达的或许是大脑因发现而豁然开朗的状态。
第二、三节,诗人的笔触重新回到了石榴身上,着力渲染“开裂”的过程以及汁液迸飞的场面。上一节写到石榴开裂是因为粒子过多,如果说这是“内因”的话,那么“是你们所承受的阳光”一句,强调的是“外因”,正是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石榴才获得成熟,裂开表皮,让红色的玉汁飞迸。在这两节中,诗人对语言的使用,也颇值得称道,清晰、有力,又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一方面是石榴表皮的粗糙、坚硬,一方面又是内部粒子的红玉一样的晶莹,内外的反差传达出“成熟”的艰难与隐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充满对抗性的语汇,如“隔墙”与“打通”,“敌不过”与“向外飞迸”,在封闭与外射之间,一种角力的、反抗的美得以呈现。这两节写的虽然只是石榴,但因为在第一节中,“石榴”与“头颅”之间的联想已经建立,所以二者的形象实际上有了一种相互叠映的效果,石榴的“傲然”就是头颅的“高贵”,而石榴的内与外、阻隔与打通之间的张力,也影射了灵魂获得成熟过程中,交织在头颅内部的思想张力。
第四节只有三行,却有画龙点睛的功能,诗人又回到了关于头颅的思考,但在最后话题被引申了,“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的相似,被一种更深层的相关所替代:“辉煌耀目的裂口”让我想起灵魂“秘密的结构”。灵魂与石榴的相关性不是有形的,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美妙的汁液从坚硬的外壳中迸飞,对于一个追求更高智慧的灵魂来说,这一过程又何其相似。正如“石榴”内部因成熟的粒子而充满张力,智慧灵魂也像一种特殊的建筑,在内部包含着“秘密的结构”。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歌,是一首关于思想,更准确说是关于思想结构的诗,语言清晰、有力,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的同时,也有一种硬朗的逻辑力量。可以说,诗人将理性思考的明确与感性经验的生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思想的独特魅力。作为一个诗人,瓦雷里还长期进行过哲理的研究,他甚至对数学也情有独钟。因而,他对待诗歌的态度,也与一般随兴挥洒的作风不同,他更像一个严谨的数学家。在他看来,诗歌写作也是一种思想的建筑,是建立在谨严、准确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它必须包含思想、语言的双重劳作。
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此诗,领会大致的含义,特别是思考一下,“石榴”与人的头颅有哪些相似性。
二、作品讲解
1.讲述诗人瓦雷里的生平,强调他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学者,曾长年钻研哲理和数学,这使他对待诗歌的态度与众不同:诗人应该像一个数学家那样,精确地使用词语。
2.围绕石榴与头颅的相似性,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可以提问:人高贵的额头,为什么会“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
3.石榴的成熟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这与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过程有什么相似性?可就此展开讨论。
4.分析诗歌在用词方面的特点,譬如:诗人如何借助鲜明的意象、有力的词汇,形成一种硬朗的风格,这种风格带来了一种逻辑的力量,恰好呼应了“思想”的主题。
三、扩展与比较
这是一首咏物诗,但诗人借助“石榴”的形象,真正吟咏的是人思想的结构。在诗人笔下,诗歌不是情感的流露,也不是感觉的捕捉,而是一种思想、语言的建筑。这种写诗的方式,是不是等同于在诗中“说理”,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
参考资料
《石榴》赏析(沈宝基)
有人说这首诗的描写堪与塞尚或马蒂斯的静物画媲美。这种比喻的含义,读者不容易捉住。在表达手段艺术功力方面,可以这样说,至于形象的宏伟瑰丽,则有过之无不及。这首诗高超有力,用词确切,一笔到底,组织严密,用《石榴》来象征他“过去某一时期自己思想上的内在建筑”。是的,瓦雷里把人的大脑当做一座建筑,这是生理上的;把思想当做一座建筑,把诗歌……当做一座建筑,这是心理上的,亦是艺术上的,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要在艺术上有所建立,必须具有内因的推动和外因的促成,而且必然有个过程。否则,思想和诗歌……只是一些建筑材料。
