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6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说于古代传说中注入的时代精神与个人生命体验。
2.感受《故事新编》丰富的想像力与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黑色人、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
2.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小说主题意蕴的丰富和复杂。
教学内容:
一、题解与素材来源
《铸剑》写于1926年10月,原名《眉间尺》,1932年编入《自选集》时改为现名,后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收录了鲁迅1934——1935年创作的5篇以及20年代的3篇小说,共8篇,于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印行。鲁迅称之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从素材来说,《铸剑》脱胎于《列异传》这本中国古代小说。鲁迅在自己编的《古小说钩沉》里,就曾引了《列异传》的这篇小故事,这个故事也见于《搜神记》等其他典籍里,鲁迅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进行了改造和创造而完成了这篇小说。
二、人物分析
小说塑造了两个复仇者的形象,一个是眉间尺,另一个就是宴之敖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复仇者形象:眉间尺是为父报仇,所以他有报仇的强烈意志和愿望,毫不犹疑地把头颅交给了宴之敖者,但是因为他的性格优柔,缺乏那种复仇者必须具有的决绝的气概,所以只能借助于宴之敖者。小说着力刻画了宴之敖者令人战栗的冷峻,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斗士,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要为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民复仇。这是鲁迅极力赞赏和歌颂的豪侠之士。
实际上,鲁迅正是与《铸剑》中“黑色人”相似的一个绝望的、向黑暗世界反抗的复仇者形象。在小说中,从衣着打扮到外貌特征,鲁迅都是以自己为原型来刻画宴之敖者的(“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黑色人明显的带有鲁迅自我人格痕迹,这已经成为学界之共识。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忽略了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其实少年眉间尺是鲁迅性格的另一侧面。从眉间尺到宴之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鲁迅写出了自我人格发展的一段历史。眉间尺与宴之敖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对话关系,内里融入的是鲁迅强烈的个人生命体验,隐含着的是鲁迅对自我灵魂的审视。
三、主题意蕴
复仇是中国古代、现代武侠小说的重要主题,也是《铸剑》的主题。但是鲁迅在小说中已经将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一般来说,鲁迅是不赞成有怨必报或是为了报仇就滥杀无辜这样一种复仇行为的。他在自己编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朱朗”一条之下写过一段按语。朱朗是东汉末年的人,《会稽典录》卷下这样介绍他:“朱朗,字恭明,父为道士,淫祀不法,游在诸县,为乌伤长陈頵所杀。朗阴图报怨,而未有便。会頵以病亡,朗乃刺杀頵子。事发,奔魏。魏闻其孝勇,擢以为将。”这是原书里边的记载。鲁迅对这件事情是有看法的,他在正文下面写了一段按语:“按:春秋之义,当罪而诛不言于报,匹夫之怨止于其身。今朗父不法,诛当其辜,而朗之复仇,乃及胤嗣。汉季大乱,教法废坏,离经获誉,有惭德已。岂其犹有美行足以称纪?”鲁迅的意思是说:按《春秋》所讲的道理,一个人有罪,他本身做了许多坏事,这样被杀了,那是不必再讲报的,人和人之间的恩怨,应限制到他自身为止。现在朱朗的父亲做了许多坏事,杀他是没错的,朱朗的复仇竟然杀到陈頵的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汉代末年是大乱的时候,礼法受到破坏,做出不符合儒家经典的事情,竟然还受到称赞,难道是朱朗这个人还有其他好的事迹值得记载下来?鲁迅的这个看法就代表了现代人的复仇观念,并不能因为自己亲人被杀就一定要复仇。在鲁迅看来,首先要问的是,复仇是不是符合正义,是不是本身具有正义性,如果不具有正义性,那么还有什么复仇的必要?即使是做儿子的,一定要为亲人复仇吗?再有,你要复仇的话,也该找本人去复仇,怎么能去杀他的儿子,这有什么道理?叫什么英雄?所以鲁迅对于复仇的看法是很现代的。
