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开掘,柳暗花明——发现幸福,学会纵向展开议论(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作文指导)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53阅读:
字号:小|大
【原题回放】
一、话题探讨
人生有不同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只有两个字——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有人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毕淑敏 《提醒幸福》)
有人说:“幸福来自我们内心,而不是外界。”(约瑟夫•纽顿 《人生何求》)
爱尔兰作家巴克莱则对幸福做了这样的阐释: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巴克莱 《幸福》 余也鲁译)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赞成这些说法吗?如果赞成,你有类似的体会吗?如果不赞成,你是怎样认识的?
二、写作练习
第四题:如有条件,小组分工合作,进行一次“幸福指数”问卷调查活动,然后就调查结果写一篇评论文章。
要求:
1、设计调查问卷(例如,一:○时常感到幸福;○偶尔感到幸福;○极少感到幸福;二:○喜欢学习;○感到安全;○父母爱自己……)。调查项目应包括不同社会身份的人。
2、在适当范围展开调查。
3、统计调查数据。
【写作指导】
本单元写作训练的话题是“发现幸福”,这样的选题,显然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幸福的人生航向;写作知识训练点是“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属议论文选材整合、结构布局方面的训练立项。 这样的选点,也是针对我们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帮助我们提高透析社会现象、认识客观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故此,我们要吃透文本内容,激励幸福情志。把握以下要点:
一、读题取要、强化目标
写作是一种情绪的艺术凝聚、生活的理性思辨、心灵的美好祈祷,本该是大海般的自由奔放,但作为标准化考试背景下的作文就另当别论了。一有其“大纲”“考纲”之别;二有其命题考评之别。有人戏称应试作文皆为“两分钟、两个人”(针对评卷人和评卷用时)而作,也算是一语中的。因此,在我们的单元写作训练中,理应落实“课标”所示的三维目标,聚焦选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本单元选题四,是材料背景下的定体作文,选题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幸福指数”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写作前的调查整理工作,要学会归纳调查材料、整合材料信息,明确评论体式,选择评论角度、锁定评论焦点、阐明幸福观念。
首先,我们要解读题目关键词“幸福指数”的内涵,“幸福指数”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地反映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观念的调查体系,是有关国计民生的考查体系,也是对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的关注。
其次,作为中学生,可在适当范围内展开调查,如在中学生范围内展开幸福指数问卷调查,以下提纲供参考:
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
1.你是¬¬ ¬年级学生?□初中 □高中;你的性别:□男 □女
2.你的兴趣、特长是什么?
3.你对你的幸福生活有明确的认识吗?
□有 □没有
有的话请具体描述。
4.你对你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规划吗?
□有 □没有
有的话请具体描述。
5.你觉得你的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
□家庭富有 □家庭和睦 □走读有父母接送
□老师的奖励 □勤奋读书 □国富民强
□学习进步 □帮助同学 □考上理想的大学
□朋友的相知 □吃美味大餐 □体育锻炼
□捐助贫困儿童 □见义勇为 □找到满意工作
□父母的疼爱 □穿上漂亮衣服 □资助残疾人
□外出旅游 □健康平安、平淡 □参加公益活动
□每天上网玩游戏 □和同学相处关系融洽
6.你常常感到不幸福的事有哪些?
□老师要求严格 □家长太唠叨 □作业太多
□学习成绩下降 □每周上体育课 □参加义务劳动
□早晨7点以前起床 □和同学闹矛盾 □不受老师关注
□老师讲课枯燥 □早操和课间操 □每周一次团班活动
□前途迷茫 □学习压力大 □父母不和
7.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与人分享?
□愿意 □不愿意
8.请列出你认为人生必然幸福的5个理由。
9.请列出你认为幸福的人必须要做的10件事:
10.你感到幸福的时刻:
□时常 □偶尔 □极少
11.如果幸福人生的满分是100分,你给自己的幸福生活评分是多少呢?
