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高考作文到底应该怎样写(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8:00阅读:
字号:|
     一位高三学生咨询:今年的高考一位高三学生咨询: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紧贴现实生活,考生写起来有话可说,很多考生对自己的作文也很有把握,但事实上高分作文并不多,高考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 
 
                       高考作文到底应该怎样写

                              张金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语文组)

    今年的高考作文,直接以“汶川大地震”为材料设题,毫不回避社会热点。对此,媒体多有好评,认为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现实,体察生活。对于这场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因此,今年的作文材料,广大考生不能说不熟悉,对材料的理解不能说不准确,但写出的考场作文少有佳作。大家都觉得今年的高考作文难度不大,但要写好实非易事。高考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确实让人困惑。本文根据高考阅卷老师的反馈,结合高三备考的体会,试图给同学们一点指导。



    一、作文语言要有魅力。

    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有位智者说:走路的时候,两条腿的姿势有了变化,就可能是绝好的舞蹈;说话的时候,舌头的方位有了变化,就可能是动听的歌曲。我认为,写作文时,语言表述有了变化,就可能是难得的佳作。今年的高考作文似乎乏善可陈,但文笔好的还是受到青睐。要使作文有文采,就得提高作文语言的魅力。很多人以为背诵精彩语段可以使自己的作文语言靓起来。我认为此举不可取,因为再美的语言反复使用也会味同嚼蜡。2007“感动中国”颁奖词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大行其道,就是一个教训。相同的语句在不同的文章中反复出现,每篇都似曾相识,颇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与其拾人牙慧,不如自力更生。考生完全可以通过准确运用修辞手法、适当地变换句式、恰当运用古诗词文、活用其它科目的专业术语、运用倒装句等方法来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出彩。

   二、审题立意要有胆略。

    考场作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题目,都有一个审题的问题。今年的高考作文是关于汶川地震的材料作文,题目列出了六个和地震相关的小材料,每个材料可引申出若干个主题,因此审题相对容易,在立意上给考生留出了充足的选择余地。但来自阅卷一线的消息称,我省百分之八九十的考生选择了“爱心”主题,并且大都是对所给材料的扩写。结果可以想见,单一的“爱心”主题和单调的写作模式让阅卷老师反感,这类作文自然难以得到高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材料中的“爱心”二字,容易对考生形成误导,让考生以为“爱心”就是最准确的立意;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审题立意上缺少胆略:在审题上过于求稳,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觉得写“爱心”肯定最保险,结果立意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在具体操作上,眼界狭小,不能跳出材料看世界,只是围着材料打转转,把材料扩写一番就完事,缺乏深度亦无广度。因此,考生审题还要多一些自信,敢于放手去写。

    三、表达主题要有新意。

    一般情况下,一个作文题目提供给考生的主题不可能是无限多的,往往是有限的几个,甚至只是一两个主题,尤其是材料作文。如此,势必会有成千上万的考生写到同一主题,如果大家都是按照通常思路,泛泛而写,只能写出平庸之作,难以受到阅卷老师青睐。和别人选择同一主题不可避免,关键是如何在同一主题之下让自己的考场作文出类拔萃呢?方法就是找到一个与别人不同的写作角度,写出新意。今年的高考作文虽说佳作不多,但其中也有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佳作出现,比如某考生以“颜色”为切入点,赞美了地震救援现场的那些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人们:绿色给灾民带来生的希望,代表了人民解放军;红色充满热情,代表了抢险救灾的消防队员;白色送来慰藉,那是活跃在救灾一线的白衣天使。这篇作文也写“爱心”,但在表达角度上独辟蹊径,充满新意,阅卷老师自然青眼有加。

    四、书写字迹要美观。

    大概很多人都有一种认识:一个人字迹美观,他的文笔一定不错,反之亦然。一篇佳作,如果书写潦草,是很容易被埋没的。文面清晰整洁,书写美观大方,字数达到规定要求,能够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阅卷老师在心理上往往倾向于给书写美观的作文高分,他们会认为这样的考生基本功扎实,不会有什么差错,即使有,也是偶然的。因此有远见的同学在备战高考作文时应当重视书写训练。书写,看似是诗外功夫,但丝毫不可轻视。

    作文水平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同学们在日常训练中一丝不苟,扎实推进,只要持之以恒,终会步入“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