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作文频道 -> 写作指导 -> 小学作文指导 -> 正文

依照三维目标,改进作文教学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4:52阅读:
字号:|
   依照三维目标,改进作文教学 墨香阁  对以往的作文教学该是值得反思的时候了,新的作文教学样式该会是怎样的呢------ 在提笔想把近年来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探求付梓于纸上的时候,我的心灵再一次地震颤不已——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作文教学并实施作文教学质量评价的我来说,可谓是罪孽深重啊!我们从许许多多的孩子作文中,几乎感受不到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儿童、少年特有的眼光与稚气,看不到敏睿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孩子们在每每代他人立言,用自己的嘴说大人的话,说报纸上的话,说《优秀作文选》上的话,他们的思想是那样的“成熟”与老气,他们的思路是那样的雷同与俗套;他们的语言是那样的虚伪与世俗;他们的“生活”又是那样的“虚情假意与乏味”。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扪心自问一下:孩子们的思想哪儿去了?想象力哪儿去了?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哪儿去了?本能的创造力又哪儿去了?是否被我们为其获得高分而千方百计强求他们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而扼杀了的呢?反观我们所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命题作文范式,不难看出那是命题者主观企求的一种指令性作文,与我国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可谓是一个模式。它让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封闭的、伪圣的静态之中,直接制约着写作主体的个性情趣和独特的思维想象能力的发挥。因此,作文教学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大革命”前夜,我们应理直气壮地打破那些陈腐的、落后的、僵化的、功利性的、制约孩子发展的模式化作文桎梏;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三维目标)构建起一套先进的、开放的、鲜活的、创新的、解放孩子思想与表达的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来,以还作文教学本来的面目,变作文为孩子们语文学习的一大乐事。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孩子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和强化写作主体的认识水平、思维质量、语言素质和写作能力。我们说,作文教学理应是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结果性目标),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性目标)和思想认识与品德情操的深化(发展性目标)三维立体动态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根据课程标准这一建构理论、目标体系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无疑理路清晰,方向明确,操作便利。我们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搜集处理信息以及构思表达。其目的是以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们“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吐真情。”充分表达孩子对生活的理解,表白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求得孩子们纯真的思想,求得孩子真实的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情操。这样的作文教学理念终将使孩子们的作文变得写作的氛围和谐而轻松,写作的范围广阔而自由,写作的主题多向而不确定,写作的题材广衮而不定向,写作的语言富有童趣而真实,写作的形式不拘一格而又不落俗套。充满生气而富有活力。 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理应让他们容社会以主体观照——你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 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是个大学府,社会是个取之不竭的写作题材库。作文无一不对社会以观照。孩子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个体,人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接触、感受、领悟、认识社会及社会间的关系。学生的习作即直接地反映着他们对社会的这种感悟与认识。唐朝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白居易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便是对社会现实的观照而真实地反映与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但由于以往的作文教学体制的僵化,导致孩子们不能把这种社会认识作为写作的题材、反映的主题,反过来直接影响了孩子们对社会认识的全面性、广泛性和深刻性,从而制约了学生叙说真话,直抒真情的可能性。