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语文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9阅读:
字号:小|大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教学目的:
1、了解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3、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设想:
1、此课为第一讲,要先介绍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让学生对唐宋两代诗词有所了解。
2、在朗读中领悟诗作的思想情感,在点评中让学生挖掘诗歌特有的魅力。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解题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桂冠上的两颗明珠。唐诗展现了唐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人开阔爽朗的胸襟和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她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以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而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唐诗宋词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情感资源,对生命、生活、亲人以及祖国、故乡的深切热爱和赤诚关怀,是极好的情感教育读本,涵咏吟诵,能使我们认识历史,开阔眼界,感悟人生,丰富情感,抚慰心灵,帮助我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淳朴;使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生命,关爱众生。本课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选课,介绍唐诗宋词的发展概况、重要流派、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重点是名家名作欣赏。
二、唐诗空前繁荣
1、 数量之多,是空前的。
2、 诗人之多,是空前的。
3、 题材之广,是空前的。
4、 体派之丰,是空前的。
三、宋诗是继唐诗之后又一高峰。
有诗人九千馀人,二十七万余首诗。宋诗最显著的特征:“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四、宋词是宋代标志性的文体。
词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曲”“曲子”“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馀”“琴趣外篇”等。直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词”这个名词才正式确定下来。
五、赏析李白的《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 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 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 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 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 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 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 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 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 深林杂树空芊绵。此中冥昧失昼夜, 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 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 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 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 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 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什么是名公“绎思”呢?绎,是蚕抽丝。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的所谓“艺术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地再现生活,这就需要“绎思”的本领,挥动如椽巨笔,于是达到“驱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这一段,对形象思维是一个绝妙的说明。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气、苍梧(九嶷)的云烟、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渺绵、三江七泽的纡回……几乎把天下山水之精华荟萃于一壁,这是何等壮观,何等有气魄!当然,这决不是一个山水的大杂烩,而是经过匠心经营的山水再造。这似乎也是李白自己山水诗创作的写照和经验之谈。
这里诗人用的是“广角镜头”,展示了全幅山水的大的印象。然后,开始摇镜头、调整焦距,随着读者的眼光朝画面推进,聚于一点:“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这一叶“孤舟”,在整个画面中真是渺小了,但它毕竟是人事啊,因此引起诗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在这汹涌的波涛中,你想往哪儿去呢?你何时才回去呢?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征帆”两句写画船极妙。画中之船本来是“不动亦不旋”的,但诗人感到它的不动不旋,并非因为它是画船,而是因为它放任自由、听风浪摆布的缘故,是能动而不动的。苏东坡写画船是“孤山久与船低昂”(《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从不动见动,令人称妙;李白此处写画船则从不动见能动,别是一种妙处。以下紧接一问:这样信船放流,可几时能达到那遥远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仿佛成了诗人自己,航行的意图也就是“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意图。“心摇目断兴难尽”写出诗人对画的神往和激动。这时,画与真,物与我完全溶合为一了。
