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冈中2007届高三记叙文系列训练(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3阅读:
字号:小|大
省冈中2007届高三记叙文系列训练(二)
文似看山喜不平,半碗水里造漩涡
训练要点:
1、了解兴波澜的技法,学会半碗水里造漩涡的本领。
2、叙事要一波三折,能叫人追下去看,看后佩服你。
作前指导: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三骗”唐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整个情节波澜起伏,就是每一“骗”、每一“打”也绝对不是同一层次上的重复,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促织》的情节还记得吗?征虫——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两次反差:荒谬的起因——悲剧的故事——喜剧的结果。大家爱看欧•亨利的作品就因为它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写记叙文,要说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得变化多端,一波三折,奇峰突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为什么很多人爱看悬念故事,爱读武侠小说,即使在自己已知道最后结果的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就是这个道理。
何永康有下面一段话:高考作文要想脱颖而出,非得有个性、有创造性不可;记叙类文章要注重构思,构思,所谓构思就是在写作之前,运用心思,考虑写什么和怎么写,或称之为谋篇布局;构思要“机智”,“机智”者,即王蒙先生所说的“亏他想得出来”。每年出现的记叙类佳作,都有一两处“拿”人的地方,闪光的地方,令阅卷者拍案叫好的地方。就不时有“火花”爆发,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巧的构思。高考作文一般只有800字左右,容量有限,要想表现比较深邃的内涵,并且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就更要在构思上下功夫,巧意营造出文章的波澜起伏,要学会半碗水里造漩涡的本领。
巧意营造出文章的波澜起伏之美是记叙文写作成功的关键。激起记叙文波澜起伏之美的策略主要有:
1.抑扬相生法。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比如《无人喝彩》(2005年江苏高考佳作),全文写了“我”参加1000米赛跑的过程。这个材料极其寻常,但作者却将一件平凡的小事写得波澜起伏,生动感人,中心突出。文章先写“我”因赶鸭子上架站在起跑线上而不安和害怕,这是抑;奋力一冲超过一群强有力的对手,跑在第一个,这又是扬;累了,成了最后一个,无人喝彩,心灵麻木,这又是抑;最后,“我”感动于自己坚持了下来,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又是扬。在两抑两扬之间,文章巧妙扣合了话题“凤头、猪肚、豹尾”中的“凤头”和“豹尾”。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蓄势突转法。所谓蓄势,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它—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逆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造成感情上的大转变,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艺术魅力,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不肯死去的心》,写一个朋友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故事。文章先朝“痴呆”方向发展,一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二总是想着童年时的家,坚决不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三不认识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还用拐杖打他们。写到一半时,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朝着外婆认识与关心自己女儿的方向发展。并且用一系列细节进行铺陈与渲染:一是看到女儿都会露出异样的笑容,二是叫女儿年幼时的小名,三是容易经住“欣欣就不要你”的恫吓,四是“偷”厨房里的东西留给女儿吃。作者如此铺陈与渲染,不是仅仅为了表现故事情节的波澜,而是为了凸显一颗“不肯死去的心”,表现母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3.设悬解悬法。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为了创设好的悬念效果,作者在写作时往往插入好多情节,紧紧攫取读者希望探得事情结果的心理。
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如何为的散文《第二次考试》)。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
如一篇题为《杨老师戒烟》的文章,这种方法用得很成功。当生活委员惊喜地告诉大家“杨老师戒烟”时,大家竟然一点也不相信。杨老师戒烟,生活委员为什么要惊喜?大家又为何不相信?结果真的戒掉了吗?文章一开始就悬念迭出。接着,文章叙述杨老师引人尊敬的原因和他的烟瘾之深。“我们”用了许多高招都无济于事。随后,旧的悬念还未完全解除,新的悬念又生起了,“最近我们留意了一下,好像时没有发现他抽香烟,到底时怎么回事呢?”正是这一个个的悬念构成了情节发展,紧紧地吸引读者,直至最后真相大白,一团涣然冰释,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杨老师与欲辍学的陆琪约法三章了。由此,杨老师的形象以下了丰满高大起来。
4.误会掀澜法。社会生活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人与人之间也充满矛盾,矛盾的产生有多种,其中也有因误会产生的。如果能扣住因误会而产生矛盾这一点进行叙事,就能把事件叙述得曲折生动。
