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苏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50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体会母爱的伟大
3、学习情感的处理之节制胜于放纵
4、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重点 1、体会母爱的伟大
2、学习情感的处理之节制胜于放纵
3、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由周二112班篮球赛导入
研习课文
礼拜二傍晚对于我们112班来说是一个幸福快乐的时刻,但对于一个人来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却不见得兴奋,这个人是谁,她做了件什么事?
明确:母亲 祭奠当小偷的儿子
昨天我在网上见到一张失去女儿的母亲泪流满面、悲痛不已的照片(向学生讲述照片中的故事),但是我们课文中的母亲是不是也如此呢?
明确:没有 面对儿子的死,她显得很镇定
母亲的镇定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她脸上露出……神情”
叫女儿“尤其不许哭”
与神父妹妹的对话
介绍自己的情况
介绍儿子的情况
勇敢的面对世人异样的眼光
思考:为什么母亲在痛失儿子之后没有任何过激的表现?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明确:她的儿子是小偷,她是小偷的母亲,她不可能表现出来,也不能表现出来,没有人会给予她同情
她深爱她的儿子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明确:她顶着世俗的压力来为儿子扫墓
她认为儿子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很听我的话”“每吃一口饭……那个样子”
去为儿子扫墓,这是个很少人会来的地方(锈迹斑斑的钥匙可以看出来)
母亲伤心吗?
明确:伤心 “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强忍泪水的表现)
这样一个活得那么苦的母亲(不仅是生活而且还有精神都很苦),人们是否理解她,同情她呢?
明确:女儿——解开左脚的鞋扣……也用脚跻拉的鞋——不理解
神父兄妹——两句“等到太阳落山”——逐渐理解
世人——围观——不理解
为什么在知晓世人的异样眼神后,母亲还能无所畏惧、镇定勇敢地面对他人的议论
明确:母爱的伟大
对比课文以及前文介绍的照片,哪个母亲更令人同情?为什么?
明确:课文中的母亲 节制胜于放纵
艺术分析
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伏笔
作者介绍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
预习《牲畜林》
附:板书
礼拜二午睡时刻
时间 事件 心情 感情
礼拜二傍晚 篮球赛 兴奋、激动 热爱
礼拜二午睡 扫墓 镇定、悲痛 慈爱
节制胜于放纵
2、体会母爱的伟大
3、学习情感的处理之节制胜于放纵
4、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重点 1、体会母爱的伟大
2、学习情感的处理之节制胜于放纵
3、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由周二112班篮球赛导入
研习课文
礼拜二傍晚对于我们112班来说是一个幸福快乐的时刻,但对于一个人来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却不见得兴奋,这个人是谁,她做了件什么事?
明确:母亲 祭奠当小偷的儿子
昨天我在网上见到一张失去女儿的母亲泪流满面、悲痛不已的照片(向学生讲述照片中的故事),但是我们课文中的母亲是不是也如此呢?
明确:没有 面对儿子的死,她显得很镇定
母亲的镇定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她脸上露出……神情”
叫女儿“尤其不许哭”
与神父妹妹的对话
介绍自己的情况
介绍儿子的情况
勇敢的面对世人异样的眼光
思考:为什么母亲在痛失儿子之后没有任何过激的表现?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明确:她的儿子是小偷,她是小偷的母亲,她不可能表现出来,也不能表现出来,没有人会给予她同情
她深爱她的儿子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明确:她顶着世俗的压力来为儿子扫墓
她认为儿子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很听我的话”“每吃一口饭……那个样子”
去为儿子扫墓,这是个很少人会来的地方(锈迹斑斑的钥匙可以看出来)
母亲伤心吗?
明确:伤心 “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强忍泪水的表现)
这样一个活得那么苦的母亲(不仅是生活而且还有精神都很苦),人们是否理解她,同情她呢?
明确:女儿——解开左脚的鞋扣……也用脚跻拉的鞋——不理解
神父兄妹——两句“等到太阳落山”——逐渐理解
世人——围观——不理解
为什么在知晓世人的异样眼神后,母亲还能无所畏惧、镇定勇敢地面对他人的议论
明确:母爱的伟大
对比课文以及前文介绍的照片,哪个母亲更令人同情?为什么?
明确:课文中的母亲 节制胜于放纵
艺术分析
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伏笔
作者介绍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
预习《牲畜林》
附:板书
礼拜二午睡时刻
时间 事件 心情 感情
礼拜二傍晚 篮球赛 兴奋、激动 热爱
礼拜二午睡 扫墓 镇定、悲痛 慈爱
节制胜于放纵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