镜头再次推远,读者的眼界又开廓起来:“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这是对山水图景具体的描述,展示出画面的一些主要的细部,从“西峰”到“东崖”,景致多姿善变。西边,是参天奇峰夹杂着飞瀑流泉,山下石块隆起,绿水萦回,泛着涟漪,景色清峻;东边则山崖重叠,云树苍茫,气势磅礴,由于崖嶂遮蔽天日,显得比较幽深。“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一蝉不鸣,更显出空山的寂寥。但诗人感到,“无鸣蝉”并不因为这只是一幅画的原因;“隐几(凭着几案)寂听”,多么出神地写出山水如真,引人遐想的情状。这一神来之笔,写无声疑有声,与前“孤舟不动”二句异曲同工。以上是第二段,对画面作具体描述。
以下由景写到人,再写到作者的观感作结,是诗的末段。“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这里简直令人连写画写实都不辨了。大约画中的松树下默坐着几个仙人,诗人说,那怕是西汉时成仙的南昌尉梅福吧。然而紧接笔锋一掉,直指画主赵炎为“南昌仙人”:“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赵炎为当涂少府(县尉的别称,管理一县的军事、治安),说他“讼庭无事”,谓其在任政清刑简,有谀美主人之意,但这不关宏旨。值得注意的倒是,赵炎与画中人合二而一了。沈德潜批点道:“真景如画”,这其实又是“画景如真”所产生的效果。全诗到此止,一直给人似画非画、似真非真的感觉。最后,诗人从幻境中清醒过来,重新站到画外,产生出复杂的思想感情:“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他感到遗憾,这毕竟是画啊,在现实中要有这样的去处就好了。有没有呢?诗人认为有,于是,他想名山寻仙去。而且要趁早,如果等到象鲁仲连、张子房那样功成身退(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再就桃源归隐,是太晚了,不免会受到“武陵桃花”的奚落。这几句话对于李白,实在反常,因为他一向推崇鲁仲连一类人物,以功成身退为最高理想。这种自我否定,实在是愤疾之词。诗作于长安放还之后,安史之乱以前,带有那一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这样从画境联系到现实,固然赋予诗歌更深一层的思想内容,同时,这种思想感受的产生,却又正显示了这幅山水画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并以优美艺术境界映照出现实的污浊,从而引起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题画诗与作者的山水诗一样,表现大自然美的宏伟壮阔一面;从动的角度、从远近不同角度写来,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同时赋山水以诗人个性。其艺术手法对后来诗歌有较大影响。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等诗,就可以看作是继承此诗某些手法而有所发展的。
作业:熟读课内三首诗,争取会背诵。
第二课时 课内诗歌赏析
一、赏析《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必然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我们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象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看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肯定会分外显得吃力。现在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答:(1)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2)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二、赏析《汉江临眺》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答:(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附:本诗赏析 这首《汉江临泛》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三、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卢敖游太清。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见《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
作业:背诵这三首诗,完成课后鉴赏与探究
第三课时 写景诗词鉴赏方法归纳
明朝的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王国维亦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在鉴赏写景诗词时首先要缘景明情,紧紧抓住“情”这一牛鼻子不放,由此解题,才算进入解题的大门。
但仅仅入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登堂入室。
一是要领会诗的主题,了解诗人的立意。也就是揣摩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曾说过:“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写诗填词何尝不是如此?写景诗词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不妨先看一看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人站在长安的城楼上,遥望终南余雪,想到“下雪不冷化雪冷”,想到长安还有许多贫穷的百姓,他们缺衣少食,能否在饥寒中度过难关。其关心民瘼之意,隐含其中,所以清代的王渔洋称之为咏雪的“最佳”作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并没有将“意”和盘托出,而是通过最后一句抒发感慨来透露,显得十分宛转。唐末诗人罗隐的《雪》中有两句诗云:“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所表达的主题与之相同,但罗隐的诗句缺乏此诗的含蓄蕴藉,写得太白,没有回味。这种诗自然是不会拿来做高考试题用的。立意的问题解决了,写景诗词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可以用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出一道题:“诗中所描写的桃花溪景象表现出诗人对陶渊明“桃花源”的一种什么看法?”就应从立意上来作这样的回答:“诗人对世外桃源心存疑问,以‘隔野烟’和‘随流水’写出了桃源既神秘又虚无飘渺;以‘何处边’提出质疑。”
