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人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29阅读:
字号:小|大
一、导入
《庄子•逍遥游》里说道:“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可见储备粮食的重要性。我们要想在高考中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花三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积累材料也是值得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作文内容充实,就要营造我们自己材料的宝库,可以为我们提供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来源。
二、运用材料易出现的问题
中学生的作文,在运用材料方面最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大致归结为如下几种情形。
(一)、材料陈旧,缺乏新意
谈自强不息必是张海迪,无私奉献当为雷锋,为国争光则属中国女排。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但总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虽材料本身动人、富有感染力,终因流于俗套而大打折扣。归结原因不外乎中学生视野狭窄、阅读面太小、收集材料存在种种客观限制。根本的解决办法首推广泛涉猎,留心采撷,可是对于应试的急就作文无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化腐朽为神奇,巧为安排淡化处理就是。如论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主旨时,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格言以及雷锋的钉子精神可用虚笔,点到即止,不必太具体太详尽,古人称为"熟事虚用"。
又如写抢险救灾舍身救人,可从另一个角度来处理,如写一少女因救火受伤被送进医院抢救,记者们拧下了笔帽,摄影师调好了镜头,准备记录下英雄苏醒后的第一句豪言壮语,可是,少女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镜子,我要照镜子!"出人意表的话语中透出的正是少女的爱美之心,其金子般的爱心不是一目了然吗?
有不少学生叹息说:“我缺乏生活经历,没东西可写。”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颇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更具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情趣,正如作家周立波所说:“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乐,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二)、堆砌材料,倚多为胜
中学生作文常易走极端,一方面材料泛泛,另一方面却以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古今中外罗列殆尽,或不厌其烦娓娓道来,有头有尾,情节完整,宛然一篇叙事文章。有的同学为了增加现实感和真实性,喜欢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详加描述,以至在仅要求八百多字的篇幅中占了三四百字之多,那么留给议论分析的余地能有多少呢?其实这就是滥用材料,事倍功半。应该说,议论文的材料仅为论点的支撑,只须概括叙述,详略适宜。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言及:“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竟有明窗净几,以绝无一物为佳者。”随园先生主张依据材料本身的特点、性质和文体要求,将材料放妥,或多或少甚至干脆不用,讲究的是一个“度”。细细咀嚼,对我们写作启发很大。
(三)、原地画圆,就事论事
这在供材料作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根据提供的材料在简短的评议之后推出论点,然后却又以该材料作为论点赖以依靠的证据,步入了一个“这只鸡下了这个蛋,而这个蛋是这只鸡下的”怪圈之中,行文缺乏纵深,也因其面的狭窄而让人难以信服。当然,供材料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以该材料为论据未尝不可,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材料仅作为一般的补充论据而不能作为重点甚至唯一材料。
应该说供材料作文有了一个提炼论点引发议论的触发点,使立论言之有据,议有源头,其一般的论证结构可遵循下列五步法:引述材料→提炼观点→议论发挥→联系实际→总结归纳,其中问题较突出的就是“联”。当然,引述的简明,提炼的准确,议论的深刻,总结的有力是议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就本文的分析角度来说,对材料缺乏必要的纵深挖掘、横向拓展实在是作文大忌。
鉴于以上分析,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思路要活。不能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有选择性地阅读名作,老师也应经常介绍一些典型并易为学生接受的佳作范文,并作相应的笔记摘抄,分门别类,定期整理。对此,吴晗曾坦率地说过:“我的方法说穿了很平常,除了多读之外,便是多抄,平时读书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抄写下来,记上书名、作者和篇名,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起,年月久了,积累的材料多了,再以此为起点,有意识地有系统地读一些有关联的书籍,搜集一些未见的材料,再经过组织、综合、分析、研究,写成一篇文章。如此而已,并没有什么奥秘。”茅盾先生说的更幽默:“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不厌其多。”只有勤心积累,才不致“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二,大胆取舍,敢于忍痛割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般地说观点明确后筛选材料贵以精当,只要能使论点成立便是好材料,在保证有必不可少的论据之后就应割舍多余材料。何况还可挖掘寻常材料的新异之处,从别人没有涉及的角度发人所未发,独辟蹊径。
其三,多写多练,勤于思考,善于比较。这才最关键的,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强化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除此别无捷径可言。
三、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
(一)指导学生分系列积累材料:
1、人物系列
(1)名人系列,有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苏轼、陶渊明、司马迁等),现当代名人系列(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
(2)文学形象系列,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等。