第一节讲内因,石榴子多,已经成熟而开裂;第二节讲外因,骄阳给半绽的石榴以锻炼的机会,让石榴把自己饱满的子粒变成红宝石;第三节讲过程,讲壮大成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到那个时候,内是红艳艳的美玉,外是辉煌的形象;第四节:瓦雷里又回到第一节上来,同时回想起他过去的成绩主要靠“自己思想上的内在建筑”。
这首诗虽是象征诗,并不难懂,瓦雷里是否应用辩证法,我不敢轻易肯定或否定。但我相信,他侧重“理智”故逻辑性强;注意“制作”故落笔稳健。至于内因、外因、过程,这是我的主观看法,是否恰当,有请方家指教。
(选自《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
3 雪夜林边驻脚
赏析指导
弗罗斯特的诗歌多以自然为题材,树林、溪水、鸟禽、马驹,以及朴素的田园生活,是他喜欢抒写的对象,有人曾称他是一个自然诗人。然而,诗人的对象虽然是自然,但他关注的却是自然之中人的生活。因而,他的诗歌表面上质朴无华,经常是以叙述的口吻,细致呈现生活中的场景和事件,但在保持一种经验的可感性、亲切性之外,他的诗歌往往还包含抽象的意义,在叙述之中引申、提炼出丰富的哲理思考。《雪夜林边驻脚》一诗也突出体现了这种特征。在叙述的层面,它写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我”在一个雪夜赶路,途经一片树林,被树林的幽深、寂静吸引,暂时忘记了行程,但最后还是催促自己继续赶路。
这首素朴的小诗,似乎没有使用什么修饰,只是叙述事情的过程,却有一种美妙的表现力,完全传达出了白雪覆盖的树林的神秘、静谧,特别是二、三两节,诗人自己没有出场,而是从小马的视角出发,揣度它内心的好奇:在小马的眼里,主人的驻足有点离奇,这里一片冰雪无处休息。这段心理描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无形中给这首诗抹上了一层童话的色彩。为了进一步渲染雪夜树林的安静,诗人抓住一个小马的动作,“它把颈上的铃摇了一摇”,当做对世界的提问,世界的回答只是风吹雪片发出的声音。在这几行诗中,清脆的铃声,风雪的絮语,似乎都打破了林中的安静,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微的声响,雪夜才被衬托得静美、无边。在发出由衷的赞叹之后,诗人似乎在自我叮咛,不要沉迷于雪夜的诱惑:“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最后出现两次的“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舒缓低沉,仿佛一个疲倦的旅人,正在睡眼惺忪中低语,又像一种咒语,安慰了雪夜中迷茫的人心。
那么,这首诗的抽象意义是什么呢?这涉及到对“树林”这个意象的解读。在诗歌中有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是用一个形象去代表某种确定的观念,比如读到“玫瑰”,我们就想到爱情,读到“羔羊”,我们就想到牺牲,读到“暴风雨”,我们就想到革命。这种手法会使抽象的观念有了形象性,但毕竟有一点机械、图解的味道。在弗罗斯特这里,“树林”不是某一种思想的形象符号,它更多的是一种含义不确定的隐喻。在这首诗中,被白雪覆盖的树林虽然幽静、但也是一个神秘的、充满可能性的存在,让疲倦的旅人驻足不前。有人解释它代表了人生的诱惑,还有人说树林是人生的最后归宿──死亡的化身,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无论作何理解,在树林面前,一个行路的人要做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判断。诗人还有一首关于“树林”的诗作,名为《未选择的路》。诗中也写到了一个旅人,他在树林中遇到岔开的两条路,选择不同的路会带来不同的人生。在诗人笔下,“树林”不只是一个现实的场景,也象征了某种人生旅途中的状态,深幽的空间,错杂的路径,暗示了迷惑与不确定,需要人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方向。但丁《神曲•地狱篇》的开头,也有一个类似的隐喻性场景:诗人在人生的中途,走入一座昏暗的森林,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将这个段落与弗罗斯特的诗歌参照阅读,会更深入地理解“树
赏析指导
