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尊重探究发展——以《荷塘月色》为例,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人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22阅读:
字号:|
孝感高级中学             周雁            432100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行之际,我仅以一篇课文《荷塘月色》的教学实录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新思路:在“激发”、“提升”中探求真知、在“品味”、“融合”中培养能力。
关键词:荷塘月色  激发探究  发展个性

自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探究”、“合作”等词语成为新课改理念中的热门词语。但我觉得,新课程的理念实际上就是提倡师生平等,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下面,我以《荷塘月色》为例,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一、在“激发”、“提升”中探求真知
(一)发展学生个性,激发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要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因为,只有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他们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才能打开思想的闸门,使学生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这时,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就能使课堂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如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段实录:


师: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师: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1)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
问:感觉怎么样啊?
(4)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5)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二)提高课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例如:
……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二、在“品味”、“融合”中培养能力
(一)知识联系与整体提高互相融合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进行课文分析教学时,有如下一段教学实录:
师:“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二)理解品味与营造氛围有效结合
把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如: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三)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例如,我在教学中的一段实录如下:
师: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由本文的教学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要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这样才能使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才能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总之,教师要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才能使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张庆林、杨东主编:《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3.吴艳珍:《反璞归真,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12)。


周雁    孝感高级中学语文组    1980 12 09    中教一级
联系方式  13581455181  
 邮箱    inzhouyan@163.com
 

周雁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