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约为话题作文素材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4:11阅读:
字号:小|大
【话题】:以“节约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观点】:一、节约是通向和谐社会的合理路线 二、和谐校园, 节约先行
三、家庭和谐是最好的节约 四、和谐发展呼唤节约
【素材】:
1、天天过节
有朋友写了一副对联。上联:节粮节钱;下联:节水节电;横批:天天过“节”。由此想到时下有句流行语也叫“天天过节”,指的是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鱼肉”,出门“时装”,吃穿不愁。
的确,比起改革开放前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现在真称得上是“天天过节”了。但我们在“天天过节”时,不应忘了上述对联横批所提的“天天过‘节’”:不忘节约过每一天,不忘天天讲节约,坚持做到“节”身自好。
谈到节约,自然就要想到贫穷与富有的问题。其实,节约是一种美德,穷人、富人都不可“缺德”。而且,现实中越是富有越是践行节约者不乏其人。据介绍,福建连江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两度成为大陆“首慈”,由“地产大王”一跃成为“慈善王”,2003年捐款2.1亿元人民币,2004年捐款2.86亿元,今年头4个月已有近亿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个人生活中却跟奢侈无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被称为“世界最乐于慈善事业的人”,这两年捐助慈善机构的总额已达256亿美元,可他生活上却相当节俭,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汉堡包,没有随从。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遗嘱,宣布把不到财产的2%留给自己的3个子女,而把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基金会,把这笔钱用于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节约的背后是乐善好施的美德。
节约是美德,需要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如此“天天过‘节’”,我们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天过节”。末了,笔者也做一副对联,算是对文前那副对联的补充。上联:美在节粮节钱节省财源中;下联:德在节水节电节约能源里;横批:节约是美德。
2、节约的快乐
某公司的一名打字收发员,每月要经办3000多元的办公耗材和邮寄费用。面对经理提出的节约要求,他曾想:“费用高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一个小小的打字员能有什么办法呢?”然而,随着对节约认识的提高,他开始在工作中尝试一些小改革,如复印纸双面使用等,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个月的办公耗材和邮寄费用比以前减少了一半。这位爱岗敬业的有心人深有感触地说:“想着我这个小小的岗位一年也能为公司省下这么多钱,节约的快乐油然而生。”
节约的快乐来自哪里?在一定意义上,节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素养和美德。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节约不是“可为不可为”,而是“为与不为”,愿为则百事可成。把节约看作创造价值、塑造自我的机会,就会千方百计地厉行节约,体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视节约为麻烦,把节约当负担,就难免被动应付,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
节约如井,深挖下去,不但洞开聚集财富的源泉,而且涌流愉悦心田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3、食堂一周倒掉一亩粮
大学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饭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学校一年浪费的电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这是某高校学生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钱是你们的,但资源却是大家的!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吗?这简直是强词夺理的混账理论!食堂的饭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样是劳动成果。在你把饭菜倒进垃圾桶的同时,就构成了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在挥霍父母的血汗。须知,任何人都无权浪费!不能无知和麻木到这种程度!