2003年江苏高考佳作《用心体会》写了两个意趣横生的“误会”故事。第一个“误会”故事以妈妈严厉的责备开篇,明明是顽皮的表妹惹的事,可“偏心”的妈妈却不问青红皂白将“挨骂”落到了自己的儿子头上,儿子无奈又气愤,对妈妈的处理方式迷惑不解。第二个“误会”故事在平静的游戏中开场,却引出了一个不平静的结局。这次是儿子自己闯的祸,把舅舅心爱的皮鞋弄湿了,而舅舅是个“古板”而又“脾气暴躁”的人,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正当大家吊胆的时候,“一脸平静”的舅妈把“罪责”揽到了自己女儿即表妹的身上。作为两个“误会”的当事人的“我”此时才“顿悟”了妈妈当时的用意,亲妈和舅妈都是利用感情亲疏的关系来巧妙地化解矛盾的高手,真是“误会”之中见真情,“误会”之中有真谛。
5.虚实相映法。所谓虚实相映,是指在写作中将“实写”与“虚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构思方法。“实写”,是作者在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所作的正面、直接的描写;“虚写”,是作者采取烘托、暗示等手法对表现对象所作的侧面、间接的描写。
2002年江苏高考佳作《走好了,不回头!》,文章情节挺简单,写自己高中毕业面临填写高考志愿的选择。“我”选择了哲学,却受到众人的漠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哲学。若只是这么写,文章便平淡无奇了。作者却一方面实写“我”的思考与选择,一方面又通过虚写在梦中让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出场。哈姆雷特同样面临着困惑与选择。这样将哈姆雷特的选择与“我”的选择虚实叠现,以哈姆雷特选择的勇敢果断来衬“我”选择的坚决,最后,“我”与哈姆雷特融为一体。“我是哈姆雷特,我走好了,不回头!”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这样写使得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卒读。
6.板块组合法。所谓板块组合,就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分成三至四条块,使每一条块的内容相对集中,或用电影剪辑的手法,或用主线贯穿的手法,或用因果环环相扣的手法,从而将这些条块的内容组合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种构思方式很有生命力,且有流行趋势,也许它的简洁明快的风格本来就符合生活在重负荷、快节奏中的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和心理需求。朱自清先生的《冬天》,共描绘了三幅场景:一是父子围桌吃白水煮豆腐,二是与挚友共游西湖,三是自己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些场景时间上相距较远,跳跃性较强,本身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作者却以时间推移为顺序,通过自己的感情(“爱”)线索,天衣无缝地把它们连为一体。
记叙文构思新巧还有以下一些方法:①角度需巧。如果大家都从正面切入,你不妨从反面或侧面切入;大家都着眼整体,你不妨着眼局部;大家都从大处落笔,你不妨来个以小见大,等等。由于构思独到新颖,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顺序需变。如果大家都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顺序组材,你不妨采用倒叙或插叙;大家都先写主后写宾,以突出主的地位,你不妨先宾后主,这同样突出主的地位。③方式需异。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大家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小说家宗利华有一篇《献玉》,基本上按照“和氏璧”的故事顺序发展下来,写了卞和向楚厉王、武王、文王献玉的遭遇。但作者巧妙之处在于拟人化地采用了玉的视角来叙述和审视卞和的活动,用玉的情感发展推动故事情节。当卞和向武王献玉时,玉的情感是“起初我是满怀激情的”,献玉成功后,玉是百感交集,“那一刻,我也想哭”。这种独特的叙述视角增加了卞和的悲剧色彩,同时将故事的含义从“人物命运”转移到“人的生存”这一范畴,更加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一种方法不可有叙述上的漏洞,要点在于变换的角度能够见证原材料中事物的发展过程,切不可为刻意成就波澜而使文章陷入不合理。
文章构思新巧,具有波澜起伏之美,一是来自生活本身的丰富与曲折;二是要求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参差错落、跌宕起伏要深刻地体验,尤其对处于事件情节中心的人物形象有全面的感受。当然,构思新巧要合乎读者的接受心理,要让读者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应注意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了叙事曲折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4、可以利用生活本身的曲折,也可以用上述方法制造波澜,有时可以虚构情节(张冠李戴、添油加醋、无中生有)
疯狂阅读: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的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有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果子酱。”
“果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果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果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到足够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1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传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了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杯牛奶、一块面包而已。”阅读提醒:本文用到抑扬法,铺陈反衬,使得文章很吸引人。
孺 子 牛
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一个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这些年别人也送了他不少名画,这“孺子牛”虽非传神之笔,却意外的博得了他的好感。他点了一支烟,悠闲的抽着。当年升为市委书记的他在发言时信誓旦旦地说“做人民的老黄牛”。可如今想起来自己那时是不明世事啊,这些年他不是也帮了许多人的忙,捞了不少油水么。这些年做得滴水不漏也够难为他的了。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牛书记盯着画,未免遗憾地想。
