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本在质疑中回归让个性在创造中飞扬——我教《人是什么》 (人教版高三上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6阅读:
字号:小|大
《人是什么》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哲理论文,文章从头至尾闪耀着深刻富有启发性的哲思,引导着我们对人生的认识与思索。而本单元的重点是“读思结合”,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学会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努力理解新的,还不能充分理解的课文。当然语文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解,更在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的行为,作为阅读文本的主体应该有自己的感受与独特体验,教师应尊重这些宝贵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并恰当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理解与体验的基础上创造自己个性化作品。我教《人是什么》这篇课文时就围绕质疑和创造展开课堂教学。
首先来说说如何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回归文本的。
我告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归纳主要的问题。后来我把学生的主要问题展示出来,发现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文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文章主题、结构、蕴涵哲理的关键语句等。
一 质疑文题 明确主题
问题主要有:文章的题目为“人是什么”可是作者似乎无意给人下定义,倒是提出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这样合适吗?
探讨解疑:有人认为“人是什么”这个题目不太合适,这要看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看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引用科学家爱因斯坦,文学家雨果、歌德的话和哲学家加缪、康德的看法,指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的回答迥然不同,雨果把人看成是判了死刑的罪人,加缪把人看成是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在此作者意味深长地说“读者,这就是人哪!”, 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爱因斯坦说有合理的事情做,工作和生活就有奇异的色彩。他们的回答都是积极的,且和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生无所息”见解一致。这就表明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是应该不断地工作的,应该是“生无所息”的。而作者特别肯定了孔子的观点“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之后作者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人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部分组成。
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是要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来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给人下定义,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人是什么”的,回答人生是什么,意义何在的。
教师引导:说哲学有点深奥,不如我们结合文章内容来换个题目来理解文章,“人是什么”更明白易懂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简单说理由。
明确人生的意义 人的价值 如何实现人生的意义? 人生是什么?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文中结尾有“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这句话可以印证,其实不正是说人是什么吗?这是文章中心所在)
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以题换题其实是理解文章中心的好方法,也让学生明白文题要体现文章中心和重点的取题方法,让学生理解了文章题目的含蓄深刻的寓意。随着理解的深入,学生终于拨开迷雾,明确了文章的主题。
二 质疑结构 明晰思路
问题1 如果说文章第一部分在评论中外文学家哲学家关于“人是什么”的回答第二部分提出自己的对人生的看法,那两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第二部分是不是可以独立成文呢?
问题2 第二部分提出“人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部分组成”,可后面的内容却是按回忆、未来、现时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前后就不一致了,为什么呢?
而且作者说:“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可说现时这个部分的篇幅却并不多,反而在回忆、未来部分花了很多笔墨?作者好像并没有突出重点呢?
引导解疑: 前半部分主要在说在论证人是什么,即人是应该不断地工作的,应该是“生无所息”的。那么第二部分有没有再次提到人是“生无所息”呢?文中我们发现“的确,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这句话在说生无所息的含义,而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后我们还发现有这样一句话“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这一处论述,与前文遥相呼应,这不正是两部分间绝妙的契合吗?至此我们可以作出结论,前后两部分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前部分告诉读者人应该是“生无所息”的,后面深入阐述怎样的人才是“生无所息”的,如何做才是“生无所息”的体现呢?原来作者是按照这一思路来写作的,只有仔细阅读文本才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就隐藏在文本中。所以在质疑中我们仍然要回归文本。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按照回归文本的方法,努力在文章中寻找依据。
把握现时无疑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部分,如何把握现时呢?作者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所以一定要先说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前文花了很多笔墨论证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的意义,有了这些铺垫才使后面的论证水到渠成,又简洁有力。这样做也可以说是为了突出重点,我们知道其实强调的也不一定要写得多啊!把重点的放到最后其实也能给人以深刻印象。随着疑问的解决,文章的思路就不那么乱了,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十分清晰的思维过程:
人是什么 人应该是生无所息的
怎样成为“生无所息”的强者? 回忆往事
憧憬未来
把握现时
为什么把握现时对人生最重要?