石榴与人的头颅,本来是两种不相关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们却有了一种内在的相似性。这首咏物的短诗,就围绕着二者的相似性,展开了惊人的联想。第一节,先写坚硬的石榴因过度成熟开裂,露出珠玉一样的粒子,这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形象,无疑有一种先声夺人之效;从这一形象出发,诗人继而联想到思想中高贵的头颅,也“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多少有点类似,建立一种联想很好理解,但头颅如何因“发现”而开裂呢?在这里,诗人描写的不是生活中的现实,而更多是一种想像中的现实,“开裂”一词表达的或许是大脑因发现而豁然开朗的状态。
第二、三节,诗人的笔触重新回到了石榴身上,着力渲染“开裂”的过程以及汁液迸飞的场面。上一节写到石榴开裂是因为粒子过多,如果说这是“内因”的话,那么“是你们所承受的阳光”一句,强调的是“外因”,正是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石榴才获得成熟,裂开表皮,让红色的玉汁飞迸。在这两节中,诗人对语言的使用,也颇值得称道,清晰、有力,又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一方面是石榴表皮的粗糙、坚硬,一方面又是内部粒子的红玉一样的晶莹,内外的反差传达出“成熟”的艰难与隐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充满对抗性的语汇,如“隔墙”与“打通”,“敌不过”与“向外飞迸”,在封闭与外射之间,一种角力的、反抗的美得以呈现。这两节写的虽然只是石榴,但因为在第一节中,“石榴”与“头颅”之间的联想已经建立,所以二者的形象实际上有了一种相互叠映的效果,石榴的“傲然”就是头颅的“高贵”,而石榴的内与外、阻隔与打通之间的张力,也影射了灵魂获得成熟过程中,交织在头颅内部的思想张力。
第四节只有三行,却有画龙点睛的功能,诗人又回到了关于头颅的思考,但在最后话题被引申了,“石榴”与“头颅”在外形上的相似,被一种更深层的相关所替代:“辉煌耀目的裂口”让我想起灵魂“秘密的结构”。灵魂与石榴的相关性不是有形的,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美妙的汁液从坚硬的外壳中迸飞,对于一个追求更高智慧的灵魂来说,这一过程又何其相似。正如“石榴”内部因成熟的粒子而充满张力,智慧灵魂也像一种特殊的建筑,在内部包含着“秘密的结构”。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歌,是一首关于思想,更准确说是关于思想结构的诗,语言清晰、有力,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的同时,也有一种硬朗的逻辑力量。可以说,诗人将理性思考的明确与感性经验的生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思想的独特魅力。作为一个诗人,瓦雷里还长期进行过哲理的研究,他甚至对数学也情有独钟。因而,他对待诗歌的态度,也与一般随兴挥洒的作风不同,他更像一个严谨的数学家。在他看来,诗歌写作也是一种思想的建筑,是建立在谨严、准确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它必须包含思想、语言的双重劳作。
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此诗,领会大致的含义,特别是思考一下,“石榴”与人的头颅有哪些相似性。
二、作品讲解
1.讲述诗人瓦雷里的生平,强调他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学者,曾长年钻研哲理和数学,这使他对待诗歌的态度与众不同:诗人应该像一个数学家那样,精确地使用词语。
2.围绕石榴与头颅的相似性,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可以提问:人高贵的额头,为什么会“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
3.石榴的成熟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这与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过程有什么相似性?可就此展开讨论。
4.分析诗歌在用词方面的特点,譬如:诗人如何借助鲜明的意象、有力的词汇,形成一种硬朗的风格,这种风格带来了一种逻辑的力量,恰好呼应了“思想”的主题。
三、扩展与比较
这是一首咏物诗,但诗人借助“石榴”的形象,真正吟咏的是人思想的结构。在诗人笔下,诗歌不是情感的流露,也不是感觉的捕捉,而是一种思想、语言的建筑。这种写诗的方式,是不是等同于在诗中“说理”,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
参考资料
《石榴》赏析(沈宝基)