我们一旦把校门打开,让学生走入社会去切身地观察社会、体验生活、调查访问、记录随感,准能让他们写出对社会的经历、体验和感受,并进而领悟作文的真谛。   请看以下教师的命题将会给孩子们一个全新的思路,给我们教师一个全新的理念。——“现代社会高度的文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的方便和富裕。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种种危害,损害了人们的生活……请选择一种危害来写。”这一命题所涉及的社会范畴之广、学生题材选择之宽、所表现的主题之多是不言而喻的——交通的发达给人们带来了步行的不便,剥夺了儿童玩耍游戏的场所,增加了噪音,污染了大气;过度的放牧和滥砍滥伐,导致沙尘暴的频发和土地的沙化;高楼大厦的建成,使人们难以见到阳光;居住在高楼里的人相互难以交流,人际关系冷漠;商业的繁荣,霓虹灯、灯箱广告闪灼,这种光污染直接对人们产生危害;塑料袋的普遍使用,污染村庄、田野、河道;植物催生素的普遍使用催生了新一代青少年;城市化的迅速扩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土地荒芜,粮食产量减产,家庭成员难以相聚,产生亲情疏远;鳏寡孤残弱者,乃至下岗职工难以维持生活……这类题材把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拉近了距离,使学生不再用一双单色调的眼睛来看待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们普通过上了富裕生活的背后,还有人们为此付出代价的一面。学生任选一组材料即可反映一个社会问题,表达出对社会的真实经历、体会、感受和对社会有质任的思考。有效地杜微孩子们那种具有惯性且定势了的假话、套话、大话、空话和虚情假意的所谓情感。从而训练了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自然,认识水平的提高,作文的质量也就提高了。因此,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去真切地感受社会的气候,领略社会的变迁,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与这个社会休切相关,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富有活力的习作来。《二十年商业生涯》、《拆掉柜台,走向市场》、《看脸色,话买卖》等几篇富有时代特色的习作,真实地反映了从事商业活动的母亲、阿姨、姑姑或亲戚、邻居从计划经济的“站柜台、使脸色”到市场经济的“走市场、笑迎客”的社会变迁及个人命运的变化;从封闭式的柜台式经营到半开放的仓储式经营,再到全开放的超市式经营,人们的思想、理念、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无疑这类题材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表达了学生的真实感受,是学生容社会主体观照,富有创意表达的真实习作。  今天的孩子接纳自然的机率是否太低了点,王国  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仍然适用今天的作文教学“师蜘蛛而织帛缝补,从燕子而筑台造房,摹黄莺啼鸣而别十二声律。”(引《吕氏春秋》)人类依赖自然,师从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密不可分。从文学的角度讲,自然界“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大自然的魅力曾为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倾慕不已,曾有多少诗文大家留下了璀灿的诗辞文章。景物是有形的、实在的,对于人来说,一切景物又都赋于了人的情感。作文教学要让孩子走出家门,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学会观景移情,移情入景,变景物为情思,化情思为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诗采用了切割时空加夸张的手法把自己被流放赦回时的情思寄寓在景物之中,脍炙人口。诚然,孩子的情思与他们眼里的景物绝不能与文人墨客相提并论。但校校都以安全为理由,把学生禁锢在大自然之外,不沾自然之灵气,不吮景物之养料,何能变景物为情思,化情思于景物呢?某教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组游历本地山水的线路图,供学生双休日择景浏览:东临青山湖,西进大峡谷,南斯石花洞,北乃天目山。清凉峰峙大明山,千顷天池遥西湖,天目神目觅龙须,欲为结伴千般好,胜日寻芳在身旁,众生何不趁双休。这一招倒也灵验,双休日一到,父携子母带女,趁着大好春日,不少学生各各游历了本地的名山大川、天池溶洞,收获尤丰,感触颇深——“怀抱必胜的信念,登上高耸入云的清凉峰,望着绵绵群山和千山一碧的座座山峰,不禁暗暗叫苦。进,前面的路更长、更险,使人望而生畏;退,后面的路更狭窄、陡峭,叫人不敢回头探望。脚底板抽筋般的痛,划破的伤口淌着血。美景虽好,可乌云大片大片地压下来,那里顾得了观景。顷刻间,大雨倾盆,一家人钻进了一个天然的避雨崖洞。山上的雨比校园里的雨更凉、更大。当雨止后,我们一步一滑地爬下山来,鼻子打着喷嚏,伤口流着血,跑步进了清凉峰山庄。”(引小作者:张子衿)读完这篇小短文,不禁使我们想起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我们的眼睛观察万物,则万物都看我之色彩;自然之美也无不能暗示生活。”小作者亲历攀峰的感触可谓至深至切:她观赏到高耸的山峰,领略到连绵的群山,目及到千山一碧的春象,领略到山里与城里不一样的瓢泼大雨,更体验到登山的艰难险阻……有过信心,有过后悔,有过沮丧,也有过痛苦,情思与景物互相交融。文句虽然稚嫩,但毕竟是亲身经历,切身体验,感受至深的以身作文,以心立意。与鹦鹉学舌般地照搬照摹名人景象、他人之言有着质的区别。值得称颂,值得提倡。