我的幸福生活是 分。
二、解析材料、选点突破
(一)、从总体上看,本单元给我们提供了三类材料。第一,话题背景材料;第二,类文阅读材料;第三,写作命题材料。
这里重点谈谈对类文阅读材料《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解读,初步感知纵向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论点内涵的递进)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结构:
1.读书人是幸福人,拥有物质以外的精神世界。(引论,提出问题。)
2.读书人超越时空的经历与经验。
3.读书人崇高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本论,分析问题。)
4.读书人避恶扬善的高雅情趣。
5.读书是幸福人,回扣总结。 (结论,解决问题。)
分析上述结构形式、结合文本内容,显而易见,第二至四段的论述不是并列的,而是逐层深入的,属阐释论点内涵的递进,从“为什么”的角度,由浅入深;从粗泛的人生经验,到具体的阅读体检;从一般的阅读体验到“更为重要的”“避恶扬善”的品格。其纵向开掘的材料顺序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不可颠倒。
只要我们把握了这样的阅读知识点,以读领写,我们也就能立足于单元写作轻松快乐的支点,感受到习作本身的创意与幸福。
(二)、针对“写作练习四”我们还要掌握评论文的体式特征,依据调查结果选择评论的聚焦点。
作为幸福指数所反映的一种幸福观念或幸福感觉,更多的是针对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评论。应符合思想评论的要求,一要有事理性,二要有针对性,三要有逻辑性,所谓“事理”是指要言事成理,不可泛泛而谈,罗列各种幸福感觉而不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立场及审美观、价值观。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评论文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幸福观,确定某一典型的观点展开评论。
本题写作要针对调查问卷就“幸福理由”归纳整理出评论点。
例如:我们可以按递进式的结构思路整理“幸福指数问卷”结果,归纳出如下评论切入点:
物质上的满足 心灵上的愉悦 奋斗的收获 奉献的充实 平凡的伟大
有了上述切入角度,我们就可以联系思想实际、选择其中某个评论点,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旁征博引、有的放矢,阐明积极向上的幸福观和人生观。
三、纵深开掘,拓展思维
作为一种作文的结构方式,所谓“纵”是针对人物表现、事物发展、事理推演呈现出的自身规律或线性特征、固有时序等范畴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文章的论理考据、结构铺排必须遵循时序或逻辑上的规律性或关联性,不可自行其是或颠三倒四。其表现形式为:
1、从观点内涵的角度层进:由浅入深、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由表而里等。
2、从论证步骤的角度递进:引证,回答是什么;本论,回答为什么;结论,回答怎么样。
例一:评论焦点:读书就是幸福
递进结构:《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第二至四段的递进结构便是论点内涵的分解中体现出的纵深开掘的方式。
例二:本单元写作训练题(三)
中心论点:幸福在我心中
递进结构:
1、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思维。(幸福是什么?)
2、乐观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放大快乐的睿智。(为什么是幸福?)
3、不卑不亢、知足而知不足便能乐观豁达、幸福永远。(怎样才能幸福?)
例三、评论焦点:平淡也是幸福
递进结构:
1、平淡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处事不惊的作风,立世修身的品格。
2、只有平淡才能抵制世俗物欲诱惑,才能感受美丽人生,追求幸福生活。
3、我们不应该将平淡看做一道过时的风景线,恰恰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拥有一份平淡宁静。
四、链接生活、凸显本质
近年来,高考作文卷不乏内容空泛、人云亦云、远离生活、浮光掠影之作,究其原因,在于题例训练脱离生活实际,读而置身文本之外,写而囿于俗套之中,因此,我们的单元写作宜立足话题、渗透考点、链接生活、拓展思维。
本单元写作话题“发现幸福”为我们开启了人文的视角,拓宽了生活的视野。幸福蕴于纷繁芜杂的生活之中,淡褪了五彩缤纷的生活,就远离了快乐幸福。只有深入生活,面对生活细节才能发现幸福,分享幸福。
古圣先贤在“侍坐”中“各言其志”,分享自由幸福。“采菊东篱下”的惬意、“千里共婵娟”的温馨是幸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忠勇亦是幸福。如此生活似乎雅而不俗,转换视角我们会发现:独处陋室、心系天下寒士,关爱家人朋友,捐助贫困儿童,帮助残疾人是幸福;攻克学习难题,考上理想大学,获得满意工作也是幸福;同学相聚,家人团圆,赏山川之美、品诗画之妙更是一种幸福。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便能激起无尽的艺术想象,获得无限的审美愉悦,从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在本次写作练习中还得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在评论文中,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得机械罗列问卷结果,就事论事,解说现象,推介个人喜好。如有人说“学好数理化,幸福遍天下”,就此展开评论,若仅从学科内容和特征上评论,那是就事论事、舍本逐末;若从学习目的、人生理想的角度展开评论,则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论本质。根据“幸福指数”展开评论,首先要在调查对象中理出体现幸福观念的现象特征,然后根据个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或个体体验,选定评论的焦点问题,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剖析不同的幸福观,从调查对象的客观表象透析其思想本质,表达各人的立场观点。
