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对2009年高考古诗文复习备考的几点看法(人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22阅读:
字号:|
                   金寨燕子河中学      敖运泉
联系方式:546640592@qq.com

古代诗文阅读是历年来高考必考的内容,是重头戏,它主要包括常见名句名篇的默写、浅易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三个方面,多年来,题型比较稳定,分值比较固定,安徽卷近四年保持在5+19+8的分数,计32分。分值大,时间紧,不能搞题战术,所以高效率的搞好此部分的复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我将就此三个部分特别是古诗鉴赏及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注意研究高考,把握命题趋势,明确复习方向,加强针对性,找到应考的捷径。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及考纲,认真研读“高考说明”,准确理解并领会其中的精神,合理地调整旧的复习计划和内容,更好地完成新“说明”中的新的能力要求,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力争让学生少走弯路,使复习高效率。
    1、2009年与2008年的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方面主要一个变化是“识记”部分,只保留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删除了识记中外作家及识记文学体裁部分。2009年安徽《考试说明》将这部分考试范围明确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背诵的篇目以及我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其中所列的篇目中打*号的明确说明为2009年语文科考试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说明”中特别强调了“常见”二字,说明其难度可能降低,而且从高考来看,近几年名句名篇均出自课本,且都是任选一部分题目作答。这样看来,我们只要搞好“默写范围”内的背诵篇目的复习便可以拿到这个题目的分数。


    2、 关于古诗鉴赏,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这部分难度由08年的E级降为D级,应引起关注。安徽考试说明中这样表述“古代诗歌的考查,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最近几年来,对于古诗鉴赏的考查比较稳定,2009年虽然是安徽省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考,但这个知识点的考查应该还是稳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过去历年的高考情况把握其命题趋势。见下表(非安徽自主命题的以全国卷为例):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作品 《菊