以上两个系列的人物或是显示生活中,或是文学作品中,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传奇性的一生中供学生选用的切入点很多。要求学生在每个系列中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又比较熟悉的三个人物进行积累,要求搜集有关他的生平经历、后人(今人)评价等资料,另外还要搜集历年高考作文中引用此人物的范文,体会如何在作文中引用这个人物的材料。(见附录一)
(3)“感动中国”人物系列(2002—2007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次,涵盖各种身份职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是一些非常鲜活又非常好用的材料。我们要求学生搜集历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人物事迹、颁奖词。这些颁奖词的语言还非常的优美,有感染力,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学习。
2、课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诗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课文其实是储存写作材料的一个宝库。而必背古诗文同学们又非常熟悉,运用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典型的篇目进行思考和整理,如表现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有《离骚》(屈原)、《过零丁洋》(文天祥)《出师表》(诸葛亮)等,《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岳阳楼记》(范仲淹)等,表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有《论语六则》《荀子•劝学》韩愈《师说》等。
3、传统文化系列,主要指导学生搜集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节日的来历、有关、传说、风俗、诗词等),希望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品位。(见附录二)
4、新闻系列,包括2007年“十大”国际新闻事件、2007年“十大”国内新闻事件、2007年华人“十大”新闻事件。这个系列的材料积累主要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作文时把眼界放宽一点,胸襟开阔一点,思考更深入一点。
(二)指导用材料的方法
1、明确选用材料的原则:鲜活、适用、好用。“鲜活”是指尽量引用现当代的人物材料、新近发生的事件材料,尽量不要在“故纸堆”中翻材料,能用比尔•盖茨就尽量不用居里夫人,能用霍英东就尽量不用苏轼、司马迁。“适用”是既是指材料要有典型性,对文章的中心来说是适用的;也指从学生个人来说,他对这个材料非常感兴趣,非常熟悉,用起来也就当然得心应手,比如理科的学生爱用比尔•盖茨,文科生爱用季羡林,男同学可能爱用刘翔、姚明等。“好用”是指一些“万金油”式的材料,它可能很陈旧,可能你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它可切入的点非常多,非常好用,很有必要储存一些,以备随时调用。
2、作文中运用材料的两种基本方式:平列式、详略式。平列式是指文章中引用3-4个材料,每个材料篇幅相近,平均用力,共同指向一个中心;详略式是指文章中重点引用一个材料,这个材料详写,而略带提到其它材料。(例文见附录三)
3、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点破)。使用材料切忌堆砌材料,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简单地罗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与论点脱节,从而难以起到“据”的作用。应该要求学生运用材料时要注意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而且注意在分析时要点破中心。(例文见附录四)
(三)、“材料的使用”作文训练系列示例
1、传统文化系列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
要求:主题自定,题目自拟,体裁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人物系列一
请从下列人名中任选一个填到空缺处,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主题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人物:苏轼、陶渊明、司马迁、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
3、人物系列二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章所选材料必须来源于2002—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资料。
总之,通过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材料,希望我们的作文写作能够做到更有效。这不仅仅是有助于学生写好一篇作文,考好一场试,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附录一】
苏 轼: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人物导语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还敢有几个人忝列其中?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作家档案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生平与创作:
一、初踏仕途与创作的发轫期
苏轼由于要应进士科考的原因,诗歌的创作较晚,一直到嘉佑四年,兄弟二人一举成名,名动京师之后的两年,在为母亲守制之后,返回京城的水路上,父子三人诗酒唱和,结集为《南行集》,标志了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直到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都可以划入这段时期的范畴。如《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此段时期,苏轼涉世未深,诗歌的写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迹,在凤翔时期,则写作了大量的人文题材的作品,如题画、品题书法等。
二、州守时期
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此时期,苏轼在政治上较为激进,在创作方面,除了歌咏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写作了大量的抨击新法之作,在艺术水平方面,由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风范。
然而,苏轼并非脱离政治、流连山水的山水诗人,而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这样,就势必与王安石以加强皇权、增加中央府库(以对国民加重赋敛为主要手段)为根本方针的变法发生冲突。这样,在他歌吟西湖风光的诗句里,就时时透露出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辩。这一类的诗,开了后来哲理诗的先河。
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击时事的诗作,埋下了诗人政治恶运的种子,苏轼四十四岁时,在他刚刚调到湖州(今浙江的吴兴)任上时,就被新贵们以作诗讥讽新法、讪谤罪逮捕入狱。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沁园春》《超然台记》《江城子》《水调歌头》等。