第二、要学会阐述论点、发散思维,从而链接生活细节,不得泛泛而论、云山雾海。如论“幸福是一种心态”,就得让人明白一种怎样的心态,让人体验到幸福是奉献,是奋斗,是自信,是自足,还是淡泊宁静、无私宽容的心态,取其一,便能以点带面,纵深开掘。
【佳作展示】
拨动幸福的心弦
——也谈中学生幸福观
沙市中学 陈欣
正如“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的那样,“家庭的富有”“漂亮的衣物”“味美的大餐”……这个纷挠的世界中,幸福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的元素轻而易举的就能击中我们的幸福感。然而相比而言,有的幸福似有实无,即便失去也在所不惜;而有的存在却只关乎本心,惟有誓死捍卫,不舍追随。
也许一顿“味美的大餐”,曾让我们尽享口福,顿添生活的美色,但拥有相知之友难道不是一种永恒的幸福?是谁会在你胃疼时,不用过多询问便能送来药和热水?是谁总能在你生日时打来电话,寄来你最愿收到的生日礼物?是谁会像父母一样关心你的晚餐是否干净,昨夜有无失眠?这些陪伴帮助我们的人,将我们挂于心中,让我们不知什么是寂寞。可是,这些体贴,这些关怀并非我们幸福感的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当钟期既遇,从那一曲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中,我们听到了答案;当向秀走入山林,来到嵇康身边,同他打铁时,我们听到了答案,那山的巍峨,水的奔腾里是无言的理解,是认同是相知;那呼呼的风箱里吞吐的是默许、是支持、是相守。春风拂及大地,受惠的何止是地表的草木,还有叶底的黄莺,还有地底的熔岩,而朋友就如春风一般,我们受其滋养的何止肉体,更有精神与灵魂,而其间的幸福,惟有相知之人才能体会,岂可言传?
可相知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当我们沉浸于“被知”的幸福中,我们不也该尽已之力去读懂他人吗?友情虽不是功利的付出并企求回报,但惟有双方同等适时添加筹码,这架幸福的天平才可长久平衡,而当我们为之增添柴薪时,幸福的火焰只会更加温暖。
也许一个“富有的家庭”,曾给我们些许浪漫温馨或幸福的瞬间,但从事热爱的事业难道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渐激烈,在许多人心中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是一种幸福,或许,一小块立足之地,一小片容身之所更是求之不得。然而,去看那些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那些朝九晚五的行路人,又有多少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太多人因不愿舍那“五斗米”而失去了自己的“东菊”与“南山”。再去看那鲜艳欲滴的《向日葵》,去看《阿凡达》,去看那些将热爱的事业当作生命的人们笔下、手中阐释的幸福。或许,你所热爱的事业本身就是你的幸福之源,但又并非全部,还有一种幸福来源于永不放弃的追随,每人都有自己倾心之物,但并非每人都有勇气有骨气去呵护它,去捍卫它,惟有那些不言舍弃之人才能以此为骄傲,为幸福的来源,这种幸福是一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它深藏于心,为拥有之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情与力量。
可见,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自己最在意什么,真正了解自己后,才蓦然发现家庭是否富有,衣着是否光鲜,亦或饭菜是否可口,生活是否安逸似乎不在那么重要了,就像当“贾君鹏”一帖在网上飞速蹿红后,许多人才发现真正的幸福并非肆无忌惮的网游之乐,而是细水长流的家庭之暖。那一刻,某种不可名状之物拔动了多少“虚拟人士”的心弦,而这种拔动悄然无声,惟有慢慢去体会,去辩识,去懂得。
【可圈可点】
本文入笔于“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剖析幸福理由,诠释幸福内涵,为时而著,纵深开掘,首尾相应,表达了一个中学生诚挚的幸福情怀。也拨动了读者幸福的心弦,“而这种拔动悄然无声,惟有慢慢去体会,去辩识,去懂得”。
一、结构的层进式
作者开篇引入源于“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的幸福感,提出了幸福的存在“关乎本心”的观点,然后以多维的视角,恬淡的心态,闲适的笔调,链接幸福指数,点击不同的幸福质感,开启了正文。第一层,从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的角度阐明“拥有相知之友”的幸福观;第二层,从持家(“富有的家庭”)与立业(“热爱的事业”)的角度阐明“爱岗敬业”的幸福观。主体层次从语言形式上看是并列的,但从“一箪食”到“一个家”,从“交友”到“立业”,其内涵是渐进而深入的。其次,一、二两层的段内层次又呈递进式,如第一层,首先是在生活细节、历史文化中感悟关乎友情的幸福感,其次是简述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份永恒的幸福;第二层,从“日常工作”到“热爱事业”再到“执着追求”更是一个层进的思路。