二是要从结构上将写景诗词看作是一幅画,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中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即以王维的《汉江临眺》为例来加以阐析:其诗曰:“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这首诗便是作者融画法于写景诗的杰作,全诗气势雄伟,意境阔大,既富诗情美,又富绘画美。首联写汉江境域的辽阔,气势宏伟,境界壮阔。这是一幅巨画的背景,诗人以诗家的眼光,画家的笔法,先勾勒出一个轮廓,充分体现出绘画的构图美。中间两联着意写水势的浩淼,是这幅巨画的主画面。诗人没有采用一般的形容手法,而是富有创造性地从倒影着手,刻画出水中的世界。颔联先写江水奔腾东去,雄浑壮丽,以意境取胜。再写远处的山色,在辽阔的天宇下,在江涛的雾霭中,若隐若现,使人感到似有似无。明朝的王世贞盛赞这联诗是诗家语,却入画三味。很多古代诗人都乐于效法,如权德舆的“远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欧阳修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等,都是由此化出。颈联写两岸的城镇倒映水中,远远望去就像是浮在江面上;远去的江水和远处的天空连成一片,似乎令人感到人间、天上的一切都在波涛中晃荡,摇动。这样的水势,这样的气势,好像是要将一切吞噬。诗人采用绘画造型艺术对客观景象作典型的概括、准确的描绘和洗炼的处理,使这幅巨画富有绘画艺术的形象美。除了构图美和形象美外,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美、意境美等,也应懂得。例如,可以用王维《辋川别业》(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出道题:“这首诗表现出一种怎样的色彩美?”这一问题该作如何回答呢?应从色彩的角度来考虑,做这样回答:“诗人使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红绿两色的突出与夸张使盎然春色跃然纸上,极富色彩美。”
三是要学会对古人写诗填词时炼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如《终南望余雪》中的“浮”字,就把积雪的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压山崖时积雪是静止的,流动的是山头上的云。可诗人不从云入手来写,而从雪切入才符合题意。这样着一“浮”字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妙不可言。再次是“明”字,含蓄地写出了雪霁后的夕阳,为山顶的积雪和树林抹上了一道亮丽的彩色,整个画面因此换了个模样,使终南山有了神秘的色彩,也使这首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如从《汉江临眺》颈联中的“浮”和“动”两个字的使用中,我们还看到了诗人锤炼的功夫,正是因为这两个动词的出现,才使整个画面似乎跳动了起来。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里的“直”和“圆”,锤炼功夫也十分到家。用《红楼梦》中林黛玉论诗的一段话来解说,颇为合适而且通俗──“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似是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真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种例子在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平时只要多加留意,仔细品味,自然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可以用王湾《次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一道题:“这首诗中哪几个字是诗眼?生动地描述了江潮涨后的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回答时应这样考虑:“平”、“失”两个字写出水势,“悬”则写出了旅途顺畅,从所描绘的画面看,境界开阔,这是要首先想到的,然后依照情景交融回答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就容易了。其答案曰:“诗眼是‘平’、‘失’、‘悬’三字,生动地描述了水势浩淼,风帆高悬,意境开阔,是一幅绝妙的画图。表现出诗人胸怀的宽阔,表达了征途顺利的喜悦之情。”
四是要领会修辞手法在写景诗词中的作用,比喻、夸张是最为常见的,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就不多谈了,较难掌握的是拟人,“看似寻常最奇崛”。例如王禹偁《村行》的“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尤其是“数峰无语”,最有讲究。诗人仿佛是说山峰原先是会讲话的,强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这
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拟人修辞格。这样写看似无理,却有妙理奇趣,倘若改用“数峰毕静”,则味同嚼蜡矣,这须用心体会。又如苏轼《新城道中》中的“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尤其是“岭上白云披絮帽”最为奇崛,你看,白云笼罩山顶,仿佛山峰也像人一样,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就是王维的名句“白云回望合”与之相比肯定没有这么形象生动。这种手法在中华诗词中被广泛应用,如杜甫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李商隐的“暮雨自归山悄悄”,秦观的“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王实甫的“晓来谁染层林醉,总是离人泪”等。诗人们在写诗填词中所用的拟人手法,一言以蔽之,都带上了自己深深的感情。例如用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可以出这样一道题:“苏东坡最欣赏这首词的结尾两句,亲自把它写在扇面上,并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续!’这是为什么?请你替苏东坡谈一谈最欣赏的原因。”回答时必须以带情式的拟人手法的妙用作理论依据,其答案是:“流水本无情,可词人却故意责怪其不留情,不愿留下来陪伴词人渡过这寂寞难熬的日子,极其含蓄宛转地表达出内心的极度痛苦。”
五是要弄清写景诗词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这里所说的“虚”指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则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范晞文的《对床夜语》有个很好的解说:诗词创作时“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说的是通过“物化”而表达出来的感情才富有感染力,只要采用化景物为情思的办法,才能使感情得以鲜明、生动、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效果。先从课本里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说起,离别之愁是虚的,毫无重量可言,王实甫用“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把它的沉重感一下就鲜明、生动、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华诗词不乏这类名句,如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这些化虚为实的例句都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较为浅显,容易看出。