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文言实词与句式——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本与“考纲”相关表述述评(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26阅读:
字号:|
 关于文言实词与句式的知识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多次修订。笔者清理了一下,文化革命结束紧承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本,以1982年(1983年开始推出第五册第六册)版为代表,在1987年和1990年先后两次修订出过两个版本,以1991年所出加上了“必修”二字的版本为代表,2000年和2003年再做修订并改32开而出16开版本,可以以2003年出版时加上了“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版本为代表,2004年推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共五册。
1982年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末尾以“附录”形式编有《文言词的一些用法》。相当于小序的一段文字有这样一句话:“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少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正文依次列有四个标题:“名词用作状语”“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和动词的活用”“数量词的用法”“称代的用法”。其中第二个标题讲活用除了一般活用、使动、意动以外,还涉及“为动”用法, 以“死国可乎”为例句,说“死”是“为……而死、献身”。
同一版本第四册课文末尾同样以“附录”形式编有《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除两段共三行小序以外,依次列标题为:一、判断句,二、被动句,三、宾语前置,四、定语后置,五、介词结构,六、句子成分的省略。


1991年版高中语文课本每个单元之后都编配有“单元知识和训练”,即前边为基础知识短文,后边是相关训练题。第二册第六单元后基础知识短文两则,题目相同,都是“学习文言实词应该注意的几点”,后标明序数“(一)”“(二)”。其一所列要点是:
一、注意词的古今意义。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
二、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1.将文言的单音词和白话的双音词对照,以了解语言的演变情况。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辅助成分(亦称后缀、前缀),如:师——老师、骨——骨头。第二种是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成为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如:剩——剩余。第三种是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寐——睡觉。2.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白话的一个双音词。如“妻子”。3.不要把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这些双音词有单纯的双音词:○1联绵词,如“参差”。○2译音词,如“单于”。○3叠音词,如“翩翩”。合成的双音词:○1联合式,如“婚姻”。○2偏正式,如“天子”“布衣”。○3前缀后缀式,如“阿母”“率尔”。○4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缓急(或可救助)”。
其(二)所列要点是:
三、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四、注意古字通假现象。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 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词,古时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一种是本无其字,借用同音字代替,如“女”(你)。一种是本有其字,一时误写成别字,后人跟着用别字和本字通用,如“惠”通本字“慧”。课本将古今字也列为通假范围。
同一版本第三册第六单元知识短文为《词的活用》。其要点是:
一、词的活用的含义和作用。二、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1.名词的活用。(一)活用为一般动词。(二)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三)活用为有“以……为”意思的动词。(四)直接作状语。
2.动词的活用。(一)活用为名词。(二)使动用法。(三)意动用法。
3.形容词的活用。(一)活用为名词。(二)用作一般动词。(三)使动用法。(四)意动用法。
数词也可活用为动词。例: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四,成为四个人。)二三其德。(《诗经•氓》二三,使其德二三,即不专一,变化多次。)
第七单元知识短文《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列有5种表示法。被动句列有3种表示法。疑问句包括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表示法。否定句收列有否定词9个。 
第四册第七单元知识短文讲句式《省略和倒装》。
省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5.介词“于”常常省略。
倒装:1.主语后说;2.宾语前置;3.定语后置;4.状语和补语: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后面作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要放到谓语动词前作状语;介词结构“以”也有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的,现在也作状语。
2003年版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后有《文言实词的特点》。特点概括为四条:第一,单音节词占多数;第二,有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的词所指范围比现代汉语小,例:江、河、脸;有的词所指范围比现代汉语大,例:臭;有的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例:走、羹;有些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只有细微的差别,例:购——悬赏征求,甚——厉害、严重。第三,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第四,有大量的通假字。
第三册第五单元之后《词类活用》将活用分为四类: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三、名词用作动词。四、名词用作状语:1.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例:常以身翼蔽沛公。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例:吾得兄事之。3.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内立法度。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例: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第三册第六单元之后《文言常用句式》分列五大句式:
一、判断句。增加了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二、疑问句。三、被动句。四、省略句。五、变式句。与原来所说倒装句相同。
2004年推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五册在“梳理与探究”有知识短文《文言实词和句式》。
一、文言实词。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一词多义。(二)古今异义。(三)通假字。(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3.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二、文言句式。谈三种: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
通过4个句子与现代汉语比较,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大王来何操?吾谁与归?古之人不余欺也、未之有也。
四个主要版本的相关内容表述,笔者以为,1982年版本最为简明,1991年版本最为详尽,2003年版繁简比较恰当,课程标准版词语、句式梳理过简。
1982年版只有两篇文章,篇幅也并不很长,它对高中文言课文知识的梳理既全面又简洁明确,除以后各版本一直保留的大量内容以外,它对“数量词的用法”的表述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叙述描写总免不了要求涉及数量,而数量词的表述古今是常常不同的,有词序的不同,有实指虚指的不同,今天学生翻译也是一个难点。它还讲到“为动”用法,虽只有一例,点到为止,但概括出一种活用现象。一种本来存在的特殊的活用现象,梳理又不予归属,教学中往往无所适从。对“称代的用法”,笔者以为可有可无。
1991年版最详尽,比如说,它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次说清通假字包括通用字和假借字,假借字又分两种。第一次说明课本文言文多次出现的数词活用的情况。但笔者以为,句式与1982年版比总的感觉是详尽得不必要。从题目看,1982年版叫“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1991年版叫“常见文言句式”,前一种说法似乎更科学,是讲有特点的文言句法,即突出特殊性,只讲六种句式。后一说法没有突出特殊性,虽仍只六种,但“倒装”句又包含4种(主语后说、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和补语),增加的种类“疑问句”“否定句”“主语后说”似乎没有必要,疑问、否定两种可以放入“宾语前置”一类中略加说明即可明确。“主语后说”和现代汉语一样,“国歌”歌词第一句就是,《荷花淀》中“怎么了,你?”也是,没有特殊性。再说,题目叫“常见文言句式”,所讲几种远不能概括文言中常见的句式,比如《庄子•秋水(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句句套不上“常见文言句式”。
2003年版在词类活用部分突出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比如第一条“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不像1991年版按词性分开说明那样繁琐。句式题目改为《文言常用句式》,句式类型删去了“否定句”,改“倒装”而称“变式句”。笔者以为“常用句式”“常见句式”都不妥当,名不副实,不如叫“文言常用特殊句式”或“文言特殊句式”。“变式句”不如“倒装”的称名科学。“变式”是对“常式”而言的,把现代汉语的句式叫“常式”,而说古代的叫“变式”,于理不通,因为变化的是现代汉语的句式,发生这个变化的是现代人。古代的“宾语前置”等就是常式。删去“否定句”是必要的,但保留的“疑问句”“主语后置”仍没有多大价值。
2004年新课程标准版名为“梳理”,仅抓住几个而丢掉另外一片,这就严重脱离了阅读文言文的实际。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利于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但2004年新课程标准版的对题目推敲用语准确,它叫“文言实词和句式”。活用虽改变词性,涉及语法,但终究是属于实词词类变化,而不能与句式混在一起。多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相关提法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后一考试内容的表述很令人费解。“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清楚明白,是指判断句、被动句等等;按对连词“和”的常识理解,后边应该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这句话到底告诉人们什么呢?让人如处云里雾中。从语法的角度可以说是病句,前边缺少必要的定语而表意不明,应该是“理解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但它又不能与“句式”并列,不是同一逻辑范畴的概念。笔者对此建议修改如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作者联系地址:深圳富源学校高中部语文组
移动电话:13410882631
 

李守望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