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09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熟语(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6:40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考熟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①了解易设误的熟语的几种类型 ;
②重点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时间】四教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读《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是从2004年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多年来,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仅限于成语,每年都有1题,分值3分,从历年试题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但从高考统计来看,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二、熟语——丰富多彩的生活语言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约定俗成)、谚语(口耳相传)、歇后语(巧设悬念)、惯用语(语义双层、双关)等。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三、考试方式预测
1、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
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应选B项。B项书写全部正确。A项“有志者事竟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C项“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D项“天随人愿”应为“天遂人愿”)
2、成语、熟语的互换使用。
例: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吹毛求疵)
②“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③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贪得无厌)
3、作为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用到某个成语、熟语。
例: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
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①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②追根究底
4、作为名言名句默写形式出现。(略)
5、最常见的考察方式——选择题。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5年浙江卷)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正确选项B。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总结:正确运用成语(熟语)首先要在平时苦下功夫,要懂得一些基本知识,以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出处、感情色彩,同时还要注意它在使用中的变通情况。成语(熟语)运用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人的语言文化修养,因此,高考中考查成语(熟语)运用的这道题也就不仅仅是一道纯粹的知识性题目。高考正是要通过这一道题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修养, 从92年到05年连续十二年都设置了这道题。
四、高考真题回顾——成语篇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析]答案为B。B句中“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值得注意的是,“孚”字不同于“负”字,如果换成“不负众望”,在原语境中就属于使用不正确了。A句中“一位”与表示“众多”的“莘莘”前后矛盾;C句中“趋之若鹜”为贬义词,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不恰当;D项中“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意思,并不像D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与句意不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解析]答案是D项。A项中的“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这里应当说成“难以望其项背”,或“望尘莫及”才能强调“其它甲B球队”财力远远不如“成都••••••球队”。B项中的“处心积虑”多表贬义,在B句中不当,可用“殚精竭虑”。C项中的“火中取栗”典出法国拉•封登的寓言,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这里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正好用反了,应改为“坐收渔利”才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9年全国试题)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解析]答案是A项。该题涉及的四个成语中有三个属于使用对象错误,“美轮美奂”常用来形容建筑高大华美,“炙手可热”往往是说权势很盛,“一牢永逸”往往是说在较为重大的事情上,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而B项说“花鸟虫兽、人物形象”“美仑美奂”,C项说“彩电”“炙手可热”,D项说“局势”“一劳永逸”,均有“张冠李戴”之嫌,联系对象不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味”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解析]答案是B。“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故A项使用对象不当。C项“洗心革面”是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洗心”指清除邪恶的心思,“革面”指改变旧的面目。刊物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没有指人悔改之意,故适用对象不当。“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D项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仍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析]答案是B项。A项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抢险队必须迅速赶到,而“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显然与句意不符。C项是说摊前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说明人们均争着购买鲜花,而“车水马龙”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显然是不恰当的。D项中的“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这个词只能出自自己的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可见,用在此处是不恰当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02全国)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这句话中“光怪陆离”的意思是“光彩奇异,色泽繁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B句中“雨后春笋(般地)”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C句中的“有口皆碑”,从通常解释的意思看是“比喻人人称赞”。使用“有口皆碑”这个成语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被称赞的好人好事必须是“特出(特别出众)的”,是需要建立“功德丰碑”来长久颂扬的;二是被称赞的好人好事一般是应该经过较长时间验证的,是被普遍肯定的。而“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一则这件事情本身远远达不到“建碑”来“歌功颂德”的程度,二则这件事情尚未实现,也不是已经被普遍肯定的事情。所以这里就不能用“有口皆碑”。此处如非用成语的话,可以考虑改用“有目共睹”。D句中“偃旗息鼓”的意思是“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而从本句表达的意思看,“几家汽车大厂”实际上还没有开始采取行动(即价格变化的“动作”),当然也就谈不到“停止行动”了;另外“偃旗息鼓”是一种短暂的甚至是瞬间的动作行为,也不可能“一直”。此处如改用“按兵不动”似乎更加符合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会难免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解析]D。“如数家珍”像是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文中不合语境,老王家的老旧钟表是作为老王的“宝贝”来看等待的,本来就是“家珍”,用“如”不对。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解析]B。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五、规律探寻
一 考感情色彩
无所不为(1995)半斤八两(1995)趋之若骛(1997)处心积虑(1998)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2、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现多含贬义)
3、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4、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点拨
 从感情色彩上看,成语有褒、中、贬之分。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用贬义成语,否则,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其他的例子
 1、自从中国颁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 2、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3、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 4、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二 考适用对象
巧夺天工(1992)美轮美奂(1999)汗牛充栋(2000)洗心革面(2000)
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4、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点拨