而中学课本中有几个例子是较难看出的,例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金风大散关”,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诗人通过事物的排列来显示,则显得尤其含蓄,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以虚笔写实景的手法很多,有以“问”写景(王维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以梦写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幻觉写景(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等。例如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出如下一道题:“贺铸有‘贺梅子’之别称,起因就在这首词的结尾三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结尾三句之妙。”解答时一定要运用虚实结合的理论,作这样的回答:“妙在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和博喻的修辞手法,一川烟草表示‘闲愁’无处不在;满城风絮表示‘闲愁’纷繁杂乱;黄梅雨表示‘闲愁’没有穷尽。抽象的‘闲愁’被描写得丰富、生动、形象、真切,而又新奇。”
总之,三、四、五是从写景方法来鉴赏诗歌的。当然,写景诗词的鉴赏所要掌握的知识远不止这些,只是这五个方面更为重要些,能高屋建瓴,从深处揭示作品的寓意,故诉诸于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我们在想的时候可以按照上面的思路来分析诗歌,但在高考中写出答案时,一般来说,是首先分析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然后提升到情、理的层面上,即写了什么景(从结构、意象来分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写景的方法),勾勒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练习:示例1: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释: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
上面这首词写景极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起两句选取木芙蓉与菊花争香斗艳来表现秋天的绚丽(季节特征)。(写法)接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花写到树,红叶间杂夹疏黄,浓淡相间,倍添优美。下片起三句从陆地写到水,从地写到天,秋水澄净,天高气爽,富于画意。
总结:分析诗歌的写景特色的思路:A、找出所写的景物,了解景物的特点。B、分析写景的方法及其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色彩搭配、明暗组合、视角变化等。C、用描述性的文字把诗歌情境表达出来。
2、高考题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吉林 、黑龙江、四川、云南)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3、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总结:体味诗歌意境主要是在把握景物特点的基础上,联系诗人感情,想像诗歌展现的情境,运用词语准确表述。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高远辽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凄凉孤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萧瑟悲怆);“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清新亮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开阔雄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
4、高考题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5、示例: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
答:色彩艳丽的画面看似与离别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明丽的景物恰恰是对别离伤感之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
总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思乡怀人:梅花、大雁、斜阳、明月、杜鹃等;离别伤怀:杨柳、孤帆、兰舟、南浦、长亭、芳草等;昔盛今衰:禾黍、荠麦、黄叶、斜阳、蝉鸣、绿芜等;漂泊羁旅:孤馆、天涯、沙鸥、孤舟、片云等;凄凉寂寞:梧桐、芭蕉、孤鸿、落木、乌鸦等。
6、高考题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第四课时 扩展阅读
一、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写景诗,进行赏析。
如: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①望湖楼——在杭州塘门外西湖边。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二、 诗律(一)平仄
自《诗经》《楚辞》之后,诗歌的形式不断完善,由汉魏六朝时期的古体诗,渐渐发展到唐朝时格律严格的近体诗(今体诗),也就是格律诗,从而达到了诗歌最鼎盛的时期。格律诗讲究平仄押韵,闻者听来和谐悦耳,诵者读来琅琅上口,而最妙的却在于其句绝而意无穷。
格律诗采用凝练精确的单音字,组成极其工整的句子,不仅能够表达作者的心情感触,而且其中饱含了深邃的意境与丰富的涵义。最妙的是每每细细品味,揣摩其诗理和典故,其精致典雅、优美含蓄的语言风格实在令人流连忘返,悠然神往~~~~嘿嘿,扯远了~
律诗包括五律与七律两种,分首、颈、颔、尾四联,每联又有出对二句,全章共八句。绝句则只有两联,共四句。
今且以绝句为例,一述平仄格式。
绝句,四句二韵或三韵,共四种格式(将每句前两字去掉便成五绝):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国的唐诗,七言律绝以首句入韵为佳品,平起式较常见;而五言律绝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仄起式较常见。~今天做诗,则不必拘于古时的佳品与正轨,可任意选择某一格式~。
从上面所列的四种格式中,不难看出格律诗实际是采用四种句式,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后,形成四种平仄格式的。在这四种句式中,有些位置上的字可平可仄。有一种说法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四种句式如下
a.(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平平仄
只有用横线标出的字,在该句式中是才可平可仄的。
a句第5字必用仄,否则最后三字连成了古风专用的三平调。
b句第3字必须用平,否则将犯孤平,这是律诗的大忌!
