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浅析(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9阅读:
字号:小|大
诗歌鉴赏的高度创造性决定了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高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立足诗歌文本,培养学生的文本判读能力;其次要对接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最后要抒写学习感悟,培养学生的文本拓展能力。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是“考能力”,而鉴赏是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之上的又一能力。从1993年起,语文高考试题就以客观选择的命题形式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辨析,这种命题形式不要求学生自己去鉴赏,而是让学生判定别人鉴赏的优劣。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实际的鉴赏水平,也不利于选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从2002年起,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转而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革命,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举措。当然,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促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改变从前那种只侧重对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做法,转而采取新的教学策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下面就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策略浅谈拙见,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立足文本,培养判读能力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有其内在规律。古典诗歌鉴赏的内在规律就是以文本(作品)为立足点,通过鉴赏主体对文本(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渗入和观照,从而使鉴赏主体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因此,在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中,我们要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体察作。
品,培养对文本的判读能力
1. 扫除文本障碍
(1)知常识
首先,应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让学生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的发展脉络;既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认识。同时还应让学生特别注意,我们说某一作家具有某种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不意味这位作家的所有作品都具有这种格调。例如,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他的悼亡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凄哀婉感人至深,应不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之下。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所展现出来的雄奇豪放,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其次,应让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平仄、对仗等知识。对此,前人多有定论,不妨让学生采用“拿来主义”。
(2)通典故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拟咏怀》(庾信)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秋,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冰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此诗系诗人入北周后拟阮籍《咏怀》诗之作,诗中用了三个历史故事。“秋风”句用《汉书•苏武传》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牧羊,历时凡十九年,至昭帝时始得归汉。友人李陵兵败降匈奴,前来相送,与苏武诀别,起舞悲歌。“寒冰”句用《战国策•燕策三》中荆轲易水诀别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徵之声,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谁言”一联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被围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于帐中与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诗中的前两个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入北周而难返梁之悲,后一个典故则是暗喻梁朝的衰败,都不是直接表达情志,但令人感而可知,确实起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3)查背景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写的诗书,就要了解这个人,了解他所处时代的特点。我们指导学生读懂古诗,进而鉴赏古诗,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学生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诗人生活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
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容易把握了。例:《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这首律诗前三联极写夜宴欢歌乐舞、豪华富贵的场面,而尾联却跌出一个“愁”字。缘何有“愁”,在这“愁”字的背后又包含怎样的内涵?解读此诗首先得让学生了解韦庄所处的时代特点。韦庄生活的年代,唐王朝已是日暮途穷。黄巢起义军纵横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也拥兵叛唐,民生涂炭,僖宗迭次出奔,求得偏安一隅,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暂时求得麻醉,忘却前途的黯淡。诗人以较为清醒的头脑,窥出无可逆的事态趋势,在一片珠光宝气的炫照中透出了作者的哀愁,不由得唱出无可奈何的挽歌,这是大厦将倾的预感,是末日将临的哀鸣。然后我们来查看韦庄是个什么样的人。韦庄是长安杜陵人,是唐朝宰相韦可秦之后,可见他和李唐王朝是息息相关的。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岌岌可危,他也流落镇江,西望长安,思乡之情顿起,忧国之痛何堪!想到此,诗人怎能不愁上心头,更上眉头呢?