花》
《如

令》 《双

调》 《望洞庭》《题山》 《题李凝幽
居》 《漫
成一首》 《约
客》 《赋得暮雨送李胄》 《春夜洛城闻笛》 《过香积寺》 《秋
思》 《春行即事》 《柳

青》 《咏
鹰》 《小

山》
作者 元稹 李清照 阿鲁威 刘禹锡、雍陶 贾岛 杜甫 赵师秀 韦应物 李白 王维 张藉 李华 刘过 陈维崧 谢枋得
朝代 唐 宋 元 唐 唐 唐 宋 唐 唐 唐 唐 唐 宋 清 宋
体裁 诗
七绝 词,小令 曲,小令 诗,七绝 诗,五律 诗,七绝 诗,七绝 诗,五律 诗,七绝 诗,五律 诗,七绝 诗,七绝 词,小令 曲,小令 诗,七律
分值 3分 3分 6分 6分 6分 6分 3分 6分 6分 6分 6分 8分 8分 8分 8分
题型 客观 客观 客观 客观 客观 客观 客观 客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由上表可知历年来此知识点的考查规律:第一、从作品及体裁看以律诗绝句及词曲中的小令为主,从97到2005年都是考的诗;第二、从作者和朝代来看以唐宋为主,涉及到元明清时期,从97-05年九年中有八年是唐代作品,但从06年开始考宋朝甚至清朝的作品,且不再是名家的作品;第三、从题型来看从02年开始全部是主观题;第四、从分值来看,基本是6-8分,近四年来是8分;第五、从题材、内容看,情景交融写景抒怀之作为多;第六、从出题方式还看,古代诗歌的考查,考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这些内容可以单独考,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考”。这是纵向的分析,如果我们横向分析08年各省市的高考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
以上我们分析了诗词鉴赏试题的趋同性,从趋同性中可以洞察出题的方向,明确2009年高考诗词鉴赏试题出题的趋势,可以预测,09年这个题目的考查基本稳定,它将继续以主观题型为主,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分布比较均衡;考查数量为1-2题,分值6-8分;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可能不再是单独从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或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一个角度出发,而是兼而有之。鉴赏的范围由原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扩大到《诗经》、清诗、金诗、元曲,或比较鉴赏,题型将会多样,选材将更广泛。这样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有效的搞好古诗词鉴赏的复习。
3、对于文言文阅读部分,09年大纲规定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为:理解 B级,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 C级,含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安徽“考试说明”中明确为:“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实词的考查范围以中学学过的为主,虚词的考查范围为《考试大纲》列出的虚词。一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三是侧重于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纵向分析过去历年高考及横向分析08年高考情况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基本包括五个部分:实词、虚词、句式用法、文言文翻译、分析综合。09年对于实词和虚词的考查应该还是比较稳定,实词在第一卷中以客观题型出现,命题材料中的句中实词可以与课本中的实词对照设题,重点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在第二卷中以翻译和断句的形式考查。虚词命题时每项中常常有结合教材中的句子,今后仍将采取这一形式,在第二卷翻译中当然也可以考查这个知识点。这里要注意的是,虚词的考查09年作了一点变动,即由08年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变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增加了“意义”这一要求。词类活用及句式一般不专门设题,它的考查往往与翻译并理解文中的句子结合起来,09年仍会采用这种形式。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分值较高,多年来一直采用主观题,09年可能仍采用这一形式,从近年看难度有所下降,但对重要字句把握的要求却提高了。此题一般要求直译,翻译的材料从第一卷中提取或第二卷单独给出都是有可能的,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所选句子往往典型,词类活用和句式的考查往往包含其中,并且也有可能和断句放在一起考查。文言文分析综合部分往往在第一卷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一题,当然今后也有可能和主观题一起考查,选文材料以记叙文段为主的,内容大多为爱国、廉洁、正直或孝道,学生须联系语境来进行辨析。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给学生方法,即可事半功倍。
达尔文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我们研究分析高考及考纲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短期内高效率地搞好复习,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以解题方法。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有了方法,正所谓是“以不变应万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比搞题海战术更重要,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学习不得法,则事倍功半。
针对上面高考及考纲的分析,对名句填空部分,教师在备考中可以引导学生整理范围内篇目中的重要句子,要求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背诵,并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突出生僻难写字,如:“落霞与孤鹜齐飞”名中的“鹜”字,不能写成“骛”字,前者为wù 形声。从鸟,敄(wù)声。本义:野鸭,名词。“骛”,动词,形声。从“马”,敄(wù)声。本义: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义,如“好高骛远”。野鸭自然与“鸟”有关,而“追求”与“奔驰”有关,与“马”有关。这样去记忆准确而且不会遗忘,自然可以在短时间里强化记忆。其次,注意同音异义词。如“别有幽秋暗恨生”中的“幽”字很容易写成“忧”字,但这里它是“隐蔽的”,“隐藏的”之义,则不可写为“忧”。这样让学生做到既知其音,更知其义。第三,关注同义异形词,如“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材”就很容易写成“才”。第四,留心语句顺序。如《劝学》中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可写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再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间”中“牛斗”不能写成”“斗牛”。总之,背诵要注意书写及字的错、漏、多,否则记忆就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古诗鉴赏部分,要掌握基本做题步骤,我在教学中用一“看”、二“读”、三“悟”、四“联”之法。即实际训练中注意四步阅读法,第一步、看题目、作者、注释;第二步、解读诗词字面义;第三步、找出并悟意象;第四步、联想、想象,进入意境。做好了这四步就可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最后注意组织语言、恰当表述就能很好地完成此题的任务。下面具体说明之。
  一“看”。很多时候,读了题目,就可以了解诗歌的大意,如高考考过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而且,有时题目就是作品的眼睛,它往往能告诉我们诗歌的主题,内容及作者的感情。如《春夜喜雨》中的“喜”字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其次,从“看作者”来说涉及到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如果是陌生的作者其生平经历不会影响对作品的赏析,如果对赏析有影响会以注释的形式告诉我们,如果是熟悉的作者,我们须联系其生平经历,从而知人论世,解读作品思想内容及风格等等。再次,看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它往往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可介绍写作背景,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可介绍相关诗句,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可介绍作者,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等等。一般来说这些注释与答案紧密相关。如08年安徽卷中注释里的“是南宋军事要地”、“ 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等词语成为答案关键,我们看一下高考参考答案,就可以发现它与这些注释的密切关系。从高考的趋势来看,非名家作品考查可能性的增大也让我们更加注意注释的作用。 
    二“读。”解读诗词的字面义。这一步也很重要,要逐字逐句的看懂每句诗的字面义,包括弄清活用、明白用典、明确句式特点等。