三、黄州贬谪时期
苏轼在狱中,写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格调凄惋。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经过130天的勘察后,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
黄州流放,不仅使苏轼成为了东坡,并且使苏轼的人生观念、艺术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影响贯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真正意义的苏东坡。
随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经金陵时,会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却又是诗友的两位文坛巨匠这次相会甚为欢洽,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挤出朝,闲居江宁,尽管他仍然受着神宗的眷顾,但两人的理想抱负同样以失败告终。两人谈诗论词,参禅悟道,写下了不少的优美诗文。如《定风波》《寒食雨》《赤壁赋》《后赤壁赋》《临江仙》《西江月》《卜算子》《念奴娇》《记承天寺夜游》等。
四、元佑时期
哲宗元佑元年(1086),苏轼回朝后,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职务,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转为中央政府的秘书长,最后,享有了翰林学士的荣衔,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荣衔,有些类似现在的院士,并且负责为皇帝起草诏命文告。苏轼也就从罪人成为重臣,从诗人转为政治家。
元丰八年(1087),神宗病故,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哲宗继位,由他的祖母(神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原本就不同意儿子的所作所为,听政后,立即启用旧党,反变法派的著名领袖司马光回朝执政,苏轼被启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苏轼在这期间写下许多虚虚幻幻,空灵飘渺的灵异诗。如著名的《登州海市》。
五、惠州、儋州时期
元佑八年九日,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苏轼比之黄州更残酷、更漫长的厄运降临了。
绍圣元年(1094),朝廷以苏轼起草制诰“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皇帝的教师)等职务官衔,先贬英州(广东英德),接着,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惠州在岭南,当时属瘴疠不毛之地,远非黄州内地可比。苏轼以六十岁老迈之身,流放岭南,由于有过黄州的经验,他的思想也更趋于成熟,他时时处处用佛老的思想看待这一切,形成苏东坡式的顿悟和解脱。所以写了很多洒脱的诗篇。正是这些诗篇让当权者感到苏轼太快活了,于是有了再贬海南儋州的命令。
元符三年(1100)二十四岁的哲宗去世,其弟徽宗继位,这是苏轼一生中经历的最后一位皇帝。经过七年的岭外流放,东坡终于北归生还。
苏轼晚年的作品有《和陶詩(百余首)》《桄榔庵铭》《易传》《论语说》《书传》等。
◆佳作赏析:2002年高考(心灵的选择)
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濛濛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二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三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湖南卷《跑的体验》
跑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优秀作文片断: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2、湖北卷话题:买镜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 高歌‘大江东去……’”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忘记和铭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4、说“安”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
5、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附录二】中国传统节日资料汇编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附录三】
06广东卷:话题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
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只要有爱,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
你或许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许责怪天使都忙着照顾别人去了,没有听从过你的呼唤,没有助过你美梦成真。
因为,你已经对着流星许过数百次愿了。
但是,请你别焦急,请你别等待。请你行动起来,用善良和爱,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心中这樽“爱”的天使,会助你为善,会引你走向幸福。
只要有爱。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乡八里的健康。
为了乡亲们的健康,她常常免费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治病。丈夫劝她离乡进城打工去,可她舍不得离开需要她治病救命的乡亲。乡亲们感激她。李春燕用爱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乡的“天使”,也是感动全中国的“天使”。
是的,只要有爱。
青年歌手丛飞,已插上翅膀,带上人们对他的敬意“飞”走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丛飞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生的爱,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他让全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为什么?因为丛飞用爱心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万捐助了一百八十多位贫困学生,自己却成了深圳的“穷人”。他的高尚、他的纯粹,源自他心中的天使———爱!他的博大的爱,感动了中国。
是的,只要还有爱。
因为爱,洪战辉成了家喻户晓的感动中国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爱心又充满责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贫穷,不因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而丢弃父亲抱养的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他带着“妹妹”上大学,他不愿意接受捐助或施舍,他吃苦耐劳地挣钱,替父亲负起家庭的责任。穷困算不了什么,苦难也只是一种磨练。只要还有爱,天使为什么雕琢不出来呢?