2. 品味诗歌语言
首先诗歌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语言,它更形象精练,更富于色彩感、节奏感、动态质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必须让学生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些妙字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泊船瓜州》(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入”,再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绿”字为什么好呢?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在表达上就会更丰富,可从三方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但写不出春到的景象。而“绿”却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的心情相谐和。
其次,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强调联想与想象,又由于古典诗歌的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要求,使得诗歌语言具有一些语法结构上的难点。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就要让他们关注那些体现诗人语言功力和艺术用心的诗句,即关注那些在颠倒、跳跃、省略等方面显示了诗歌内在逻辑性的诗句。
如苏轼《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另外,古典诗歌常常省略某些语法成分,使句式更为浓缩,这样精炼的句子亦比比皆是。如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按句意应为:闻鸡声出茅店但见残月一轮;上板桥已见踏秋霜留下一行足迹。而该句省略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以及多个动词,减少了作者的直接说明,而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艺术想象空间.正因古典诗歌语言的这些独特性,在对古典诗歌鉴赏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发挥想象,添加省略,还原语序,连缀跳跃,让他们在不断地描摹、体会、感悟中渐进诗的境界。
二、对接情感,培养感悟能力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引起心灵的共鸣,或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1. 捕捉意象,体会意境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在语言文字中融汇和具现即意象。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加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它是古代诗人力求创构的诗歌的精华,也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内核,是鉴赏活动中最重要的审美环节。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例:
这首小令用的就是典型的意象与意象的叠加方式。十个细节,一组象征符号,全为景,只因“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染出一片凄清苍凉的秋色,点化出一片哀愁孤寂的情思,全部景象遂笼上一层无垠的悲愁。无言愁而愁绪似东流之水,不言孤而孤苦若黄昏之鸦,韵外之韵顿生,味外之味无穷,渲染出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体现了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落寞心境。
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往往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为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袭用。这种借助于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则使意象带有了历史的承袭性和象征性。如杨柳表离别,菊花表高洁,梧桐表伤感,阳关示别离,子规象征悲伤,白云象征孤高,松兰梅竹象征坚贞高洁,蛟龙鸾凤象征君子,飘风云霓象征小人等等。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就要让学生懂得诗中意象的象征性,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在意象的承袭过程中,作者为了表达特定环境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意与象、物与我融洽的效果,创设了具有多义性的意象。比如“月”,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对诗歌进行鉴赏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捕捉融入诗人主观情感创造出的具有多义性的意象,在深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的意境美。
因意境是诗人营造出的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体会诗的意境就是诗歌鉴赏的难点,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我们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诗歌意象。上文已详尽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2)抓住诗人情感。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融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进行诗歌鉴赏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诸如身世、经历等,就能设身处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3)掌握写诗背景。不同时代、社会及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鲁迅先生说:“诗人感物,发而歌咏。”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的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 (4)再创构意境。诗的意境的创构要求诗人以想象为桥梁和纽带,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做到虚实并举,情景交融。我们鉴赏诗歌,体会诗的意境,同样需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来再度创构诗的意境,从而领略古典诗歌的“真景物”、“真感情”。
2. 分析技巧
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1)体会修辞作用
我国古典诗歌对语言有很高的要求,诗歌语言在不断更新中,特重修辞手法的新变,诗歌语言的素质来自对常规语言的变异,是对标准语法规律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在诗歌语言的变异酿造上出现了许多修辞方式。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不能拒绝比喻这种修辞,因为它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例:《青玉案》(贺铸)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抒发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他独自徘徊在“碧云冉冉”的香草地,暗叹自己纵有满腹玑珠,但无人赏识的悲凉。随着暮云的缓缓滚动,这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作者叠用了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这种“闲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的灵光之笔。除此之外,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如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双关等,还要注意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2)分析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形象,走进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例:(95年全国高考题)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先交待背景,说是昨晚雨狂风猛,心绪如潮,只好借酒消忧。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此时,已听到侍女准备启户卷帘,一日之计已经开始。便急忙问:海棠花怎样了?侍女说,还好,海棠花和原来一样。女主人听后说,应是红的花见少,而绿的叶见多了。诗人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感伤情绪,而这种感伤情绪又来自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诗歌在表达这种情绪时,是通过委婉的问答轻轻地流露的。因此,说这首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是不正确的。
三、抒写感悟,培养拓展能力
诗歌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它是诗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表现。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还原回原生态,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原诗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群,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使鉴赏主体(学生)与诗歌作品完美统一,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达到诗歌鉴赏的最高境界。 让学生抒写感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教诗歌内容的特点,常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探写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古典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以后,我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选取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将自己的感悟试探着摹写出来。字数可多可少,要句畅意明,见解有个性。例:阅读《菩萨蛮》,试析此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学生探写】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腕,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教师点评】以评析艺术特色为探写切入点,分析该词紧扣 “江南好”这一主题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有理有情有文采。
