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三(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20阅读:
字号:小|大
雷真民
对于小说来说,结构、情感和虚构都是在我们在欣赏小说时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牲畜林》《山羊兹拉特》《沙之书》等的学习,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能够引导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鉴赏小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
2、体悟小说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3、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
4、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知识汇总
《牲畜林》
作者简介
伊泰洛•卡尔维诺于,于1923年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父亲原是意大利圣莱莫人,后定居古巴,是个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的怀念。1925年卡尔维诺刚满2岁,全家就迁回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们住的那幢别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试验站,又是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尔维诺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从父母亲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
1942年高中毕业后,卡尔维诺在都灵大学上农学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的20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了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作人质。发表于1947年的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里亚地区的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卡尔维诺年仅24岁。代表作有《祖先三部曲》《宇宙奇观》《看不见的城市》。所著的《意大利童话》被认识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
内容与题旨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它与一般的作品不同。很多作品在表现战争时,往往把它写成悲剧。而作者选择“牲畜林”来结构全篇。“牲畜林”好像与战争隔绝,在这里,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没有对战争的恐惧。这最自然的生命力,可以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种希望则是战胜战争的基础。
在小说中,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
“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问题思考
《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其中使用了几次“延迟”?这样的“延迟”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牲畜林》多次使用“延迟”,其中较大的有六次。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朱阿一共有六次打算射击,其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但这又不是简单地照搬民间故事的写法,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首先,小说结构和主题的要点,都在于“牲畜林”这一意象。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
小母牛花大姐倔强地不听德国兵的使唤,反而领着他进入密林深处,使他(包括后面悄悄跟着的朱阿)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而朱阿则是思前虑后,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从山洞里跑出的一只小羊,被德国兵抓住之后,则是声嘶力竭叫唤着。出来恳求朱阿瞄准点的是二位白胡子的老牧羊人。而朱阿被恳求之后,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对于朱阿的犹豫和颤抖,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借喻),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但夸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他也想瞄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写得更鲜活;下面的一只火鸡更有趣,它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德国兵抓住,逗引着对方一层一层地往树上爬,最终压断树枝摔了下来,而它自己却挺着胸脯,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来给火鸡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 半带利诱半带威胁地对朱阿说话, 使得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把猎枪这样凶恶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束的表现,而这种自由联想,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冕的反抗;接下来出场的是一只兔子,它圆鼓鼓的,比野兔肥实,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同,一词之异,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并且,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至于恳求之后的情,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然后是第六次,这次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一个太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小说里交付到死亡的命运中去,从而安排了一只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这次是躲在他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心理很隐蔽,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终于开枪射击之后。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
《山羊兹拉特》
作者简介
艾萨克•什维克•辛格,波兰作家。代表作品有《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
《庄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等。1978年,辛格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通处境。”
内容分析
1、概括文意。
阿隆在卖羊路上遭遇暴风雪,兹拉特协助阿隆共同战胜并安全回家。
2、阿隆为什么要卖山羊兹拉特?阿隆的家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兹拉特又有什么反映?
阿隆卖山羊兹拉特是因为它老了,挤的奶也很少。家里需要钱过节。家人很不舍。兹拉特却充满信任,非常温驯。
3、暴风雪来临时他们是如何战胜的?
阿隆发现草堆并挖了一个洞钻进去,然后用干草封住洞口,然后得救了。阿隆吃了面包,喝了羊奶,靠兹拉特的体温取暖得救。兹拉特救了阿隆。阿隆也救了兹拉特。
4、“夜空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圆月在雪地上洒下片片银辉。阿隆钻出草堆,环顾周围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洁白,那么安静,沉静在宏大天地的梦幻之中。星星显得那么大,又那么近。月亮在苍穹中游弋,就像在大海里一样”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预示着情节的发展,他们已经战胜了暴风雪。用景色来表达阿隆心中的幸福。
5、如何评价阿隆和兹拉特?