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
有谁还会毫无思考毫无进取地抱怨自己没得到天使的眷顾呢?其实,天使就在我们心中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点评】
这篇文章,以“怎样雕琢”为角度切入话题展开议论。全文内容突出了“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这一个中心思想。对“天使”的理解准确,对“雕琢”这一关键词的把握准确,提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观点正确,并且具有时代呼唤的意义。因此,这篇文章切合题意。文中选用李春燕、丛飞、洪战辉三个2006年感动中国的时代人物,具体写出这三人怎样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内容充实。采用亦情亦理的写法,使“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这一呼唤更具感染力。画龙点睛手法的运用,不但使文章中心思想突出,也起了较好的抒情作用。全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60分。
07全国二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尘”之光
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可以献上小溪的清澈潺缓;没有大山的巍峨险峻,可以献上原野的葱郁坦荡;没有太阳的炫耀世界,可以献上烛火的一隅光照。
生活中有一部分像小溪、像小树、像烛火的人,他们是"微尘",是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是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然而,就是他们担负起支撑时代魂灵的重任,诠释着新时代"英雄"的特征,演绎着助人为乐的伟大内涵。
他们一身尘土,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他们一脸朴实,却有着冷静沉稳的智慧;他们平凡卑微,却有着惠泽万方的襟怀。他们无意于追求所谓英雄的光环,却丝毫不放松对心灵的历练;他们不冀望那些所谓出人头地,却毅然地肩负起化解危机的重担。他们淳朴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及所作所为,实在让人钦佩!
他们可以是我们的邻居,可以是我们的亲友,可以是身边的人,可以是陌路人,也可以是我们自己!这些"微尘"们,不求以移山填海壮举万世敬仰,但求以真诚的付出慰藉心灵--为自己,也为他人--在拥有众多古典式英雄的中华大地上、在如火如荼的新时代的岁月中,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谱写了一曲曲帮助的颂歌。
是啊,虽然没有天空的深邃,却还有白云的飘逸;虽然没有江河的壮阔,却还有湖水的静谧;虽然没有古木的伟岸,却还有小草的轻柔。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人生岂能总是一帆风顺?当他人陷入困境时,不妨尽一份绵薄之力,伸出你的援助之手,传递你的怜爱之心,发挥"微尘"的切实作用,争做一个感动他人的人。
他,屡次三番地跳入汹涌的海潮中,舍身救助陌生的女子。(05魏青刚)
他,宁肯放弃研读硕士的机会,也毅然决然地踏上山区支教的崎岖。(04徐本禹)
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大山的雨雪风霜里摸爬滚打,投递从未有过一次差错。 (05王顺友)
她,虽然没有穿起白大褂,只是赤着双脚,却以瘦弱的双肩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成为照亮苗乡的月亮。(05李春燕)
她,见五个村庄的孩子没地方上学,就捐款建学校;她见长江发大水,就给红十字会寄去所有的存款和衣物;她得知海啸灾难席卷印度洋沿岸,数万人丧生时,虽然自己已八十五岁高龄,可仍毅然把自己养老的一万元寄往灾区……她就是全国年龄最大的"中华慈善奖"得主马淑玉老人。
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们,无数普通而杰出的人们,他们感动我们,震撼我们。无需记住他们的名字,只要记得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的人,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感动,去骄傲。
我们都来试着被"微尘"之光映照着、温暖着,并在承受"微尘"泽润的同时也加入这发放光热的行列,让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在骄傲中创造骄傲吧-——山不拒微尘故能成其高大,海凭惜滴水方可成其渊深。
【点评】
1.借洗练的语言彰显才情、书写心灵。文章开局乃至多处运用或排比、或比喻、或对比、或对偶等修辞方法,倍显作者驾驭语言功力。
2.凭广泛的选材丰富内容、突现主旨。文章思路开阔、笔涉广博,不仅大大丰富了内容,使文章显得分外厚重充实,而且更好地突现了赞颂"微尘",为"助人为乐"而"鼓与呼"的主题。
【附录四】
2004广东卷:语言与沟通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
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专家点评】本文标准立意鲜明,突出了“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文章从三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层次清楚,议论中肯,并能较好地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是一篇较好的作文。但开头一段个别提法不甚准确;对《蜀道难》主题的理解仅属一家之言。作文评分:60分。
《庄子•逍遥游》里说道:“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可见储备粮食的重要性。我们要想在高考中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花三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积累材料也是值得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作文内容充实,就要营造我们自己材料的宝库,可以为我们提供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来源。
二、运用材料易出现的问题
中学生的作文,在运用材料方面最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大致归结为如下几种情形。
(一)、材料陈旧,缺乏新意
谈自强不息必是张海迪,无私奉献当为雷锋,为国争光则属中国女排。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但总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虽材料本身动人、富有感染力,终因流于俗套而大打折扣。归结原因不外乎中学生视野狭窄、阅读面太小、收集材料存在种种客观限制。根本的解决办法首推广泛涉猎,留心采撷,可是对于应试的急就作文无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化腐朽为神奇,巧为安排淡化处理就是。如论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主旨时,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格言以及雷锋的钉子精神可用虚笔,点到即止,不必太具体太详尽,古人称为"熟事虚用"。