有人说这首诗的描写堪与塞尚或马蒂斯的静物画媲美。这种比喻的含义,读者不容易捉住。在表达手段艺术功力方面,可以这样说,至于形象的宏伟瑰丽,则有过之无不及。这首诗高超有力,用词确切,一笔到底,组织严密,用《石榴》来象征他“过去某一时期自己思想上的内在建筑”。是的,瓦雷里把人的大脑当做一座建筑,这是生理上的;把思想当做一座建筑,把诗歌……当做一座建筑,这是心理上的,亦是艺术上的,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要在艺术上有所建立,必须具有内因的推动和外因的促成,而且必然有个过程。否则,思想和诗歌……只是一些建筑材料。
第一节讲内因,石榴子多,已经成熟而开裂;第二节讲外因,骄阳给半绽的石榴以锻炼的机会,让石榴把自己饱满的子粒变成红宝石;第三节讲过程,讲壮大成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到那个时候,内是红艳艳的美玉,外是辉煌的形象;第四节:瓦雷里又回到第一节上来,同时回想起他过去的成绩主要靠“自己思想上的内在建筑”。
这首诗虽是象征诗,并不难懂,瓦雷里是否应用辩证法,我不敢轻易肯定或否定。但我相信,他侧重“理智”故逻辑性强;注意“制作”故落笔稳健。至于内因、外因、过程,这是我的主观看法,是否恰当,有请方家指教。
(选自《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
3 雪夜林边驻脚
赏析指导
弗罗斯特的诗歌多以自然为题材,树林、溪水、鸟禽、马驹,以及朴素的田园生活,是他喜欢抒写的对象,有人曾称他是一个自然诗人。然而,诗人的对象虽然是自然,但他关注的却是自然之中人的生活。因而,他的诗歌表面上质朴无华,经常是以叙述的口吻,细致呈现生活中的场景和事件,但在保持一种经验的可感性、亲切性之外,他的诗歌往往还包含抽象的意义,在叙述之中引申、提炼出丰富的哲理思考。《雪夜林边驻脚》一诗也突出体现了这种特征。在叙述的层面,它写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我”在一个雪夜赶路,途经一片树林,被树林的幽深、寂静吸引,暂时忘记了行程,但最后还是催促自己继续赶路。
这首素朴的小诗,似乎没有使用什么修饰,只是叙述事情的过程,却有一种美妙的表现力,完全传达出了白雪覆盖的树林的神秘、静谧,特别是二、三两节,诗人自己没有出场,而是从小马的视角出发,揣度它内心的好奇:在小马的眼里,主人的驻足有点离奇,这里一片冰雪无处休息。这段心理描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无形中给这首诗抹上了一层童话的色彩。为了进一步渲染雪夜树林的安静,诗人抓住一个小马的动作,“它把颈上的铃摇了一摇”,当做对世界的提问,世界的回答只是风吹雪片发出的声音。在这几行诗中,清脆的铃声,风雪的絮语,似乎都打破了林中的安静,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微的声响,雪夜才被衬托得静美、无边。在发出由衷的赞叹之后,诗人似乎在自我叮咛,不要沉迷于雪夜的诱惑:“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最后出现两次的“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舒缓低沉,仿佛一个疲倦的旅人,正在睡眼惺忪中低语,又像一种咒语,安慰了雪夜中迷茫的人心。
那么,这首诗的抽象意义是什么呢?这涉及到对“树林”这个意象的解读。在诗歌中有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是用一个形象去代表某种确定的观念,比如读到“玫瑰”,我们就想到爱情,读到“羔羊”,我们就想到牺牲,读到“暴风雨”,我们就想到革命。这种手法会使抽象的观念有了形象性,但毕竟有一点机械、图解的味道。在弗罗斯特这里,“树林”不是某一种思想的形象符号,它更多的是一种含义不确定的隐喻。在这首诗中,被白雪覆盖的树林虽然幽静、但也是一个神秘的、充满可能性的存在,让疲倦的旅人驻足不前。有人解释它代表了人生的诱惑,还有人说树林是人生的最后归宿──死亡的化身,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无论作何理解,在树林面前,一个行路的人要做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判断。诗人还有一首关于“树林”的诗作,名为《未选择的路》。诗中也写到了一个旅人,他在树林中遇到岔开的两条路,选择不同的路会带来不同的人生。在诗人笔下,“树林”不只是一个现实的场景,也象征了某种人生旅途中的状态,深幽的空间,错杂的路径,暗示了迷惑与不确定,需要人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方向。但丁《神曲•地狱篇》的开头,也有一个类似的隐喻性场景:诗人在人生的中途,走入一座昏暗的森林,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将这个段落与弗罗斯特的诗歌参照阅读,会更深入地理解“树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