d句第5字用仄为拗,此时可在对句第5字救
三、 作业 阅读下面这些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3、用自己的语言赏析下面这首诗
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参考答案: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题:
教学目的:
1、了解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3、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设想:
1、此课为第一讲,要先介绍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让学生对唐宋两代诗词有所了解。
2、在朗读中领悟诗作的思想情感,在点评中让学生挖掘诗歌特有的魅力。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解题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桂冠上的两颗明珠。唐诗展现了唐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人开阔爽朗的胸襟和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她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以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而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唐诗宋词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情感资源,对生命、生活、亲人以及祖国、故乡的深切热爱和赤诚关怀,是极好的情感教育读本,涵咏吟诵,能使我们认识历史,开阔眼界,感悟人生,丰富情感,抚慰心灵,帮助我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淳朴;使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生命,关爱众生。本课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选课,介绍唐诗宋词的发展概况、重要流派、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重点是名家名作欣赏。
二、唐诗空前繁荣
1、 数量之多,是空前的。
2、 诗人之多,是空前的。
3、 题材之广,是空前的。
4、 体派之丰,是空前的。
三、宋诗是继唐诗之后又一高峰。
有诗人九千馀人,二十七万余首诗。宋诗最显著的特征:“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四、宋词是宋代标志性的文体。
词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曲”“曲子”“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馀”“琴趣外篇”等。直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词”这个名词才正式确定下来。
五、赏析李白的《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 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 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 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 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 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 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 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 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 深林杂树空芊绵。此中冥昧失昼夜, 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 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 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 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 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 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什么是名公“绎思”呢?绎,是蚕抽丝。这里的“绎思”或可相当于今日的所谓“艺术联想”。“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地再现生活,这就需要“绎思”的本领,挥动如椽巨笔,于是达到“驱山走海置眼前”的效果。这一段,对形象思维是一个绝妙的说明。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气、苍梧(九嶷)的云烟、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渺绵、三江七泽的纡回……几乎把天下山水之精华荟萃于一壁,这是何等壮观,何等有气魄!当然,这决不是一个山水的大杂烩,而是经过匠心经营的山水再造。这似乎也是李白自己山水诗创作的写照和经验之谈。
这里诗人用的是“广角镜头”,展示了全幅山水的大的印象。然后,开始摇镜头、调整焦距,随着读者的眼光朝画面推进,聚于一点:“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这一叶“孤舟”,在整个画面中真是渺小了,但它毕竟是人事啊,因此引起诗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在这汹涌的波涛中,你想往哪儿去呢?你何时才回去呢?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征帆”两句写画船极妙。画中之船本来是“不动亦不旋”的,但诗人感到它的不动不旋,并非因为它是画船,而是因为它放任自由、听风浪摆布的缘故,是能动而不动的。苏东坡写画船是“孤山久与船低昂”(《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从不动见动,令人称妙;李白此处写画船则从不动见能动,别是一种妙处。以下紧接一问:这样信船放流,可几时能达到那遥远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仿佛成了诗人自己,航行的意图也就是“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意图。“心摇目断兴难尽”写出诗人对画的神往和激动。这时,画与真,物与我完全溶合为一了。
镜头再次推远,读者的眼界又开廓起来:“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这是对山水图景具体的描述,展示出画面的一些主要的细部,从“西峰”到“东崖”,景致多姿善变。西边,是参天奇峰夹杂着飞瀑流泉,山下石块隆起,绿水萦回,泛着涟漪,景色清峻;东边则山崖重叠,云树苍茫,气势磅礴,由于崖嶂遮蔽天日,显得比较幽深。“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一蝉不鸣,更显出空山的寂寥。但诗人感到,“无鸣蝉”并不因为这只是一幅画的原因;“隐几(凭着几案)寂听”,多么出神地写出山水如真,引人遐想的情状。这一神来之笔,写无声疑有声,与前“孤舟不动”二句异曲同工。以上是第二段,对画面作具体描述。