突然,只听外面一声“晚报到了!”牛书记一怔,便放下了“孺子牛”,摇摆着身子去取报纸,不,应该说是蹒跚着,腆着啤酒肚好不容易起了身。蹒跚地向门走去,去取报纸。马上就是“7.1”党的生日了,报上歌颂党的文章可真不少,牛书记扫了一眼,翻过页去,又扫了一眼,再翻,正想扔在一边,目光却一下子锁在了一则消息上:《上周破获特大贪污受贿案》,看完之后,心中一震。“那行贿的不就是那天一起吃饭的‘黑子’么,他既然被抓了,不会什么都供出来吧……”他已经感到自己的手脚发凉了,而那张报纸也忽然沉重起来。
他仿佛看到黑子对一切供认不讳,把自己与牛书记的那些事儿全都抖落出来,仿佛看到了检察院的人在敲他家的门……
“叮咚!”门铃响了,他不由得哆嗦了一下,颤抖着去开门。“牛书记,您一人在家呢!”“老王呀,快请进,请进!好久没来了,咱哥俩好好聊聊!”牛书记尽一切努力忘掉刚才的事,一直在岔开话题,可脑海一直浮现着检察官的身影:“牛大廉(是牛书记的名字,其实是镰刀的‘镰’,自从当乡长时就改为清廉的廉,以明其志),你受贿是挺牛的,现在怎么熊成鼠样了!”他偷偷瞄了一眼画轴,觉得里面有一只大老鼠。他望着正在侃侃而谈的老王,开始怀疑他是被派来套他的话的。“对了,”老王话锋一转,“明天市里开反腐倡廉会议,我来接你。”牛书记更怀疑他了。此时,门“砰”地一下被撞开,“莫非检察院来抓我了……”牛书记脸色变得惨白。“爷爷我回来了!”小孙子蹦蹦跳跳地跑进来。“王爷爷好!”“真乖,都是小学生了,长大准有出息!”“我现在才一年级,但长大我一定要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呢?”老王笑眯眯地问孩子。牛书记也轻轻地嘘了一口气,拭去了额上的冷汗。“毕了业我就入党!”“有志气!”“然后我深入党内,吃香的喝辣的!”孩子的声音在牛书记听来是那么的刺耳,他终于支撑不住,眼前一黑…… 阅读提醒:本文运用巧合法。
考卷发回以后
卷子,整齐地堆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眼睛都注视着,似乎都希望有穿透纸张的本领,能看见自己的卷面上有个好分数。
这次考试,关系到分班,谁都想进A班,虽说A班还是排在实验班之下,但也够诱人的。至于那个D班,问津者自然寥寥无几。
但在这紧张时刻,还是有轻松的人。谁?本班班长,白悠远。当初他就是因为成绩好,自然当选为一班之长的。课间休息时,就有传闻说,别班的同学在办公室里听到老师提及他白悠远的名字与A班;再有上课时捧着卷子进来的班主任对他似乎别有深意的一瞥,更使他自信了。虽说刚考完之后的感觉并不像以往那么好,但是现在不同了,刚听到的传闻与教师那意味深长的一眼,已使他镇定了许多--是啊,第一把交椅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移交他人呢?
卷子到了他的手中,83分。应该不算太差吧,他瞥了一下周围:哈,好多的60分、70分。他得意地把椅子前后晃了起来,像坐在摇椅上做起了他的A班梦。
突然,白悠远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光,与此同时开始整张地翻卷子,算分数,但很遗憾,不多不少的确是83分。他不甘心,又仔细地查看了每一道错题,最终他把目光停在最后的那道错题上,那是一道3分题。偷偷瞄见了同桌的正确答案,正巧,只要把“6”改成“8”就行了。抬起头,看看四周,没人注意,下意识地举起了手中的笔。但奇怪的是手中的笔有些不听使唤,抖得厉害。他觉得自己又成了众目睽睽的聚集点,要聚出火光来了。但是卷子上的“6”还是颤巍巍地变成了“8”。
闭上眼,深呼吸,A班又现在眼前,他告诉自己不能太激动。做好了准备,他“腾”地站了起来,像是要把前面的紧张都吼出来似的,他叫道:“老师,这道题批错了。”
接下来,当然是老师与他皆大欢喜,一片包含着各种意味的称赞撒向他。他,白悠远,又前后摇起了椅子。
下课不一会,老师又匆匆进来了,报告了一个消息:最后一题只是实验班做的,其他班不算分,扣分的可补加3分。
白悠远有些懊悔--自己的心白折腾了。但不管怎样,总算进了A班,这样想来便又松了口气。
下午放学前,年级组办公室又传来消息:基于前面的扣分又加分,最终A班的分数线是:88分。消息传来,正在整理书包的白悠远一下子愣住了,摇晃的椅子再次定格,可手中的卷子却飘到地上,卷面上醒目的83分变成刺眼的86分,又慢慢地化成了88分……
阅读提醒:也用巧合法。经典示例:《麦琪的礼物》《我的叔叔于勒》《陈涣生上城》《药》。
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恩爱的年轻人大卫和杰西卡结婚了,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转眼间大卫就快要当爸爸啦。望着妻子隆起的腹部,大卫就好像看见小家伙向他招手一样,大卫急切地盼望着小家伙的诞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杰西卡在分娩的时候难产而死,巨大的悲痛使大卫几乎崩溃,妻子的音容笑貌始终无法淡去,但他必须记住妻子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你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家,把我们的孩子抚养长大。从此大卫便一个人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
大卫一面要忙于生计,一面又要照看家,因为没有人帮他照看孩子,大卫就训练了一条狗,名字叫皮皮,皮皮狗仿佛也很同情大卫,显得特别聪明听话,它不光能照顾小孩,甚至能咬着奶瓶给孩子喂奶,所以大卫一出门,照看孩子的重任就交给这条狗。
有一天,大卫和往常一样要到别的乡村去办事,临行前看着皮皮卧在小孩子的旁边,像一个忠心耿耿的卫士,大卫欣慰地笑了。
可是天公不做美,下起了鹅毛大雪,道路被封住了,想起皮皮是那么的乖巧和善解人意,大卫还是放下心来决定明天一大早就赶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卫顾不上完全没有融化的积雪匆匆上路了,到了家门口,大卫就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大卫刚冲上前去推开大门,只见皮皮就跑了出来。大卫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地上床上到处都是血迹斑斑。“难道是皮皮昨天饥饿了把……看来畜生就是畜生。”眼前的皮皮不再是那个乖巧可爱的皮皮,而是一条残忍到极点的畜牲。大卫愤怒了,拿起墙边的斧子向皮皮的头上劈了下去。
正在这时,他突然听到有孩子的声音,大卫快速地顺着声音在屋内寻找,结果在床底下,看见了他的可爱的孩子!在孩子的旁边还有一条死去的狼。大卫什么都明白了,他目光呆滞地扭过头去,只见皮皮闭着眼睛安详地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的腿上还有一道饿狼撕裂的伤口在不停地流着血……
阅读提醒:狗救了主人的孩子却被主人误杀了!人对无知的动物发生的误会尚且会导致如此可怕的后果,那么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导致的后果将是难以想像的!