①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②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
如何把握现时? 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为什么? 回忆往事——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
憧憬未来——给人希望、信心、动力
从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文章的写法可以很灵活,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加以变动。对读者来说阅读文章时要认真分析文本,因为很多疑问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来解决。问题从文中来,回到文中去,这就完成了文本的回归。
三 质疑关键语句 明白哲理
从文学的角度看本文的哲理名言、古诗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再加上作者自身隽永的生命感言,像我们在人生道路点点星光指引我们的前进,又像我们在广阔森林中能闻到的缕缕清香给我们美的享受。
学习语文当然不能缺少对语言的品味,只要把全文的带有哲理性的语言搞清楚,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但这些语句因为蕴涵着深刻哲理而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障碍,为此更需要学生主动的质疑思辨去明白其中的哲理。以下几个是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
1.“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就不应当以此去打扰别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 爱因斯坦所说的“意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义”,是一个很深邃的概念。这种意义是“一个人很难知道”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科学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科学发展到今天,尽管已经大大推进了人类的认识,但是远远谈不上穷尽了对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个人掌握人类认识的成果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
这里所说的“打扰”,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扰”。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既然谁都很难知道,你非要别人回答这个问题,就为难别人,就是“打扰别人”了。
2.“苦和甜”不是主观的感觉和感受吗?为什么说“来自外界”?
明确“来自”说的是来源。苦和甜的来源是在外界。有苦的东西和甜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苦和甜的感觉和体验。
3为什么说“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为什么说“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
明确这里所说的“本质”,应该从“现实性”“物质性”上来理解,往事已逝,其现实性、物质性已经消失,回忆中的世界,虽然过去存在过,但是现在并不存在,是虚幻的,所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举个例子来说,鲁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的情景,写作之时,不也是一场“白日梦”吗?这样的回忆不也是寄托着一种愿望,不也是这种愿望的实现吗?
4.为什么说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明确 青年时代生命力旺盛,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人到了垂死的时候,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可见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同是老人,有的不怀什么希望,有的还是充满希望,表明他们的生命力有很大差别。
学生的质疑过程,其实是自己主动学习课文,主动思考难点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就能够又快又准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一环节中我着力引导学生去回归文本,质疑是学生重新阅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因为探讨解疑也终究要回到文本中去的。
再来说说引导学生创造。
有了对课本一定深度的理解的基础, 加上文章中关于人生的一些见解唤醒了学生对人生的一些独特体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的不同,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认识都是不同的,如对待回忆的态度,在阅读中很多人认同作者关于回忆的一些论断,也有些同学有自己的理解等。学生有了体验,创作的欲望便呼之欲出了,于是我加以鼓励并相机引导: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受到很大启发,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就让我们用格言的形式来书写自己对文章对人生的感受吧。
于是学生开始静静的思考,仿佛都变成了哲学家。以下选取了一些学生的创作:
生1 读了《人是什么》我猛然醒悟,以前觉得学习多么艰苦,曾想过放弃,现在终于明白人生在于不断的努力追求的过程,无论遇到什么困苦想到先哲的生无所息,想到人生的短暂,就感觉浑身是力了。
生2 与其忧伤的回忆过去,不如快乐的憧憬未来。
生3 当美好的过去已成回忆,我们的生命就不再寂寞不再空虚。
生4 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别人看重那些东西把它们设定为自己的目标。
生5人是在的与失中寻找平衡的矛盾体。
生6 我们人生中那些充满荆棘的道路会一直延伸到开满鲜花的领奖台,但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采撷到美丽的鲜花。
生7 曾经在迷茫中苦苦寻觅,曾经在失败中痛哭流涕,曾经在嘲笑中失去自信,我知道我最需要的是坚守自我。
生8我们的青春是一只在大海中前行的小船,有流逝的伤感,有梦想的船帆,我们更需要用力挥动现时的双桨,让青春不断前行。
教学后记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有疑问就有思维的活动,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疑问,在教学活动中抓住重点的疑问组织探讨,对于学生的疑问可事先设想,不强求也不可能将所有学生的疑问逐一拿来探讨。也不必强求质疑,否则学生容易钻牛角尖,告诉他们质疑的目的不是挑错,而是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现代文的阅读要培养学生回归文本的意识①,尽量“疑从文中来,回到文中去”的回归文本意识,用文本理解文本,用感悟加深理解。
对于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来说对人生也许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都有一些感性的体验,看到那些也许并不成熟却张扬个青春个性的“格言”我为之感动,学生真切的自我体验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师要给予恰当的鼓励与引导,让他们从自发感悟状态逐渐走向自觉创作状态,当然这还需要长期的文学积累和感悟。语文课上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质疑的方法研读文本,能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这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莫大的欣慰。
参考文献
①施海刚 《试论“读”的要义》 语文教学之友 2007年总第308期
首先来说说如何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回归文本的。
我告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归纳主要的问题。后来我把学生的主要问题展示出来,发现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文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文章主题、结构、蕴涵哲理的关键语句等。
一 质疑文题 明确主题
问题主要有:文章的题目为“人是什么”可是作者似乎无意给人下定义,倒是提出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这样合适吗?