二、评述的多角度
全文立足于“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采用正反对比立意的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围绕某个观点拼贴多个所谓的“经典素材”,而是以多维的视角、审视生活、捕捉生活细节,如“生日电话”“温药热水”及“温馨问候”等,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热情,而“琴台之友”等历史典故的自然引入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永恒的幸福,也让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作文,是心灵的律动,也是内心的抚慰”,不是千篇一律的板块拼凑,而是情理自然表达的优美线条。
三、语言的灵动感
本文语言运用小有个性,初显风格。可谓俗中见雅、平中见奇,整散结合、娓娓而道。一句话用例高度概括,精警词句蕴涵丰富;大量排偶句、比喻句的运用、自然贴切、“荡气回肠”;恰到好处的问句点醒、形象而充满理性、让人笃信不疑。
【更上层楼】
从文章的开头看,全文的评述是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展开的,在正文中本应对文首提及的“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显示结果作深刻的剖析,展开评论,然后阐明自己的幸福观。可在正文的两大部分,作者只以“首括句”的形式,列举了关于“美味大餐”“热爱事业”的对比项,并未作有针对性的评述,然后在正面立论中深化,这也是作者构思上的失误。
文章第三段,在“家庭”“事业”的论述中,虽从社会现实“上班一族”“网游之乐”等实际生活中剖析,但并未清晰地体现“家庭”——“工作”——“事业”的递进思路,从而体现“呵护捍卫”“不舍追求”的亮点。在语言运用方面,若从凝炼的角度多加锤炼,将更具表现力。
2011-1-23于习坎园
一、话题探讨
人生有不同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只有两个字——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有人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毕淑敏 《提醒幸福》)
有人说:“幸福来自我们内心,而不是外界。”(约瑟夫•纽顿 《人生何求》)
爱尔兰作家巴克莱则对幸福做了这样的阐释: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巴克莱 《幸福》 余也鲁译)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赞成这些说法吗?如果赞成,你有类似的体会吗?如果不赞成,你是怎样认识的?
二、写作练习
第四题:如有条件,小组分工合作,进行一次“幸福指数”问卷调查活动,然后就调查结果写一篇评论文章。
要求:
1、设计调查问卷(例如,一:○时常感到幸福;○偶尔感到幸福;○极少感到幸福;二:○喜欢学习;○感到安全;○父母爱自己……)。调查项目应包括不同社会身份的人。
2、在适当范围展开调查。
3、统计调查数据。
【写作指导】
本单元写作训练的话题是“发现幸福”,这样的选题,显然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幸福的人生航向;写作知识训练点是“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属议论文选材整合、结构布局方面的训练立项。 这样的选点,也是针对我们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帮助我们提高透析社会现象、认识客观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故此,我们要吃透文本内容,激励幸福情志。把握以下要点:
一、读题取要、强化目标
写作是一种情绪的艺术凝聚、生活的理性思辨、心灵的美好祈祷,本该是大海般的自由奔放,但作为标准化考试背景下的作文就另当别论了。一有其“大纲”“考纲”之别;二有其命题考评之别。有人戏称应试作文皆为“两分钟、两个人”(针对评卷人和评卷用时)而作,也算是一语中的。因此,在我们的单元写作训练中,理应落实“课标”所示的三维目标,聚焦选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本单元选题四,是材料背景下的定体作文,选题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幸福指数”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写作前的调查整理工作,要学会归纳调查材料、整合材料信息,明确评论体式,选择评论角度、锁定评论焦点、阐明幸福观念。
首先,我们要解读题目关键词“幸福指数”的内涵,“幸福指数”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地反映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观念的调查体系,是有关国计民生的考查体系,也是对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的关注。
其次,作为中学生,可在适当范围内展开调查,如在中学生范围内展开幸福指数问卷调查,以下提纲供参考:
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
1.你是¬¬ ¬年级学生?□初中 □高中;你的性别:□男 □女
2.你的兴趣、特长是什么?