又如写抢险救灾舍身救人,可从另一个角度来处理,如写一少女因救火受伤被送进医院抢救,记者们拧下了笔帽,摄影师调好了镜头,准备记录下英雄苏醒后的第一句豪言壮语,可是,少女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镜子,我要照镜子!"出人意表的话语中透出的正是少女的爱美之心,其金子般的爱心不是一目了然吗?
有不少学生叹息说:“我缺乏生活经历,没东西可写。”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颇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更具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情趣,正如作家周立波所说:“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乐,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二)、堆砌材料,倚多为胜
中学生作文常易走极端,一方面材料泛泛,另一方面却以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古今中外罗列殆尽,或不厌其烦娓娓道来,有头有尾,情节完整,宛然一篇叙事文章。有的同学为了增加现实感和真实性,喜欢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详加描述,以至在仅要求八百多字的篇幅中占了三四百字之多,那么留给议论分析的余地能有多少呢?其实这就是滥用材料,事倍功半。应该说,议论文的材料仅为论点的支撑,只须概括叙述,详略适宜。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言及:“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竟有明窗净几,以绝无一物为佳者。”随园先生主张依据材料本身的特点、性质和文体要求,将材料放妥,或多或少甚至干脆不用,讲究的是一个“度”。细细咀嚼,对我们写作启发很大。
(三)、原地画圆,就事论事
这在供材料作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根据提供的材料在简短的评议之后推出论点,然后却又以该材料作为论点赖以依靠的证据,步入了一个“这只鸡下了这个蛋,而这个蛋是这只鸡下的”怪圈之中,行文缺乏纵深,也因其面的狭窄而让人难以信服。当然,供材料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以该材料为论据未尝不可,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材料仅作为一般的补充论据而不能作为重点甚至唯一材料。
应该说供材料作文有了一个提炼论点引发议论的触发点,使立论言之有据,议有源头,其一般的论证结构可遵循下列五步法:引述材料→提炼观点→议论发挥→联系实际→总结归纳,其中问题较突出的就是“联”。当然,引述的简明,提炼的准确,议论的深刻,总结的有力是议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就本文的分析角度来说,对材料缺乏必要的纵深挖掘、横向拓展实在是作文大忌。
鉴于以上分析,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思路要活。不能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有选择性地阅读名作,老师也应经常介绍一些典型并易为学生接受的佳作范文,并作相应的笔记摘抄,分门别类,定期整理。对此,吴晗曾坦率地说过:“我的方法说穿了很平常,除了多读之外,便是多抄,平时读书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抄写下来,记上书名、作者和篇名,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起,年月久了,积累的材料多了,再以此为起点,有意识地有系统地读一些有关联的书籍,搜集一些未见的材料,再经过组织、综合、分析、研究,写成一篇文章。如此而已,并没有什么奥秘。”茅盾先生说的更幽默:“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不厌其多。”只有勤心积累,才不致“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二,大胆取舍,敢于忍痛割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般地说观点明确后筛选材料贵以精当,只要能使论点成立便是好材料,在保证有必不可少的论据之后就应割舍多余材料。何况还可挖掘寻常材料的新异之处,从别人没有涉及的角度发人所未发,独辟蹊径。
其三,多写多练,勤于思考,善于比较。这才最关键的,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强化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除此别无捷径可言。
三、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
(一)指导学生分系列积累材料:
1、人物系列
(1)名人系列,有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苏轼、陶渊明、司马迁等),现当代名人系列(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
(2)文学形象系列,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等。
以上两个系列的人物或是显示生活中,或是文学作品中,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传奇性的一生中供学生选用的切入点很多。要求学生在每个系列中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又比较熟悉的三个人物进行积累,要求搜集有关他的生平经历、后人(今人)评价等资料,另外还要搜集历年高考作文中引用此人物的范文,体会如何在作文中引用这个人物的材料。(见附录一)
(3)“感动中国”人物系列(2002—2007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次,涵盖各种身份职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是一些非常鲜活又非常好用的材料。我们要求学生搜集历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人物事迹、颁奖词。这些颁奖词的语言还非常的优美,有感染力,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学习。