阿隆:聪明、能干、临危不惧、有爱心
兹拉特:温驯、信任人、善解人意、善良
6、暴风雪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改变了山羊的命运,进而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小说的结构要素。使阿隆家的贫困状况得以缓解,给阿隆家带来了好运。
6、文章前后都写到了阿隆对兹拉特的感情态度,这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前文的不舍只是一种人与动物之间有等级的感情。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之后,勒文全家与山养的感情超越了动物层面,山羊获得了与人平等的权利。
7、读了这个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
我们要保护动物、关爱动物,不能伤害动物;动物也有感情,懂得知恩图报;人类应与动物成为好朋友;人类的爱心有时会救了人类自身。
我们要与动物建立真挚的友谊。动物也通人性,我们要善待它们。
《礼拜二午睡时刻》
作者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哥伦比亚作家,记者。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井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等。
《沙之书》
作者简介
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他的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20世纪60年代前后,拉丁美洲文学出现兴盛的局面,出现了鲁尔福、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等一大批文学家,被称为“拉美文学大爆炸”。博尔赫斯便是在“拉美文学大爆炸”中凸现的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和诗人,为阿根廷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声誉。他曾被人称为“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
内容与题旨
《沙之书》讲述了一个波澜起伏的小故事。虽然短,但并不妨碍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施展他叙述的才能。他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本“无限之书”。这本书像沙子一样无始无终,页与页之间还有其他的页,无穷无尽。小说最出人意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显现;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图书馆里。在作品的开头,读书根本不可能想到会这样一本“沙之书”;而当读者读到小说中间时,也根本不可能想到“沙之书”最后的结局是被藏到了图书馆里。博尔赫斯的小说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和惊喜,让人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当读者读完全篇,又能有无穷的想像和回味。
“沙之书”是某种神秘之物,小说主人公“我”对待它的态度先是好奇,然后是钻研,然后发现对它了解得越多,则不了解的部分也就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再然后是恐惧,最后是逃避。这个过程前面的几个步骤和人类科学探索的步骤是一样的,只是最后一小:是逃避还是坚持显示了博尔赫斯与崇信科学的人的分歧——对于笃信科学万能的人来说,他们会用进取的心态坚持;而对于相信神秘主义的博尔赫斯来说,在令人敬畏之物面前,他会选择停步。
不管怎样,《沙之书》提供了一个人遭遇“无限之物”的心理感受过程,这一经验是新鲜的、独到的,因而是迷人的。
《骑桶者》
作者简介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l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他从小爱好文学,中学时就对自然主义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善人的著作感兴趣。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有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和长篇小说《审判》《城堡》《美国》等。卡夫卡的小说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在艺术风格上都独树一帜:内容怪诞离奇,形式新颖别致,摆脱了传统小说的束缚,深刻洞察现代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内容分析
1、初步感知,概括情节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我”想去煤店老板借煤,“我”不是拎着煤桶走去,而是骑着煤桶前去,可结果并不幸运,“我”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到了冰山区域。
2、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文中的“我”是一个小人物,他卑微、胆小,害怕失败,爱好幻想,也渴望新生活。
3、通过“我”,小说表达了什么主题?
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卡夫卡并没有谴责什么?而是暗含了一种内向的自省。交流的不成功难道不正是交流的方式有问题?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自身性格的弱点导致的吗?“我”对世界的畏惧:战战兢兢,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交流方式有问题: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他害怕交流,害怕失败,并且随时准备撤走。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和人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整个借煤显得很不真实,仿佛是妄想症的发作。(文中双方看似对话却没有交流的部分,突出主人公内向的自省、交流方式、性格特点的天生弱势。)
4、结合本文,分析艺术虚构与心灵真实的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说,艺术的虚构等于心灵的真实。
卡夫卡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重新处理了虚构和现实的关系。
现在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这是小说的一个核心情节。飞翔本身是一件浪漫和美好的事情,但在这篇小说里,飞翔却成了让人心酸的举动,因为它的目的是去“借煤”。缺煤、寒冷、乞求,这都是一些沉重的话题;“飞翔”则是一种很轻灵的举动。在这里,“轻”中和了“重”,让作品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使作品的层次丰富了起来:主人公“我” 的处境是悲惨的,但同时又是自嘲的,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他畏缩、自卑、惶恐,是一个立体的人;煤店老板娘是否值得谴责也变得不确定了,因为他是否听到了借煤者的呼吁是不确定的:飞翔的方式避免了她和借煤这点正面接触;作者的叙述表面上是冷静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内里却有着深切的同情,而且,他的表达目的不再限于具体事件,而是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以及一种心灵的饥饿,我们不是被一味的沉重压住,而是体味到一种“含泪的笑”,关注到主人公自身的惶恐,以及人与世界无法沟通的层面。
“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虚构作为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法,它来源于人类的智慧,可以穿越显示的障碍,带领我们抵达本质性的高度。
对于小说来说,结构、情感和虚构都是在我们在欣赏小说时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牲畜林》《山羊兹拉特》《沙之书》等的学习,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能够引导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鉴赏小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