预 感 (滕 刚)
W君早晨下床时,忽然一个可怕的意念像闪电一般划过他意识的上空——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这个意念来得很突兀。W君觉得这种意念的出现不是无缘无由的。是一种预感。关于人死亡之前是否有预感,W君原先是将信将疑的。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使W君对此深信不疑。
前天上午,W君家门前的马路上接连出了两起车祸,死了两个人,一位是花匠,一位是教师。两人都被车轮辗成肉酱。后来人们的考证证明,他们死之前都有预感。据说花匠在遇难的那天早晨,睁开眼睛便沉默不语,面呈死相。更怪的是他下了床便洗澡,剪指甲,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一个人居然会在早晨洗澡,这在当地是前所未闻不可思议的事。花匠死亡之前的怪异表现说明他对自己的死是有预感的。至于那位教师就更奇了。据说他在遇难之前一个月就开始焚烧他的日记、信件和其它手稿了。他甚至写信给他的朋友们,要回他以往写给朋友们的信。总之,他几乎把这世上所有留有他文字的东西都化为灰烬。那天上午,他踏上柏油马路不久,就有一辆刹车失灵的卡车盯着他追。他一边呼喊一边狂奔,结果还是被压死在轮胎底下。
W君认为他们之所以死,是因为他们没有重视预感。既然有了预感,就该不惜一切去避免预感实现,决不能听之任之。所以,W君决定今天坚决不出门。汽车总不会冲进屋里来撞他。
他漱洗完毕,就对妻子说:“今天一天我不上班也不出门,我在后院看书。天塌下来你都不要叫我,有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家。我今天有重要的事。什么重要的事你不要问,问我我也不知道。就这样。”他说完就拿了一本小说书和几块面包,钻进后院放杂物的土坯屋里去了。
W君没头没脑的话把妻子搞得晕头转向如入五里雾中。W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迟到早退,即使有病也坚持上班,今天怎么突然不上班了?为什么要到土坯屋里读书?他以前可是从未去过土坯屋的。妻子几次想去问他都没敢。W君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妻子只好去自己单位请了假,便匆匆回到家里,不论怎么说她不能让W君一人呆在家里,她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从早晨八点到下午四点,先后有十四个人来找W君,都被妻子拦在门外。下午四点一刻的时候,W君单位里的经理来找他,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他赶快去上班。来者是经理,又有十万火急的事,他妻子不敢怠慢,便把经理领到后院。
“我不去!我今天哪儿也不去!你什么话也不用说了,你开除我我也不会去。什么原因你不用问,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以后你们会知道的。你走吧!”W君挥舞着手臂声色俱厉地说。他急得虚汗淋漓。这时候发生十万火急的事,本身就是不祥之兆,是死亡的召唤。他没法让经理理解他的态度和做法,他现在不能说出预感,预感说出来肯定凶多吉少。待预感消失后,他会好好地向经理解释的。
经理被他搞得莫名其妙。经理出门前对他妻子说:“再观察一段时间,情况严重,就去叫医生。”他妻子含泪点头。
大约晚上七点光景,一辆重型卡车飞驰在一条柏油马路上。临近三岔路口时,为了避免和一辆违章行驶的客车相撞,卡车急转弯冲向路边的小道,撞倒一堵围墙和一座土坯小屋后停住了。
人们把W君从乱砖中扒出来时,他已经咽气了。
W君之死使人们震惊不已。这一奇特的事件在当地传为奇谈。以后人们谈到人死之前是否有预感时,总拿W君之死作为例子。如果他没有预感,他怎么会突然一天不出门?突然钻进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的土坯屋?又怎么会说那些奇怪的话呢?阅读提醒:使用巧合法。
百炼成钢:
读下面这则笑话,请以“误会”为话题写篇叙事曲折的记叙文。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吴建刚 邮编:224731 wujiangang908@sohu.com
文似看山喜不平,半碗水里造漩涡
训练要点:
1、了解兴波澜的技法,学会半碗水里造漩涡的本领。
2、叙事要一波三折,能叫人追下去看,看后佩服你。
作前指导: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三骗”唐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整个情节波澜起伏,就是每一“骗”、每一“打”也绝对不是同一层次上的重复,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促织》的情节还记得吗?征虫——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两次反差:荒谬的起因——悲剧的故事——喜剧的结果。大家爱看欧•亨利的作品就因为它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写记叙文,要说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得变化多端,一波三折,奇峰突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为什么很多人爱看悬念故事,爱读武侠小说,即使在自己已知道最后结果的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就是这个道理。
何永康有下面一段话:高考作文要想脱颖而出,非得有个性、有创造性不可;记叙类文章要注重构思,构思,所谓构思就是在写作之前,运用心思,考虑写什么和怎么写,或称之为谋篇布局;构思要“机智”,“机智”者,即王蒙先生所说的“亏他想得出来”。每年出现的记叙类佳作,都有一两处“拿”人的地方,闪光的地方,令阅卷者拍案叫好的地方。就不时有“火花”爆发,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巧的构思。高考作文一般只有800字左右,容量有限,要想表现比较深邃的内涵,并且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就更要在构思上下功夫,巧意营造出文章的波澜起伏,要学会半碗水里造漩涡的本领。