2、课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诗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课文其实是储存写作材料的一个宝库。而必背古诗文同学们又非常熟悉,运用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典型的篇目进行思考和整理,如表现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有《离骚》(屈原)、《过零丁洋》(文天祥)《出师表》(诸葛亮)等,《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岳阳楼记》(范仲淹)等,表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有《论语六则》《荀子•劝学》韩愈《师说》等。
3、传统文化系列,主要指导学生搜集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节日的来历、有关、传说、风俗、诗词等),希望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品位。(见附录二)
4、新闻系列,包括2007年“十大”国际新闻事件、2007年“十大”国内新闻事件、2007年华人“十大”新闻事件。这个系列的材料积累主要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作文时把眼界放宽一点,胸襟开阔一点,思考更深入一点。
(二)指导用材料的方法
1、明确选用材料的原则:鲜活、适用、好用。“鲜活”是指尽量引用现当代的人物材料、新近发生的事件材料,尽量不要在“故纸堆”中翻材料,能用比尔•盖茨就尽量不用居里夫人,能用霍英东就尽量不用苏轼、司马迁。“适用”是既是指材料要有典型性,对文章的中心来说是适用的;也指从学生个人来说,他对这个材料非常感兴趣,非常熟悉,用起来也就当然得心应手,比如理科的学生爱用比尔•盖茨,文科生爱用季羡林,男同学可能爱用刘翔、姚明等。“好用”是指一些“万金油”式的材料,它可能很陈旧,可能你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它可切入的点非常多,非常好用,很有必要储存一些,以备随时调用。
2、作文中运用材料的两种基本方式:平列式、详略式。平列式是指文章中引用3-4个材料,每个材料篇幅相近,平均用力,共同指向一个中心;详略式是指文章中重点引用一个材料,这个材料详写,而略带提到其它材料。(例文见附录三)
3、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点破)。使用材料切忌堆砌材料,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简单地罗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与论点脱节,从而难以起到“据”的作用。应该要求学生运用材料时要注意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而且注意在分析时要点破中心。(例文见附录四)
(三)、“材料的使用”作文训练系列示例
1、传统文化系列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
要求:主题自定,题目自拟,体裁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人物系列一
请从下列人名中任选一个填到空缺处,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主题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人物:苏轼、陶渊明、司马迁、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
3、人物系列二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章所选材料必须来源于2002—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资料。
总之,通过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材料,希望我们的作文写作能够做到更有效。这不仅仅是有助于学生写好一篇作文,考好一场试,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附录一】
苏 轼: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人物导语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还敢有几个人忝列其中?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作家档案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生平与创作:
一、初踏仕途与创作的发轫期
苏轼由于要应进士科考的原因,诗歌的创作较晚,一直到嘉佑四年,兄弟二人一举成名,名动京师之后的两年,在为母亲守制之后,返回京城的水路上,父子三人诗酒唱和,结集为《南行集》,标志了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直到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都可以划入这段时期的范畴。如《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此段时期,苏轼涉世未深,诗歌的写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迹,在凤翔时期,则写作了大量的人文题材的作品,如题画、品题书法等。
二、州守时期
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此时期,苏轼在政治上较为激进,在创作方面,除了歌咏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写作了大量的抨击新法之作,在艺术水平方面,由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风范。
然而,苏轼并非脱离政治、流连山水的山水诗人,而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这样,就势必与王安石以加强皇权、增加中央府库(以对国民加重赋敛为主要手段)为根本方针的变法发生冲突。这样,在他歌吟西湖风光的诗句里,就时时透露出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辩。这一类的诗,开了后来哲理诗的先河。
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击时事的诗作,埋下了诗人政治恶运的种子,苏轼四十四岁时,在他刚刚调到湖州(今浙江的吴兴)任上时,就被新贵们以作诗讥讽新法、讪谤罪逮捕入狱。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沁园春》《超然台记》《江城子》《水调歌头》等。
三、黄州贬谪时期
苏轼在狱中,写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格调凄惋。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经过130天的勘察后,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