2、体悟小说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3、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
4、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知识汇总
《牲畜林》
作者简介
伊泰洛•卡尔维诺于,于1923年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父亲原是意大利圣莱莫人,后定居古巴,是个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的怀念。1925年卡尔维诺刚满2岁,全家就迁回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们住的那幢别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试验站,又是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尔维诺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从父母亲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
1942年高中毕业后,卡尔维诺在都灵大学上农学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的20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了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作人质。发表于1947年的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里亚地区的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卡尔维诺年仅24岁。代表作有《祖先三部曲》《宇宙奇观》《看不见的城市》。所著的《意大利童话》被认识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
内容与题旨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它与一般的作品不同。很多作品在表现战争时,往往把它写成悲剧。而作者选择“牲畜林”来结构全篇。“牲畜林”好像与战争隔绝,在这里,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没有对战争的恐惧。这最自然的生命力,可以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种希望则是战胜战争的基础。
在小说中,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
“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问题思考
《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其中使用了几次“延迟”?这样的“延迟”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牲畜林》多次使用“延迟”,其中较大的有六次。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朱阿一共有六次打算射击,其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但这又不是简单地照搬民间故事的写法,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首先,小说结构和主题的要点,都在于“牲畜林”这一意象。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
小母牛花大姐倔强地不听德国兵的使唤,反而领着他进入密林深处,使他(包括后面悄悄跟着的朱阿)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而朱阿则是思前虑后,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从山洞里跑出的一只小羊,被德国兵抓住之后,则是声嘶力竭叫唤着。出来恳求朱阿瞄准点的是二位白胡子的老牧羊人。而朱阿被恳求之后,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对于朱阿的犹豫和颤抖,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借喻),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但夸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他也想瞄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写得更鲜活;下面的一只火鸡更有趣,它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德国兵抓住,逗引着对方一层一层地往树上爬,最终压断树枝摔了下来,而它自己却挺着胸脯,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来给火鸡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 半带利诱半带威胁地对朱阿说话, 使得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把猎枪这样凶恶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束的表现,而这种自由联想,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冕的反抗;接下来出场的是一只兔子,它圆鼓鼓的,比野兔肥实,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同,一词之异,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并且,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至于恳求之后的情,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然后是第六次,这次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一个太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小说里交付到死亡的命运中去,从而安排了一只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这次是躲在他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心理很隐蔽,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终于开枪射击之后。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
《山羊兹拉特》
作者简介
艾萨克•什维克•辛格,波兰作家。代表作品有《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
《庄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等。1978年,辛格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通处境。”
内容分析
1、概括文意。
阿隆在卖羊路上遭遇暴风雪,兹拉特协助阿隆共同战胜并安全回家。
2、阿隆为什么要卖山羊兹拉特?阿隆的家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兹拉特又有什么反映?
阿隆卖山羊兹拉特是因为它老了,挤的奶也很少。家里需要钱过节。家人很不舍。兹拉特却充满信任,非常温驯。
3、暴风雪来临时他们是如何战胜的?
阿隆发现草堆并挖了一个洞钻进去,然后用干草封住洞口,然后得救了。阿隆吃了面包,喝了羊奶,靠兹拉特的体温取暖得救。兹拉特救了阿隆。阿隆也救了兹拉特。
4、“夜空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圆月在雪地上洒下片片银辉。阿隆钻出草堆,环顾周围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洁白,那么安静,沉静在宏大天地的梦幻之中。星星显得那么大,又那么近。月亮在苍穹中游弋,就像在大海里一样”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预示着情节的发展,他们已经战胜了暴风雪。用景色来表达阿隆心中的幸福。
5、如何评价阿隆和兹拉特?