仅仅一周的时间就有相当于一亩地产量的饭被倒掉,说明浪费普遍存在。然而,比现象更可怕的是学生们的漠然和节约意识的极度匮乏。所以,对浪费仅仅痛心疾首地反思是不够的。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资源的规章制度,并把节约付诸行动,更应该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宣传节约意识。作为大学生,不能把节约看成小事。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勤俭实在是一个人修身养德的必备条件啊。
4、一次性木筷
据了解,餐饮行业早已禁止使用的一次性木筷,在哈尔滨市每天还使用,日消耗量近60万双,针对类似原材料浪费现象的存在,黑龙江省将延长材料寿命和节约木材,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限制一次性木制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5、二十年后30亿人喝水难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3月20日电3月16日至22日,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墨西哥召开。根据本届水资源论坛公布的最新数据,全世界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米,而其中只有2.5%是可饮用的淡水,这其中70%又被用于农业灌溉。到2025年,预计全球将有30亿人遭遇水危机。
【观点】:一、节约是通向和谐社会的合理路线 二、和谐校园, 节约先行
三、家庭和谐是最好的节约 四、和谐发展呼唤节约
【素材】:
1、天天过节
有朋友写了一副对联。上联:节粮节钱;下联:节水节电;横批:天天过“节”。由此想到时下有句流行语也叫“天天过节”,指的是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鱼肉”,出门“时装”,吃穿不愁。
的确,比起改革开放前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现在真称得上是“天天过节”了。但我们在“天天过节”时,不应忘了上述对联横批所提的“天天过‘节’”:不忘节约过每一天,不忘天天讲节约,坚持做到“节”身自好。
谈到节约,自然就要想到贫穷与富有的问题。其实,节约是一种美德,穷人、富人都不可“缺德”。而且,现实中越是富有越是践行节约者不乏其人。据介绍,福建连江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两度成为大陆“首慈”,由“地产大王”一跃成为“慈善王”,2003年捐款2.1亿元人民币,2004年捐款2.86亿元,今年头4个月已有近亿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个人生活中却跟奢侈无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被称为“世界最乐于慈善事业的人”,这两年捐助慈善机构的总额已达256亿美元,可他生活上却相当节俭,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汉堡包,没有随从。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遗嘱,宣布把不到财产的2%留给自己的3个子女,而把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基金会,把这笔钱用于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节约的背后是乐善好施的美德。
节约是美德,需要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如此“天天过‘节’”,我们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天过节”。末了,笔者也做一副对联,算是对文前那副对联的补充。上联:美在节粮节钱节省财源中;下联:德在节水节电节约能源里;横批:节约是美德。
2、节约的快乐
某公司的一名打字收发员,每月要经办3000多元的办公耗材和邮寄费用。面对经理提出的节约要求,他曾想:“费用高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一个小小的打字员能有什么办法呢?”然而,随着对节约认识的提高,他开始在工作中尝试一些小改革,如复印纸双面使用等,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个月的办公耗材和邮寄费用比以前减少了一半。这位爱岗敬业的有心人深有感触地说:“想着我这个小小的岗位一年也能为公司省下这么多钱,节约的快乐油然而生。”
节约的快乐来自哪里?在一定意义上,节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素养和美德。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节约不是“可为不可为”,而是“为与不为”,愿为则百事可成。把节约看作创造价值、塑造自我的机会,就会千方百计地厉行节约,体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视节约为麻烦,把节约当负担,就难免被动应付,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
节约如井,深挖下去,不但洞开聚集财富的源泉,而且涌流愉悦心田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3、食堂一周倒掉一亩粮
大学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饭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学校一年浪费的电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这是某高校学生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钱是你们的,但资源却是大家的!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吗?这简直是强词夺理的混账理论!食堂的饭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样是劳动成果。在你把饭菜倒进垃圾桶的同时,就构成了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在挥霍父母的血汗。须知,任何人都无权浪费!不能无知和麻木到这种程度!
仅仅一周的时间就有相当于一亩地产量的饭被倒掉,说明浪费普遍存在。然而,比现象更可怕的是学生们的漠然和节约意识的极度匮乏。所以,对浪费仅仅痛心疾首地反思是不够的。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资源的规章制度,并把节约付诸行动,更应该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宣传节约意识。作为大学生,不能把节约看成小事。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勤俭实在是一个人修身养德的必备条件啊。
4、一次性木筷
据了解,餐饮行业早已禁止使用的一次性木筷,在哈尔滨市每天还使用,日消耗量近60万双,针对类似原材料浪费现象的存在,黑龙江省将延长材料寿命和节约木材,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限制一次性木制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5、二十年后30亿人喝水难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3月20日电3月16日至22日,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墨西哥召开。根据本届水资源论坛公布的最新数据,全世界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米,而其中只有2.5%是可饮用的淡水,这其中70%又被用于农业灌溉。到2025年,预计全球将有30亿人遭遇水危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