以下由景写到人,再写到作者的观感作结,是诗的末段。“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这里简直令人连写画写实都不辨了。大约画中的松树下默坐着几个仙人,诗人说,那怕是西汉时成仙的南昌尉梅福吧。然而紧接笔锋一掉,直指画主赵炎为“南昌仙人”:“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赵炎为当涂少府(县尉的别称,管理一县的军事、治安),说他“讼庭无事”,谓其在任政清刑简,有谀美主人之意,但这不关宏旨。值得注意的倒是,赵炎与画中人合二而一了。沈德潜批点道:“真景如画”,这其实又是“画景如真”所产生的效果。全诗到此止,一直给人似画非画、似真非真的感觉。最后,诗人从幻境中清醒过来,重新站到画外,产生出复杂的思想感情:“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他感到遗憾,这毕竟是画啊,在现实中要有这样的去处就好了。有没有呢?诗人认为有,于是,他想名山寻仙去。而且要趁早,如果等到象鲁仲连、张子房那样功成身退(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再就桃源归隐,是太晚了,不免会受到“武陵桃花”的奚落。这几句话对于李白,实在反常,因为他一向推崇鲁仲连一类人物,以功成身退为最高理想。这种自我否定,实在是愤疾之词。诗作于长安放还之后,安史之乱以前,带有那一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这样从画境联系到现实,固然赋予诗歌更深一层的思想内容,同时,这种思想感受的产生,却又正显示了这幅山水画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并以优美艺术境界映照出现实的污浊,从而引起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题画诗与作者的山水诗一样,表现大自然美的宏伟壮阔一面;从动的角度、从远近不同角度写来,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同时赋山水以诗人个性。其艺术手法对后来诗歌有较大影响。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等诗,就可以看作是继承此诗某些手法而有所发展的。
作业:熟读课内三首诗,争取会背诵。
第二课时 课内诗歌赏析
一、赏析《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必然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我们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象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看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肯定会分外显得吃力。现在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答:(1)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2)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二、赏析《汉江临眺》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答:(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附:本诗赏析 这首《汉江临泛》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三、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卢敖游太清。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见《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
作业:背诵这三首诗,完成课后鉴赏与探究
第三课时 写景诗词鉴赏方法归纳
明朝的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王国维亦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在鉴赏写景诗词时首先要缘景明情,紧紧抓住“情”这一牛鼻子不放,由此解题,才算进入解题的大门。
但仅仅入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登堂入室。
一是要领会诗的主题,了解诗人的立意。也就是揣摩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曾说过:“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写诗填词何尝不是如此?写景诗词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不妨先看一看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人站在长安的城楼上,遥望终南余雪,想到“下雪不冷化雪冷”,想到长安还有许多贫穷的百姓,他们缺衣少食,能否在饥寒中度过难关。其关心民瘼之意,隐含其中,所以清代的王渔洋称之为咏雪的“最佳”作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并没有将“意”和盘托出,而是通过最后一句抒发感慨来透露,显得十分宛转。唐末诗人罗隐的《雪》中有两句诗云:“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所表达的主题与之相同,但罗隐的诗句缺乏此诗的含蓄蕴藉,写得太白,没有回味。这种诗自然是不会拿来做高考试题用的。立意的问题解决了,写景诗词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可以用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出一道题:“诗中所描写的桃花溪景象表现出诗人对陶渊明“桃花源”的一种什么看法?”就应从立意上来作这样的回答:“诗人对世外桃源心存疑问,以‘隔野烟’和‘随流水’写出了桃源既神秘又虚无飘渺;以‘何处边’提出质疑。”