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把握不准,就会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它用,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 
其他的例子
1、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2、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华,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校花。(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3、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4、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举案齐眉: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5、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6、蒲松龄到了70多岁才考中秀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聊斋志异》。(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7、小刘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俩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起聊天。(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8、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谦辞。不敏:没有才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这里这样说,等于是拒绝别人赐教,不合语境。)
另外一些常见的成语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谦辞。
鼎力相助 :〈书〉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增辉。
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劳燕分飞: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后世用‘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
琴瑟调和:比喻夫妻恩爱。
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专门用来形容文思敏捷的成语有:倚马千言、一气呵成、神来之笔、生花之笔等。
 
三 考望文生义
差强人意(1993)不刊之论(1993)首当其冲(1995)万人空巷(1997)望其项背(1998)
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2、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4、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5、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点拨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成语出自典故,有的成语中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使用时如不仔细辨析,极易出错。 
其他的例子
1、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了,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金,他们还觉得这才叫有派,这才叫潇洒。(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2、他挪用了两万多元公款,虽然有错,但毕竟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3、七月流火,早晚穿一件汗衫都热得受不了。
4、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5、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学子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6、他久假不归,一走就是半年多。(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7、在这些具体而微的指示之下,从局长、股长到一般经办人员,都只是市长操纵着的工具。(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另外一些常见的成语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语见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地一笑ㄧ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四 考双重含义
灯红酒绿(1992)苦心孤诣(1993)想入非非(1995)淋漓尽致(2000)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2、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3、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4、“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点拨
 有些成语有双重意义,如果只知其一,以偏概全,就会误用。
另外一些常见的成语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稳扎稳打: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洋洋洒洒:①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呼风唤雨: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五、考近义混用
应接不暇(1996)目不暇接(1996)
1、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
2、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
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点拨
 汉语中的近义成语比比皆是,因而在运用时,要注重近义成语的辨析工作。通过辨明其细微的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
其他的例子
 请在横线上填入等量齐观、一视同仁:
1、他是把贫富、贵践、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         。
2、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独生子         ,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另要注意“不约而同”和“不谋而合”,前者多形容人的相同动作,后者多指见解、主张、思想相同。
“息息相关”和“休戚相关”,前者多形容人与社会关系密切,后者多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等。
六、其他的一些常见错误
语义重复
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3、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4、他一大早就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5、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6、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7、李小红从痛苦中苏醒过来,老板对她不仅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8、为使广大莘莘学子早日受益,我公司决定在江苏各县内设独家连锁店推广机构。
自相矛盾 
1、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2、只要有缘木求鱼的精神,就能攀登一座座科学高峰,获得一项项科学成果。(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但结果却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惋惜。(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功能混乱
1、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2、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3、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形近混淆
如:“唇亡齿寒”和“唇齿相依”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前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后者强调相互依存。
再如:“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异:“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侧重表示容易得到。“比比皆是”的“是”后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俯拾皆是”则可以。
七、熟语篇
1.使用熟语应弄清熟语的意思。
很多熟语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它的意义。如“三只手”指的是小偷。“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指临时想办法。弄清意义,是判断熟语使用正误非常重要的一步。
例1:下列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到了这地步,还有什么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我打算拼一拼了。
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C、开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过去的希特勒就是这样。 
D、当时你就没有看出来,他已经是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否则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美事。
分析:B“丁是丁,卯是卯”的意思是形容做事真认真,毫不马虎。很显然,这里没有理解它的意思,用错了。也可写做“钉是钉,铆是铆”。一不做,二不休:事情已经开始了,就索性干到底。开倒车:喻违反前进的方向,向后退。
例2:下列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怎么会没有办法呢?一物降一物,你看他儿子的话他听不听?他准听。
B、找工作的事嘛,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不是不尽心呀!