探讨解疑:有人认为“人是什么”这个题目不太合适,这要看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看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引用科学家爱因斯坦,文学家雨果、歌德的话和哲学家加缪、康德的看法,指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的回答迥然不同,雨果把人看成是判了死刑的罪人,加缪把人看成是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在此作者意味深长地说“读者,这就是人哪!”, 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爱因斯坦说有合理的事情做,工作和生活就有奇异的色彩。他们的回答都是积极的,且和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生无所息”见解一致。这就表明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是应该不断地工作的,应该是“生无所息”的。而作者特别肯定了孔子的观点“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之后作者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人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部分组成。
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是要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来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给人下定义,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人是什么”的,回答人生是什么,意义何在的。
教师引导:说哲学有点深奥,不如我们结合文章内容来换个题目来理解文章,“人是什么”更明白易懂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简单说理由。
明确人生的意义 人的价值 如何实现人生的意义? 人生是什么?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文中结尾有“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这句话可以印证,其实不正是说人是什么吗?这是文章中心所在)
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以题换题其实是理解文章中心的好方法,也让学生明白文题要体现文章中心和重点的取题方法,让学生理解了文章题目的含蓄深刻的寓意。随着理解的深入,学生终于拨开迷雾,明确了文章的主题。
二 质疑结构 明晰思路
问题1 如果说文章第一部分在评论中外文学家哲学家关于“人是什么”的回答第二部分提出自己的对人生的看法,那两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第二部分是不是可以独立成文呢?
问题2 第二部分提出“人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部分组成”,可后面的内容却是按回忆、未来、现时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前后就不一致了,为什么呢?
而且作者说:“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可说现时这个部分的篇幅却并不多,反而在回忆、未来部分花了很多笔墨?作者好像并没有突出重点呢?
引导解疑: 前半部分主要在说在论证人是什么,即人是应该不断地工作的,应该是“生无所息”的。那么第二部分有没有再次提到人是“生无所息”呢?文中我们发现“的确,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这句话在说生无所息的含义,而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后我们还发现有这样一句话“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这一处论述,与前文遥相呼应,这不正是两部分间绝妙的契合吗?至此我们可以作出结论,前后两部分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前部分告诉读者人应该是“生无所息”的,后面深入阐述怎样的人才是“生无所息”的,如何做才是“生无所息”的体现呢?原来作者是按照这一思路来写作的,只有仔细阅读文本才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就隐藏在文本中。所以在质疑中我们仍然要回归文本。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按照回归文本的方法,努力在文章中寻找依据。
把握现时无疑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部分,如何把握现时呢?作者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所以一定要先说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前文花了很多笔墨论证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的意义,有了这些铺垫才使后面的论证水到渠成,又简洁有力。这样做也可以说是为了突出重点,我们知道其实强调的也不一定要写得多啊!把重点的放到最后其实也能给人以深刻印象。随着疑问的解决,文章的思路就不那么乱了,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十分清晰的思维过程:
人是什么 人应该是生无所息的
怎样成为“生无所息”的强者? 回忆往事
憧憬未来
把握现时
为什么把握现时对人生最重要?