二是要从结构上将写景诗词看作是一幅画,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中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即以王维的《汉江临眺》为例来加以阐析:其诗曰:“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这首诗便是作者融画法于写景诗的杰作,全诗气势雄伟,意境阔大,既富诗情美,又富绘画美。首联写汉江境域的辽阔,气势宏伟,境界壮阔。这是一幅巨画的背景,诗人以诗家的眼光,画家的笔法,先勾勒出一个轮廓,充分体现出绘画的构图美。中间两联着意写水势的浩淼,是这幅巨画的主画面。诗人没有采用一般的形容手法,而是富有创造性地从倒影着手,刻画出水中的世界。颔联先写江水奔腾东去,雄浑壮丽,以意境取胜。再写远处的山色,在辽阔的天宇下,在江涛的雾霭中,若隐若现,使人感到似有似无。明朝的王世贞盛赞这联诗是诗家语,却入画三味。很多古代诗人都乐于效法,如权德舆的“远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欧阳修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等,都是由此化出。颈联写两岸的城镇倒映水中,远远望去就像是浮在江面上;远去的江水和远处的天空连成一片,似乎令人感到人间、天上的一切都在波涛中晃荡,摇动。这样的水势,这样的气势,好像是要将一切吞噬。诗人采用绘画造型艺术对客观景象作典型的概括、准确的描绘和洗炼的处理,使这幅巨画富有绘画艺术的形象美。除了构图美和形象美外,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美、意境美等,也应懂得。例如,可以用王维《辋川别业》(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出道题:“这首诗表现出一种怎样的色彩美?”这一问题该作如何回答呢?应从色彩的角度来考虑,做这样回答:“诗人使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红绿两色的突出与夸张使盎然春色跃然纸上,极富色彩美。”
三是要学会对古人写诗填词时炼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如《终南望余雪》中的“浮”字,就把积雪的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压山崖时积雪是静止的,流动的是山头上的云。可诗人不从云入手来写,而从雪切入才符合题意。这样着一“浮”字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妙不可言。再次是“明”字,含蓄地写出了雪霁后的夕阳,为山顶的积雪和树林抹上了一道亮丽的彩色,整个画面因此换了个模样,使终南山有了神秘的色彩,也使这首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如从《汉江临眺》颈联中的“浮”和“动”两个字的使用中,我们还看到了诗人锤炼的功夫,正是因为这两个动词的出现,才使整个画面似乎跳动了起来。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里的“直”和“圆”,锤炼功夫也十分到家。用《红楼梦》中林黛玉论诗的一段话来解说,颇为合适而且通俗──“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似是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真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种例子在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平时只要多加留意,仔细品味,自然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可以用王湾《次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一道题:“这首诗中哪几个字是诗眼?生动地描述了江潮涨后的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回答时应这样考虑:“平”、“失”两个字写出水势,“悬”则写出了旅途顺畅,从所描绘的画面看,境界开阔,这是要首先想到的,然后依照情景交融回答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就容易了。其答案曰:“诗眼是‘平’、‘失’、‘悬’三字,生动地描述了水势浩淼,风帆高悬,意境开阔,是一幅绝妙的画图。表现出诗人胸怀的宽阔,表达了征途顺利的喜悦之情。”
四是要领会修辞手法在写景诗词中的作用,比喻、夸张是最为常见的,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就不多谈了,较难掌握的是拟人,“看似寻常最奇崛”。例如王禹偁《村行》的“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尤其是“数峰无语”,最有讲究。诗人仿佛是说山峰原先是会讲话的,强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灵,这
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拟人修辞格。这样写看似无理,却有妙理奇趣,倘若改用“数峰毕静”,则味同嚼蜡矣,这须用心体会。又如苏轼《新城道中》中的“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尤其是“岭上白云披絮帽”最为奇崛,你看,白云笼罩山顶,仿佛山峰也像人一样,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就是王维的名句“白云回望合”与之相比肯定没有这么形象生动。这种手法在中华诗词中被广泛应用,如杜甫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李商隐的“暮雨自归山悄悄”,秦观的“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王实甫的“晓来谁染层林醉,总是离人泪”等。诗人们在写诗填词中所用的拟人手法,一言以蔽之,都带上了自己深深的感情。例如用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可以出这样一道题:“苏东坡最欣赏这首词的结尾两句,亲自把它写在扇面上,并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续!’这是为什么?请你替苏东坡谈一谈最欣赏的原因。”回答时必须以带情式的拟人手法的妙用作理论依据,其答案是:“流水本无情,可词人却故意责怪其不留情,不愿留下来陪伴词人渡过这寂寞难熬的日子,极其含蓄宛转地表达出内心的极度痛苦。”
五是要弄清写景诗词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这里所说的“虚”指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则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范晞文的《对床夜语》有个很好的解说:诗词创作时“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说的是通过“物化”而表达出来的感情才富有感染力,只要采用化景物为情思的办法,才能使感情得以鲜明、生动、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效果。先从课本里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说起,离别之愁是虚的,毫无重量可言,王实甫用“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把它的沉重感一下就鲜明、生动、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华诗词不乏这类名句,如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这些化虚为实的例句都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较为浅显,容易看出。而中学课本中有几个例子是较难看出的,例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金风大散关”,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诗人通过事物的排列来显示,则显得尤其含蓄,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以虚笔写实景的手法很多,有以“问”写景(王维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以梦写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幻觉写景(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等。例如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出如下一道题:“贺铸有‘贺梅子’之别称,起因就在这首词的结尾三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结尾三句之妙。”解答时一定要运用虚实结合的理论,作这样的回答:“妙在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和博喻的修辞手法,一川烟草表示‘闲愁’无处不在;满城风絮表示‘闲愁’纷繁杂乱;黄梅雨表示‘闲愁’没有穷尽。抽象的‘闲愁’被描写得丰富、生动、形象、真切,而又新奇。”