教材作为例子,它具有综合性的功能与作用,鉴教材以画蛇添足不失为作文教学的成功之举 美术上的“画蛇添足”纯属多余。而语文教学中的“画蛇添足”则不然,它能使我们用足用活教材,激起学生灵敏而深刻的思维,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体验,感悟出学文写文与做人的真谛来。固然,这一作文的隐性资源,也早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如何充分地挖掘并利用这一资源来进行“画蛇添足”,让学生变换新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体会社会、人生、世态和情事,作为作文教学新的增长点呢?方法也不外乎改编课本剧、排演课本剧、改写故事结局、续写新的故事、创造新的寓言童话等。语文教材中不乏有着故事性强,人物命运悬,思维角度广的好作品。我们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就教材的某个或几个问题再度作一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见仁见智的探究,从而写出富有创新意义的佳作来。教例一:“小珊迪为了卖掉火柴,三番五次地乞求先生;为了给先生找零钱被马车压断了腿;在他生命处于垂危的时候,最最担心的,最放心不下的是弟弟——小利比。当先生答应照顾小利比时,他才合上了双眼……你觉得小利比今后的日子会好吗?他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请仿照《小珊迪》一文的写法,以《小利比》为题写一篇短文。”《小珊迪》(小学语文第九册)这则写作训练既具有开放性,更富有创新性。学生凭借“先生”许下的诺言,再根据自家及周围熟悉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各持不同的观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创作出小利比的许多或喜或悲,或幸或惨的小故事来,而每个人的思维结果且都能自圆其说。这种不拘一格、百家争鸣式的课文探究式习作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热情异常高涨,创新火花屡屡迸发,语言描绘贴身贴肉,故事情节合情合理。教例二:周瑜使用了假投降的计策,在赤壁以3万兵力大败曹操80万大军。要是事先曹操识破了周瑜的计策,那么赤壁之战双方该怎么打?结局又将如何?学生可站在周瑜或曹操的任何一方,采用由果究因思维、联结思维、发散思维和反向思维来假想这场战争的胜与败。学生情感的倾向性、思维的开放性、构想(谋略)的创新性都独树一帜,写出了一篇篇创新意义的习作。这种对教材隐性资源的挖掘与灵活使用,无疑对深化教材的理解,提升对教材的认识层次,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都大有裨益。尤其对拓宽开放性的作文训练增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它可打破“妈妈是善良、慈爱的,老师是严肃、认真的,同学是团结、友爱的,好人是一定会打败坏人的”思维定势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型的思维。何不多多“画蛇添足”呢!  从语文单课扩展到多科,通过学科间的融合,以发展的多元的视角激活写作的题材与思路    学科融合、科际匹配、知识整合的办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拓宽作文教学的新思路,为学生提供不少鲜洁的写作题材。以往我们对这一作文教学新的增长点未曾引起足够的注意,囿于狭隘的单兵游泳式的作文训练,无疑是事倍功半。我们不妨借用一下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盘活现有“资源”,来达到增产增效的办法,以拓宽作文思路,提高写作效益。常识学科有大量的动手操作实验,有悠久的文明历史的介绍,有丰富的地理环境与资源的描状;手工劳动课中学生学会了制作、剪贴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象;音乐课中的一首首儿歌、民谣、校园歌曲、中外名曲都富有历史与民族,文明与进步的文化和魅力,且用词优美,意境清新;美术中素描的线条,色彩的渲染,国画的勾勒,儿童画的想象,无不赋于美的韵律……利用好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作文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了我国的《国土资源》后,学生看到我国除江河湖泊、高原山地外,有将近30%的沙漠地、黄土地无法耕种,学生无法理解这么多土地沙漠化、荒芜着,而只占20%左右的土地养活了13亿中国人。由此,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文题的作文便呼之若出:《生态恶化何时才会休》、《黄土地啊,叫我爱你难开口》、《母亲的脊背能负多少儿女》……在学习利用神奇的线条来描绘各种物件的美术课中,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用线条勾勒出几棵若大的树桩,有着上百圈的年轮。由这一排排树桩,学生自然联想到人类滥砍滥伐、破坏生态、贻害子孙的种种劣迹,人类必将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树桩的哭泣》、《是老树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都是上佳的习作。也有的同学勾勒了一头银丝,乍似蓬乱干枯,则叫人浮想联翩,似老母为儿熬白了青丝;似妇女苦于命运愁刹了黑发……利用学科融合、迁移的作文教学方法有着广阔的写作空间,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构图作文、添画作文、网络作文、实验作文、听录音联想作文等作文教学的好形式,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的迁移,生活的联想,主观的想象,发挥了写作主体的聪明才智与主体情感,写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富有个性的习作,实为一条开放性作文的成功路子。            