C、你别看它年纪小,今年只有十六岁,虚岁十七,可是做事倒很认真,一是一,二是二。
D、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说时来运转,就时来运转了,谁不高兴!
分析:D。天有不测风云,是比喻人将会遇到什么糟糕情况无法预知。这里说时来运转,是好运气来了,这样,再用“天有不测风云”,显然不不正确。
2.成语使用要注意感情色彩。
不少熟语也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熟语大多是用来调侃人的,批评坏人坏事,讽刺不良现象居多。
例:下列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B、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
C、大凡贪官都喜欢唱主角——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
D、“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分析:C。应该用“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闭塞眼睛捉麻雀”喻盲目地办事情。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3.注重熟语使用场合、语言环境。
熟语是民间口口相传的语句,口语化是它的一大特点,公文、报告等严肃的语体文禁用熟语;在庄重场合、严肃气氛中不能用熟语——除非故意,用熟语来调节气氛。
例:下列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现在也不用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想想办法,找份合适自己的工作还是能找到的。
   B、来我们这里办工厂,你放心好了,凡是能开绿灯的地方,政府一定开绿灯,决不会难为你的。
   C、作为律师,我郑重告诉你,要他负责法律责任,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他已经是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了。
   D、对那些喜欢抬轿子的人,做领导的一定要防着点,否则,被抬的晕晕乎乎,就有可能犯错误。
分析:答案C(歇后语的重要特点是风趣幽默,用在严肃场合不合适)
4.熟语使用允许语言重复。
成语与其他语言不能重复使用。如:“心里有难言之隐”“心里”和“隐”重复,这里的成语就用错了;而熟语因常有民间色彩,地方色彩,有时必须用一句大家都能理解的语句加以解释,这就不属于重复,或者说重复是熟语使用所需要的手段。如“你这么做是攀高枝,巴结达官贵人”,这里的“攀高枝”与“巴结达官贵人”是同一意思。又如“你们两个呀,是一对难兄难弟,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难兄难弟”与“半斤八两”也是同一意思。
高考成语知识训练
一、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请打√ ,错的请打×。
(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 )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3、《还珠格格》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 )4、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 )5、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舍家忘身,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法;宋神宗不动声色,宵衣旰食地谋划改革。
( )6、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者之间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 )7、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博闻强志,并且综合能力较强。
( )8、刚一起跑,高三(1)班的夏曦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点。
( )9、斯诺的其它著作都不可和《西行漫记》相提并论。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 )10、这位老教师总结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屡试屡爽,大家都很佩服。
( )11、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 )1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 )13、期中考试,刘军同学数学获得满分,真可谓是登堂入室了。
( )14、如果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 )15、你游桂林的山水,见到那些构造奇妙的山洞,一定会说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 )16、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 )17、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 )18、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 )19、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 )20、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二、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21、直接了当( )22、换然一新( ) 23、道貌暗然( )24、既往不究( )
25、别出心裁( )26、礼上往来( ) 27、陨身不恤( ) 28、震聋发聩( )
29、铤而走险( )30、趋之若骛( ) 31、按步就车( ) 32、色厉内茬( )
33、如火如茶( )34、因地治宜( ) 35、推心至腹( ) 36、纷至踏来( )
37、原形必露( )38、谈笑风声( ) 39、委屈求全( ) 40、金壁辉煌( )
三、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
(       )41、多用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       )42、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       )43、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       )44、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       )45、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       )46、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       )47、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之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       )48、指装模作样,活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49、比喻最先做某种坏事或首开某种恶劣风气之先的人。
(       )50、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       )51、比喻空欢喜一场。
(       )52、比喻人力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       )53、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       )54、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热烈。
(       )55、形容十分谦虚。
(       )56、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       )57、比喻失败以后重新恢复势力。
(       )58、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更换了新貌,呈现一派生气。
(       )59、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       )60、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       )61、读书总有好处。
(       )62、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       )63、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
(       )64、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       )65、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       )66、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67、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       )68、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69、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70、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       )71、敛藏才智,不使外露。
(       )72、事物的变化难以捉摸。
(       )73、指架柴车穿破衣服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       )74、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
(       )75、为应付某种需要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
(       )76、按情理或情节来看,尚有可原谅之处。
(       )77、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狂妄的行动。
(       )78、从来没有人做到的,空前的。
(       )79、形容遇到变故或在严重、紧急的情况下,沉着镇定,毫不慌乱。