黄州流放,不仅使苏轼成为了东坡,并且使苏轼的人生观念、艺术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影响贯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真正意义的苏东坡。
随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经金陵时,会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却又是诗友的两位文坛巨匠这次相会甚为欢洽,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挤出朝,闲居江宁,尽管他仍然受着神宗的眷顾,但两人的理想抱负同样以失败告终。两人谈诗论词,参禅悟道,写下了不少的优美诗文。如《定风波》《寒食雨》《赤壁赋》《后赤壁赋》《临江仙》《西江月》《卜算子》《念奴娇》《记承天寺夜游》等。
四、元佑时期
哲宗元佑元年(1086),苏轼回朝后,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职务,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转为中央政府的秘书长,最后,享有了翰林学士的荣衔,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荣衔,有些类似现在的院士,并且负责为皇帝起草诏命文告。苏轼也就从罪人成为重臣,从诗人转为政治家。
元丰八年(1087),神宗病故,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哲宗继位,由他的祖母(神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原本就不同意儿子的所作所为,听政后,立即启用旧党,反变法派的著名领袖司马光回朝执政,苏轼被启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苏轼在这期间写下许多虚虚幻幻,空灵飘渺的灵异诗。如著名的《登州海市》。
五、惠州、儋州时期
元佑八年九日,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苏轼比之黄州更残酷、更漫长的厄运降临了。
绍圣元年(1094),朝廷以苏轼起草制诰“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皇帝的教师)等职务官衔,先贬英州(广东英德),接着,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惠州在岭南,当时属瘴疠不毛之地,远非黄州内地可比。苏轼以六十岁老迈之身,流放岭南,由于有过黄州的经验,他的思想也更趋于成熟,他时时处处用佛老的思想看待这一切,形成苏东坡式的顿悟和解脱。所以写了很多洒脱的诗篇。正是这些诗篇让当权者感到苏轼太快活了,于是有了再贬海南儋州的命令。
元符三年(1100)二十四岁的哲宗去世,其弟徽宗继位,这是苏轼一生中经历的最后一位皇帝。经过七年的岭外流放,东坡终于北归生还。
苏轼晚年的作品有《和陶詩(百余首)》《桄榔庵铭》《易传》《论语说》《书传》等。
◆佳作赏析:2002年高考(心灵的选择)
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濛濛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二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三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湖南卷《跑的体验》
跑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优秀作文片断: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2、湖北卷话题:买镜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 高歌‘大江东去……’”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忘记和铭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4、说“安”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
5、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附录二】中国传统节日资料汇编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附录三】
06广东卷:话题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
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只要有爱,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
你或许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许责怪天使都忙着照顾别人去了,没有听从过你的呼唤,没有助过你美梦成真。
因为,你已经对着流星许过数百次愿了。
但是,请你别焦急,请你别等待。请你行动起来,用善良和爱,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心中这樽“爱”的天使,会助你为善,会引你走向幸福。
只要有爱。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乡八里的健康。
为了乡亲们的健康,她常常免费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治病。丈夫劝她离乡进城打工去,可她舍不得离开需要她治病救命的乡亲。乡亲们感激她。李春燕用爱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乡的“天使”,也是感动全中国的“天使”。
是的,只要有爱。
青年歌手丛飞,已插上翅膀,带上人们对他的敬意“飞”走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丛飞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生的爱,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他让全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为什么?因为丛飞用爱心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万捐助了一百八十多位贫困学生,自己却成了深圳的“穷人”。他的高尚、他的纯粹,源自他心中的天使———爱!他的博大的爱,感动了中国。
是的,只要还有爱。
因为爱,洪战辉成了家喻户晓的感动中国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爱心又充满责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贫穷,不因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而丢弃父亲抱养的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他带着“妹妹”上大学,他不愿意接受捐助或施舍,他吃苦耐劳地挣钱,替父亲负起家庭的责任。穷困算不了什么,苦难也只是一种磨练。只要还有爱,天使为什么雕琢不出来呢?