《铸剑》写于1926年底,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之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作品对复仇精神的描写,是紧紧联系着现实斗争的,在女师大事件、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中,鲁迅目睹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凶残和暴虐,激起了极大的愤怒,认为应该“抽刃而起,以血偿血”,这种精神就体现在了作品中。现实的严酷也促使了鲁迅思想的发展,在坚持文化战斗的同时,他深深认识到暴力革命的必要性。 鲁迅在1925年跟许广平的通信第十封里面就这样说过:“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很显然《铸剑》这篇小说在古代传说中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铸剑》的主题意蕴是丰富和复杂的。鲁迅一直紧张地思考“复仇”问题。“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这个结尾真是鲁迅式的,充满了深长的调侃意味,既是对专制暴君的进一步的鞭笞和嘲弄,同时又包含着对宴之敖者乃至作者自身的清醒的自嘲。残害百姓的专制暴君尽管已经在一场正义的复仇行动中丧命,但百姓们依旧木然地对着暴君的棺木跪拜不已;几个“义民”更是“很忠愤,咽着泪,怕(黑色人、眉间尺)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鲁迅歌颂复仇,又质疑着复仇。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悲壮的与嘲讽的,崇高的与荒谬的。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表现了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四、诡奇、荒诞的艺术风格
艺术上,《铸剑》具有奇特的丰富的想象力。鲁迅写黑色人唱着歌扬长进入京城,然后进入王宫里去献艺。他让眉间尺的头颅在开水里做各种各样的舞蹈、游动,甚至对着国王嬉笑、唱歌,这一系列的描写都令人惊骇,超乎一般的想象。鲁迅把这些奇异的情景写了出来,表现得有声有色,激越悲壮,有感情,有气势。
“三头相搏”更是奇异之极,荒诞之极,出乎常理之极,却又有一种很强的震撼力。仇恨的头颅怎么在那里念念不忘复仇,要实现自己复仇的愿望,产生了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难以想象的超自然的力量,这些都写得非常惊世骇俗,但是又非常传神。这样就形成了小说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思考题: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1.认识小说于古代传说中注入的时代精神与个人生命体验。
2.感受《故事新编》丰富的想像力与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黑色人、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
2.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小说主题意蕴的丰富和复杂。
教学内容:
一、题解与素材来源
《铸剑》写于1926年10月,原名《眉间尺》,1932年编入《自选集》时改为现名,后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收录了鲁迅1934——1935年创作的5篇以及20年代的3篇小说,共8篇,于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印行。鲁迅称之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从素材来说,《铸剑》脱胎于《列异传》这本中国古代小说。鲁迅在自己编的《古小说钩沉》里,就曾引了《列异传》的这篇小故事,这个故事也见于《搜神记》等其他典籍里,鲁迅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进行了改造和创造而完成了这篇小说。
二、人物分析
小说塑造了两个复仇者的形象,一个是眉间尺,另一个就是宴之敖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复仇者形象:眉间尺是为父报仇,所以他有报仇的强烈意志和愿望,毫不犹疑地把头颅交给了宴之敖者,但是因为他的性格优柔,缺乏那种复仇者必须具有的决绝的气概,所以只能借助于宴之敖者。小说着力刻画了宴之敖者令人战栗的冷峻,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斗士,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要为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民复仇。这是鲁迅极力赞赏和歌颂的豪侠之士。