(       )80、沉迷于所喜爱的事物,而使意志消磨掉。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81、恣行无忌(  )82、纵横捭阖(  )83、自惭形秽(  )84、孜孜不倦(  )
85、栉风沐雨(  )86、怨天尤人(  )87、引而不发(  )88、颐指气使(  )
89、一曝十寒(  )90、洋洋洒洒(  )91、偃旗息鼓(  )92、邂逅相遇(  )
93、越俎代庖(  )94、无稽之谈(  )95、未雨绸缪(  )96、耳濡目染(  )
97、飞扬跋扈(  )98、万马齐喑(  )99、惟妙惟肖(  )100、贻笑大方(  )
答  案: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21.接-截 22.换-焕 23.暗-岸 24.究-咎 26.上-尚 27.陨-殒 28.震-振  30骛-鹜 31.步-部 32茬-荏 33.茶-荼 34.治-制35.至-置 36.踏-沓 37.必-毕 38.声-生 39.屈-曲 40.壁-碧
三、41.游刃有余 42.睚眦必报 43.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44.山雨欲来风满楼 45.闻过则喜 46.循序渐进 47.一蹶不振 48.煞有介事 49.始作俑者 5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1.南柯一梦/竹篮打水 52.青黄不接 53.万马奔腾 54.销声匿迹 55.虚怀若谷 56.神采奕奕 57.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58.万象更新 59.蔚为壮观 60.千夫所指 61.开卷有益 62.祸起萧墙 63.分崩离析 64.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65.脍炙人口 66.文不加点 67.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68.三顾茅庐 69.怙恶不悛 70.无与伦比 71.韬光养晦 72.变幻莫测 73.筚路蓝缕 74.侃侃而谈 75.权宜之计 76.情有可原 77.轻举妄动 78.前无古人 79.泰然自若/临危不乱 80.玩物丧志
四、81.放纵 82.开合 83.形态丑陋 84.勤勉的样子 85.梳头 86.怨恨 87.拉开弓 88.面颊 89.晒 90.文辞众多的样子 91.放倒 92.没有预约而相遇 93.厨师 94.考查 95修缮 96.沾湿 97.蛮横 98.哑 99.相似 100.被人笑话
 
(学生阅读材料)         成语使用的十大误区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来历,加之有些成语中某个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和使用上的困难,如果不仔细辨析,不追根溯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成语的错误。 
如: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2005年浙江卷)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仰止,指仰望、向往。成语的意思是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而此题中将“高山仰止”误解为“面对书山,停止不前”,因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凝固性,一经形成,就不轻易改变,如果在使用时,只选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他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的错误。如: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而该句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择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使之与语境中“要解决”之意相悖。 
(三)词意重复 
成语一般精练警策,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中语义的比较对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意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如:
③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句③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的意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的“让人”重复。句④中“生灵涂炭”的“生灵”是“百姓”之意,与前面的“人民”重复。 
(四)形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它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⑤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换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2005年北京春招卷)
 ⑥“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2005年江西卷) 
⑦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2005年江西卷)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⑤中把它与语素完全相同,但语素位置不同,且语意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不容置喙:喙,指鸟兽的嘴,借指人的嘴;整个成语是不让人有(插嘴)说话的机会的意思,与成语“不容置疑”(不容许怀疑,形容非常真实可靠)相差一字。句⑥应改为“不容置疑”。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与成语“不以为意”(不必在意,不把有关的事放在心上)相差一字。句⑦应改为“不以为意”。 
(五)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上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 
⑧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2005年北京春招卷) 
⑨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战,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2005年江苏卷)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贬义词,句⑧误当褒义词用。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言论,含贬义,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句⑨误当褒义词用。 
(六)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成语的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如:⑩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2005年广东卷) 
⑾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2005年湖北卷) 
⑿他们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2005年山东卷) 
句⑩中的“毕其功于一役”意思是“经过一场战斗就取得全部的胜利”,对象指“战斗”,而句中用来指“工人装车”,对象不当。句⑾中的“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不能用来形容“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和“漂亮的吊灯”。句⑿中的“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显示出来,对象指人才,而非“企业”。 
(七)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⒀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05年广东卷) 
⒁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句⒀却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赞,只能对人,句⒁却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八)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的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如: 
⒂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2005年山东卷) 
⒃公安干警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句⒂中的“走马观花”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作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感受”的状语。句⒃中的“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只作谓语,而在该句中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充当“成了”的宾语,不妥,应改为名词性成语“瓮中之鳖”。 
(九)特定用法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特定的句式,有些成语既有固定的常用义,又有使用较少的本义,使用时,如果不辨明清楚,也容易出错。如: 
⒄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全国卷) 
⒅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2001年北京春招卷)
句⒄中的“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就使用得不恰当。句⒅中的“不三不四”本义是不像样子,后来多比喻行为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十)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毛病。如: 