巧意营造出文章的波澜起伏之美是记叙文写作成功的关键。激起记叙文波澜起伏之美的策略主要有:
1.抑扬相生法。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比如《无人喝彩》(2005年江苏高考佳作),全文写了“我”参加1000米赛跑的过程。这个材料极其寻常,但作者却将一件平凡的小事写得波澜起伏,生动感人,中心突出。文章先写“我”因赶鸭子上架站在起跑线上而不安和害怕,这是抑;奋力一冲超过一群强有力的对手,跑在第一个,这又是扬;累了,成了最后一个,无人喝彩,心灵麻木,这又是抑;最后,“我”感动于自己坚持了下来,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又是扬。在两抑两扬之间,文章巧妙扣合了话题“凤头、猪肚、豹尾”中的“凤头”和“豹尾”。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蓄势突转法。所谓蓄势,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它—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逆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造成感情上的大转变,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艺术魅力,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不肯死去的心》,写一个朋友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故事。文章先朝“痴呆”方向发展,一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二总是想着童年时的家,坚决不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三不认识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还用拐杖打他们。写到一半时,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朝着外婆认识与关心自己女儿的方向发展。并且用一系列细节进行铺陈与渲染:一是看到女儿都会露出异样的笑容,二是叫女儿年幼时的小名,三是容易经住“欣欣就不要你”的恫吓,四是“偷”厨房里的东西留给女儿吃。作者如此铺陈与渲染,不是仅仅为了表现故事情节的波澜,而是为了凸显一颗“不肯死去的心”,表现母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3.设悬解悬法。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为了创设好的悬念效果,作者在写作时往往插入好多情节,紧紧攫取读者希望探得事情结果的心理。
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如何为的散文《第二次考试》)。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
如一篇题为《杨老师戒烟》的文章,这种方法用得很成功。当生活委员惊喜地告诉大家“杨老师戒烟”时,大家竟然一点也不相信。杨老师戒烟,生活委员为什么要惊喜?大家又为何不相信?结果真的戒掉了吗?文章一开始就悬念迭出。接着,文章叙述杨老师引人尊敬的原因和他的烟瘾之深。“我们”用了许多高招都无济于事。随后,旧的悬念还未完全解除,新的悬念又生起了,“最近我们留意了一下,好像时没有发现他抽香烟,到底时怎么回事呢?”正是这一个个的悬念构成了情节发展,紧紧地吸引读者,直至最后真相大白,一团涣然冰释,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杨老师与欲辍学的陆琪约法三章了。由此,杨老师的形象以下了丰满高大起来。
4.误会掀澜法。社会生活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人与人之间也充满矛盾,矛盾的产生有多种,其中也有因误会产生的。如果能扣住因误会而产生矛盾这一点进行叙事,就能把事件叙述得曲折生动。
2003年江苏高考佳作《用心体会》写了两个意趣横生的“误会”故事。第一个“误会”故事以妈妈严厉的责备开篇,明明是顽皮的表妹惹的事,可“偏心”的妈妈却不问青红皂白将“挨骂”落到了自己的儿子头上,儿子无奈又气愤,对妈妈的处理方式迷惑不解。第二个“误会”故事在平静的游戏中开场,却引出了一个不平静的结局。这次是儿子自己闯的祸,把舅舅心爱的皮鞋弄湿了,而舅舅是个“古板”而又“脾气暴躁”的人,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正当大家吊胆的时候,“一脸平静”的舅妈把“罪责”揽到了自己女儿即表妹的身上。作为两个“误会”的当事人的“我”此时才“顿悟”了妈妈当时的用意,亲妈和舅妈都是利用感情亲疏的关系来巧妙地化解矛盾的高手,真是“误会”之中见真情,“误会”之中有真谛。
5.虚实相映法。所谓虚实相映,是指在写作中将“实写”与“虚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构思方法。“实写”,是作者在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所作的正面、直接的描写;“虚写”,是作者采取烘托、暗示等手法对表现对象所作的侧面、间接的描写。
2002年江苏高考佳作《走好了,不回头!》,文章情节挺简单,写自己高中毕业面临填写高考志愿的选择。“我”选择了哲学,却受到众人的漠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哲学。若只是这么写,文章便平淡无奇了。作者却一方面实写“我”的思考与选择,一方面又通过虚写在梦中让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出场。哈姆雷特同样面临着困惑与选择。这样将哈姆雷特的选择与“我”的选择虚实叠现,以哈姆雷特选择的勇敢果断来衬“我”选择的坚决,最后,“我”与哈姆雷特融为一体。“我是哈姆雷特,我走好了,不回头!”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这样写使得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卒读。
