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应对策略(一):如何应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8:06阅读:
字号:小|大
一位高三学生来信咨询:我按照语文老师的指导,下了很大功夫积累文言实词,可为什么做题时还是老出错?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开滦二中高三语文教研组 张金波
【考点阐释】
文言文实词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考点以多义词为主,涉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虽然历年所考实词绝大多数出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实词本身的意义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试卷中实词的意义并非易事,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解题方法】
(一)语法推断。
对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即实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如2007年全国卷中的第8题的C项“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祠”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前有副词“共”,后接宾语“之”,符合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释为“祭祀”是正确的。
(二)语境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语境进行推断。如2007年全国2卷中的第8题的C项“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根据下文安重荣“愤然”的态度以及他的表述,可知此处“谨”释为“严格”不合语境,而应为“小心谨慎”之意。
(三)巧用句式。
排比、对偶、并列等类句式,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往往使用意义相同、相反或相关的词。利用这一特点,就可以由已知推知未知。如2007年湖南卷第10题的A项“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 害:妨害”,涉及的句子是并列句中的前一分句,和它相对应的句子是“犹未有益”。“益”与“害”相对,“害”理解为“妨害”是正确的。
(四)以“熟”推“生”。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根据我们熟知的内容推知实词在陌生语境中的意义。如2007年全国卷1中第8题的D项“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考查“挠”的意义,我们可以联想成语“不屈不挠”,其中的“挠”义为“屈服”,这样就不难推断出选项中的“阻碍”是错误的。
【备考指津】
1、有备无患。理解常见实词含义在文言文阅读中至关重要,除直接考查实词外,在对文章的理解中,实词也是关键点。因此考生在实词备考上要舍得下功夫,有必要认真细致地对常见实词进行总结归纳。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把“磨刀”的工作做足。
2、扩大视野。眼光不能局限于课本,应当扩大视野,从日常训练的篇章中,梳理出一些在传记文中使用频率高的文言实词,如“摄”、“领”、“秩”、“课”、“考”等。
3、归纳方法。考生不可能完全掌握试卷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很多情况下,是在考查考生的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开滦二中高三语文教研组 张金波
【考点阐释】
文言文实词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考点以多义词为主,涉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虽然历年所考实词绝大多数出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实词本身的意义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试卷中实词的意义并非易事,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解题方法】
(一)语法推断。
对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即实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如2007年全国卷中的第8题的C项“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祠”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前有副词“共”,后接宾语“之”,符合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释为“祭祀”是正确的。
(二)语境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语境进行推断。如2007年全国2卷中的第8题的C项“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根据下文安重荣“愤然”的态度以及他的表述,可知此处“谨”释为“严格”不合语境,而应为“小心谨慎”之意。
(三)巧用句式。
排比、对偶、并列等类句式,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往往使用意义相同、相反或相关的词。利用这一特点,就可以由已知推知未知。如2007年湖南卷第10题的A项“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 害:妨害”,涉及的句子是并列句中的前一分句,和它相对应的句子是“犹未有益”。“益”与“害”相对,“害”理解为“妨害”是正确的。
(四)以“熟”推“生”。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根据我们熟知的内容推知实词在陌生语境中的意义。如2007年全国卷1中第8题的D项“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考查“挠”的意义,我们可以联想成语“不屈不挠”,其中的“挠”义为“屈服”,这样就不难推断出选项中的“阻碍”是错误的。
【备考指津】
1、有备无患。理解常见实词含义在文言文阅读中至关重要,除直接考查实词外,在对文章的理解中,实词也是关键点。因此考生在实词备考上要舍得下功夫,有必要认真细致地对常见实词进行总结归纳。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把“磨刀”的工作做足。
2、扩大视野。眼光不能局限于课本,应当扩大视野,从日常训练的篇章中,梳理出一些在传记文中使用频率高的文言实词,如“摄”、“领”、“秩”、“课”、“考”等。
3、归纳方法。考生不可能完全掌握试卷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很多情况下,是在考查考生的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