3.你对你的幸福生活有明确的认识吗?
□有 □没有
有的话请具体描述。
4.你对你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规划吗?
□有 □没有
有的话请具体描述。
5.你觉得你的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
□家庭富有 □家庭和睦 □走读有父母接送
□老师的奖励 □勤奋读书 □国富民强
□学习进步 □帮助同学 □考上理想的大学
□朋友的相知 □吃美味大餐 □体育锻炼
□捐助贫困儿童 □见义勇为 □找到满意工作
□父母的疼爱 □穿上漂亮衣服 □资助残疾人
□外出旅游 □健康平安、平淡 □参加公益活动
□每天上网玩游戏 □和同学相处关系融洽
6.你常常感到不幸福的事有哪些?
□老师要求严格 □家长太唠叨 □作业太多
□学习成绩下降 □每周上体育课 □参加义务劳动
□早晨7点以前起床 □和同学闹矛盾 □不受老师关注
□老师讲课枯燥 □早操和课间操 □每周一次团班活动
□前途迷茫 □学习压力大 □父母不和
7.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与人分享?
□愿意 □不愿意
8.请列出你认为人生必然幸福的5个理由。
9.请列出你认为幸福的人必须要做的10件事:
10.你感到幸福的时刻:
□时常 □偶尔 □极少
11.如果幸福人生的满分是100分,你给自己的幸福生活评分是多少呢?
我的幸福生活是 分。
二、解析材料、选点突破
(一)、从总体上看,本单元给我们提供了三类材料。第一,话题背景材料;第二,类文阅读材料;第三,写作命题材料。
这里重点谈谈对类文阅读材料《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解读,初步感知纵向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论点内涵的递进)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结构:
1.读书人是幸福人,拥有物质以外的精神世界。(引论,提出问题。)
2.读书人超越时空的经历与经验。
3.读书人崇高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本论,分析问题。)
4.读书人避恶扬善的高雅情趣。
5.读书是幸福人,回扣总结。 (结论,解决问题。)
分析上述结构形式、结合文本内容,显而易见,第二至四段的论述不是并列的,而是逐层深入的,属阐释论点内涵的递进,从“为什么”的角度,由浅入深;从粗泛的人生经验,到具体的阅读体检;从一般的阅读体验到“更为重要的”“避恶扬善”的品格。其纵向开掘的材料顺序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不可颠倒。
只要我们把握了这样的阅读知识点,以读领写,我们也就能立足于单元写作轻松快乐的支点,感受到习作本身的创意与幸福。
(二)、针对“写作练习四”我们还要掌握评论文的体式特征,依据调查结果选择评论的聚焦点。
作为幸福指数所反映的一种幸福观念或幸福感觉,更多的是针对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评论。应符合思想评论的要求,一要有事理性,二要有针对性,三要有逻辑性,所谓“事理”是指要言事成理,不可泛泛而谈,罗列各种幸福感觉而不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立场及审美观、价值观。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评论文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幸福观,确定某一典型的观点展开评论。
本题写作要针对调查问卷就“幸福理由”归纳整理出评论点。
例如:我们可以按递进式的结构思路整理“幸福指数问卷”结果,归纳出如下评论切入点:
物质上的满足 心灵上的愉悦 奋斗的收获 奉献的充实 平凡的伟大
有了上述切入角度,我们就可以联系思想实际、选择其中某个评论点,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旁征博引、有的放矢,阐明积极向上的幸福观和人生观。
三、纵深开掘,拓展思维
作为一种作文的结构方式,所谓“纵”是针对人物表现、事物发展、事理推演呈现出的自身规律或线性特征、固有时序等范畴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文章的论理考据、结构铺排必须遵循时序或逻辑上的规律性或关联性,不可自行其是或颠三倒四。其表现形式为:
1、从观点内涵的角度层进:由浅入深、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由表而里等。
2、从论证步骤的角度递进:引证,回答是什么;本论,回答为什么;结论,回答怎么样。
例一:评论焦点:读书就是幸福
递进结构:《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第二至四段的递进结构便是论点内涵的分解中体现出的纵深开掘的方式。
例二:本单元写作训练题(三)
中心论点:幸福在我心中
递进结构:
1、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思维。(幸福是什么?)
