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作文频道 -> 写作指导 -> 作文教学 -> 正文

关于“减负”所想到的建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5:34阅读:
字号:|
2005-5-21 字数:4217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目前,国家教育部深抓中小学生“减负”任务深得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们的拥护。在此之前,家长为考试成绩而责骂、责打学生,学生因不堪重负而自残、自杀、甚至将家长杀死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这个“负”非减不可了。  现在全国的大多数学校教育、教学都在抓教改,虽说也有改变,但改革的力度远远不及当今社会的要求。即学生在学校(院)学的专业远远对不上社会需要的“口”,那么又得需要重复学习,岗上培训(不包括更新知识的继续教育),这样的学习会造成精力、财力和宝贵时间的浪费;再就是现在普遍存在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得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的学生只是“群众演员……”由于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效率低,教师就用延长教学时间的办法,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不懂,就强制学生机械记忆,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也很疲劳。即使这样培养出来的“优良生”,也因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技能的训练和智能的培养,使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严重,从而产生了“高分低能”这种畸形现象,若不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及改变其标准(要求)的话,那么“减负”只是一句空话。随着我国经济的调整、转轨,科技迅猛的发展教育向产业化发展,几十年不变的标准,模式都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因此培养出“接班人”是不够的,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出高素质、高智能的现代人即有良好道德品质,会学习、能创造,能生存的人。  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就是实现这个培养目标的标准。我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应从教材、教法等方面针对现存的缺点进行改革、优化。  一、  学科上的改进建议  由于培养目标由“接班人”(我理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即“接受型”的人)转变成了“现代高智能者”(我理解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转变成突出自我,实现理想的“创造型”的人)所以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就要变以现行的大纲为中心,突出实际可操作性的教材。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存能力是训练。  1、在学科上不分主科、副科。只是在学时上对基础学科(语、数、外等)上,多按排一些。  2、增加艺术修养的比重:即增加音乐、美术、文学欣赏课的课时(音乐课可分为歌唱、戏剧、舞蹈、乐器等;美术课可分为绘画、雕塑、书法、设计等,文学欣赏课可分为古典文学作品赏析:诗、词、歌、赋、诸子散文,报告文学等)。  3、在学科上新增设《安全与生存》课。小学以人身安全教育,自理能力训练为主。中学以突发事件的自我救护,恶劣环境下的生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为主。  4、原主科应以实用性教学为主,减少降低学术性研究的含量。如语文课的应用文、说明文写作等;数学中的体、面积、距离等测量、实用数学等;物理中家电、灯器具等的安装、调试及保养、小检修与使用安全,并动手动脑、改进(发明)生活、学习中需要的小器具等。化学方面的趣味化学实验,如何利用身边化学反应保存生命与改善我们在大自然中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植、生物中那些动、植物能食用和不可食用,怎样防、救误食有毒动、植物或被有毒动、植物咬(刺)伤,我们应怎样保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等。计算机教学中抓“认识Internet”,与其它地区(国家)的小朋友交朋友,比一比谁的见识多的网上知识竞赛等。  将现行的中学课程分为三大块:1、现代科技;2、艺术赏析;3、生存实践。  1、现代科技包括:  ①初级实用数学;  ②实用工业机械操作  ③实用农机、车操作  ④初级营销学  ⑤初级金融学  ⑥初级建筑学  ⑦初级餐饮业学  ⑧实用电脑操作等  ……  2、 艺术赏析中包括:  ①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  ②古典文学赏析、近现代及当代文学赏析、实用文体举例等  ③绘画、书法、雕塑、艺术设计与商业工业美术等  3、 生存实践包括:  ①理想、社会、道德、人性  ②武术、田径、球类、游泳  ③气象、环境、地理与人的生存  ④人类怎样保护生态环境、怎样利用自然环境自我救护  ⑤外语等  这三大版块设想的思想是:小学六年注重的基础学科知识,初中在基础学科的基础上选择进行四科以上的初级职业教学,即学生可自由选择喜爱的专业及学校,学校及社会需求(行业)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高中进行在初中基础上的中、高级阶段的学习,大学进行学科研究及项目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商品。其中应注重在初、高中学的一般应用学科的科研转化,积极鼓励初中以上的校办企业的发展,以培养师生的市场意识及学以致用的风气。并建立校实习基地,为学生走向社会作好准备。  二、教材上的改革建议  现行的教材为“教科书”(包括录音磁带),这些书本带来的只是“平面效应”,因此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老套,加上现在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又不善于联想,所以教材的趣味化、立体化、形象化、声像化是当前改变“教科书”“平面效应”,扭转学生厌学、死记硬背不理解学习问题的方法之一。