  三“悟”,四“联”。悟意象,再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这里的意象指景或物,也指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如果要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参透诗的意境。在这里很多传统意象具有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整理,可以快捷地解题。如诗歌中出现的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思亲)的代名词。 其它如:菊、梅、兰、禾黍、花开、花落、树的曲直、黄叶、绿叶、松柏、竹、梧桐、柳、海浪、东风、春风、天阴、海浪汹涌、狂风、西风、雪、小雨、烟雾、暴雨、霜、子规、鱼、鸿鹄、猿猴、乌鸦、沙鸥、狗鸡、瘦马、孤雁、鹰……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不同的意象构成不同的意境,但意境的内涵又超越意象。意境传递了整首诗的气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当然,在诗歌的鉴赏中还要帮助学生有适当的知识储备,了解常见体裁的特点,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明确一般的风格流派等等。如从语言风格来说,有豪迈、雄浑、冲淡、纤浓、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等。从写法来说,可以把握其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式特点等等。从修辞手法来看,有比喻、拟人、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反复、借代等、通感、双关、顶真、互文、隐语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情景交融(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或对比或烘托或渲染(如以乐景反衬哀情等)、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象征、炼字、铺垫、联想、想象、照应、借古讽今、多角度(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远望、近观等)、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这些都是要让学生掌握,让学生掌握基本术语,要说“行话”,答题更“专业”。否则答题时就往往会出现心中有所思口中不能言笔下写不出的情况。
    文言文阅读部分,针对高考题型的特点,用“三步阅读法”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效率。即:第一步整体浏览。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 :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实词解释题和翻译题)  因为此题相对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阅读此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在这里特别要求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在个别字句上纠缠。
    具体地说,在实词虚词的复习上要掌握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掌握基本的实词词义的推断法。实词的推断法如: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如“忠不以用兮,贤不必以”、“追亡逐北”二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就可以参照对应的句子中的词进行理解。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如“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驴不胜怒,蹄之”等句子中加点字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均不能搭配,要想到可能运用了活用。3、联想推断(常见成语\课文注释)。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中对“速”的理解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中“薄”字的意思可联系成语“日薄西山”。4、形,声推断。如“至七月,乃扶病入觐”中“觐”为形声字,与“见”有关。“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使人告丞相”中“燕”音同“宴”。而且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实词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注意古今义,注意单音双音,注意通假现象,注意偏义复词,注意一词多义等等。这在文言文阅读及翻译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之于文言文翻译,要学生掌握一大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两个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句顺。三字标准:信、达、雅。五种方法:留、换、册、调、补。
三、细审题,善表述,书写规范,重视标点,注意卷面整洁美观。
    要想取得高分审题是十分重要的。如名句填空的“任选”题,就要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又如题干中要求“依据语境”,就要注重借助语境,否则容易造成失误。如虚词的考查,往往是“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它包括“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不可顾此失彼。还有就是选择“相同”的一项还是“不相同”的一项,切不可粗心大意。特别是文言文分析综合部分,此题的选项中有不同的陷阱,有的甚至很细微,如果粗心往往不易察觉,如无中生有、如张冠李戴、如故意夸大、如以偏概全、如曲解词义等等。做题时要小心。还有如“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某某特点的一项这样的题目,要注意“直接”二字,否则容易作出错误的选择。
    这部分均为主观题,所以表述就显得十分重要。答题要规范;不写错别字,不出现语病;用词要准,语句要顺;用语要“专业”,要学会说“行话”,要有针对性;鉴赏不是叙述大意,不是翻译;不随意联想,避免画蛇添足;答案不能空泛,要有具体实在的内容,不能只说笼统的大话,应该说写什么景抒什么情,对景的引述要恰当具体,对情的分析要准确到位;练习时打草稿,至少打腹稿。文言文翻译是个重头戏,表述更为重要,要一一对应的译出每个词,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该补的补,该调语序的调换语序,该留的留,该删的删,正确的表述出来。这个题也要打草稿或打腹稿。不能拿着就写,写着就错,错了又涂改。在认真审好题,看懂意思的基础上,在心里酝酿审慎个几秒、几十秒及到一两分钟,然后动笔。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
    同样,因为这部分为主观题,卷面的整洁美观尤为重要。如同作文一样,很多同学字迹潦草,特别是现在很多同学不爱用标点符号,且涂改较多,这都是主观题答题的大忌,平时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免上了考场因此而失分。其实我们看到,自06年以来,每年作文中都有“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要求,说明高考对此的重视程度。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作文中,同样体现在主观题的答题中。
四、不能舍本逐末,要重视课本,回归课本,实现知识的迁移。
从前面对近年高考的分析可以发现,名句填空近年均出于课本,古诗词鉴赏体裁难度方法技巧也与课本相似,文言文阅读更是与课本密切相关。如虚词的考查每组均有一句出自课本,文体样式(如人物传记,如“记”“说”等类的散文)、表达特点等等均接近于课本。要指导方法,要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消化课本知识,巩固课本知识,从而实现课本知识的迁移运用。否则将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例如实词的考查,安徽卷08年考了“执”、“务”、“夺”、“计”;07年考的“遗”、“示”、“效”、“厌”;06年考的“要”、“责”、“询”、“资”等,这些均是课本中要求掌握的重要实词,如“厌”字试卷中注释为“使……改变”,熟悉课本的同学马上就能联想到李密的《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些句子和课文注释。课文中的“夺”便是“使……改变”之义。而“遗”、“厌”、“计”等等在课本中出现的频率则更高。联系课本中的句子和词语的用法去阅读、去做实词题、去做翻译题,运用知识的迁移、去推断、去排除,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复习的后期除了每天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言文课外语段的阅读外,更要坚持立足课本,回归课本,抓好早读,让学生进一步整理巩固课本中出现过的文言基本知识点,自可培养良好的文言文语感。特别是要根据安徽省2009年考试范围划定的内容,搞好必修模块Ⅰ-Ⅵ及选修模块Ⅰ中系列1“诗歌和散文部分”中古代散文的系统梳理。
总之,古代诗文阅读是重点和难点,但只要我们指导得法,这个重点就不再是一个难点。这是我对2009年高考古诗文复习备考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2009.03.26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