中华民族的一个个节日,既是民族文化又是民族情结,           以提高国民素质的发展性目标让学生话节日来回眸昨天   时间老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翻阅着民族的履历和人生的阅历,给我们带进那一个个朝思暮想、梦萦牵挂、刻骨铭心的节日。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也是传统节日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节日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民族的情结,她唯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愫。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很好地把这些节日组合成一个系列作文套餐,让学生亲历每个节日,回眸祖国及人生的从前与昨天,便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孩子们学会怎样过节、怎样做人、怎样作文。节日套餐可根据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礼仪、来历、教育内容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制作。新年伊始,老师把设计好的节日系列套餐表发给学生,让孩子们伴随着一个个节日的临近进行独立写作,待节日或节后师生进行交流。(附表) 节日节日套餐作文形式节日节日套餐作文形式元旦1       新年的气象2       从零开始寄语心得作文端午节1       屈原,我向你敬礼2       赛龙舟与包粽子民间传说风情作文春节1       华夏儿女共举杯2       话过年贺生活吉祥作文七 一1       唱支山歌给党听2       党哺育我成长爱党亲党作  文植树节1       为大地披件绿妆2 十年树木生态环境作文八 一1       和平鸽2       长大我也当个兵校园连军营作文三八节1       世上只有妈妈好2       给母亲的一封信母子连心作文教师节1       您的爱哺育了我2       老师,为您唱支歌尊师爱生作 文清明节1       牵挂你的人是我2       雨纷纷,泪涟涟已故亲人祭文国庆节1       我为祖国唱颂歌2       中国敢说“不”!歌唱祖国 征  文五一节1       有了您,祖国才美丽2       咱们工人有力量劳动颂歌作文中秋节1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2       每逢佳节倍思亲手拉手作 文五四节1       我即将成为青年2       告诉蓝天,我……希望憧憬作文重阳节1       听爷爷(奶奶)  讲过去的故事2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民间文学收集征文六一节1       童年生活ABC2       我渴望长大童年生活趣味作文      前期参与我们《节日套餐,回眸人生》课题实验的四个班级,通过一年的实践活动,老师们颇有同感:孩子们通过节日套餐的设计、撰文,似乎懂事了不少,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更加真诚、细腻。一些贺词出于孩子之口,祝语写于孩子之手,令老师和家长惊叹不已。在“母子连心作文”实践活动中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摘录一位五年级男孩子给母亲的一封信中的两段话:“……老师告诉我们,生活其实就是一部大的语文书。以前我真的不明白,总认为试卷上的那些咬文嚼字的题目,单调乏味,与生活毫不相干。现在我懂了,今天我给您写信,不是为了得高分而胡编乱造,而是无拘无束地和您说说心理话,谈谈心。老师说,这就是作文。”[1]“……说句实话,妈妈,以前我真不知道有“母亲节”这个节日,也没有想到要向母亲您奉上诚挚的祝福。我爱您爱得很深,但嘴里说不出口,写在信纸上,您看了别笑话我。我想,爱母亲的真情是不需要隐藏的。也许您太忙,整天都在田里地里忙活,没时间读儿子给您写的信,更没有时间给儿子回信,但我不怪您,人家的妈妈在单位上班,而您从早到晚从没个空……”[2]读着这封儿子的信,做母亲的说不清是一种喜悦、欣慰,还是自责、内疚。母亲识字不多,整天劳作,无暇为儿子写上一封回信。今天,读着儿子的信,摸着儿子的头,母子连心泪涟涟。   结语 依照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发展性目标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其根本的目标是要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起开放的、创新的、鲜活的、具有时代特性和儿童少年个性的新型模式和路子。以“求诚”、“求真”为宗旨,以展现个性为根本,以培养创造性为核心,以达到文从字顺为目的。唯其之目的,我们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枷锁,开放创新,还其作文的本来面目。我们再也不能以孩子的认识太肤浅,思想不健康,道德欠高尚,语言尚稚嫩为借口来关闭学生的大脑和心灵,锁住学生的手脚。更不能用以往那些陈腐化的和功利化的思想,社会化和伪圣化的情感,成人化和世俗化的语言来苛求孩子,朦昧学生。诚然,作文教学的改革更应尊重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孩子提供一个个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空间和机遇,让孩子们潜在的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2001.12于天目山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