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江苏省常州一中2008-2009高三诗歌鉴赏专题——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学案(苏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1阅读:
字号:|
第8课时  运用典故和细节及对比和衬托表现手法鉴赏
   
【经典题例】
 例1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例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达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经典解答】
    例1.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例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思想感情。
【特别提醒】
    古代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典故的思想与诗的思想紧密相连。


    用典的效果: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用典能使诗歌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咏史言志。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专项突破】
一、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6分)
1.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答:



2.分析本诗用典的妙处。
绝  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答:



3.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答:



4.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答:


5.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答:


6.词的上阕“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此词大概创作于作者废退闲居之时。
  答:


7.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答:


8.简析本诗一二两联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答:


9.简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答:


10.这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不同之处,试做具体分析。
华清宫①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官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①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答:


11.简要说明第一联和第三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答:


12.从衬托的角度简析这首词运用的表现手法。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答:

答案:
一、
1.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2.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3.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4.运用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5.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6.此句化用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典故。孟子话的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而本词作者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这是词人的愤激之语。  
7.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8.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冷寂、孤独艺术氛围。  
9.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10.作品的表达技巧各有侧重:吴诗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而宫内只见雪飘之形,不见雪堆之景,树林郁郁葱葱,楼阁碧帘垂地。深刻揭露唐朝统治者腐朽的生活。崔诗则运用夸张“云树深深碧殿寒”、拟人“明月自来还自去”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答出其中一种即可),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11.第一联用对比手法,以万木来反衬早梅不畏严寒的品格。第三联从嗅觉和视觉感受的角度写出早梅内蕴幽香、外显素艳的姿色和风韵。  
12.这首词运用了衬托(或反衬)的表现手法,以夜阑人静,林莺巢燕无声,衬托杜鹃的啼鸣,突出了由杜鹃呜叫传递出来的悲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