6.板块组合法。所谓板块组合,就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分成三至四条块,使每一条块的内容相对集中,或用电影剪辑的手法,或用主线贯穿的手法,或用因果环环相扣的手法,从而将这些条块的内容组合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种构思方式很有生命力,且有流行趋势,也许它的简洁明快的风格本来就符合生活在重负荷、快节奏中的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和心理需求。朱自清先生的《冬天》,共描绘了三幅场景:一是父子围桌吃白水煮豆腐,二是与挚友共游西湖,三是自己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些场景时间上相距较远,跳跃性较强,本身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作者却以时间推移为顺序,通过自己的感情(“爱”)线索,天衣无缝地把它们连为一体。
记叙文构思新巧还有以下一些方法:①角度需巧。如果大家都从正面切入,你不妨从反面或侧面切入;大家都着眼整体,你不妨着眼局部;大家都从大处落笔,你不妨来个以小见大,等等。由于构思独到新颖,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顺序需变。如果大家都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顺序组材,你不妨采用倒叙或插叙;大家都先写主后写宾,以突出主的地位,你不妨先宾后主,这同样突出主的地位。③方式需异。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大家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小说家宗利华有一篇《献玉》,基本上按照“和氏璧”的故事顺序发展下来,写了卞和向楚厉王、武王、文王献玉的遭遇。但作者巧妙之处在于拟人化地采用了玉的视角来叙述和审视卞和的活动,用玉的情感发展推动故事情节。当卞和向武王献玉时,玉的情感是“起初我是满怀激情的”,献玉成功后,玉是百感交集,“那一刻,我也想哭”。这种独特的叙述视角增加了卞和的悲剧色彩,同时将故事的含义从“人物命运”转移到“人的生存”这一范畴,更加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一种方法不可有叙述上的漏洞,要点在于变换的角度能够见证原材料中事物的发展过程,切不可为刻意成就波澜而使文章陷入不合理。
文章构思新巧,具有波澜起伏之美,一是来自生活本身的丰富与曲折;二是要求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参差错落、跌宕起伏要深刻地体验,尤其对处于事件情节中心的人物形象有全面的感受。当然,构思新巧要合乎读者的接受心理,要让读者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应注意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了叙事曲折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4、可以利用生活本身的曲折,也可以用上述方法制造波澜,有时可以虚构情节(张冠李戴、添油加醋、无中生有)
疯狂阅读: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的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有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果子酱。”
“果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果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果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到足够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1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传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了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杯牛奶、一块面包而已。”阅读提醒:本文用到抑扬法,铺陈反衬,使得文章很吸引人。
孺 子 牛
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一个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这些年别人也送了他不少名画,这“孺子牛”虽非传神之笔,却意外的博得了他的好感。他点了一支烟,悠闲的抽着。当年升为市委书记的他在发言时信誓旦旦地说“做人民的老黄牛”。可如今想起来自己那时是不明世事啊,这些年他不是也帮了许多人的忙,捞了不少油水么。这些年做得滴水不漏也够难为他的了。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牛书记盯着画,未免遗憾地想。
突然,只听外面一声“晚报到了!”牛书记一怔,便放下了“孺子牛”,摇摆着身子去取报纸,不,应该说是蹒跚着,腆着啤酒肚好不容易起了身。蹒跚地向门走去,去取报纸。马上就是“7.1”党的生日了,报上歌颂党的文章可真不少,牛书记扫了一眼,翻过页去,又扫了一眼,再翻,正想扔在一边,目光却一下子锁在了一则消息上:《上周破获特大贪污受贿案》,看完之后,心中一震。“那行贿的不就是那天一起吃饭的‘黑子’么,他既然被抓了,不会什么都供出来吧……”他已经感到自己的手脚发凉了,而那张报纸也忽然沉重起来。
他仿佛看到黑子对一切供认不讳,把自己与牛书记的那些事儿全都抖落出来,仿佛看到了检察院的人在敲他家的门……