①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②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
如何把握现时? 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为什么? 回忆往事——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
憧憬未来——给人希望、信心、动力
从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文章的写法可以很灵活,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加以变动。对读者来说阅读文章时要认真分析文本,因为很多疑问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来解决。问题从文中来,回到文中去,这就完成了文本的回归。
三 质疑关键语句 明白哲理
从文学的角度看本文的哲理名言、古诗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再加上作者自身隽永的生命感言,像我们在人生道路点点星光指引我们的前进,又像我们在广阔森林中能闻到的缕缕清香给我们美的享受。
学习语文当然不能缺少对语言的品味,只要把全文的带有哲理性的语言搞清楚,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但这些语句因为蕴涵着深刻哲理而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障碍,为此更需要学生主动的质疑思辨去明白其中的哲理。以下几个是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
1.“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就不应当以此去打扰别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 爱因斯坦所说的“意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义”,是一个很深邃的概念。这种意义是“一个人很难知道”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科学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科学发展到今天,尽管已经大大推进了人类的认识,但是远远谈不上穷尽了对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个人掌握人类认识的成果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
这里所说的“打扰”,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扰”。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既然谁都很难知道,你非要别人回答这个问题,就为难别人,就是“打扰别人”了。
2.“苦和甜”不是主观的感觉和感受吗?为什么说“来自外界”?
明确“来自”说的是来源。苦和甜的来源是在外界。有苦的东西和甜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苦和甜的感觉和体验。
3为什么说“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为什么说“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
明确这里所说的“本质”,应该从“现实性”“物质性”上来理解,往事已逝,其现实性、物质性已经消失,回忆中的世界,虽然过去存在过,但是现在并不存在,是虚幻的,所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举个例子来说,鲁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的情景,写作之时,不也是一场“白日梦”吗?这样的回忆不也是寄托着一种愿望,不也是这种愿望的实现吗?
4.为什么说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明确 青年时代生命力旺盛,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人到了垂死的时候,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可见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同是老人,有的不怀什么希望,有的还是充满希望,表明他们的生命力有很大差别。
学生的质疑过程,其实是自己主动学习课文,主动思考难点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就能够又快又准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一环节中我着力引导学生去回归文本,质疑是学生重新阅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因为探讨解疑也终究要回到文本中去的。
再来说说引导学生创造。
有了对课本一定深度的理解的基础, 加上文章中关于人生的一些见解唤醒了学生对人生的一些独特体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的不同,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认识都是不同的,如对待回忆的态度,在阅读中很多人认同作者关于回忆的一些论断,也有些同学有自己的理解等。学生有了体验,创作的欲望便呼之欲出了,于是我加以鼓励并相机引导: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受到很大启发,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就让我们用格言的形式来书写自己对文章对人生的感受吧。
于是学生开始静静的思考,仿佛都变成了哲学家。以下选取了一些学生的创作:
生1 读了《人是什么》我猛然醒悟,以前觉得学习多么艰苦,曾想过放弃,现在终于明白人生在于不断的努力追求的过程,无论遇到什么困苦想到先哲的生无所息,想到人生的短暂,就感觉浑身是力了。
生2 与其忧伤的回忆过去,不如快乐的憧憬未来。
生3 当美好的过去已成回忆,我们的生命就不再寂寞不再空虚。
生4 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别人看重那些东西把它们设定为自己的目标。
生5人是在的与失中寻找平衡的矛盾体。
生6 我们人生中那些充满荆棘的道路会一直延伸到开满鲜花的领奖台,但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采撷到美丽的鲜花。
生7 曾经在迷茫中苦苦寻觅,曾经在失败中痛哭流涕,曾经在嘲笑中失去自信,我知道我最需要的是坚守自我。
生8我们的青春是一只在大海中前行的小船,有流逝的伤感,有梦想的船帆,我们更需要用力挥动现时的双桨,让青春不断前行。
教学后记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有疑问就有思维的活动,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疑问,在教学活动中抓住重点的疑问组织探讨,对于学生的疑问可事先设想,不强求也不可能将所有学生的疑问逐一拿来探讨。也不必强求质疑,否则学生容易钻牛角尖,告诉他们质疑的目的不是挑错,而是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现代文的阅读要培养学生回归文本的意识①,尽量“疑从文中来,回到文中去”的回归文本意识,用文本理解文本,用感悟加深理解。
对于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来说对人生也许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都有一些感性的体验,看到那些也许并不成熟却张扬个青春个性的“格言”我为之感动,学生真切的自我体验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师要给予恰当的鼓励与引导,让他们从自发感悟状态逐渐走向自觉创作状态,当然这还需要长期的文学积累和感悟。语文课上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质疑的方法研读文本,能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这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莫大的欣慰。
参考文献
①施海刚 《试论“读”的要义》 语文教学之友 2007年总第308期
肖黎蓉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