2. 改写
在学生对原诗大体掌握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将诗歌进行改写。从体裁上看,或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将诗歌改写成小说,或将诗歌改写成剧本。改写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一次意象的再创造,它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授《归去来兮辞》时,鉴于该诗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我就引导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散文。改写的过程即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再现形象的过程。在改写过程中,学生描绘出了幽然而又宁谧的田园风光,展现出了古朴而又淳美的民俗民风,再现了古诗词中的田园美、人情美。同时,学生通过联想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创造出了自己心中的形象,并为之心动、心醉。
3. 研写
我在教学中也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他们在比较中进行研究,探询共性,辨析差异,并抒写个人感悟。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时期具有共性的作家,如同为浪漫主义的诗人屈原和李白;也可以是同一时期具有风格差异的作家,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时期作家的同一题材的作品,如虞世南、骆宾王、
李商隐三人分别写的《蝉》;也可以是同一文字内容,不同的体裁形式……例:阅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绝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有人将其断读为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甚至将其删成一首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将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比较,根据鉴赏评价原则,选取一点,研写感悟。
【学生研写】杜诗原作意境优美,状景有声有色,写人形神兼备。江南春季多雨,清明这一天常常下雨。诗中色彩鲜艳明媚的春景,几乎尽被“纷纷”细雨遮住,思亲的行人怎不“欲断魂”?“纷纷”是形容春雨,也是形容“行人”的情绪。第三句乍看平淡,但与第四句联系起来,情趣顿生。它仿佛让人看到绵绵春雨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手指远方:“瞧,那不就是杏花村么!”改词借问的对象和内容都变了,“行人”闻讯而喜,喜而赶路,以及他那急匆匆的样子都浮现不出来了。改诗虽保留了原来的意境,但却减少了诗人向牧童问路的画
面情节趣味明显淡薄,与原诗相比大为逊色。
【教师点评】比较了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意境的高下,研写了个人感悟,有理有据。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然而,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艺术经验不同、思想水平不同、艺术灵感的差异,他们在同一首诗中发现的世界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立足诗歌文本,对接作者情感及抒写学习感悟,重于培养学生的文本判读、情感感悟和文本拓展能力,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促进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是“考能力”,而鉴赏是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之上的又一能力。从1993年起,语文高考试题就以客观选择的命题形式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辨析,这种命题形式不要求学生自己去鉴赏,而是让学生判定别人鉴赏的优劣。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实际的鉴赏水平,也不利于选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从2002年起,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转而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革命,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举措。当然,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促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改变从前那种只侧重对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做法,转而采取新的教学策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下面就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策略浅谈拙见,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立足文本,培养判读能力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有其内在规律。古典诗歌鉴赏的内在规律就是以文本(作品)为立足点,通过鉴赏主体对文本(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渗入和观照,从而使鉴赏主体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因此,在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中,我们要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体察作。
品,培养对文本的判读能力
1. 扫除文本障碍
(1)知常识
首先,应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让学生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的发展脉络;既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认识。同时还应让学生特别注意,我们说某一作家具有某种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不意味这位作家的所有作品都具有这种格调。例如,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他的悼亡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凄哀婉感人至深,应不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之下。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所展现出来的雄奇豪放,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其次,应让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平仄、对仗等知识。对此,前人多有定论,不妨让学生采用“拿来主义”。
(2)通典故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拟咏怀》(庾信)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秋,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冰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此诗系诗人入北周后拟阮籍《咏怀》诗之作,诗中用了三个历史故事。“秋风”句用《汉书•苏武传》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牧羊,历时凡十九年,至昭帝时始得归汉。友人李陵兵败降匈奴,前来相送,与苏武诀别,起舞悲歌。“寒冰”句用《战国策•燕策三》中荆轲易水诀别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徵之声,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谁言”一联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被围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于帐中与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诗中的前两个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入北周而难返梁之悲,后一个典故则是暗喻梁朝的衰败,都不是直接表达情志,但令人感而可知,确实起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3)查背景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写的诗书,就要了解这个人,了解他所处时代的特点。我们指导学生读懂古诗,进而鉴赏古诗,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学生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诗人生活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
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容易把握了。例:《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这首律诗前三联极写夜宴欢歌乐舞、豪华富贵的场面,而尾联却跌出一个“愁”字。缘何有“愁”,在这“愁”字的背后又包含怎样的内涵?解读此诗首先得让学生了解韦庄所处的时代特点。韦庄生活的年代,唐王朝已是日暮途穷。黄巢起义军纵横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也拥兵叛唐,民生涂炭,僖宗迭次出奔,求得偏安一隅,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暂时求得麻醉,忘却前途的黯淡。诗人以较为清醒的头脑,窥出无可逆的事态趋势,在一片珠光宝气的炫照中透出了作者的哀愁,不由得唱出无可奈何的挽歌,这是大厦将倾的预感,是末日将临的哀鸣。然后我们来查看韦庄是个什么样的人。韦庄是长安杜陵人,是唐朝宰相韦可秦之后,可见他和李唐王朝是息息相关的。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岌岌可危,他也流落镇江,西望长安,思乡之情顿起,忧国之痛何堪!想到此,诗人怎能不愁上心头,更上眉头呢?