阿隆:聪明、能干、临危不惧、有爱心
兹拉特:温驯、信任人、善解人意、善良
6、暴风雪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改变了山羊的命运,进而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小说的结构要素。使阿隆家的贫困状况得以缓解,给阿隆家带来了好运。
6、文章前后都写到了阿隆对兹拉特的感情态度,这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前文的不舍只是一种人与动物之间有等级的感情。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之后,勒文全家与山养的感情超越了动物层面,山羊获得了与人平等的权利。
7、读了这个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
我们要保护动物、关爱动物,不能伤害动物;动物也有感情,懂得知恩图报;人类应与动物成为好朋友;人类的爱心有时会救了人类自身。
我们要与动物建立真挚的友谊。动物也通人性,我们要善待它们。
《礼拜二午睡时刻》
作者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哥伦比亚作家,记者。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井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等。
《沙之书》
作者简介
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他的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20世纪60年代前后,拉丁美洲文学出现兴盛的局面,出现了鲁尔福、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等一大批文学家,被称为“拉美文学大爆炸”。博尔赫斯便是在“拉美文学大爆炸”中凸现的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和诗人,为阿根廷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声誉。他曾被人称为“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
内容与题旨
《沙之书》讲述了一个波澜起伏的小故事。虽然短,但并不妨碍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施展他叙述的才能。他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本“无限之书”。这本书像沙子一样无始无终,页与页之间还有其他的页,无穷无尽。小说最出人意料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显现;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图书馆里。在作品的开头,读书根本不可能想到会这样一本“沙之书”;而当读者读到小说中间时,也根本不可能想到“沙之书”最后的结局是被藏到了图书馆里。博尔赫斯的小说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和惊喜,让人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当读者读完全篇,又能有无穷的想像和回味。
“沙之书”是某种神秘之物,小说主人公“我”对待它的态度先是好奇,然后是钻研,然后发现对它了解得越多,则不了解的部分也就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再然后是恐惧,最后是逃避。这个过程前面的几个步骤和人类科学探索的步骤是一样的,只是最后一小:是逃避还是坚持显示了博尔赫斯与崇信科学的人的分歧——对于笃信科学万能的人来说,他们会用进取的心态坚持;而对于相信神秘主义的博尔赫斯来说,在令人敬畏之物面前,他会选择停步。
不管怎样,《沙之书》提供了一个人遭遇“无限之物”的心理感受过程,这一经验是新鲜的、独到的,因而是迷人的。
《骑桶者》
作者简介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l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他从小爱好文学,中学时就对自然主义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善人的著作感兴趣。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有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和长篇小说《审判》《城堡》《美国》等。卡夫卡的小说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在艺术风格上都独树一帜:内容怪诞离奇,形式新颖别致,摆脱了传统小说的束缚,深刻洞察现代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内容分析
1、初步感知,概括情节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我”想去煤店老板借煤,“我”不是拎着煤桶走去,而是骑着煤桶前去,可结果并不幸运,“我”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到了冰山区域。
2、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文中的“我”是一个小人物,他卑微、胆小,害怕失败,爱好幻想,也渴望新生活。
3、通过“我”,小说表达了什么主题?
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卡夫卡并没有谴责什么?而是暗含了一种内向的自省。交流的不成功难道不正是交流的方式有问题?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自身性格的弱点导致的吗?“我”对世界的畏惧:战战兢兢,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交流方式有问题: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他害怕交流,害怕失败,并且随时准备撤走。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和人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整个借煤显得很不真实,仿佛是妄想症的发作。(文中双方看似对话却没有交流的部分,突出主人公内向的自省、交流方式、性格特点的天生弱势。)
4、结合本文,分析艺术虚构与心灵真实的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说,艺术的虚构等于心灵的真实。
卡夫卡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重新处理了虚构和现实的关系。
现在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这是小说的一个核心情节。飞翔本身是一件浪漫和美好的事情,但在这篇小说里,飞翔却成了让人心酸的举动,因为它的目的是去“借煤”。缺煤、寒冷、乞求,这都是一些沉重的话题;“飞翔”则是一种很轻灵的举动。在这里,“轻”中和了“重”,让作品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使作品的层次丰富了起来:主人公“我” 的处境是悲惨的,但同时又是自嘲的,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他畏缩、自卑、惶恐,是一个立体的人;煤店老板娘是否值得谴责也变得不确定了,因为他是否听到了借煤者的呼吁是不确定的:飞翔的方式避免了她和借煤这点正面接触;作者的叙述表面上是冷静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内里却有着深切的同情,而且,他的表达目的不再限于具体事件,而是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以及一种心灵的饥饿,我们不是被一味的沉重压住,而是体味到一种“含泪的笑”,关注到主人公自身的惶恐,以及人与世界无法沟通的层面。
“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虚构作为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法,它来源于人类的智慧,可以穿越显示的障碍,带领我们抵达本质性的高度。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