“叮咚!”门铃响了,他不由得哆嗦了一下,颤抖着去开门。“牛书记,您一人在家呢!”“老王呀,快请进,请进!好久没来了,咱哥俩好好聊聊!”牛书记尽一切努力忘掉刚才的事,一直在岔开话题,可脑海一直浮现着检察官的身影:“牛大廉(是牛书记的名字,其实是镰刀的‘镰’,自从当乡长时就改为清廉的廉,以明其志),你受贿是挺牛的,现在怎么熊成鼠样了!”他偷偷瞄了一眼画轴,觉得里面有一只大老鼠。他望着正在侃侃而谈的老王,开始怀疑他是被派来套他的话的。“对了,”老王话锋一转,“明天市里开反腐倡廉会议,我来接你。”牛书记更怀疑他了。此时,门“砰”地一下被撞开,“莫非检察院来抓我了……”牛书记脸色变得惨白。“爷爷我回来了!”小孙子蹦蹦跳跳地跑进来。“王爷爷好!”“真乖,都是小学生了,长大准有出息!”“我现在才一年级,但长大我一定要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呢?”老王笑眯眯地问孩子。牛书记也轻轻地嘘了一口气,拭去了额上的冷汗。“毕了业我就入党!”“有志气!”“然后我深入党内,吃香的喝辣的!”孩子的声音在牛书记听来是那么的刺耳,他终于支撑不住,眼前一黑…… 阅读提醒:本文运用巧合法。
考卷发回以后
卷子,整齐地堆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眼睛都注视着,似乎都希望有穿透纸张的本领,能看见自己的卷面上有个好分数。
这次考试,关系到分班,谁都想进A班,虽说A班还是排在实验班之下,但也够诱人的。至于那个D班,问津者自然寥寥无几。
但在这紧张时刻,还是有轻松的人。谁?本班班长,白悠远。当初他就是因为成绩好,自然当选为一班之长的。课间休息时,就有传闻说,别班的同学在办公室里听到老师提及他白悠远的名字与A班;再有上课时捧着卷子进来的班主任对他似乎别有深意的一瞥,更使他自信了。虽说刚考完之后的感觉并不像以往那么好,但是现在不同了,刚听到的传闻与教师那意味深长的一眼,已使他镇定了许多--是啊,第一把交椅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移交他人呢?
卷子到了他的手中,83分。应该不算太差吧,他瞥了一下周围:哈,好多的60分、70分。他得意地把椅子前后晃了起来,像坐在摇椅上做起了他的A班梦。
突然,白悠远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光,与此同时开始整张地翻卷子,算分数,但很遗憾,不多不少的确是83分。他不甘心,又仔细地查看了每一道错题,最终他把目光停在最后的那道错题上,那是一道3分题。偷偷瞄见了同桌的正确答案,正巧,只要把“6”改成“8”就行了。抬起头,看看四周,没人注意,下意识地举起了手中的笔。但奇怪的是手中的笔有些不听使唤,抖得厉害。他觉得自己又成了众目睽睽的聚集点,要聚出火光来了。但是卷子上的“6”还是颤巍巍地变成了“8”。
闭上眼,深呼吸,A班又现在眼前,他告诉自己不能太激动。做好了准备,他“腾”地站了起来,像是要把前面的紧张都吼出来似的,他叫道:“老师,这道题批错了。”
接下来,当然是老师与他皆大欢喜,一片包含着各种意味的称赞撒向他。他,白悠远,又前后摇起了椅子。
下课不一会,老师又匆匆进来了,报告了一个消息:最后一题只是实验班做的,其他班不算分,扣分的可补加3分。
白悠远有些懊悔--自己的心白折腾了。但不管怎样,总算进了A班,这样想来便又松了口气。
下午放学前,年级组办公室又传来消息:基于前面的扣分又加分,最终A班的分数线是:88分。消息传来,正在整理书包的白悠远一下子愣住了,摇晃的椅子再次定格,可手中的卷子却飘到地上,卷面上醒目的83分变成刺眼的86分,又慢慢地化成了88分……
阅读提醒:也用巧合法。经典示例:《麦琪的礼物》《我的叔叔于勒》《陈涣生上城》《药》。
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恩爱的年轻人大卫和杰西卡结婚了,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转眼间大卫就快要当爸爸啦。望着妻子隆起的腹部,大卫就好像看见小家伙向他招手一样,大卫急切地盼望着小家伙的诞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杰西卡在分娩的时候难产而死,巨大的悲痛使大卫几乎崩溃,妻子的音容笑貌始终无法淡去,但他必须记住妻子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你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家,把我们的孩子抚养长大。从此大卫便一个人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
大卫一面要忙于生计,一面又要照看家,因为没有人帮他照看孩子,大卫就训练了一条狗,名字叫皮皮,皮皮狗仿佛也很同情大卫,显得特别聪明听话,它不光能照顾小孩,甚至能咬着奶瓶给孩子喂奶,所以大卫一出门,照看孩子的重任就交给这条狗。
有一天,大卫和往常一样要到别的乡村去办事,临行前看着皮皮卧在小孩子的旁边,像一个忠心耿耿的卫士,大卫欣慰地笑了。
可是天公不做美,下起了鹅毛大雪,道路被封住了,想起皮皮是那么的乖巧和善解人意,大卫还是放下心来决定明天一大早就赶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卫顾不上完全没有融化的积雪匆匆上路了,到了家门口,大卫就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大卫刚冲上前去推开大门,只见皮皮就跑了出来。大卫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地上床上到处都是血迹斑斑。“难道是皮皮昨天饥饿了把……看来畜生就是畜生。”眼前的皮皮不再是那个乖巧可爱的皮皮,而是一条残忍到极点的畜牲。大卫愤怒了,拿起墙边的斧子向皮皮的头上劈了下去。
正在这时,他突然听到有孩子的声音,大卫快速地顺着声音在屋内寻找,结果在床底下,看见了他的可爱的孩子!在孩子的旁边还有一条死去的狼。大卫什么都明白了,他目光呆滞地扭过头去,只见皮皮闭着眼睛安详地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的腿上还有一道饿狼撕裂的伤口在不停地流着血……
阅读提醒:狗救了主人的孩子却被主人误杀了!人对无知的动物发生的误会尚且会导致如此可怕的后果,那么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导致的后果将是难以想像的!