2. 品味诗歌语言
首先诗歌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语言,它更形象精练,更富于色彩感、节奏感、动态质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必须让学生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些妙字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泊船瓜州》(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入”,再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绿”字为什么好呢?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在表达上就会更丰富,可从三方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但写不出春到的景象。而“绿”却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的心情相谐和。
其次,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强调联想与想象,又由于古典诗歌的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要求,使得诗歌语言具有一些语法结构上的难点。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就要让他们关注那些体现诗人语言功力和艺术用心的诗句,即关注那些在颠倒、跳跃、省略等方面显示了诗歌内在逻辑性的诗句。
如苏轼《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另外,古典诗歌常常省略某些语法成分,使句式更为浓缩,这样精炼的句子亦比比皆是。如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按句意应为:闻鸡声出茅店但见残月一轮;上板桥已见踏秋霜留下一行足迹。而该句省略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以及多个动词,减少了作者的直接说明,而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艺术想象空间.正因古典诗歌语言的这些独特性,在对古典诗歌鉴赏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发挥想象,添加省略,还原语序,连缀跳跃,让他们在不断地描摹、体会、感悟中渐进诗的境界。
二、对接情感,培养感悟能力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引起心灵的共鸣,或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1. 捕捉意象,体会意境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在语言文字中融汇和具现即意象。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加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它是古代诗人力求创构的诗歌的精华,也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内核,是鉴赏活动中最重要的审美环节。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例:
这首小令用的就是典型的意象与意象的叠加方式。十个细节,一组象征符号,全为景,只因“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染出一片凄清苍凉的秋色,点化出一片哀愁孤寂的情思,全部景象遂笼上一层无垠的悲愁。无言愁而愁绪似东流之水,不言孤而孤苦若黄昏之鸦,韵外之韵顿生,味外之味无穷,渲染出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体现了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落寞心境。
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往往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为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袭用。这种借助于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则使意象带有了历史的承袭性和象征性。如杨柳表离别,菊花表高洁,梧桐表伤感,阳关示别离,子规象征悲伤,白云象征孤高,松兰梅竹象征坚贞高洁,蛟龙鸾凤象征君子,飘风云霓象征小人等等。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就要让学生懂得诗中意象的象征性,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在意象的承袭过程中,作者为了表达特定环境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意与象、物与我融洽的效果,创设了具有多义性的意象。比如“月”,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对诗歌进行鉴赏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捕捉融入诗人主观情感创造出的具有多义性的意象,在深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的意境美。
因意境是诗人营造出的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体会诗的意境就是诗歌鉴赏的难点,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我们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诗歌意象。上文已详尽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2)抓住诗人情感。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融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进行诗歌鉴赏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诸如身世、经历等,就能设身处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3)掌握写诗背景。不同时代、社会及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鲁迅先生说:“诗人感物,发而歌咏。”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的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 (4)再创构意境。诗的意境的创构要求诗人以想象为桥梁和纽带,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做到虚实并举,情景交融。我们鉴赏诗歌,体会诗的意境,同样需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来再度创构诗的意境,从而领略古典诗歌的“真景物”、“真感情”。
2. 分析技巧
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1)体会修辞作用
