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抓三落实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5:38阅读:
字号:小|大
2005-7-4 字数:1296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思品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抓好三 个落实: 首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落实。 凡教有关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课文,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开始阶段,就注意安排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如开展先导性的课前活动或预习性的阅读和议论,促使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训练都能出自内心的需求,表现出“我要学”的心态。具体做法有: (1)要先让学生对名人事迹有所接触和了解,引起议论和赞扬,初步产生敬慕之情。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名人事迹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出学习的主动精神。 (2)要先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寻找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做好联系实际的准备。这样,行为习惯表现好的学生就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也能由此而理解到上思品课对纠正自己缺点的好处,变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 (3)要导学生带着希望解决问题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抓落实。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明确其中的意义和好处所在;另一面让学生在知理明理的基础上,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到在接受养成教育和决择自己行为习惯时,都能达到自觉的程度。 (1)代表着新中国小主人的形象,应以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为动力,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用自己的实际行为为家乡为祖国增添光彩。如教第七册《为家乡添光彩》一课,老师先阐明“为什么要为家乡添光彩”这一观点,接着通过课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怎样为家乡添光彩,最后请学生联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为家乡添光彩的。 (2)自觉接受集体纪律的约束。如教第二册《我爱班集体》一课,老师抓住教育的时机,以故事形式启发“我”为什么要爱班集体?让学生懂得“我”就是班级的一员,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 (3)良好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好学生就应表里如一 ,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教第四册《有错认错》一课,教师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通过图的观察,认识到做错事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就是诚实的表现。学生还联系实际,大胆地谈出自己以前没完成作业,欺骗家长、老师的事,使本课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激励学生的自律性要抓落实。 养成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经常激励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认识并理会到榜样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所在,激发学生自律的动机,再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出行为上的闪光点,最后勉励学生学习榜样,经常进行自律。 (2)经教育和自省自律而有了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自律并克服缺点的勇气得到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律的好处,感到有信心养成乐于自律的品格。 (3)思品课教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过程,应该成为训练学生善于自律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励学生敢于联系自己,独立思考,学会善断和善于自律的本领。
相关文章:
|