总之,三、四、五是从写景方法来鉴赏诗歌的。当然,写景诗词的鉴赏所要掌握的知识远不止这些,只是这五个方面更为重要些,能高屋建瓴,从深处揭示作品的寓意,故诉诸于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我们在想的时候可以按照上面的思路来分析诗歌,但在高考中写出答案时,一般来说,是首先分析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然后提升到情、理的层面上,即写了什么景(从结构、意象来分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写景的方法),勾勒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练习:示例1: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释: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
上面这首词写景极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起两句选取木芙蓉与菊花争香斗艳来表现秋天的绚丽(季节特征)。(写法)接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花写到树,红叶间杂夹疏黄,浓淡相间,倍添优美。下片起三句从陆地写到水,从地写到天,秋水澄净,天高气爽,富于画意。
总结:分析诗歌的写景特色的思路:A、找出所写的景物,了解景物的特点。B、分析写景的方法及其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色彩搭配、明暗组合、视角变化等。C、用描述性的文字把诗歌情境表达出来。
2、高考题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吉林 、黑龙江、四川、云南)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3、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总结:体味诗歌意境主要是在把握景物特点的基础上,联系诗人感情,想像诗歌展现的情境,运用词语准确表述。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高远辽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凄凉孤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萧瑟悲怆);“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清新亮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开阔雄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
4、高考题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5、示例: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
答:色彩艳丽的画面看似与离别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明丽的景物恰恰是对别离伤感之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
总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思乡怀人:梅花、大雁、斜阳、明月、杜鹃等;离别伤怀:杨柳、孤帆、兰舟、南浦、长亭、芳草等;昔盛今衰:禾黍、荠麦、黄叶、斜阳、蝉鸣、绿芜等;漂泊羁旅:孤馆、天涯、沙鸥、孤舟、片云等;凄凉寂寞:梧桐、芭蕉、孤鸿、落木、乌鸦等。
6、高考题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第四课时 扩展阅读
一、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写景诗,进行赏析。
如: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①望湖楼——在杭州塘门外西湖边。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二、 诗律(一)平仄
自《诗经》《楚辞》之后,诗歌的形式不断完善,由汉魏六朝时期的古体诗,渐渐发展到唐朝时格律严格的近体诗(今体诗),也就是格律诗,从而达到了诗歌最鼎盛的时期。格律诗讲究平仄押韵,闻者听来和谐悦耳,诵者读来琅琅上口,而最妙的却在于其句绝而意无穷。
格律诗采用凝练精确的单音字,组成极其工整的句子,不仅能够表达作者的心情感触,而且其中饱含了深邃的意境与丰富的涵义。最妙的是每每细细品味,揣摩其诗理和典故,其精致典雅、优美含蓄的语言风格实在令人流连忘返,悠然神往~~~~嘿嘿,扯远了~
律诗包括五律与七律两种,分首、颈、颔、尾四联,每联又有出对二句,全章共八句。绝句则只有两联,共四句。
今且以绝句为例,一述平仄格式。
绝句,四句二韵或三韵,共四种格式(将每句前两字去掉便成五绝):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国的唐诗,七言律绝以首句入韵为佳品,平起式较常见;而五言律绝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仄起式较常见。~今天做诗,则不必拘于古时的佳品与正轨,可任意选择某一格式~。
从上面所列的四种格式中,不难看出格律诗实际是采用四种句式,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后,形成四种平仄格式的。在这四种句式中,有些位置上的字可平可仄。有一种说法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四种句式如下
a.(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平平仄
只有用横线标出的字,在该句式中是才可平可仄的。
a句第5字必用仄,否则最后三字连成了古风专用的三平调。
b句第3字必须用平,否则将犯孤平,这是律诗的大忌!
d句第5字用仄为拗,此时可在对句第5字救
三、 作业 阅读下面这些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3、用自己的语言赏析下面这首诗
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参考答案: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题: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