我国古典诗歌对语言有很高的要求,诗歌语言在不断更新中,特重修辞手法的新变,诗歌语言的素质来自对常规语言的变异,是对标准语法规律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在诗歌语言的变异酿造上出现了许多修辞方式。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不能拒绝比喻这种修辞,因为它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例:《青玉案》(贺铸)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抒发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他独自徘徊在“碧云冉冉”的香草地,暗叹自己纵有满腹玑珠,但无人赏识的悲凉。随着暮云的缓缓滚动,这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作者叠用了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这种“闲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的灵光之笔。除此之外,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如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双关等,还要注意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2)分析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形象,走进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例:(95年全国高考题)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先交待背景,说是昨晚雨狂风猛,心绪如潮,只好借酒消忧。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此时,已听到侍女准备启户卷帘,一日之计已经开始。便急忙问:海棠花怎样了?侍女说,还好,海棠花和原来一样。女主人听后说,应是红的花见少,而绿的叶见多了。诗人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感伤情绪,而这种感伤情绪又来自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诗歌在表达这种情绪时,是通过委婉的问答轻轻地流露的。因此,说这首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是不正确的。
三、抒写感悟,培养拓展能力
诗歌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它是诗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表现。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还原回原生态,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原诗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群,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使鉴赏主体(学生)与诗歌作品完美统一,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达到诗歌鉴赏的最高境界。 让学生抒写感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教诗歌内容的特点,常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探写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古典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以后,我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选取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将自己的感悟试探着摹写出来。字数可多可少,要句畅意明,见解有个性。例:阅读《菩萨蛮》,试析此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学生探写】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腕,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教师点评】以评析艺术特色为探写切入点,分析该词紧扣 “江南好”这一主题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有理有情有文采。
2. 改写
在学生对原诗大体掌握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将诗歌进行改写。从体裁上看,或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将诗歌改写成小说,或将诗歌改写成剧本。改写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一次意象的再创造,它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授《归去来兮辞》时,鉴于该诗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我就引导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散文。改写的过程即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再现形象的过程。在改写过程中,学生描绘出了幽然而又宁谧的田园风光,展现出了古朴而又淳美的民俗民风,再现了古诗词中的田园美、人情美。同时,学生通过联想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创造出了自己心中的形象,并为之心动、心醉。
3. 研写
我在教学中也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他们在比较中进行研究,探询共性,辨析差异,并抒写个人感悟。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时期具有共性的作家,如同为浪漫主义的诗人屈原和李白;也可以是同一时期具有风格差异的作家,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时期作家的同一题材的作品,如虞世南、骆宾王、
李商隐三人分别写的《蝉》;也可以是同一文字内容,不同的体裁形式……例:阅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绝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有人将其断读为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甚至将其删成一首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将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比较,根据鉴赏评价原则,选取一点,研写感悟。
【学生研写】杜诗原作意境优美,状景有声有色,写人形神兼备。江南春季多雨,清明这一天常常下雨。诗中色彩鲜艳明媚的春景,几乎尽被“纷纷”细雨遮住,思亲的行人怎不“欲断魂”?“纷纷”是形容春雨,也是形容“行人”的情绪。第三句乍看平淡,但与第四句联系起来,情趣顿生。它仿佛让人看到绵绵春雨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手指远方:“瞧,那不就是杏花村么!”改词借问的对象和内容都变了,“行人”闻讯而喜,喜而赶路,以及他那急匆匆的样子都浮现不出来了。改诗虽保留了原来的意境,但却减少了诗人向牧童问路的画
面情节趣味明显淡薄,与原诗相比大为逊色。
【教师点评】比较了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意境的高下,研写了个人感悟,有理有据。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然而,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同、艺术经验不同、思想水平不同、艺术灵感的差异,他们在同一首诗中发现的世界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立足诗歌文本,对接作者情感及抒写学习感悟,重于培养学生的文本判读、情感感悟和文本拓展能力,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促进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