2、乐观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放大快乐的睿智。(为什么是幸福?)
3、不卑不亢、知足而知不足便能乐观豁达、幸福永远。(怎样才能幸福?)
例三、评论焦点:平淡也是幸福
递进结构:
1、平淡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处事不惊的作风,立世修身的品格。
2、只有平淡才能抵制世俗物欲诱惑,才能感受美丽人生,追求幸福生活。
3、我们不应该将平淡看做一道过时的风景线,恰恰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拥有一份平淡宁静。
四、链接生活、凸显本质
近年来,高考作文卷不乏内容空泛、人云亦云、远离生活、浮光掠影之作,究其原因,在于题例训练脱离生活实际,读而置身文本之外,写而囿于俗套之中,因此,我们的单元写作宜立足话题、渗透考点、链接生活、拓展思维。
本单元写作话题“发现幸福”为我们开启了人文的视角,拓宽了生活的视野。幸福蕴于纷繁芜杂的生活之中,淡褪了五彩缤纷的生活,就远离了快乐幸福。只有深入生活,面对生活细节才能发现幸福,分享幸福。
古圣先贤在“侍坐”中“各言其志”,分享自由幸福。“采菊东篱下”的惬意、“千里共婵娟”的温馨是幸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忠勇亦是幸福。如此生活似乎雅而不俗,转换视角我们会发现:独处陋室、心系天下寒士,关爱家人朋友,捐助贫困儿童,帮助残疾人是幸福;攻克学习难题,考上理想大学,获得满意工作也是幸福;同学相聚,家人团圆,赏山川之美、品诗画之妙更是一种幸福。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便能激起无尽的艺术想象,获得无限的审美愉悦,从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在本次写作练习中还得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在评论文中,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得机械罗列问卷结果,就事论事,解说现象,推介个人喜好。如有人说“学好数理化,幸福遍天下”,就此展开评论,若仅从学科内容和特征上评论,那是就事论事、舍本逐末;若从学习目的、人生理想的角度展开评论,则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论本质。根据“幸福指数”展开评论,首先要在调查对象中理出体现幸福观念的现象特征,然后根据个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或个体体验,选定评论的焦点问题,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剖析不同的幸福观,从调查对象的客观表象透析其思想本质,表达各人的立场观点。
第二、要学会阐述论点、发散思维,从而链接生活细节,不得泛泛而论、云山雾海。如论“幸福是一种心态”,就得让人明白一种怎样的心态,让人体验到幸福是奉献,是奋斗,是自信,是自足,还是淡泊宁静、无私宽容的心态,取其一,便能以点带面,纵深开掘。
【佳作展示】
拨动幸福的心弦
——也谈中学生幸福观
沙市中学 陈欣
正如“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的那样,“家庭的富有”“漂亮的衣物”“味美的大餐”……这个纷挠的世界中,幸福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的元素轻而易举的就能击中我们的幸福感。然而相比而言,有的幸福似有实无,即便失去也在所不惜;而有的存在却只关乎本心,惟有誓死捍卫,不舍追随。
也许一顿“味美的大餐”,曾让我们尽享口福,顿添生活的美色,但拥有相知之友难道不是一种永恒的幸福?是谁会在你胃疼时,不用过多询问便能送来药和热水?是谁总能在你生日时打来电话,寄来你最愿收到的生日礼物?是谁会像父母一样关心你的晚餐是否干净,昨夜有无失眠?这些陪伴帮助我们的人,将我们挂于心中,让我们不知什么是寂寞。可是,这些体贴,这些关怀并非我们幸福感的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当钟期既遇,从那一曲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中,我们听到了答案;当向秀走入山林,来到嵇康身边,同他打铁时,我们听到了答案,那山的巍峨,水的奔腾里是无言的理解,是认同是相知;那呼呼的风箱里吞吐的是默许、是支持、是相守。春风拂及大地,受惠的何止是地表的草木,还有叶底的黄莺,还有地底的熔岩,而朋友就如春风一般,我们受其滋养的何止肉体,更有精神与灵魂,而其间的幸福,惟有相知之人才能体会,岂可言传?