预 感 (滕 刚)
W君早晨下床时,忽然一个可怕的意念像闪电一般划过他意识的上空——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这个意念来得很突兀。W君觉得这种意念的出现不是无缘无由的。是一种预感。关于人死亡之前是否有预感,W君原先是将信将疑的。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使W君对此深信不疑。
前天上午,W君家门前的马路上接连出了两起车祸,死了两个人,一位是花匠,一位是教师。两人都被车轮辗成肉酱。后来人们的考证证明,他们死之前都有预感。据说花匠在遇难的那天早晨,睁开眼睛便沉默不语,面呈死相。更怪的是他下了床便洗澡,剪指甲,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一个人居然会在早晨洗澡,这在当地是前所未闻不可思议的事。花匠死亡之前的怪异表现说明他对自己的死是有预感的。至于那位教师就更奇了。据说他在遇难之前一个月就开始焚烧他的日记、信件和其它手稿了。他甚至写信给他的朋友们,要回他以往写给朋友们的信。总之,他几乎把这世上所有留有他文字的东西都化为灰烬。那天上午,他踏上柏油马路不久,就有一辆刹车失灵的卡车盯着他追。他一边呼喊一边狂奔,结果还是被压死在轮胎底下。
W君认为他们之所以死,是因为他们没有重视预感。既然有了预感,就该不惜一切去避免预感实现,决不能听之任之。所以,W君决定今天坚决不出门。汽车总不会冲进屋里来撞他。
他漱洗完毕,就对妻子说:“今天一天我不上班也不出门,我在后院看书。天塌下来你都不要叫我,有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家。我今天有重要的事。什么重要的事你不要问,问我我也不知道。就这样。”他说完就拿了一本小说书和几块面包,钻进后院放杂物的土坯屋里去了。
W君没头没脑的话把妻子搞得晕头转向如入五里雾中。W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迟到早退,即使有病也坚持上班,今天怎么突然不上班了?为什么要到土坯屋里读书?他以前可是从未去过土坯屋的。妻子几次想去问他都没敢。W君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妻子只好去自己单位请了假,便匆匆回到家里,不论怎么说她不能让W君一人呆在家里,她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从早晨八点到下午四点,先后有十四个人来找W君,都被妻子拦在门外。下午四点一刻的时候,W君单位里的经理来找他,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他赶快去上班。来者是经理,又有十万火急的事,他妻子不敢怠慢,便把经理领到后院。
“我不去!我今天哪儿也不去!你什么话也不用说了,你开除我我也不会去。什么原因你不用问,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以后你们会知道的。你走吧!”W君挥舞着手臂声色俱厉地说。他急得虚汗淋漓。这时候发生十万火急的事,本身就是不祥之兆,是死亡的召唤。他没法让经理理解他的态度和做法,他现在不能说出预感,预感说出来肯定凶多吉少。待预感消失后,他会好好地向经理解释的。
经理被他搞得莫名其妙。经理出门前对他妻子说:“再观察一段时间,情况严重,就去叫医生。”他妻子含泪点头。
大约晚上七点光景,一辆重型卡车飞驰在一条柏油马路上。临近三岔路口时,为了避免和一辆违章行驶的客车相撞,卡车急转弯冲向路边的小道,撞倒一堵围墙和一座土坯小屋后停住了。
人们把W君从乱砖中扒出来时,他已经咽气了。
W君之死使人们震惊不已。这一奇特的事件在当地传为奇谈。以后人们谈到人死之前是否有预感时,总拿W君之死作为例子。如果他没有预感,他怎么会突然一天不出门?突然钻进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的土坯屋?又怎么会说那些奇怪的话呢?阅读提醒:使用巧合法。
百炼成钢:
读下面这则笑话,请以“误会”为话题写篇叙事曲折的记叙文。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吴建刚 邮编:224731 wujiangang908@sohu.com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