如教育电视台可依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学方法拍摄不同版本的同一科目的“四化”教材。果真如此的话,学生的学习将没有现在那么多的“包负”有的只是练习用具,作业当堂完成,教师不布置或少布置家庭作业,个别缺课再将老师的教材重放一遍,对不理解的,老师再重点辅导,直至教会。那么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三、改进教法  当今社会快节奏、多信息,知识的老化快。学生、教师往往是同步(有时学生领先于教师)接受信息,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传授学习方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无定法,教师要爱学生、了解学生,替学生着想,在编制教学计划、教案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灵活地采取异步教学法、电化教学法、实地场景法、情感法、合谐法、示范法、故事法等。以启发学生,使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止,教会学生解决学习的问题次之。  异步教学法——小学中高年级、初中等的部份基础学科可采用启发式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异步教学法:一上课教师首先向全体学生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要解决的学习问题),并提供启发性的思路,学生依照教师的启发进行“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步学习法)”同时教师巡回于学生中间进行“提出问题—启发思维—研讨学习—强化巩固(四步指导法)”。教师并在与学生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带有共性或个性的学习问题。这种教法可以通过每个学生,以各个相异的速度与深度(异步),在理解与解决书本知识中包含的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电化教学法——现在电脑多媒体与Internet的广泛运用,为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设想:假如全国的中小学校都上互联网,那么各学科、教材、教法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料(源)共享,管理科学(师生档案管理更完善,并节省人力物力)对师资的调配上更科学、更实际。对教学科研工作会更广泛、更具体。对教学经验的推广会更快、更直接;对教育或教学上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能得到专家们作出迅速、全方位的“会诊”,从而会得到直接而妥善的解决。这么一来就缩短了校际之间的距离,教师也会从中大大受益(若有最佳教案得以实施,教师就有时间进行新的一轮教学工作及教案的再创造);同时学生也能从中受益(可在教师的带领下选择一种或几种解题方法,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突出动脑动手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在各科的教材备制上更能体现由现行的书本平面教材,变成形象、真实、声像并存的立体影视教材。有条件的话,学生可直接在多媒体上进行作业,通过生动、广泛、详实的资料可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成果。  实地场景法——书本、立体教材(影视教材)的教学,远远不及实地场景的亲身体验那么真实、深刻。即动眼不如动笔,动笔不如动手,如果实地操作,那么眼、脑、手、足等都用上,不但记忆深刻,而且促使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进行再创造的能力培养。如在小学的自然课、中学的生(植)物课、地理及理化课等,教师都可准备好一个或几个课题带学生到学校实验基础或选定好的野外实验场所(可与春游、秋游活动、写生等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实地了解客观实在的东西(如认识鸟类的生态、鱼资源、爬形动物、植物的生长情况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摩托车、洗衣机、电脑、拖拉机等机械、家电等工作原理及养护知识等)。在思想品德课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还是坚持让学生亲身体验走红军路,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还有诸如:合谐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示范法、故事法等等教学法我就不赘述了。总之教无定法,只要将复杂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你的90%以上学生能懂得,并使之能运用在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这种方法就是好的教学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几点建议,在参加完“创造性思维训练班”后我觉得作为一名有近二十年教龄的中青年教师很有必要向上级教育部门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关心当前教育面临的难题,也许我想法不实际、很幼稚,但只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就心满意足了,若能为今后的教改提供点原始思路的话,那么我就感觉“中了头奖”。由于我的立足点太低了,对问题的思考难免有片面性,但我始终记住了这句话:“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绍骅  1963年5月出生   1980年8月参加工作,  80年年代曾任学校团委书记,现武汉市江岸路学校(原武汉肉联子中)一级美术教师,教学论文及教案多次获奖,并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关于"减负"所想到的建议》收入在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一世纪教育大论坛》及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杂志社等出版的《中国优秀领导管理宝典》以及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创新教育文选》里。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岸路学校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