实际上,鲁迅正是与《铸剑》中“黑色人”相似的一个绝望的、向黑暗世界反抗的复仇者形象。在小说中,从衣着打扮到外貌特征,鲁迅都是以自己为原型来刻画宴之敖者的(“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黑色人明显的带有鲁迅自我人格痕迹,这已经成为学界之共识。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忽略了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其实少年眉间尺是鲁迅性格的另一侧面。从眉间尺到宴之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鲁迅写出了自我人格发展的一段历史。眉间尺与宴之敖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对话关系,内里融入的是鲁迅强烈的个人生命体验,隐含着的是鲁迅对自我灵魂的审视。
三、主题意蕴
复仇是中国古代、现代武侠小说的重要主题,也是《铸剑》的主题。但是鲁迅在小说中已经将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一般来说,鲁迅是不赞成有怨必报或是为了报仇就滥杀无辜这样一种复仇行为的。他在自己编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朱朗”一条之下写过一段按语。朱朗是东汉末年的人,《会稽典录》卷下这样介绍他:“朱朗,字恭明,父为道士,淫祀不法,游在诸县,为乌伤长陈頵所杀。朗阴图报怨,而未有便。会頵以病亡,朗乃刺杀頵子。事发,奔魏。魏闻其孝勇,擢以为将。”这是原书里边的记载。鲁迅对这件事情是有看法的,他在正文下面写了一段按语:“按:春秋之义,当罪而诛不言于报,匹夫之怨止于其身。今朗父不法,诛当其辜,而朗之复仇,乃及胤嗣。汉季大乱,教法废坏,离经获誉,有惭德已。岂其犹有美行足以称纪?”鲁迅的意思是说:按《春秋》所讲的道理,一个人有罪,他本身做了许多坏事,这样被杀了,那是不必再讲报的,人和人之间的恩怨,应限制到他自身为止。现在朱朗的父亲做了许多坏事,杀他是没错的,朱朗的复仇竟然杀到陈頵的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汉代末年是大乱的时候,礼法受到破坏,做出不符合儒家经典的事情,竟然还受到称赞,难道是朱朗这个人还有其他好的事迹值得记载下来?鲁迅的这个看法就代表了现代人的复仇观念,并不能因为自己亲人被杀就一定要复仇。在鲁迅看来,首先要问的是,复仇是不是符合正义,是不是本身具有正义性,如果不具有正义性,那么还有什么复仇的必要?即使是做儿子的,一定要为亲人复仇吗?再有,你要复仇的话,也该找本人去复仇,怎么能去杀他的儿子,这有什么道理?叫什么英雄?所以鲁迅对于复仇的看法是很现代的。
《铸剑》写于1926年底,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之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作品对复仇精神的描写,是紧紧联系着现实斗争的,在女师大事件、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中,鲁迅目睹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凶残和暴虐,激起了极大的愤怒,认为应该“抽刃而起,以血偿血”,这种精神就体现在了作品中。现实的严酷也促使了鲁迅思想的发展,在坚持文化战斗的同时,他深深认识到暴力革命的必要性。 鲁迅在1925年跟许广平的通信第十封里面就这样说过:“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很显然《铸剑》这篇小说在古代传说中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铸剑》的主题意蕴是丰富和复杂的。鲁迅一直紧张地思考“复仇”问题。“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这个结尾真是鲁迅式的,充满了深长的调侃意味,既是对专制暴君的进一步的鞭笞和嘲弄,同时又包含着对宴之敖者乃至作者自身的清醒的自嘲。残害百姓的专制暴君尽管已经在一场正义的复仇行动中丧命,但百姓们依旧木然地对着暴君的棺木跪拜不已;几个“义民”更是“很忠愤,咽着泪,怕(黑色人、眉间尺)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鲁迅歌颂复仇,又质疑着复仇。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悲壮的与嘲讽的,崇高的与荒谬的。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表现了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四、诡奇、荒诞的艺术风格
艺术上,《铸剑》具有奇特的丰富的想象力。鲁迅写黑色人唱着歌扬长进入京城,然后进入王宫里去献艺。他让眉间尺的头颅在开水里做各种各样的舞蹈、游动,甚至对着国王嬉笑、唱歌,这一系列的描写都令人惊骇,超乎一般的想象。鲁迅把这些奇异的情景写了出来,表现得有声有色,激越悲壮,有感情,有气势。
“三头相搏”更是奇异之极,荒诞之极,出乎常理之极,却又有一种很强的震撼力。仇恨的头颅怎么在那里念念不忘复仇,要实现自己复仇的愿望,产生了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难以想象的超自然的力量,这些都写得非常惊世骇俗,但是又非常传神。这样就形成了小说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思考题: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