可相知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当我们沉浸于“被知”的幸福中,我们不也该尽已之力去读懂他人吗?友情虽不是功利的付出并企求回报,但惟有双方同等适时添加筹码,这架幸福的天平才可长久平衡,而当我们为之增添柴薪时,幸福的火焰只会更加温暖。
也许一个“富有的家庭”,曾给我们些许浪漫温馨或幸福的瞬间,但从事热爱的事业难道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渐激烈,在许多人心中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是一种幸福,或许,一小块立足之地,一小片容身之所更是求之不得。然而,去看那些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那些朝九晚五的行路人,又有多少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太多人因不愿舍那“五斗米”而失去了自己的“东菊”与“南山”。再去看那鲜艳欲滴的《向日葵》,去看《阿凡达》,去看那些将热爱的事业当作生命的人们笔下、手中阐释的幸福。或许,你所热爱的事业本身就是你的幸福之源,但又并非全部,还有一种幸福来源于永不放弃的追随,每人都有自己倾心之物,但并非每人都有勇气有骨气去呵护它,去捍卫它,惟有那些不言舍弃之人才能以此为骄傲,为幸福的来源,这种幸福是一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它深藏于心,为拥有之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情与力量。
可见,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自己最在意什么,真正了解自己后,才蓦然发现家庭是否富有,衣着是否光鲜,亦或饭菜是否可口,生活是否安逸似乎不在那么重要了,就像当“贾君鹏”一帖在网上飞速蹿红后,许多人才发现真正的幸福并非肆无忌惮的网游之乐,而是细水长流的家庭之暖。那一刻,某种不可名状之物拔动了多少“虚拟人士”的心弦,而这种拔动悄然无声,惟有慢慢去体会,去辩识,去懂得。
【可圈可点】
本文入笔于“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剖析幸福理由,诠释幸福内涵,为时而著,纵深开掘,首尾相应,表达了一个中学生诚挚的幸福情怀。也拨动了读者幸福的心弦,“而这种拔动悄然无声,惟有慢慢去体会,去辩识,去懂得”。
一、结构的层进式
作者开篇引入源于“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的幸福感,提出了幸福的存在“关乎本心”的观点,然后以多维的视角,恬淡的心态,闲适的笔调,链接幸福指数,点击不同的幸福质感,开启了正文。第一层,从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的角度阐明“拥有相知之友”的幸福观;第二层,从持家(“富有的家庭”)与立业(“热爱的事业”)的角度阐明“爱岗敬业”的幸福观。主体层次从语言形式上看是并列的,但从“一箪食”到“一个家”,从“交友”到“立业”,其内涵是渐进而深入的。其次,一、二两层的段内层次又呈递进式,如第一层,首先是在生活细节、历史文化中感悟关乎友情的幸福感,其次是简述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份永恒的幸福;第二层,从“日常工作”到“热爱事业”再到“执着追求”更是一个层进的思路。
二、评述的多角度
全文立足于“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采用正反对比立意的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围绕某个观点拼贴多个所谓的“经典素材”,而是以多维的视角、审视生活、捕捉生活细节,如“生日电话”“温药热水”及“温馨问候”等,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热情,而“琴台之友”等历史典故的自然引入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永恒的幸福,也让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作文,是心灵的律动,也是内心的抚慰”,不是千篇一律的板块拼凑,而是情理自然表达的优美线条。
三、语言的灵动感
本文语言运用小有个性,初显风格。可谓俗中见雅、平中见奇,整散结合、娓娓而道。一句话用例高度概括,精警词句蕴涵丰富;大量排偶句、比喻句的运用、自然贴切、“荡气回肠”;恰到好处的问句点醒、形象而充满理性、让人笃信不疑。
【更上层楼】
从文章的开头看,全文的评述是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展开的,在正文中本应对文首提及的“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显示结果作深刻的剖析,展开评论,然后阐明自己的幸福观。可在正文的两大部分,作者只以“首括句”的形式,列举了关于“美味大餐”“热爱事业”的对比项,并未作有针对性的评述,然后在正面立论中深化,这也是作者构思上的失误。
文章第三段,在“家庭”“事业”的论述中,虽从社会现实“上班一族”“网游之乐”等实际生活中剖析,但并未清晰地体现“家庭”——“工作”——“事业”的递进思路,从而体现“呵护捍卫”“不舍追求”的亮点。在语言运用方面,若从凝炼的角度多加锤炼,将更具表现力。
2011-1-23于习坎园
川叶可可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