⒆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2005年湖北卷) 
⒇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在句⒆中形容缺点错误,既对象不当,又程度过重。句⒇“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褒贬两用成语小辑
1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 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4 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5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6 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 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 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 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 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 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 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16 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 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 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19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20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 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 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24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不可忽视的两用语境成语
在现代汉语成语中,有一些成语在两种语言环境中都可适用,如果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完成高考语文试题时,就可能把正确的成语运用判定为错误,从而影响得分。例如,1995年的全国高考题,"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的D的一项'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我们只知"想入非非"的"胡思乱想"之意,不知还有"让人的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的用法,就会判定为错误,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此谨把常用的两用语境成语收录如下:
秀色可餐 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一, 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例二, 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平易近人 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一, 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二, 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洋洋洒洒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一, 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二, 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灯红酒绿 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一, 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例二, 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眉来眼去 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一, 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
     例二, 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处之泰然 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例一, 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例二, 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鬼斧神工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建筑、雕刻技艺精湛高明,几乎不为人力所及。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状,凌然峭立。
     例一, 全县都有石刻古迹,我们看了宝顶山和北山两处。作为艺术品真是鬼斧神工,不可思
     例二, 黄山的怪峰奇石,形态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
左右逢源 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例一, 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例二, 他说:"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指手画脚 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指责。
     例一, 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例二, (杨宇霆)只是整日在小河沿杨公馆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指手画脚,气焰炙人。
战战兢兢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
     例一, 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
     例二, 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如虎添翼 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
     例一, 这支巡逻队,配上了现代化武器,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强了。
     例二, 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后,如虎添翼,气焰更嚣张了。
分庭抗礼 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例一, 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例二, 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朝秦暮楚 比喻人反复 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例一, 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例二, 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难兄难弟 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nàn)
    例一, 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
    例二, 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光怪陆离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例一, 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
    例二, 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枝繁叶茂 形容枝叶繁密茂盛,也比喻子孙繁盛。
    例一, 内院的两棵古槐,还枝繁叶茂。
    例二, 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堂而皇之 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例一, 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
    例二, 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
赤膊上阵 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例一, 人家给二牛起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一句话不和,就什么体面也不要了,赤膊上阵,大吵大闹。
   例二, 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炯炯有神 形容眼光发亮,很有精神。多用于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动物。
   例一, 他身材魁梧,肌肉结实,一头浓密卷曲的短发,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例二, 那雄鸡简直被画家画活了,两眼炯炯有神,伸长着脖子,雄赳赳地站在那里鸣啼。
两袖清风 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例一, 王县长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例二, 解放前,他在村上当个穷教师,落得个两袖清风,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三间草屋。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