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思想的代表,庄子雄辩风格的典范(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6阅读:
字号:小|大
《逍遥游》驰骋想象,使用了大量既存的或者作者临时编造的典故以及生动的比喻,貌似构思杂乱、内容荒诞,实则有着严谨的内在思路;乍看不知所云,令人费解,实则主题集中,立意鲜明。不妨分析一下文章的思路,文中的典故自然也就布局严谨地贯穿其中了。
鹏徙于南冥,这是文章起始部分的意义中心。
野马、尘埃起于生物以息相吹,解释了鹏鸟起飞需乘六月息。
天之苍苍非正色,解释了鹏从高空视下的感受,突出了鹏的飞行高度。
置杯则胶,水浅舟大,解释了鹏的形体巨大,所以它起飞后需要飞上九万里高空才能凭空南飞。
蜩与学鸠用来与鹏对比,嘲笑了蜩与学鸠的见识浅陋。这是一个关键性内容,作者在下文进行了进一步强化。
适莽苍、百里、千里,是用来说明鹏形体巨大,它的飞行自然不能与小小的蜩与学鸠的飞行方式等量齐观。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涉及朝菌、蟪蛄两者与冥灵、大椿两者的对比,彭祖与众人的对比,这两项对比共同突出了“小大之辩”,从侧面再次说明鹏鸟的远飞不是斥鴳这等小动物所能理解的。
在此,注意“小大之辩”的“辩”字,当前是被理解为通假字的。其实,就作者而言,行文的妙处正在于“辩”字的一语双关。这哪里是鹏鸟与会飞行的小动物的对比呢?分明就是拥有大智的作者对见识浅陋的论辩对手的辩驳。以此,作者批驳和嘲笑了对手凭借其浅陋的见识,是难以理解和接受作者的精深的学说的。至此,文章才真正开始引入自己的道家观点: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在作者看来,其见识是何其浅陋。与下文的至人、神人、圣人的见识相比,正如同会飞行的小动物面对鹏鸟时的自负。
宋荣子固然是“辩乎荣辱之境”,不受“名”字所累,然而犹有未树;但在作者看来他为“功”所累,为事业所累。
列子御风而行免于步行固然是逍遥自在,不为功业、福禄所累,然而飞行“旬有五日”,如此招摇,目的何在呢?显然是为名所累。对人世依旧有所期待,有所期待也就受其牵累。
那么修养的至高境界究竟是怎样的呢?那便是至人、神人、圣人之境,虽然三种称谓,实则只代表了一种人,即修养达到了至高境界的人,顺就天地的变化规律,放弃自身的欲求,不求功,不求名,做到天人合一。这也就是道家的“无为”思想,无为,又无所不为,将自己的作为融入天地变化的规律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著书立说,一个重要的目标便是消弥战乱。那么,道家用以消弥战乱的学说是什么呢?消除建功立名的欲望,注重身心的修养,不为功名所累,来追求生命的至高境界。“清静无为”,“虽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后记:
《逍遥游》一文,教参和各种资料上做出了各种理解,但往往断章取义,打断了文章的思路,或者读此道家学派代表之作,却背离了道家无为的主导思想。鉴于此,特作本文,以期抛砖引玉。
附课文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鹏徙于南冥,这是文章起始部分的意义中心。
野马、尘埃起于生物以息相吹,解释了鹏鸟起飞需乘六月息。
天之苍苍非正色,解释了鹏从高空视下的感受,突出了鹏的飞行高度。
置杯则胶,水浅舟大,解释了鹏的形体巨大,所以它起飞后需要飞上九万里高空才能凭空南飞。
蜩与学鸠用来与鹏对比,嘲笑了蜩与学鸠的见识浅陋。这是一个关键性内容,作者在下文进行了进一步强化。
适莽苍、百里、千里,是用来说明鹏形体巨大,它的飞行自然不能与小小的蜩与学鸠的飞行方式等量齐观。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涉及朝菌、蟪蛄两者与冥灵、大椿两者的对比,彭祖与众人的对比,这两项对比共同突出了“小大之辩”,从侧面再次说明鹏鸟的远飞不是斥鴳这等小动物所能理解的。
在此,注意“小大之辩”的“辩”字,当前是被理解为通假字的。其实,就作者而言,行文的妙处正在于“辩”字的一语双关。这哪里是鹏鸟与会飞行的小动物的对比呢?分明就是拥有大智的作者对见识浅陋的论辩对手的辩驳。以此,作者批驳和嘲笑了对手凭借其浅陋的见识,是难以理解和接受作者的精深的学说的。至此,文章才真正开始引入自己的道家观点: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在作者看来,其见识是何其浅陋。与下文的至人、神人、圣人的见识相比,正如同会飞行的小动物面对鹏鸟时的自负。
宋荣子固然是“辩乎荣辱之境”,不受“名”字所累,然而犹有未树;但在作者看来他为“功”所累,为事业所累。
列子御风而行免于步行固然是逍遥自在,不为功业、福禄所累,然而飞行“旬有五日”,如此招摇,目的何在呢?显然是为名所累。对人世依旧有所期待,有所期待也就受其牵累。
那么修养的至高境界究竟是怎样的呢?那便是至人、神人、圣人之境,虽然三种称谓,实则只代表了一种人,即修养达到了至高境界的人,顺就天地的变化规律,放弃自身的欲求,不求功,不求名,做到天人合一。这也就是道家的“无为”思想,无为,又无所不为,将自己的作为融入天地变化的规律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著书立说,一个重要的目标便是消弥战乱。那么,道家用以消弥战乱的学说是什么呢?消除建功立名的欲望,注重身心的修养,不为功名所累,来追求生命的至高境界。“清静无为”,“虽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后记:
《逍遥游》一文,教参和各种资料上做出了各种理解,但往往断章取义,打断了文章的思路,或者读此道家学派代表之作,却背离了道家无为的主导思想。鉴于此,特作本文,以期抛砖引玉。
附课文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