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
有谁还会毫无思考毫无进取地抱怨自己没得到天使的眷顾呢?其实,天使就在我们心中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点评】
这篇文章,以“怎样雕琢”为角度切入话题展开议论。全文内容突出了“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这一个中心思想。对“天使”的理解准确,对“雕琢”这一关键词的把握准确,提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观点正确,并且具有时代呼唤的意义。因此,这篇文章切合题意。文中选用李春燕、丛飞、洪战辉三个2006年感动中国的时代人物,具体写出这三人怎样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内容充实。采用亦情亦理的写法,使“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这一呼唤更具感染力。画龙点睛手法的运用,不但使文章中心思想突出,也起了较好的抒情作用。全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60分。
07全国二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尘”之光
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可以献上小溪的清澈潺缓;没有大山的巍峨险峻,可以献上原野的葱郁坦荡;没有太阳的炫耀世界,可以献上烛火的一隅光照。
生活中有一部分像小溪、像小树、像烛火的人,他们是"微尘",是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是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然而,就是他们担负起支撑时代魂灵的重任,诠释着新时代"英雄"的特征,演绎着助人为乐的伟大内涵。
他们一身尘土,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他们一脸朴实,却有着冷静沉稳的智慧;他们平凡卑微,却有着惠泽万方的襟怀。他们无意于追求所谓英雄的光环,却丝毫不放松对心灵的历练;他们不冀望那些所谓出人头地,却毅然地肩负起化解危机的重担。他们淳朴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及所作所为,实在让人钦佩!
他们可以是我们的邻居,可以是我们的亲友,可以是身边的人,可以是陌路人,也可以是我们自己!这些"微尘"们,不求以移山填海壮举万世敬仰,但求以真诚的付出慰藉心灵--为自己,也为他人--在拥有众多古典式英雄的中华大地上、在如火如荼的新时代的岁月中,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谱写了一曲曲帮助的颂歌。
是啊,虽然没有天空的深邃,却还有白云的飘逸;虽然没有江河的壮阔,却还有湖水的静谧;虽然没有古木的伟岸,却还有小草的轻柔。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人生岂能总是一帆风顺?当他人陷入困境时,不妨尽一份绵薄之力,伸出你的援助之手,传递你的怜爱之心,发挥"微尘"的切实作用,争做一个感动他人的人。
他,屡次三番地跳入汹涌的海潮中,舍身救助陌生的女子。(05魏青刚)
他,宁肯放弃研读硕士的机会,也毅然决然地踏上山区支教的崎岖。(04徐本禹)
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大山的雨雪风霜里摸爬滚打,投递从未有过一次差错。 (05王顺友)
她,虽然没有穿起白大褂,只是赤着双脚,却以瘦弱的双肩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成为照亮苗乡的月亮。(05李春燕)
她,见五个村庄的孩子没地方上学,就捐款建学校;她见长江发大水,就给红十字会寄去所有的存款和衣物;她得知海啸灾难席卷印度洋沿岸,数万人丧生时,虽然自己已八十五岁高龄,可仍毅然把自己养老的一万元寄往灾区……她就是全国年龄最大的"中华慈善奖"得主马淑玉老人。
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人们,无数普通而杰出的人们,他们感动我们,震撼我们。无需记住他们的名字,只要记得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的人,等待我们去学习,去感动,去骄傲。
我们都来试着被"微尘"之光映照着、温暖着,并在承受"微尘"泽润的同时也加入这发放光热的行列,让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在骄傲中创造骄傲吧-——山不拒微尘故能成其高大,海凭惜滴水方可成其渊深。
【点评】
1.借洗练的语言彰显才情、书写心灵。文章开局乃至多处运用或排比、或比喻、或对比、或对偶等修辞方法,倍显作者驾驭语言功力。
2.凭广泛的选材丰富内容、突现主旨。文章思路开阔、笔涉广博,不仅大大丰富了内容,使文章显得分外厚重充实,而且更好地突现了赞颂"微尘",为"助人为乐"而"鼓与呼"的主题。
【附录四】
2004广东卷:语言与沟通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
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专家点评】本文标准立意鲜明,突出了“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文章从三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层次清楚,议论中肯,并能较好地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是一篇较好的作文。但开头一段个别提法不甚准确;对《蜀道难》主题的理解仅属一家之言。作文评分:60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